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我家老二,学我玄武门造反 第60章

作者:若谜喵

  听着听着,李世民的脸阴沉阴沉的,格外难看,旋即,语气严肃,大嚇道:“都闭嘴!让人看笑话!!”

第71章 李世民觉得经济战打法有点搞头但不多!

  这一怒嚇,李泰与李承乾都不言了。

  闭嘴仰首,眺望天幕了。

  【为何我会这么说呢。】

  【这得从楚王李宽提出的经济论来讲。】

  【其中最著名的一句话,民富,国富也!民穷,国穷也!】

  【而想要民富,财富一定是要流通,不可积存于世家、商人之手。】

  李世民诧异一声:“哦!这句话倒是有点意思了。”

  天幕画面一晃,出现李承乾与李宽对话的画面。

  【唐承宗询问道:“此话有理,但何解?”】

  【楚王侃侃而谈:“简单来讲,就是刺激消费,让世家把钱都拿出来消费,并激发商人走商的欲望。”】

  【“同时,抽取高额的商税,不仅可限制商人,也可充盈国库!”】

  【“最终,用于民!”】

  【“当然,它的威力不仅如此!”】

  【“若用到极致,可灭一囯!”】

  【“就如同当初三国中的诸葛亮用的计谋一样,他以发行直百五铢大额钱币吸收民间贵金属,并与东吴建立“锦马互市”进行资源置换,最终,断了蜀锦,让东吴的经济惨遭破坏。”】

  【唐承宗一听到这个能灭国,眼前一亮,归根结底,他内心想开疆扩土啊:“有意思有意思!”】

  【“详细跟我说说。”】

  【后面经过楚王的长篇大论与各大官员的议论。】

  【最终,楚王的经济论被采纳。】

  【接下来,大唐与各国进行密切交流,边境各大互市纷纷开启。】

  【同时,解除严格的宵禁制度,采取较为宽松的通商制度!】

  【一年之间,走商之人按指数暴涨,财富也快速流通,各大娱乐场所拔地而起!】

  【大唐长安不夜城的盛世也就此降临。】

  【更有不少诗人作诗歌颂,什么“长安灯火夜如昼,不夜城中乐未休。”、“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等等著名诗词就此问世!】

  【然后,随着互市通商大规模开启,吐蕃等国贵族享乐之风愈发严重,深受大唐文化影响,纷纷向往大唐,想见见那传说中的长安不夜城的美景。】

  【因此大批吐蕃等国贵族,一有空就随商队,行万里路,来长安长长世面。】

  【来过长安之人,享乐一番后,身上耗尽了钱财,只能回去。】

  【回去后,对着同一阶层的贵族吹捧长安的雄威与辉煌,从而吸引更多人前往。】

  【此举的出现,不仅促进了大唐的商业,也让大唐出现了新的岗位,为百姓增加了就业几率,只要勤劳就不会有饿死的情况出现。】

  【甚至让各国贵族财富全部集中于长安之中,变得极度依赖大唐的经济。】

  李世民看着这,眉头一挑,此法虽好,但有缺陷。

  因为重视商业,农业就会受到抑制。

  毕竟商人财富的快速累积,会吸引大批人弃田为商,导致田地荒废,再遇天灾人祸,粮食产量会极度下降。

  所以,这里面是有什么原因保持吗?!

  希望天幕能提上一嘴,这样大唐就可直接参考借用了。

  房玄龄一见,立马紧锁眉头。

  他看出了经济法的弊端。

  可李承乾与褚遂良等人不是傻子,一定是有解决办法才会这样施政。

  于是,他叹了叹气,心想。

  若天幕详细讲到还好。

  可要是天幕没说,陛下要求我去琢磨出来,那岂不是头都要大了。

  唉!真难。

  【那时的唐承宗可是得意至极啊!】

  【因为他创造了盛世啊!】

  【而且,只要时机一到,就可起兵攻吐蕃等国,开疆扩土。】

  【可意外出现了。】

  【这个意外还得从承德八年说起。】

  【承德八年!走商之风越发浓烈,不少世家走私禁器,积累大量财富,财富差距愈发悬殊。】

  【同时,大唐各大臣也大多被金灿灿的财富给迷花了眼,伸手吃卡、收钱办事等各类事常有发生。】

  【但在唐承宗与楚王的联合看管下,这种情况还勉强能遏抑。】

  【两仪殿内。】

  【唐承宗错愕道:“楚王,你说该收手了?!”】

  【楚王:“是的,必须收手了。”】

  【“当然,要缓收、慢收、渐收,不可急收。”】

  【唐承宗不解道:“为什么要收手,现在不是大唐盛世来临了吗!!”】

  【“断了商业对大唐又没有好处。”】

  【“还会让大唐经济倒退。”】

  【楚王沉吟道:“陛下,当初执行通商制度的时候,就有讲过,达到一定程度后,该压制商业,还是要抑制商业。”】

  【“并渐渐地把重心转移到农业上,这样才会达到平衡,才不会让大唐在商业上一路狂飙,最终走向失控。”】

  【内心极度不愿收手的唐承宗,不满道:“可现在还没有达到我期望的那样啊。”】

  【“把吐蕃等国以经济战灭掉,这才是重中之重。”】

  【楚王琢磨一下后,知晓他不愿中止,当即,眉头微皱,再度说道:“陛下,现在就可以了。”】

  【“收手后,吐蕃各国经济会快速崩溃瓦解。”】

  【“到时,只要派兵抵挡一阵子后,渡过他们凶猛的攻势期,便可轻而取之。”】

  【唐承宗没有回话。】

  【楚王直言不讳:“陛下,这是不愿?”】

  【唐承宗见他直言,叹了叹:“二弟啊,不是我不肯,而是参与此事的人太多了。”】

  【“宗亲、各大封王、世家等等派系,都结成了蜘蛛网,根本是动弹不得。”】

  【“所以此事重大,容我深思熟虑一阵吧。”】

  【楚王没有理会他口中的说辞,只能说他变了,被虚假的大唐盛世的繁荣给迷惑了。】

  【因为按照他的设定下,这种情况是可以解决的。】

  【故此失望了,不再劝:“那陛下不愿,臣知晓了。”】

  【“那就继续下去吧。”】

  【唐承宗一愣一愣的:“你不再劝?!!”】

  【楚王不回答,而是这样讲,因为他才不想为此丧命呢:“陛下,可容我回封地待一阵子。”】

  【唐承宗明白他话中意思:“你这是担心?”】

  【最终,沉默了一下,同意了:“也好,朕准了。”】

  【“朕会派三百骑兵护送你的。”】

  【楚王:“谢陛下。”】

  【唐承宗望着楚王离去的身影,心中知道,他们已经是分道扬镳了,不再是同一路人了。】

第72章 唐承宗为了称心的荔枝,大动干戈!

  李世民见此,皱起了眉头,神色一直变化。

  果然是留有后手。

  可那个后手会是什么呢?

  李泰眼珠子一转,还没有整理好说辞,便茶言茶语的说道:“没想到大哥与二哥后面居然会是因为这么一件小事而分道扬镳了。”

  “这还真是可惜。”

  “要我说啊,二哥你不应该出手帮大哥。”

  “大哥他不值得你尽心尽力的帮啊。”

  至于他为什么会敢在又敬又怕的李世民面前,多次出声讥讽李承乾。

  除了脑子有点问题外,他还有点破罐子破摔了。

  听到此话,李宽只是笑笑,不搭话。

  而这时候,经过大起大落的李承乾,可忍不了这口气,立刻回击了:“青雀,你这话可不对劲了。”

  “有分裂兄弟之情的行为啊!”

  “我们同为父皇的亲生儿子,互相帮忙是应该的。”

  李泰一听,面色骤变,难看至极:“我哪有!”

  “我只是在为一心为大唐着想的二哥惋惜!”

  “觉得,大哥背信弃义的行为,不妥不妥啊!”

  李承乾又刚想回击。

  却见李世民那威严似猛鹰的眼神正死死地瞪着他们两个,声音似从牙缝里挤出。

  “闭嘴!!”

  当场,他们又不言语了。

  而看戏的李宽差点都噗呲一声,彻底笑出来了。

  四弟这家伙真是又菜又爱玩!

  明明说不过大哥,非要多次跳脚挑衅。

  不过大哥的话,也确实锋利,能次次回击,而且还尽占上风。

  经过这一打岔后,天幕又接着推移剧情下去了。

  【消息灵通的官员与世家知晓此事后,纷纷表示不满了。】

  【尤其是大量从世家上在科举上以花钱或走关系考上的、已经被银子迷花了眼的中低层官员,愤懑不已!】

  【“听说,楚王建议陛下要终止通商政策?”】

  【“我打探到的也是如此,可这射出来的箭,哪有往回收的道理啊!”】

  【“是啊!明明是他当初提出来的经济论,怎么还想主动终止呢?搞笑吧!”】

  【“对,哪里能终止,一终止,我手底下的那些人怎么活,难道要他们去讨饭吗?!我估计,真要那时候,连讨饭都讨不上了。”】

  【“我从家里走通关系来当官,不就是为了要从商人、百姓那里拿银子,哪有说终止就终止的道理。”】

  【“依我看,是楚王多管闲事。”】

  【“本来抓些表面上的贪官,混混功劳,不就好了,非要插手进去,真不怕,性命也要赔了进去。”】

  【“慎言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