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我家老二,学我玄武门造反 第35章

作者:若谜喵

  反正他剩下的时间还挺多的。

  不就是让天幕模拟李治当皇帝,最多也就花个一周左右时间,总体花不了太多时间。

  再者,李世民也想知晓,当李治成为皇帝到晚年后,能否克制自己的内心,不做出昏庸之事?!

  其中,经历过几番天幕洗礼后,李世民不仅是产生想让李治当一次皇帝的念头,也彻底起了想立李宽为太子的念头了。

  “我最后的结局是自焚而死!?!”

  李治怔了怔,倒吸一口凉气,浑身鸡皮疙瘩而起。

  因为他十分明白被火烧死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

  他不可置信地挑了挑眉:“嘶~我那时这么有骨气吗?!”

  “为了给四哥添乱,直接自焚了?!”

  “是未来的我经历过了什么吗?!”

  “不然不可能吧?”

  他有太多的不解,但奈何天幕只是讲述其中的一角历史,不会把太多事都详细说出来。

  因此,这时也只能是瞎猜了。

  而李宽则对此,颇为无语。

  这熟悉的一幕,天幕你能不能来点新意。

  后面都能猜出什么了。

  不过,话是这么说的,但他只是开个玩笑。

  因为李宽确信,那时的他,已然是危在旦夕了。

  不然不可能会起兵造反。

  终归,以一个封王的一千兵马左右的兵力,想要横扫当时的大唐。

  尤其还有长孙无忌这些老将军在。

  那胜算几乎渺茫。

  哪怕先前大唐被李泰搞没了三万多的兵力。

  实话实说,他也难以想象,未来的他,是怎么赢的?!

  李宽突然灵光一闪。

  等一下!?

  假若那样,或许胜率能提升百分之二十,也许能有赢的机会。

  跟李治关系不错的高阳公主也是很诧异。

  李治自焚而死?!

  李泰还真是个祸害。

  当个皇帝,都把人逼自焚了。

  父皇还是不要立那家伙了。

  【晋王李治自焚之死的消息传入朝廷,朝廷哗然,当即觉得匪夷所思,议论纷纷。】

  【“晋王怎么就自焚而死了呢?!”】

  【“现在该怎么办?晋王死前可是在门口向世人大喊,是陛下逼死了他!!”】

  【“是啊!这下就算是朝廷下令,也难以堵住天下悠悠众口。”】

  【“'……”朝廷众臣讨论的很是激烈,其背地里,开始有了各种异样心思。】

  【而忠于李泰的司马苏瑁等人,心里也是咯噔一下,心想:“这下完了,这下全完了,事情要闹大了。”】

  【他们讨论了一下。】

  【最终得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立即劝李泰调动兵马,震慑天下,让各大封王不得妄动。】

  【此时此刻,刚收到消息的李泰,一脸铁青。】

  【接下来,他更是破口大骂:“你乖乖的交出兵权不就行了!”】

  【“朕又不会要你的命!”】

  【“你他。”他顿了顿,觉得说他娘不妥,毕竟也是自己娘,所以,把话憋回去。】

  【随后,改骂李治:“你脑子有病吧!”】

  【“活生生自焚干嘛!!”】

  【“自焚也就算了!”】

  【“你还在晋王府门口那边,大喊,是朕逼你的。”】

  【“我嘞个豆的!”】

  【“是朕逼你的吗!!!”】

  【“朕何其无辜啊!!!”】

  【“白白被你扣了一顶脏帽子过来!!!”】

  【“你真是其心可诛。”】

  【“朕恨不得,恨不得,把你鞭尸了。”】

  【气着气着,李泰口无遮拦的骂了一大堆难听的话。】

  【要不是同一个父母所生,限制了他的发挥。】

  【不然,他会用更加恶毒的言语,诅咒李治。】

  【只因为,李治害苦了他。】

  【发泄完后,李泰的一丝理智回来了,心想,再骂下去也不能解决办法。】

  【因而,连忙召开朝会,让百官商议好办法。】

  【太极殿,李泰坐于龙椅上,向百官争求意见。】

  【司马苏瑁举了一下笏板,出声建议:“陛下,晋王之死,肯定会激发各地封王的谋逆之心。”】

  【“陛下,臣恳请陛下,立刻调动军队,震慑各地封王,并从别地调士兵来长安,以护陛下的安危。”】

  【“同时,下令严禁民间讨论皇家之死,以卫陛下清明的声誉。”】

  【“敢讨论者,皆入大狱。”】

  【“当然,封王若有异动,当以雷霆之速,调动军队,镇压,以绝后患。”】

  【李泰听着有道理,刚想同意,却被长孙无忌劝了一下。】

  【此刻,长孙无忌诚然是对李治的去世很是伤心,但他不忘记太宗皇帝的嘱托,一心为大唐。】

  【因此站了出来,否绝道:“陛下,此法万万不可啊。”】

  【司马苏瑁听此,马上开口:“司徒,为何不可?难道司徒是有更好的想法吗?”】

  【听到这,李泰也是把不解的目光投放过去。】

  【长孙无忌发言道:“陛下,司空所言中,禁民间言论,臣认可。”】

  【“但调兵震慑,臣不认可。”】

  【“臣认为,调兵会进一步激化陛下与封王的矛盾,彻底爆发出内乱。”】

  【“再者,大唐边境各国蠢蠢欲动,抽走镇守边境的士兵,恐怕会再起边境战事。”】

  【李泰皱着眉头:“那司徒的办法是?”】

  【长孙无忌:“臣认为,当以安抚各地封王为主,等安抚完后,若有动静,再伺机而动。”】

  【司马苏瑁不服了,直言道:“司徒,你这方法不行。”】

  【“万一封王作乱,那谁能承担责任,你吗?”】

  【长孙无忌听到这话,无语了。】

  【最终,李泰还是采用了自己忠臣司马苏瑁的建议。】

  【只因,李泰与长孙无忌有隔阂,不确信,他会不会害自己。】

第43章 以清君侧之恶!奉天靖难!

  情绪刚平复一小会的李世民,看见后,脑溢血都要给他干出来了。

  他单手叉腰,指指点点,呵斥道:“愚蠢!愚蠢!”

  “这不是要逼他们反吗!”

  “朕怎么会有如此愚蠢至极的儿子呢!!!”

  他觉得长孙无忌那个建议很是不错。

  先安抚去看看,而不是把他们给逼反了。

  再者,长安兵力那么多,何须怕各地的封王?!

  光是所有封王的兵力,加起来,都不足长安兵力。

  不仅如此,还有长孙无忌这些会领兵作战的老臣。

  故而他怒斥李泰愚蠢至极。

  至于李宽持有不同意见。

  他觉得李泰这一招走的不错。

  一般来讲,不出意外,这一招实施下来,那绝对会把封王震慑的死死的。

  再者,真有什么动静,那些兵力也能尽快灭其风险。

  最后,李泰说不定是故意选这个提议的,就是想逼他们谋反,来借此收兵权,一举铲除后患。

  想到这,李宽陡然想起来李泰一生中说过的话,做出的蠢事。

  一下子自我否定了。

  不!是我想多了,他应该没有那么聪明。

  不然就不会做出那么多令人看着就觉得十分愚蠢的事了。

  【楚王封地。】

  【楚王府。】

  【“殿下殿下!长安急报!急报!”】

  【楚王收到消息后,赏赐给送信的人,便立刻面色凝重地看了起来。】

  【“晋王自焚!!?”】

  【光是这四个大字,看着就令人胆颤心惊的。】

  【他迫切地看了下去。】

  【看完后,为了自己的小命,楚王毅然决然谋反。】

  【“父皇,这次是他逼我的,儿臣不得不反啊。”】

  刚看到这,李宽明显感觉到自己背后有一道令人发怵的目光正死死盯着。

  他无奈叹息,内心使劲诽谤。

  父皇,你一天到晚就盯着,烦不烦啊。

  你不烦,我都烦了。

  不就是谋反而已,学你的而已。

  天天盯着,唉,真心累。

  李宽直接习惯性的无视了。

  【接下来,楚王派人去召集楚王府的幕僚,让他们赶紧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