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我家老二,学我玄武门造反 第38章

作者:若谜喵

  “天天顶嘴。”

  “真是一天不打上房揭瓦!”

  李宽:“都是学父皇的。”

  李世民:“你这小兔崽子!!!”

  “今天我不打你一顿,就跟你姓。”

  闻言,李宽撇撇嘴,跟我姓,还不是姓李吗!

  “父皇消消气,二哥虽然一些话讲的不对,但有些话说对了。”

  “那就是父皇天天动怒,容易伤身。”高阳公主这个时候,居然出面帮李宽说话了。

  要知道之前的她,可不敢掺和进去。

  这是因为她要和李宽结个善缘。

  李世民扭头看向她,戎马一生的帝王直扑而来:“哼!你替他求情?!”

  高阳公主垂首恭敬:“没有,父皇。”

  李世民冷哼一声,暂时停止想揍某人的举动。

  【由于事发突然,定州官员没有得到消息,从而没有做出防备!】

  【所以,没几下,定州官员全部被楚王控制。】

  【众多官员不可置信地望着他,纷纷出言。】

  【“楚王殿下,你这是在谋反啊!”】

  【“楚王殿下,现在回头,求陛下原谅,还有一线生机。”】

  【楚王硬声回复:“谋反?!回头?!玩笑至极!”】

  【“哼!本王只是以清君侧之恶,奉天靖难而已!!!”】

  【慧徽四年!楚王李宽,以八百亲卫,在定州起事,定州守军倒戈相从,靖难之役就此爆发!】

  PS:各位大大,求每日追读啊,别养书啊。

第46章 强行续命!李世民亡灵复苏了!

  【太极殿。】

  【大朝会上。】

  【突然,得到“定州沦陷,楚王靖难”的这个消息的李泰,胖手死死地攥着写着定州情报传来的纸,目瞪圆睁,高声道:“反了!?!”】

  【“他居然反了!!!”】

  【“以八百亲兵反了!!”】

  【“李宽他是怎么敢的啊!!!”】

  【朝廷上,各大重臣,默不作声,但听到李泰这样讲,心里已然有了揣测。】

  【“朕也没有说,要出兵杀他,他怎么就给反了呢!?!”】

  【李泰皱着眉头,接着看下去,顿时,嘴里气得直哆嗦!!!】

  【“他说朕逼血亲自焚,这纯纯是污蔑!污蔑啊!!”】

  【“明明雉奴交出兵权就无碍!”】

  【“可他非要自焚于天下。”】

  【一提这事,李泰是愤怒至极,对自焚而死、带来自己很大麻烦的李治讨厌至极,恨不得把他活活煮一遍:“简直是简直是不可理喻!!”】

  【他继续看下去:“呵!还有你们的事,说你们,统统都是欺君罔上的奸臣!!!”】

  【“什么鬼!?他怎么把朕的年号都去掉了。”】

  【“称今年是贞观三十一年?!”】

  【“李宽他凭什么这么说。”】

  【“难道是把已故的父皇从坟墓里拉上来,让他多活几年了!?!”】

  【“这是何等的大逆不道!!!”】

  【李泰被气得都有点语无伦次的,都胡言乱语了。】

  【“他根本没有把朕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简直就是对朕的大不敬!!!”】

  【气着气着,他把军情驰报这东西重重地猛摔在地上:“他要以清君侧之恶,奉天靖难啊!!!”】

  【太极殿里,李泰的滔天怒气震寰宇。】

  【众官员面容严肃,纷纷垂首,仿佛寒蝉一般,不敢窸窣。】

  李宽:“……”

  我还真这样做啊。

  改贞观三十一年,让父皇多活四年啊!

  这一下,被父皇知道后,不得被父皇给削死。

  李泰这家伙也真是的。

  怎么还自己补充,说什么类似死者复苏的这种话。

  这话是你能说的吗!!

  真是匪夷所思的脑回路。

  完全不理解那家伙的脑子是怎么一构造的。

  不理解是怎么一回事了。

  “李宽!!!”

  还没有等李宽多想一会,李世民的咆哮声转而就至。

  只见,李世民手持马鞭,已然向他大步走来。

  看他这样子,是被天幕中的李泰的话给激到了。

  说曹操曹操就到。

  李泰,你可害苦了我!!!

  接着,李宽扭头就跑,丝毫不带犹豫的,口中更是大喊:“父皇,你又发什么疯啊!”

  “不是看得好好的,怎么又怒起来了。”

  “不是早说了,动怒对身体不好,赶紧消消气。”

  听到这一番话,高阳公主瞪大眼珠子,二哥也太逆天了吧,次次怼父皇,真不怕父皇把你下大狱了啊。

  “你个逆子。”

  气不过的李世民,指了指周边的护卫:“你们给我按住他。”

  闻言,李宽眉头一挑,大声道:“父皇,你不公平,我们父子局,怎么能容外人插手呢!?!”

  李世民目光锐利,不屑道:“公平,呵!”

  “朕,就是公平!!”

  由于周边护卫的帮助,李宽轻而易举的被抓住。

  终归结底,还是双拳难敌四手。

  然后,被抓住的李宽,虽然没有挨上一鞭,但也被李世民踢了数脚,来泄泄气。

  【缓了一会,情绪波动稍微没那么大后,李泰深知自己是皇帝,现在楚王谋反,就必须要与诸多大臣商议出处理的办法来。】

  【旋即,随意指着一位内侍,让他把摔在地上的军情驰报拿给众大臣看:“你去,拿给众大臣看。”】

  【不一会儿,众大臣看完后,窸窸窣窣的议论起来。】

  【“哎呀,怎么短短几日,便有三州沦陷。”】

  【“是啊,好生奇怪啊。”】

  【“明明楚王只是以八百亲兵起事,但怎么可能会这么快攻陷其它州呢?莫非此事里面另有蹊跷?”】

  【“会不会是背后有人下注,赌他会成功啊!?!”】

  【“不对啊,因为世家求稳,完全没有必要去冒着这个杀头、灭全族的风险来做这种事啊。”】

  【“你们这可不能乱说,乱说的话,会让陛下引起对世家的怀疑,会起大乱的啊。”有人骤然警告了一下。】

  【“明白明白。”】

  【除了世家官员讨论外,其它小团体也在磕唠。】

  【比如,长孙无忌、褚遂良等贞观老臣为首的。】

  【“现在该怎么办?”】

  【“当务之急,还是先想出一个办法,来平定此事。”】

  【“得顾虑到其他封王的忧虑。”】

  【“也是,那就这样吧。”】

  【之后,没几下就定好了等会要上书给李泰的言论。】

  【至于为何这么快,主要是他们不把楚王眼里,因为实在八百人太少。】

  【哪怕挟持了三州人马,也不过寥寥几千兵马,对于大唐,那随手可破。】

  【何况,有些兵马,还不是忠心的,会随时反叛。】

  【这时,李泰见时间也差不多了,当即发问:“现在你们讨论出什么了吗?!”】

  【长孙无忌举了一下笏板,先来了个开篇点题,阐述道:“楚王谋反,根源在于先前的动兵政策。”】

  【“好在,臣有一计,既可平祸乱,又可免刀兵之苦。”】

  【“但只怕有违圣意,请陛下恕罪。”】

  【然而就在这时,神色大变的司马苏瑁举了笏板,开口反驳道:“楚王李宽素有谋反之心,就算是不动兵,他早晚也会反。”】

  【他眼中杀意四溢,凶恶道:“不如这时来个杀鸡儆猴,震慑天下封王。”】

  【毕竟当初那动兵政策是他提议的,若此事定议下来,会被追究责任的。】

  【长孙无忌嘴张了又张,但最终还是闭合下来,没有去驳斥。】

  【李泰眉头一皱,制止了司马苏瑁的突然发言:“司徒,你先讲。”】

  【“是,陛下。”】

  【长孙无忌开启了长篇大论,弯弯绕绕的说道:“楚王此事不足为惧。”】

  【“无疑是,派兵镇压而已。”】

  【“但如何镇压却是难题。”】

第47章 长安沦陷!真龙座下擒天子!

  【“毕竟,朝廷即使派出大军灭了楚王,但还是有可能引起其他封王引兵作乱。”】

  【“甚至会让其他国家看到机会,纷纷出兵攻打大唐。”】

  【“到时,朝廷不仅会处处应敌,百姓蒙难,甚至还会造成国库空虚。”】

  【“最终,致使太宗贞观一朝的累积毁于一旦。”】

  【“臣不得不夸上一下,楚王这一刻谋反,选得时机恰好,颇有心机啊。”】

  【恨不得生啖他肉的李泰,已读乱回了:“说得对,李宽这个竖子在这个时候谋反,当真是其心可诛!!!”】

  呵呵,李泰,就凭借着此言,你未来就不得善终咯。

  李宽一听,眼眸一眯,心中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