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我家老二,学我玄武门造反 第75章

作者:若谜喵

  “可不能侥幸。”

  “所以陛下,你该早做打算,下旨安抚百姓。”

  “让百姓心生安定,不再人心动摇。”

  李世民这么一听,细细推敲一下,眉宇一抬:“有理。”

  “的确该下旨安抚。”

  后面,他立马书写圣旨,昭告天下,以安万民。

  与此同时。

  百姓们瞧见这个贪官贪钱的画面,颇为震惊。

  片刻后,缓过神来,齐齐出声,唾沫横飞,大声骂。

  “啊哟我的亲娘呀!这些贪官真会贪。”

  “连修渠的钱都贪走,就不怕遭报应吗!!!”

  “他后面还真的遭报应了,被万民剁成了臊子。”

  “真是太可恶了!若我要是在这个贪官面前,肯定会愤怒跟随大众砍他一刀的。”

  “入他娘娘的,这个狗贪官,真是没良心啊,不是人啊!设局害民啊。”

  “那些乡绅们也真是恶心!”

  “是啊,一丘之貉,都该死。”

  “还好这个黄巢,造反了,拯救了曹县的百姓,不然还要被他们这一群豺狼虎豹吸血呢!”

  “要我说,还是那里面的皇帝不管事。”

  “任由他们乱搞。”

  “不然我们也不会遭此罪。”

  “是啊!他真的自大又不顾民。”

  “嘘!最好不要说这个。”

  那些心生胆大之人,又或者是落草为寇之人,都不忘记数落唐承宗的不是。

  隔了一会。

  众人又骂骂咧咧了一阵子后,天幕才有所动静。

  【楚王府。】

  【议事堂。】

  【薛元超几人正聚在一起,查阅着长安落榜生的资料。】

  【“这首诗不错啊。”】

  【“但不认真琢磨细品,还真的看不出来,充满了反意啊!”】

  【“是啊!”】

  【“看来他落榜后,对朝廷与世家产生了怨气。”】

  【“这也难怪,毕竟我当时若处在这种情况下,也会有怨。”】

  【“或许我们可以借他之手来推动我们一些不方便做的事。”】

  【可就在这时,依稀听到一些落榜、诗等等的字眼的楚王,步伐平稳,迈步走了进来:“你们这是讨论落榜生的诗作?”】

  【众人问好一下后,才把诗作拿给他看。】

  【“殿下,你看这首诗。”】

  【楚王瞄了一眼这首黄巢写的《不第后赋菊》的诗词后,瞳孔猛地一缩:“噢?!这还真是有些意外了呢!”】

  【“什么意外?难道殿下认识此人。”】

  【楚王也不细说:“那倒没有。”】

  【他朗读了一下:“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呵呵!这诗的确很不错。”】

  【他转移话题:“对了,你们讲到哪了?”】

  【“殿下,我们讲到可以借他之手搞一些事。”】

  【“比如说,主动煽动他来。”】

  【楚王手一抬,还没有等他说完就出声制止:“对于此人,我另有打算。”】

  【“啊?!哦好。”薛元超等人看见他的这个反应,又互相对视一眼,当场心知肚明了。】

  【楚王又开启了新的话题:“边境战役的情况如何了?”】

  【狄仁杰摇了摇头,回话道:“很不妙。”】

  【“唐军抵御艰难,死伤惨重。”】

  【“若不是有苏将军等经验丰富的守城将军在,恐怕连十来日都难以守住。”】

  【楚王考虑了一下,询问道:“能否预估边境军队还能支撑多久,在不接受增援的情况下。”】

  【薛元超义正词严道:“不增援的情况下,我敢言,边境军队撑不了半个月了。”】

  【“至多一个月就得溃败。”】

  【楚王看过去,惊讶一声:“哦!?说说看。”】

  【薛元超伸出三个手指,放言高论:“我以单三点来说。”】

  【“第一点,运往前线的军粮有大问题。”】

  【“我有派人偷偷查看过。”】

  【“那些军粮都被贪污走了。”】

  【“十担装了近八担的沙土,又加上运粮队伍的吃食,正所谓是十担九空啊。”】

  【他还补充了一句:“除了我们定州各地运往前线的军粮稍好一些,其他州大多如此。”】

  【“第二点,有商人胆大妄为,私下暗通吐蕃各国,提供情报,屡禁不止。”】

  【“当然,我想,可能不只是商人,还有一些起了坏心思的将领与世家。”】

  【“第三点,世家为了战争财,偷偷把一些装备精良的武器贩卖给吐蕃他们,借此获得大量财富。”】

  【“就单凭这三点,我就敢言,边境军队败矣。”】

  【“更别说,还有一些原因没提。”】

  【楚王微微颔首:“嗯!有理。”】

  【他转而一想,喃喃道:“那这或许是一个好时机啊!”】

  【薛元超点点头:“是的,殿下。”】

  【“我们在唐军大败而归后,就可以行事了。”】

  【“因为边境军队被折废了,没有战力,而各州驻兵则忙着镇压各地起义造反的灾民,无力动弹。”】

  【“那陛下所能调动的军事力量就少之又少。”】

  【“只余长安的一万兵马,以及驻守潼关的五千兵马,加上各大州勉强调动的兵马,共计三万。”】

  【“面对这些兵马,哪怕当今陛下再征召民兵,我们也能有一战之力。”】

第91章 殿下你就是大唐天子!

  【“再者,我们在长安等各州都安排了奸细。”】

  【“到时,可以启用他们,打开潼关的城门,直入长安。”】

  【“更别说,待当今陛下知晓边境军队败后,会调兵遣将支援他们,从而导致长安防备空虚。”】

  【“所以殿下,就那个时候,起义吧!”】

  【“没错,殿下,薛先生讲的有理。”】

  【“只要我们带兵直入长安,逼陛下禅让,而殿下你也就能顺理成章的成为大唐天子!!!”】

  【“成为能带领大唐回归正途,再度繁荣昌盛的大唐天子啊!!!”】

  【“说的对!逼陛下禅让!殿下!你就是大唐天子啊!!!”】

  【楚王微微一笑:“你们说的有理啊,我很认同。”】

  【“不过,该把时间线再推后一些。”】

  【“我还需布置一些事。”】

  【“好了,此事就这么定了。”】

  【“你们去准备吧。”】

  【“切记,尽量不要有遗漏。”】

  【楚王想了想,立即补充道:“当然,这段时间,能尽量救济一些灾民就救济一些灾民吧。”】

  【“是,殿下。”】

  【话罢,薛元超等人察言观色后,当场离开。】

  【只留楚王在默默地盯着黄巢的那首诗,不知在想些什么。】

  【时间飞快流逝。】

  【七月。】

  【旱灾愈发严重,不少河床干枯断流!】

  【百姓无粮可食,活活饿死,而世家依旧纸醉金迷,挥霍无度。】

  【更有后世诗人作诗批评当时的景象。】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等诗词涌现。】

  【被逼无奈之下,各大百姓起义纷纷涌现,战火四起。】

  【甚至有不少州扛不住,沦陷了。】

  【当中,以黄巢率领的起义军声势颇为浩大。】

  【与此同时。】

  【在边境镇守的苏定方等将军,也发现了军粮的猫腻。】

  【苏定方眼睛瞪得像个铜铃,震怒不已:“什么?!”】

  【“你说什么?!”】

  【“运来的军粮里大多都是沙土,只有少数才可以吃。”】

  【“是啊,将军,几乎是十担九空啊。”】

  【苏定方怒气冲冠,十分大力捶打案桌,极为气愤:“荒唐!真是太荒唐了!这些蛀国贼居然胆子这么大,把军粮几乎拿空了!!!”】

  【他本以为那些家伙只会拿一些走,所以从来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毕竟这些年来,也是以这样的规矩来的。】

  【这是他与背后势力的默契。】

  【自然,他先前有闹过。】

  【但由于陛下不管,以及世家警告,就形成了这种默契。】

  【可此刻,他是万万没想到那些家伙几乎把军粮都贪走了。】

  【“这些家伙,当真是欺我老了!敢这样待老夫!!!”】

  【苏定方指了一个姓李的小将,讲道:“你领十骑回去,回长安告诉陛下军粮之事!”】

  【“是!将军!”】

  【李小将犹豫了一下,说道:“不过将军,十骑有点多了,这边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