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若谜喵
【司马苏瑁等人一看,噤若寒蝉,内心甚至在想,能打仗的主心骨没了,那后面该怎么办?】
【但他们实在不敢站出来,劝说李泰收回成命。】
【生怕等会被暴怒的李泰下大狱,然后待楚王夺了长安后,连跑的地方都没有。】
【而李泰见他们被千牛卫带走,心里的怨怒消散了一些,随后,坐回龙椅上,大口大口地喘气。】
【此时此刻,大殿的气氛格外寂静与压抑,唯剩下李泰那气愤的喘o息声。】
【待了一阵子,李泰的情绪稍微平复,突然开口,问道:“玄武门守军与宫中千牛卫还剩下多少?”】
【司马苏瑁小心翼翼道:“陛下,先前程务挺领兵走时,抽调了两千人,目前,应该还剩两千余人。”】
【“招新兵呢!!!”】
【“招一万新兵呢!!!”】
【李泰连续发问,语气越来越不耐烦:“这样,守不守得住长安?!!”】
【“守不守得住长安?!!”】
【听到这话,司马苏瑁内心无奈了,陛下,你让臣怎么给你回答啊?!估计这时候,楚王都有五千兵马了,甚至还即将赶到长安了。】
【再说了,哪怕现在招兵,也是一些毫无战力的民兵,根本扛不住楚王精锐,万一民兵里面有一些楚王安排的奸细,那败得更快!】
【“快回答朕!!“守不守得住长安?!!”】
【司马苏瑁避重就轻,躬身一下,谏言道:“陛下,我们逃吧!毕竟天子不坐垂堂,陛下的圣体最为重要。”】
【李泰一怔:“逃?!!”】
【司马苏瑁:“没错,陛下,走水路还可以逃走的。”】
【“我们还有两千兵马,可护送陛下。”】
【“只要通过水路离开,楚王哪怕是骑马追上来,那也鞭长莫及。”】
【有大臣也跟着建议了:“是啊!陛下,大不了,我们逃去边境,边境那边还有数万大军,可护陛下啊。”】
【“只要陛下一天还在,那楚王就是乱臣贼子。”】
【“到时陛下还可以以大唐天子的名义,让各大封王勤王保驾。”】
【司马苏瑁则不建议逃去北方,说道:“陛下,不可把希望寄托在苏定方身上。”】
【“苏定方是裴行俭之师。”】
【“万一受楚王所托,那就羊入虎口了。”】
【“我们可以虚晃一枪,假装逃向北方,实际逃往南方,这样也可迷惑楚王这个逆贼。”】
【“司马大人的这一句话,有理啊!陛下,我们逃吧。”】
【由于刚才一大堆有骨气的大臣随长孙无忌下大狱。】
【因而,朝堂上想与楚王死战的主战派的声音很是弱小。】
【“陛下,不可啊,一旦逃,士气如山崩,一去不复返啊。”】
【“陛下,我们还有一战之力,切不可逃,逃了,长安百姓会遭殃的啊。”】
【“陛下,不可逃啊!”】
【所以,没几下,李泰耳中就只剩下一个逃字了。】
【最终,昏了头的他,居然答应了这个问题十足的谏言。】
【“好,我们逃!你赶紧去准备吧。”】
【司马苏瑁大喜,终于不用死了:“是,陛下。”】
【随后,李泰携同皇后等人,一同坐马车,带走皇宫一些宝贵之物,向水域方向逃走了。】
【当然,他后面也做了一个决定,派人去释放褚遂良,让他出来带着大理寺狱卒,暂时主持皇宫的大局。】
【大理寺狱里,褚遂良等大臣得知他贪生怕死的领兵逃走,气得脑溢血都要干出来了,大骂,糊涂糊涂啊!】
【除了这些外,一些随着潼关溃兵提前回长安的楚王士兵,瞧着这一幕,目光闪烁。】
【随即,兵分两路,一路去汇报,一路去远远跟着李泰的队伍,留下记号。】
【至于长安城百姓,虽说一开始一无所知,但后面随着大臣家丁消息泄露出来,顿时,慌乱了起来。】
【烧,杀,劫,掠,等等恶役之事,依次出现。】
【因而,长安乱成一锅粥了。】
【不过还好有褚遂良以及一些甘心留下守长安的忠心大臣的率领下,带着大理寺狱狱卒,勉强控制住了长安局面。】
【与此同时,楚王兵马也赶到了长安。】
【他得知李泰弃长安而逃的消息,感到格外意外,可一想李泰这一生不计其数的骚操作,也不再意外了。】
【后面,便命薛仁贵去追击,甚至还给薛仁贵私下口誉,不必留活口。】
【薛仁贵当即立下军令状。】
【然后,领骑兵,去追击。】
【顷刻间,蹄声雷动,万马奔腾,撼动长安。】
【而楚王,则带兵接管长安城。】
【不久后,薛仁贵顺着记号,追击到了李泰的队伍。】
【随即,发动一起冲锋。】
【一瞬间,人仰马翻,血染大地,厮杀声接连不断。】
【不少大臣大喊:“保护陛下!保护陛下!”】
【坐在马车的李泰,神色骤变,连忙探出头来:“发生什么事了?”】
【“陛下,楚王骑兵赶到。”】
【“陛下,来不及了,快走。”】
【可他们哪里能想到,薛仁贵早就注意到了李泰。】
【顿时,弓拉满,搭上三支箭,目光炯炯,“咻~”三声,射出。】
【转眼间,就透过马车车帘,射中了李泰。】
【他中箭后,瞳孔涣散,轰然倒下。】
【“陛下中箭了!陛下中箭了!!!”】
【有人突然这么一喊,士气如山倒,瞬间没了。】
【薛仁贵更是喊:“投降者,放下武器,既往不咎。”】
【其他骑兵也跟着喊:“投降者,放下武器,既往不咎。”】
【尔后,千牛卫等人见形势已去,只好放下手中兵器,投降了。】
【最后,薛仁贵收服了一些士兵,而一些跟随李泰的大臣则被捆绑起来。】
第55章 十族全没!看你还清高否!
【薛仁贵瞟了一眼李泰的尸体,神情淡漠:“魏王,当初你羞辱我那时,可曾想到这天。”】
【“可惜了,这个问题,我是不会再听到你回答了。”】
【说罢,一声令下:“启程!回长安!”】
李泰目睹了自己的死亡,气得牙疼。
这个薛仁贵!!!
我一定要让父皇砍了他!!!
等会就去建议让父皇砍了他!!!
李世民眉头一皱,这薛仁贵,在天幕上又射杀了朕的亲儿子。
哪怕他是未来的将才。
那也给点教训!!!
李宽则开怀大笑。
哈哈哈,三箭风采依旧啊!
仁贵这家伙,也算是亲自报仇了啊!
大理寺狱,李承乾捧腹大笑。
“哈哈哈!青雀啊青雀!”
“你那死亡样,真让人看上瘾。”
“我只恨,不能亲眼目睹啊。”
“不然,那滋味,必定会让我爽上天的!!!”
“哈哈哈哈!”
“……”狱卒老样子,头疼得要命。
废太子殿下,不要说一些大逆不道的言论啊!!!
咱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
不是你们这些皇亲贵族的。
万一听太多了,被陛下灭口,那我岂不是倒血霉了啊!
想到这,狱卒当机立断。
不行!这差事是不能做下去了。
哪怕是求爷爷告奶奶的,也得换个岗位。
不然,哪一天真的被灭口,都没理说去。
嗯?这话,貌似有说?又没有说?记忆错乱了?
不管了!反正一个字,“跑”就对了。
李治瞅见当初在自己面前耀武扬威的李泰落得个中箭而亡的下场,不免有点感同身受,唏嘘不已。
四哥,没想到,你最后的结局也落得跟我同一个下场。
不!貌似我更惨。
我都还没有当上皇帝呢!
你好歹体验过四年的皇帝。
嗯!这么一对比,真的我更惨啊!
呜呜~!!
李治差点都要落泪了。
高阳公主瞧见身如皇帝的李泰的死亡样,给予她很大的冲击。
让她更坚信,她这个不能让大唐倒下的这个念头。
她可不想,未来如李泰一样的结局,死于非命。
所以她决定,要去会会薛仁贵了。
顺便试试他行不行!!!
???这逻辑,还能拐到这,真是神了啊。
而此刻的薛仁贵。
他比较满意天幕中的自己报了先前的折辱之仇。
哪怕现在死去,也无遗憾了。
自然,这是开玩笑的。
他怎么可能舍得去死。
上一篇:想做大奸臣的我竟然匡复汉室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