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就是小凤
“又该如何共谋大事情?”
“呵。”
虽然说已经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了。
但是邓芝依旧是开口为难了起来。
“那么我也告诉虞先生一句实话。”
“伯苗公请讲!”
“雍侯随时随地都会南下,届时江南又有谁人可以阻挠?”
虞翻深吸了一口气。
这的确是实话,韩武与孙权之间有着无法调和的仇恨。
并且以韩武的盛名以及他的能力与战功,他若是铁了心的打算南下的话。
便是陆逊也够呛能够挡住他。
并且汉军在南阳郡布置的兵马极为精良。
除了数万主力之外,还有除韩武之外的关羽以及慕容霸二人听从其调遣。
这些人如果铁了心的打算闹起事端来得话。
你就是让孙武来了也办不妥这一档子事情。
虞翻反应的很快,恭敬的说道:“那么便将亲者痛,仇者快。曹丕坐山观虎斗。”
邓芝闻言刚想继续为难对方。
便听到诸葛亮打断了他的话平静的说道。
“嗯。你倒是说了实话啊。”
“希望你我两国能够重修盟好!”
虞翻松了一口气。
随后双方共同举杯。
待到虞翻离开了之后,邓芝与黄权也顺势离开了。
诸葛亮独留邓艾在府中。
“丞相。”
邓艾施了一礼。
只见诸葛亮自是转过身来冲着他笑问道:“在尚书台的工作是否感到厌烦了?士载。”
“没有!”邓艾摇头。
他也自是知道,自己以后不单单要负责军事方面的问题。
还要在进一步,前往尚书台工作的。
是以早点习惯尚书台的工作流程,以及日常处理的大小事务还是比较好的。
“哈哈哈。”
诸葛亮不置可否的笑了一下:“毕竟是年轻人,老成持重很好,但是必要的一些冲动,也是需要的!”
“这样。现在如果将你调到南阳郡听从雍侯的军令。你是否愿意啊?”
“敢不从命!”
邓艾闻言脸上立即浮现出了一丝丝的喜悦之色。
能够与老战友们一起干事情自然是在好不过的选择了。
“哈哈哈哈!”
诸葛亮大笑着走过去拍了拍邓艾的肩膀,冲着他提前透露了一下自己刚刚的内心想法。
“看样子曹孙两家这一次多少是有一些被伯然给逼急了!”
“既然如此的话,就与他们好好的做过一场!至于说援军方面嘛……”
诸葛亮说到了这里,不由的沉吟了起来。
如今伴随着可以预见的曹孙双方的联盟之事达成了之后。
诸葛亮便开始思考是不是将前番以‘忠汉训练’扩大的三清教育队给重新调回来一些?
毕竟,原来定下的计策,是以扩大化三清教育队,从而给贵霜的使者下套。
那么现在前方的战事越来越猛烈的情况之下。
思虑再三,诸葛亮觉得还是现以平定国内州郡为主要目标!
而目前打着三清教育名义被调派过去的士卒还有两万多人。
西域那里新任的西域都护戍己校尉董允那里还有三千多兵马。
想了想,诸葛亮便冲着邓艾嘱托了起来。
“从河西诸郡县内,士载你即刻率军前往南阳郡!”
至于说张飞这里,已经用不着着急了。
毕竟现在急切的是魏军不说。
河西弘农一带还特别的不好走。
整个汉室战线里,就属张飞那里目前是最自在的了。
只要是武关那里能够有突破的话,他这里的状况将会不破自解。
到了那个时候,魏军定会急速向后撤退,将面前的郡县白白的让给他们。
是以,他张某人为什么要如此着急忙慌的攻打敌人?
休息!
全军上下除了轮防的部队之外,统统的休息!
“卑职、领命!”邓艾施了一礼。
随后便离开了丞相府即刻准备去了。
而另一边当诸葛亮刚刚从刘备那里办理了有关邓艾为征东将军的诏书。
随后急命凉州刺史蒋琬,命令他即刻从三清教育队里选拔一万名精锐。
立即准备行囊返回长安城听侯指挥!
汉军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将要开始。
只不过比起来刚刚准备要调兵支援的长安城那里不同。
长安城正在调兵之时,有关韩武提前出兵的奏折便抵达了尚书台。
“哦。雍侯的行动好快啊!”
当得知了韩武休整了不过一个月就加紧时间主动行动了之后。
几人惊讶的同时,不过却又冷静了下来。
毕竟,韩武是有着督关中内外军事的职权。
他能够在此时间段这么选择,一定是有着他的道理的。
想了想,诸葛亮不禁下达了一则命令。
“起稿!”
杨仪将纸笔准备完毕。
“拟调凉州刺史蒋公琰为南阳郡太守!”
“将谢叔发调为凉州刺史!”
第437章 动摇曹孙两家的关系
谢景属于是南阳当地出身。
是以让他管辖南阳郡,从个人情感上来讲他肯定到时候是有一些倾向性执政的。
是以将对方调到凉州上任刺史,接替蒋琬反倒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毕竟这家伙在南阳郡做事情的时候,还是挺不错得嘛。
还有蒋琬,他看起来从凉州刺史的位置上下降了半级。
不过考虑到南阳郡被拿下,已经成为了汉室通往中原的前言基地之后。
蒋琬调到南阳郡就任郡守,反倒是就前途而言,非常的有利。
毕竟这说白了,就是跟着韩武混功劳。
只要是说韩武在前线征战的时候,蒋琬能够老老实实的替他保证后勤调度。
安抚一下当地的百姓,不出数年蒋琬便会将资历完全刷满,然后调回尚书台继续工作!
拟定完了旨意之后。
诸葛亮便带着重要文件进宫去找刘备。
“陛下!”
眼见到刘备身穿劲装自后堂走出,诸葛亮站起身来施了一礼。
“孔明。孝直最近病情如何?”
刘备忍不住询问了起来。
法正说话还是挺讨喜的。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法正与人说话都是那种只知道一味迎合的类型。
而是说法正劝谏刘备的时候,喜欢用一丁点的小套路。
这样反倒是会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是以当法正返回了长安城没过多久就病倒了之后。
刘备的内心还是挺为他而担忧的。
“李先生每一天都去其府上看望孝直。有任何消息都会汇报。”
“唉。那好吧。”刘备低头:“希望孝直能够平安。”
说罢,二人坐下。
诸葛亮将奏折递上。
看完之后,刘备不禁询问了起来:“倘若说是将邓将军也调到南阳郡的话……”
“西域的事情可就是要耽搁下来了?倘若是说贵霜反应过来,趁机东进冒犯我西域又该如何?”
战争打到这一刻已经停止不下来了。
汉军十五万兵马全部屯驻于前线。
倘若是说这个时候贵霜前来侵犯,一定会是有大事情发生的。
而河西那里,最近一段时间汉室也开始了把国内胡人迁移西域的行动计划。
尽可能的在西域那里开垦耕种,以提供军粮,加强西域边防。
似是这种移民实边的政策,实际上自汉兴以来已经不止做过一次了。
只不过绝大多数都是迁移的汉室境内的百姓罢了。
而这一次迁移的是绝大多数西北的各族胡人。
先不说贵霜会不会突然跑过来闹起事情来。
单单是这些人如果闹起事端得话,也不知道董允那里能不能稳定住局面。
“邓将军支援前线并不需要带走全部兵马。这样的话河西兵马尚有万余精兵。足以堪得上大用了!”
诸葛亮对于这种事情看得非常透澈。
上一篇: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