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赵王赶走,始皇拜我为丞相 第195章

作者:烟雨西瓜

  最后只是朝着浓烟方向长拜。

  “如此忠节之士,可惜了。”

  “待火势散去,好生安葬。”

  王贲抬手应下。

  跟着公孙劫共同进城。

  他起初是真没把魏咎放在眼里,觉得这就是个贪生怕死的宗室公子。没曾想魏咎敢于自焚守节,这同样让他是另眼相看。他们虽然是敌人,但不妨碍他欣赏这类的义士。

  “不止是宁陵君。”

  “还有些公卿也都追随于他。”

  张耳跟在后面,轻声补充。

  公孙劫则是面无表情。

  这些人有此气节值得赞扬。

  但也止步于此了……

  所以他压根不会阻拦。

  他们来至巍峨的大梁王宫。

  将准备好的斧钺立于王榻。

  这就相当于是秦王莅临。

  魏假带着魏人跪拜。

  公孙劫立于陛下,淡然道:“魏假,你作为国君为了百姓,选了条理智的道路。我会遵守诺言,从今日起保留魏国的宗庙祭祀。而你则迁至蓝田县,享君号和五百户食邑。”

  “假……拜谢丞相!”

  魏假苦涩抬手。

  他这魏王还没当三个月,就成了亡国之君。公孙劫的封赏就类似现在的卫君角,享受少许的食邑和君号。对他而言,已经是破格恩赐。

  毕竟他们开城投降,秦国收获更多。首先就是免去半年的工程量,还有消耗的粮草。而且不用水淹大梁,后续治理也更容易。

  关键大梁肥得流油啊!

  囤积的粮食军械价值不菲,秦国白得这些存储的物资,对后续伐楚也有大用。所以象征性的给魏假颗糖吃,也是理所应当。

  用人就是这样,棍棒和蜜糖都要有。魏假这回是功不可没,让秦国统一天下的速度得到提升,给点食邑实在是不算什么。

  至于迁去蓝田?

  没错,这是比房陵日子好过。

  可这也等同于是被人为的软禁。

  留在关内,他这辈子都翻不起浪花!

  公孙劫又看向其余人。

  “至于魏宗室,皆迁至关内。”

  “除宗室籍,贬为庶民。”

  “千石以上的公卿,亦迁至关内。”

  这些他都已经提前想好,也是秦王的意思。这不仅仅是要用这些人充实关中,也是变相的软禁监视。将这些不安因素,牢牢控制在手中。

  “魏假杀我秦使,而我念在魏国百姓的安危,所以提出劝降。现在我秦国几十万人吃马嚼,责任皆在你们。故三百石以上的公卿豪右,皆需献出田宅和部分家财。”

  “那要多少家财?”

  “七成?!”

  张耳等人皆是惊呼。

  魏豹面露难色,连忙道:“我们被迁去关内的也就罢了。三百石的官吏也要献上田宅,那不是……”

  “放心。”公孙劫淡定摆手,“既是秦民,也会给他们保存些田宅,不至于让他们饿死。”

  他们皆是哑口无言。

  无一人敢驳斥。

  能活着其实就不错了。

  这其实就是另类的战争赔款。

  至于粮食军械?

  这不是秦国缴获的吗?

  缴获归缴获,赔款归赔款。

  这就是胜利者的好处。

  大梁城内旧有的统治阶级,都将被连根拔除,取而代之的则是秦人。秦国会象征提拔些魏人,通过他们治理当地,再逐步实控。

  公孙劫目光最后落于张耳身上。

  “张君,我听说你接了信陵君的班底,也有养士之举。本相现在能告诉你,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任侠门客,皆是秦国重点打击对象。你可以留在大梁,并且担任县吏,但绝不能再养士。”

  “耳,明白了……”

  张耳苦笑着抬手。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读过韩非书籍的,就知道法家不能容忍养士。韩非列出八奸,其中有条就是【威强】,指臣子豢养私人武装,以武犯禁。

  韩非认为战国四君子就是侠奸六万、门客三千,养游侠私剑之属,典型的公器私用,不利于国君的统治!

  废除养士,也很正常。

  “从今日起,大梁推行秦制!”

第174章 秦廷,召右丞相归咸阳!

  隗状等廷臣皆是冠戴整齐。

  “诸位猜猜,今日廷议所为何事?”

  “是要调动粮草民夫?”

  “为陈郡的事吧。”

  姚贾笑着摇头。

  他可是得到了好消息。

  只是他先卖个关子而已。

  “诸卿入殿!”

  厚重的大门打开。

  隗状走在左侧首位。

  其余廷臣是紧随其后。

  他们才刚坐下,秦王政便已乘辇抵达。

  “吾等拜见大王!”

  “大王万年,大秦万年!”

  “诸卿免礼,坐。”

  秦王政淡定摆手。

  冕旒抖动,安然坐下。

  “姚卿,由你先禀明消息。”

  姚贾缓步走出。

  他脸上挂着轻松的笑容,将帛书展开,抬手道:“昨日收到公孙丞相的加急军书。魏王假已经跪地乞降,秦军已正式进驻大梁。得粮草七百万石,军械不计其数。民夫徭役将会遣散回各地,王贲将军即将领兵归内史。”

  “啊?已经破城了?”

  “这是怎么做到的?!”

  群臣瞬间哗然。

  这tm不对劲啊!

  秦王给出的最后期限是九月份,也就是赶在正旦前攻破大梁。这是结合大河汛期,给出的时间,也是公孙劫提出的正旦攻势。

  他们也都认为没毛病,毕竟大梁城有第一坚城的美名,存储有海量的粮食和军械。就算水淹大梁,他们也很可能死守半个多月。

  这才刚三月初,就已攻破大梁。

  也就是说,秦军二月末就已入城!

  难道听说公孙劫来了,魏国就投降了?

  姚贾将帛书收起后,也没有卖关子,笑着道:“诸位也不必猜了,此事也是误打误撞。魏王假烹杀秦使,后来就很害怕,便派遣使臣宁陵君求饶。希望能以安陵、雍丘之地,换取秦国退兵。”

  “丞相自然不会听他胡扯,先是下马威。而后陈明利害,将吾秦水淹大梁的计划告诉他,彻底摧毁宁陵君的反抗心思。让他为大梁百姓考虑,劝魏王假开城门投降。”

  姚贾说的其实很简单。

  但他们都知道,这里面暗合很多心理博弈。包括是利用大梁子民,道德绑架他们。若是魏王假不降,那他就是害死百姓的罪魁祸首。

  没有人会恨秦国。

  反而会责怪魏王假。

  因为秦国掌握着舆论主动权。

  就算是秦国水淹大梁,也没人会怪秦国。这世道就是如此,谁的拳头大谁掌握着真理。魏王假先杀秦使,又死活不投降,这又能怪谁?

  所以,他们其实没的选。

  秦王政脸上带着笑容。

  他得到消息后,激动的一宿没睡。他就知道,公孙劫总会给他带些惊喜。这回兵不血刃的进驻大梁,让秦国收获颇丰。大梁城就不提了,关键是价值不菲的粮草军械,为秦国后续灭楚提供有效的支撑!

  这次还没用到水攻,让大梁数十万人避免死伤。想想看如果真的水淹大梁,届时受灾人数超过三十万。秦国拿下大梁后,这些人的死活要不要管?

  管,那就成了拖累。

  不管,那后续就麻烦了。

  他们会拼死抵抗。

  有的还会落草为寇。

  甚至会影响到后续攻楚。

  经过多年的战争,各国民风皆是极其彪悍。任侠匪寇,数不胜数。不给他们活路,那他们只能誓死反抗。这不仅是现在,后续王朝也都是如此。老百姓没了活路,那就直接起义。

  所以公孙劫这回能够顺利进驻大梁,让秦国是收获颇丰。关键立功的人是公孙劫,试问他如何能够不喜?

  蒙武等将领也都唏嘘不已。

  公孙劫是真的厉害。

  再次助秦国快速灭国。

  两侧寺人则是将帛图缓缓铺开,同时将魏国改为秦地。秦王政居高临下,淡淡道:“现在,诸夏几乎都已归大秦。燕国远遁辽东,已无威胁。至于代地,不过是小股叛徒。而齐国听信后胜之言,不修战备不助各国。”

  “现在,唯有楚国!”

  李斯缓步走出,抬手道:“目前楚王负刍刚刚继位,国内尚且不稳。秦国如此顺利的夺取大梁,正好可趁势进攻楚国。届时可自陈郡出发,长驱直入进攻寿春!”

  “暂时不着急。”

  秦王政淡定摆手。

  看向那些跃跃欲试的武将。

  他知道,很多人都想要请战。

  现在魏国已经被灭,能捞的军功越来越少。这些老将也都有封侯之志,都想靠着灭国战功封侯。可诸侯就这么些,灭一个就少一个。

  而且灭小国也没多少功劳,就像叶腾灭韩,只混了个十四级右更爵位,距离封侯可还远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