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我家老二,学我玄武门造反 第42章

作者:若谜喵

  可朕一雪前耻,把他抓到长安来,为朕跳舞。

  李世民对比一下自己与李泰,脸拉了下来。

  可现如今,青雀的这个表现,真是太让我失望了!!!

  明明潼关、长安两地还有守军。

  只要固守一阵,便能解围。

  甚至还能带兵反击。

  所以慌什么慌!!!

  李世民真的是以恨铁不成钢的目光在看待天幕中的李泰。

  觉得他当了皇帝后,没什么成长,反而漏洞百出,连个不孝子李宽都大大的不如呢。

  至于这一刻。

  李宽则以一副吃瓜群众的模样在看戏,要不是手中没瓜子,都能现场嗑起来了。

  哦豁!李泰的表现真不行啊!

  已故的父皇要是知道了。

  恐怕都得气得从坟墓里爬出来,用马鞭再抽你了。

  不对不对,父皇还没有嗝屁。

  明明都被那时的我亡灵复苏了四年。

  唉,我真是记忆力越差了,这个重要的乐子都能一时忽略。

  高阳公主撇撇嘴,还是那个意思。

  窝囊废聚在一起,还是窝囊废!!!

  尉迟敬德、程咬金等人,也看得不爽。

  他们觉得李泰还不如李承乾呢。

  至少李承乾还敢发动玄武门。

  哪怕被发现后,也敢跟李世民叫板呢。

  这一下,他们唯一的念头,就是不想让李泰上位,省得他们一起辛苦打下来的大唐江山被他给毁了。

  【众大臣也神情恍惚了一下,一下子有点难以接受现实。】

  【但一瞅见,李泰这一模样,赶忙出声。】

  【“陛下,你要振作啊!”】

  【“陛下,我们还没有结束啊,我们还有兵马啊!”】

  【“陛下,不过是十万大军而已,我们大唐各地还有二十万大军没有动啊!楚王跟我们完全没有一战之力啊。”】

  【“陛下,我们只要派人守潼关,楚王他就进不来啊!”】

  【“陛下,你是大唐天子,是太宗皇帝钦点的大唐天子啊,你要振作啊,大唐子民离不开你的领导。”】

  【李泰一听到大臣说起李世民,顷刻间,回神了。】

  【“对,不过是十万大军没了而已!”】

  【“朕还有二十万大军。”】

  【“而且,我父皇的在天之灵正看着朕呢!”】

  【“父皇一定会助朕,把楚王这个逆贼给铲除了。”】

  【说着说着,李泰勉强镇定了下来。】

  【众大臣见状,齐齐松了一口气。】

  【李泰灵光一闪,没怎么考虑,就说道:“朕这就下命令,让各地大军来长安,护卫朕。”】

  【啊?!】

  【这能来吗!!!】

  【众大臣一时懵逼了。】

  【褚遂良面不改色的站了出来,劝言道:“陛下,万万不可啊。”】

  【“各地兵力,不能全部调动。”】

  【长孙无忌也跟着说:“是啊,陛下,不能这么做。”】

  【“一这么做,各地封王会齐齐异动,私自割据。”】

  【“就连边境也会起战事,东突厥、西突厥、靺鞨部、吐蕃等各国会举兵入侵。”】

  【“致使大唐的疆域大片大片的沦陷啊!”】

  【“这样有违太宗皇帝之意啊。”】

  【李泰把手中军情一摔,歇斯底里:“那你说该怎么办!?!”】

  【“不动用那么多兵力,怎么打得过能把十万大军打没了的楚王。”】

  【“万一长安守军力量不够,李宽这个逆贼岂不是要赢,朕的命也随之要没。”】

  【“难道说朕的命就不是命吗!!!”】

  【“你们告诉我啊!!!”】

  【这是他第二次面临死亡的威胁。】

  【内心的恐惧油然而生。】

  【因而失态了。】

  【不过发泄完后,他的理智也徐徐地回来了。】

  【“这。”】

  【长孙无忌开口道:“陛下,我等必须看过具体战报,才可判定。”】

  【“毕竟我等至今还尚未知道房将军是怎么输的?楚王他是怎么赢的?”】

  【李泰一听到房遗爱这个名字,就大动肝火:“别给朕提他的名字。”】

  【“拿着十万大军,去打,都能输。”】

  【“比一介平民都还废物!”】

  【“朕悔当初啊,悔当初啊!”】

  【说完后,他指了指一旁的内侍:“你,去把军情拿给众大臣看,就先给司徒看。”】

  【“是,陛下。”】

  【司马苏瑁等人这一听,暗叹,不好了,不再挽回点信任,陛下要对我们彻底失望了!!!】

  【之后,长孙无忌接过军情,详细地阅读下去。】

  【“攻城时有雷鸣声?粮草被劫走?大军还未完全汇合就损失上万?房遗爱担心被陛下斥责,拖着知情不报?”】

  【一连串看下来,长孙无忌实属头疼啊,这战报漏洞百出啊。】

  【当然,虽说很头疼,但表面上一定得表现出淡然自若的表情。】

  【因为要把某人的情绪给稳住。】

  【而李泰一看他这样子,也是把内心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朕刚才也是一时昏了头。”】

  【“司徒,你要记得,你是朕的亲舅舅,我们是绑在一块的。”】

第52章 拿着李泰的头颅到李世民的昭陵前祭拜咯!

  【闻此,长孙无忌内心叹了叹,表面上神色自若,应道:“陛下,臣一定会尽心尽力的。”】

  【李泰稍微放心了:“那就好那就好。”】

  【随后,长孙无忌等几位善于战事的大臣,交头接耳的研究起来。】

  【等了好一会,李泰心急如焚,问道:“讨论了这么久,司徒,还有诸位大臣,如何了?”】

  【长孙无忌汇报道:“陛下,其实想守住长安是不用这么多兵马的。”】

  【“只要从临近各州抽调数千兵马,再加上长安自带的五千兵马,便可让长安固若金汤。”】

  【“边境兵力不用调动也行。”】

  【李泰略微不满了,毕竟等了这么久就等了个这么一结果。】

  【察言观色的司马苏瑁,心知自己这个嘴替该上线了,于是,当场反驳道:“司徒大人,此言差矣啊!”】

  【“陛下乃是千金之躯,怎可只以数千兵马来护卫。”】

  【“再说了,对手是楚王李宽。”】

  【“要知道,他可是前些日子击溃了十万大军啊。”】

  【这一听,李泰向他投放过去略微赞许的目光。】

  【司马苏瑁心中一喜,终于不像刚才那样被陛下忽略了。】

  【长孙无忌阐述道:“楚王虽然有些军事才能,但能击溃十万大军,实属是主帅房遗爱无能。”】

  【“若老臣来带兵,臣查觉后,会以疲惫粮草之策,诱敌深入,让楚王中圈套,使他再无力阻挡唐军合兵,若运气上佳的情况下,甚至可一举擒住,以绝后患。”】

  【李泰:“打住打住,朕知道他无能。”】

  【“但朕现在不关心这个了。”】

  【“因为朕已经把房家削爵了。”】

  【“朕目前只关心,朕的安危如何能保障!!!”】

  房遗爱一听削爵,满脸不甘心,因为自己大哥被自己受牵连了。

  虽说他明白是给天幕中自己丢失十万大军的处罚,但好歹看在先前帮助魏王登临太子之位前后出谋划策的面子上,让房家保留爵位又如何?!!

  房玄龄倒是看得通透,削爵好啊,削爵好啊,能远离风波缠生的朝廷也挺好的。

  其他人倒是没什么意见,反而觉得李泰挺宽容的。

  终归结底,房遗爱这个小子可是让十万大军惨败啊。

  【长孙无忌不慌不忙,继续道:“陛下的安危自然能保障。”】

  【“楚王想收服被他俘虏的大军,绝非易事。”】

  【“哪怕收服了,粮草也是一件大事。”】

  【“除非他一路带兵攻下来,掠夺粮草。”】

  【“但这样,只会损民心,以及看见他虚张声势。”】

  【司马苏瑁又注意到李泰越听越不耐烦,出声道:“损民心?虚张声势?这又有什么用,要我说,楚王一定会直接掠夺各州粮草,占领各州的。”】

  【长孙无忌平淡回复:“民心,这可重要了。”】

  【“但稍后再论。”】

  【“至于占领各州,那更好办了,但我想,楚王应该不会这么做。”】

  【“因为一占领,兵力必定是大麻烦,毕竟会分配到各州,易被击败。”】

  【“要知道,楚王能胜,是以机动性强的骑兵为主力,其他的,就不足为惧了。”】

  【“司马大人,你可明白?”】

  【司马苏瑁也不跟他争吵,反而堆笑道:“明白。不愧是司徒大人。”】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他吹捧了一下。】

  【长孙无忌点点头,没怎么在意他,后又见李泰烦了,也不再拖下去了:“陛下,那我们先来讲讲为何能保障陛下的安危这件事。”】

  【李泰眉头舒开了:“司徒,快说。”】

  【长孙无忌侃侃而谈:“启禀陛下,通往长安的道路,有三处,一是潼关,二是武关,三是水路。”】

  【“武关距离定州太远,若楚王没有攻下其余州,直入武关,那便会让我们断他粮道,难以维持兵马,至此不战而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