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赵王赶走,始皇拜我为丞相 第41章

作者:烟雨西瓜

  通体为紫色。

  长一尺二寸。

  同样上书四字!

  【建文侯劫!】

  官印为官职的象征。

  那玉圭就代表着爵位!

  爵位越高,规格就越高!

  秦王政背对群臣。

  重新走回王位。

  “名者,实之宾也!”

  “故凡为相者,必至侯爵!”

  “故为公孙丞相进爵为伦侯!”

  “爵至十九级,爵名:建文!”

  拜相封侯啊……

  这一刻,很多人脸色都不太好看。

  昌平君更是面如死灰。

  但他们却还是得抬手恭贺。

  “吾等拜见公孙丞相!”

  “吾等见过建文侯!”

  “诸公客气。”

  公孙劫抬手回礼。

  此刻同样是受宠若惊。

  秦国爵位共分二十等。

  第十九级名为伦侯。

  伦侯就食于关内。

  故又称为关内侯。

  还有独立于爵位体系的君爵。

  昌平君,昌文君……皆是如此。

  这还得从商君变法说起。

  商君将爵位和军功绑定。

  为的是打压老贵族。

  商君虽死,变法却得以保存。

  不过却遇到个问题。

  秦国公室子弟咋办?

  全让他们上阵杀敌?

  显然,这不可能。

  毕竟有更适合处理政务的。

  于是乎封君就出现了。

  这是独属于秦王的权力。

  往往会封公室子嗣为君。

  比如秦昭王上位后。

  就封有华阳君、泾阳君、高陵君。

  算上魏冉,被誉为咸阳四贵。

  严格来说,侯爵更高一筹。

  就算是伦侯,也是正经的军功爵!

  当然也有例外。

  就比如武安君白起。

  同时期的丞相范雎则为应侯。

  这俩一文一武。

  就地位而言是差不多的。

  昌平君皱起眉头。

  此刻也是有诸多不甘。

  不是说凡为相者,必至侯爵吗?

  他既是右丞相,得封个彻侯吧?

  很显然,秦王政没这打算。

  昌文君自然不干了。

  他再次手握玉圭走出。

  “禀大王!”

  “臣以为当进昌平君为彻侯!”

  “臣附议!”

  “臣附议……”

  越来越多朝臣走出。

  昌平君作为外戚,把持朝政多年。

  虽是楚人,却有秦骨。

  这些年来呕心沥血,兢兢业业。

  至今从未办错过一件事。

  秦国能灭韩,他功不可没。

  现在岂能就让公孙劫出风头?

  那以后还有他们这些老臣的位置吗?

  秦王政显然是早早就料到。

  平静的看着他们表演。

  最后则是冷冷拂袖。

  “昌平君为寡人表亲。”

  “为君更彰显与寡人亲昵。”

  “而建文侯与秦宗室无关。”

  “故寡人以封侯礼遇。”

  “也是昭告诸侯各国。”

  “凡有能者,寡人必用之!”

  “大王英明。”

  昌平君无奈抬手长拜。

  他现在也懒得再争这虚名。

  毕竟秦王的态度已经很明确。

  明摆着就是要抬公孙劫!

  继续纠缠,只会招来反感。

  昌文君等人面面相觑。

  此刻也只得默然叹息。

  毕竟昌平君都明说不争了。

  一道道眼神看向公孙劫。

  此刻他是玄端素裳,头戴委貌冠。

  腰佩相印和美玉。

  手握一尺二寸的紫玉圭。

  举手投足都透着贵气。

  联想到他的能力,皆是赞叹。

  秦廷,变天了!

  “如今相府尚在翻修。”

  “委屈公孙丞相暂住终南宫。”

  “大王言重了。”

  公孙劫抬手回礼。

  他缓缓走至前方。

  最后坐在昌平君对面。

  位居左侧首位。

  已经与昌平君分庭抗礼。

  秦王政信任他是不假。

  但同样是要用他对付昌平君。

  他终究是楚国公子。

  而秦楚之间必有大战!

  秦王政微笑颔首。

  “既为伦侯,也当有食邑。”

  “便赐蓝田千户为食邑。”

  “其余车马赏赐与相府共同送上。”

  “此外,公孙丞相已收扶苏为徒。”

  “以后秦国公子皆拜其为师。”

  “故令丞相兼任太傅!”

  “秩二千石!”

  这回所有人皆是一愣。

  还兼任太傅?!

  关键还让扶苏拜公孙劫为师!

  这里面释放出的政治信号太多了!

  扶苏是何人?

  他是秦国的长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