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003章

作者:十月廿二

  后者的声音严肃起来:

  “十五分钟后进入靶区!”

  出于安全起见,人员需要等到落弹结束后的一个小时才能开始作业。

  实际在大纲当中,这个间隔还要更长一些,只是考虑到玄鸟并未安装战斗部,以及本次测试特殊的保密需求,才在评估之后压缩了冷却时间。

  随着指令下达,艾小峰也收敛起笑容,开始和其余十一个人相互检查防护服和防护设备的穿戴情况,金属搭扣的脆响在混凝土防护甬道里荡出细密的回音。

  “老王,振动监测数据出来了,我正在传送到你那边。”

  政委邱义军的声音从头盔里的骨传导耳麦传来,带着电子滤波器特有的沙沙声。

  面前的军用加固电脑屏幕上,三维地质模型正以千倍慢速重演着撞击瞬间。

  玄鸟弹体穿透最后三十米混凝土层时,暗红色热流在碳化钨头锥表面激起的马赫环。

  为了保证命中,首次发射仍然选定地下混凝土工事作为靶标,而那个模拟的核弹发射井则被挪到了后续测试中使用。

  王宏让轻轻拖动鼠标,将模拟出来的弹着点周围五百米的地质断层逐层剥开。

  锥体前缘在撞击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和让模拟指挥所的支撑梁像融化的巧克力般扭曲,这让他想起二十年前,自己第一次见到钨合金穿甲弹击穿十层钢板的慢镜头回放。

  “好家伙,弹头侵彻路径周边的局部区域出现密集破碎带,侵入面上呈现径向裂缝与环向裂缝交错的破裂现象,并与侵入面的裂缝带一起构成了米一级尺寸的破碎坑……”

  艾小锋的防护面罩蒙着水汽,声音却透着亢奋:

  “我还是第一次看见混凝土靶的破裂度能超过50%的。”

  一般情况下,由于混凝土不具备很强的弹性,因此15%左右的破裂度就足够认为整个靶标被摧毁。

  至于50%……

  就连这个数字具体代表什么概念,都得专门寻思寻思。

  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靶标此时的样子了。

  “乘波体构型在末端俯冲时形成的激波锥,把弹道末端的动能密度提升了47%。你看这个——”

  王宏让调出损伤图谱,可以看出用紫色表示的混凝土层里,狰狞可怖的蛛网状裂痕几乎蔓延到了每一个角落。

  而在侵彻通路周围,则直接出现了大量压剪裂缝带,仿佛那一片空间中的混凝土从未存在过一般。

  “构筑物上表面取样点的平均振动速度幅值达到75.4 m/s,下表面取样点也有21.9 m/s,这还只是侵彻过程,如果再考虑装药……”

  说到这里时,王宏让犹豫了一下:

  “不对,这个破坏力已经和爆炸过程类似了,即便考虑装药,也只是会对构筑物内部造成更大范围的损伤。”

  艾小峰则在旁边接上了话:

  “或者……也可以针对深度更大的目标。”

  常规钻地弹的工作过程大致可以分成侵彻和爆炸两个步骤,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动能深入到一定程度之后再引爆装药,可以通过类似“隔山打牛”的原理,对无法直接达到的深度造成破坏。

  “更大深度……”

  三号靶场这个靶标的30米深度可是实实在在的混凝土,折合普通土层计算的话至少相当于70-80米的标准。

  比这个规格更高的目标,全世界总共也就有数的那么几个。

  再考虑到2000公里的射程……

  王宏让似乎已经有了一些猜测。

  就在说话之间,防护甬道门口上方的红色警示灯突然变绿,同时喇叭里也开始响起一阵提示音。

  这是准许作业的信号。

  一行十二人打开防爆门,乘车来到三号靶区内部。

  同样是因为没有引爆过程,所以地下部分没有产生大尺寸空腔,地表的安全系数也相对较高。

  即便如此,王宏让迈出的每一步仍然小心翼翼,花了十几分钟才终于来到命中点附近,并打开了头盔侧面固定着的战术手电,俯身向下看去。

  “我勒个去……”

  位于队伍最后的一名中尉率先发出感慨。

  循着冷白色的光柱,直径数米的锥形破口映入所有人眼帘,如同被天神之剑刺穿的地壳伤口。

  通道内壁的烧蚀痕迹呈现出诡异的螺旋纹路,那是弹体以10马赫速度发生接触时,将空气电离成等离子态留下的烙印。

  “不可思议……”

  王宏让蹲身抓起一把岩屑,感受着指尖传来的微微刺痛感。

  一时间他甚至有些难以分辨,到底是因为碎屑锋利的边缘,还是侵彻过程产生的余温尚未消散。

  “这是完全穿透了啊……”

  “弹坑边缘的强化混凝土呈现熔融玻璃化特征,说明瞬时温度远远超过1500℃……”

  艾小峰一边按下快门,一边判断道。

  这种时候谁也不可能拎着个本子慢慢写,所以都是通过音频进行记录,回去之后再慢慢总结。

  “滴滴滴——”

  防化组的辐射检测仪突然蜂鸣,所有人下意识后退半步。

  本来应该只是打个酱油的三防组组长赶紧抓过肩头的显示器,却看见读数屏上的数字并没有变成醒目的红色。

  “不是核沾染,这次任务里也没有涉及核生化的部分。”

  他快速滑动数据页,平息了众人的担忧:

  “应该是某种低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信号……具体功能就不是很清楚了,总之肯定安全。”

  王宏让的喉结动了动。这不在他拿到的测试简报里,但这会儿也已经顾不上这么多了。

  地下的情况以后有的是时间研究,如今的当务之急是把命中痕迹伪装成一枚常规的钻地弹。

  “用最快速度确定周围地层的稳固程度,然后让工程机械进入!”

  他按下头盔侧面的加密通讯键:

  “我们有四小时窗口期。”

  当远处的地平线泛起鱼肚白时,他终于听见了履带式挖掘机的轰鸣。

  三辆披着荒漠迷彩的快速工程车正碾过盐碱地,朝他们慢悠悠地开过来。

  艾小锋看着工程兵开始喷洒硅酸盐粉末。这些材料会在弹坑周围形成异常隆起,伪造出普通钻地弹侵彻并爆炸后产生的痕迹。

  更远处,电磁棱镜系统的天线正在向大气电离层注入干扰信号,确保任何合成孔径雷达看到的都是经过精心计算的假象。

  但它们不可能永远发挥作用。

  “有必要做到这种程度吗?“

  艾小峰摩挲着弹坑边缘的强化混凝土碎块,那些原本应该能抵御核爆冲击的六边形蜂巢结构,此刻像被孩童捏碎的威化饼干。

  “上级还是希望让这种武器的公开亮相能有一定的突然性,用以在明年威慑对我们可能不十分友好的新一任白宫领导……当然还有蠢蠢欲动的其他人”

  王宏让一边检查探地雷达的最新工作情况一边回答道:

  “你也知道,隐身战斗机地面测试的事情,已经通过不少渠道被传出去了,想在城市周边维持严格保密,总归还是过于困难。”

  履带式压路机开始工作时的巨响和震动让艾小锋差点一个趔趄。

  他扶住旁边的雷达支架,看见热成像伪装网已经覆盖了半个靶区。

  这些嵌有微型热电偶的智能布料,正在精确复现几个月前某次常规钻地弹测试的热残余信号。

  “也就是说,这种东西有可能参加明年的国庆阅兵?”

  第一缕阳光真正洒在了弹坑边缘,王宏让也终于摘下防护头盔。

  带着硝磺味的晨风掠过他耳际的灰白发茬,远处工程兵正在用激光烧结器伪造弹体残片。

  “这就不是我能知道的了……”

第1375章 那是什么?

  直到伪装工程全部结束之后,他们才重新开始对命中效果的勘测工作。

  为了保证最大程度进行还原,本次模拟所用的混凝土靶标并不只是个空壳子,而是构筑了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地下建筑,只是出于成本考虑没有安装相应设备而已。

  因此,仅仅依靠传感器给出的参数并不足以精确反馈破坏效果。

  还需要实打实的光学影像。

  “真想下去亲眼看看。”

  艾小峰一边整理着手头几十米长的信号传输电缆,一边忍不住探头往下看去。

  他的声音在数十米长的深腔中发出稀碎的回响。

  “别胡闹,谁知道下面是什么情况?”

  王宏让也知道对方只是随便说说,长期在这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驻扎,要是不学点自娱自乐的法子很容易把人给逼疯了。

  但今天还有两个刚从军校毕业的年轻人跟着,不能和以往一样嘴上没个把门的。

  这些菜鸟还没深刻意识到自己工作的严肃性,万一把玩笑当了真,日后想要纠正过来可就难了。

  自知理亏的艾小锋没再言语,只是缩了缩脖子,埋头继续工作。

  深入地下的工作自然是由机器人负责,不过倒也不是什么高大上的型号,只是一台头上带着一个三自由度摄像头、轮子直径比本体还高的小车而已。

  专门用来钻入一些人进不去或者不方便进去的地方。

  刚才的信号线就是用来控制并传输电力的。

  靶场的技术人员对此已经轻车熟路,很快就把整套设备组装完毕,并顺着那个被乘波体以10马赫速度砸出来的缺口投放了下去。

  随着跟摄像头联动的探照灯打开,很多之前因为光照不足而无法看清楚的细节总算展现在了众人面前。

  “这可比邱政委传输过来的推算结果还要夸张……”

  艾小峰盯着屏幕上的画面喃喃自语道。

  声音当然也顺着通讯系统传到了每个人耳中。

  “不奇怪。”

  旁边负责控制机器人的技术组长张文明解释道:

  “通过传感器参数推算破坏结果的CDEM模型,本质上还是有限元和离散元耦合的显式数值方法,咱们国家之前从来没做过这种级别的实际侵彻测试,只能靠小一个甚至多个数量级的数据作为参考,别说是邱政委,哪怕把常院士请来也未必弄得准……”

  “常院士……不就是负责设计高超音速武器的那位么?”

  艾小峰有些傻眼:

  “他还懂这个?”

  张文明头都没抬:

  “倒不如说,数值理论可能才是他最擅长的部分,剩下的都只能算是副业……”

  通讯系统中陷入了一瞬间的寂静。

  直到不止一个人发出了相同的语气词:

  “艹……”

  说话间,张文明控制着小车进行了一个漂亮的360°旋转,把当前深度的混凝土破碎情况记录下来。

  这部机器人本来有一个专用的控制器,但操作习惯实在过于反人类,最后一路反馈到厂家,终于外接了一个游戏机的控制手柄了事。

  众人也随之结束闲谈,开始对图像结果进行初步分析:

  “侵入通道附近的密集破碎带主要由强烈挤压作用导致,所产生的裂缝类型为压剪型裂缝,靶标上表面的径向裂缝及外侧壁的缝网主要由钻地弹侵入过程中产生的压应力在自由表面反射生成拉应力导致,所产生的裂缝类型为拉张裂缝……”

  艾小峰虽然嘴上闲不住,但专业水平确实没的说,很快通过语音记录下了自己的判断结论:

  “等会儿回来的时候记得在这里采个样,分析一下不同深度混凝土的总体破裂情况。”

  这辆小车并没有机械臂之类复杂的结构,但可以靠一个类似铲斗的设计进行简单的采样工作。

  大约10分钟后,张文明终于操纵机器人通过了由于崩落效应而蜿蜒曲折的侵彻通道,进入到已经半塌陷的模拟地下工事内部。

  “还真是完全贯通了……主体结构被摧毁了至少60%,防护系统和支援补给系统全灭。”

  说着调整探照灯射向了整个地下空间内唯一还算完好的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