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就是小凤
是以,考虑到慕容霸攻打南阳郡功劳不小。
且又前不久全歼了江东的一支军队,斩杀了孙权的心腹周泰!
诸葛亮怜惜对方的能力与战功,便提出了这则想法。
毕竟对于慕容霸的安排,实际上刘备的心里早就有了决断了。
在自己百年之后,朝廷的武官之首肯定是韩武!
这个是毋庸置疑的,对方是属于那种可以力压一个时代的统帅!
而韩武如若百年之后,那么接任国家武官之首的肯定是慕容霸了。
这第一,对方年纪轻轻已经表现出来极为夸张的战场指挥能力了。
这第二,慕容霸如今的年龄也非常小。
韩武辅国四载,今年三十三。
而慕容霸距离过自己十五岁的生日,都还差好几个月呢!
也就是说在相差十九岁的年纪之下,慕容霸已经爆发出来了仅次于韩武的军事能力了。
就按照韩武八十岁去世来算,慕容霸也就六十出头,还能够保证国家一段时间的军队问题!
当然,这是正常情况来看。
实际上非正常情况很多,只不过这种不正常的情况,只能说当事情发生了之后再讲吧。
而抛弃掉非正常情况来看。刘备的内心里面,的的确确是这么安排的!
是以当诸葛亮提出来以罚俸金银来赎罪的老传统之后,刘备自是暗自点头不多言。
可是朝廷上的官员,瞧见了慕容霸又一次的躲了过去。
一时之间内心不爽,毕竟,在这个汉人至上的观念里面。
他们实在是看不惯一个跟他们孙女一样大的鲜卑小儿登堂入室。
这岂不是显得朝廷上正儿八经汉人出身的他们不如一区区胡人吗?
于是乎便见到有几名官员再度劝谏了起来。
请求刘备治罪慕容霸。
只见这时,法正冷哼了一声,便瞧着还在议论的众人咬文咂字的开口说了起来。
“陛下所图之事非是一时,乃是九州万邦!乃是我大汉帝国万世之基业也!”
“嗯。”
便在这时,刘备点了点头终于开口说话了。
“两难若能两顾总是好事。朕知道你们难,朕也难!那么我们都勉为其难吧。”
瞧着丞相诸葛亮,刘备点头说道:“下旨,征北将军慕容霸赏千金,其余军功不予封赏!”
本来这一次南阳郡收复之后。
刘备是打算在嘉奖一批前番的有功将士的。
而慕容霸与邓艾两人,作为未来汉室的领头文武,自是要封为亭侯然后增加食邑达千户,然后在大肆宣扬一番。
不过现在,看来朝廷内部不爽慕容霸的人不在一小撮,而是一大群人都讨厌一胡人登堂入室!
这下子即便是刘备早就与诸葛亮商议好了如何应对此事,也不禁满肚子不忿的下达了旨意。
诸葛亮气度大倒是没有展露出来丝毫意动的模样。
待到朝会散了之后。
众臣向外走去。
而此时天上下起了鹅毛大雪,作为尚书令的法正斜眼瞧着许靖等人,伸出手来接下了飘落的雪花。
不禁阴阳怪气了起来:“嗯。来年开春了,肯定有一个好收成,瑞雪兆丰年嘛。”
“陛下有德啊!”李严感慨万分。
冬天下雪的次数越多,降雪量越大。
来年自己处理关中当地的田地,收成便会越好!
一旁的尚书台几位大臣们或是点头赞同,亦或者是低头沉默不语。
只有邓艾,在散朝了之后没有多说,默默的朝着外面走去。
他舌头不行,说话太慢了。
就基本上别人都说上十句了,他半句话都没有磕巴完呢。
不过还好,刘备的心是向着韩武与慕容霸的。
实际上作为已经升迁为尚书郎的邓艾,他是知道一些内部消息的。
就比如说,刘备其实一直想要为自己百年之后的朝堂之上,打造‘霸艾配’的。
好让自己与慕容霸二人一文一武的保证国家的安全。
再此情况之下,自己封侯,慕容霸肯定封侯。
自己升官,慕容霸同样也是会升官。
是以这一点,邓艾看得比谁都要透彻。
再说了,慕容霸是自己的老战友了。
他一时之间因为口吃,说不出来囫囵话来。
不代表私底下不会厌恶那些因为一己私利,从而弹劾慕容霸的家伙们。
而当散朝之后,刘备独留丞相诸葛亮与宫内一起用膳。
此刻偌大的宫殿内只有他们鱼水君臣,刘备再也忍受不了的当着诸葛亮的面前发起了牢骚。
“想我大汉任用贤能方才有这四百年之基业。”
“未曾想到朝廷之内的大半文武竟然容不下一五尺高的慕容玄恭!”
“陛下,人言可畏啊。要想改变众臣的固执想法何其艰难啊!”诸葛亮不禁发出了感慨。
“想伯然辅汉四载便凌驾于众臣之上,在加上其往日里为人奢侈,自是能够引起他人嫉妒。”
“众臣今日因为此事弹劾慕容将军,如若是往日可以将事情扩大化。可是此刻正值前方战事紧急。”
“众臣依旧是这么做。陛下知晓是何意义吗?”诸葛亮反问了一下。
“不知。”刘备摇头颇为的疑惑。
“陛下,您该为朝廷之上的一些人封侯赐爵了。”
“嗯?”
刘备的表情显得十分惊讶。
从他开始登上大宝以来,但凡是封侯不是以军功,就是以极强的治理之功。
如今整个朝廷内部,真正以文官身份封侯的人物连五个都不到!
就这样还得要算上挂着‘御史中丞’职位的韩武,以及挂着‘尚书郎’名头的邓艾。
他却是想不通,诸葛亮为什么突然提起来这件事情。
“众臣今日之举难不成陛下还看不出来吗?”
诸葛亮恭敬的说道:“他们为何如此的讨厌雍侯与慕容将军?”
“除了二人在战场之上所行之事情极其招摇之外。还有一点便在于,二人的升迁速度也是过快了一些!”
“难免会遭人嫉妒的。”
刘备忍不住干巴巴的发起了牢骚:“难不成寡人还要为了照顾群臣的态度,从而不为二人加官进爵?”
这一刻刘备不懂了,怎么老老实实的照章办事,他还能出错?
“并非陛下所行有错。”
诸葛亮摇头:“而是人心浮动。陛下岂不闻昔年高皇帝册封雍齿之事吗?”
刘备闻言陷入到了趁此之中。
如今朝廷很明显是以军功封侯为主的。
诸如老将关羽张飞赵云。
新晋升的韩武、慕容霸与邓艾等其实说白了。
那都是刘备所看重的信任之人。
并且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都是纯正的武将出身!
而这些人眼见到慕容霸这么一个十四岁的胡族小孩子都因功受封了。
他们能不抓住机会弹劾吗?
“唉。”
刘备低头叹息了起来,继续发起了牢骚:“天下尚未平定,有些人就想起来分功劳来了!”
此刻的他表情显得极其的难看。
只有诸葛亮,他看得非常平淡。
还是那句话作。为一名合格的政治家,应该知道在什么时候为了朝政做出什么样子的选择。
你总不能说以后治理国家就只靠着尚书台,而众臣们都统统罢免了吧?
这不是正确的做法。
“唉孔明。”叹了一口气刘备开口询问了起来:“你应该有了人选了吧?”
“有。请陛下加封许靖、糜竺、伊籍、刘巴、陈震、李恢等为侯爵!”
诸葛亮所言的这几人里面,有刘备的亲密好友。
也有前番立下功劳的文臣,同样也有许靖这样名头很大,但是令得刘备颇为厌恶的老家伙。
不过无论如何这些人都是纯正文官出身。
而封了他们,可以安定群臣那些躁动不安的心!
省的这些人在后方拖后腿。
是以,当听完之后,刘备就低头叹息了起来。
“除司徒许靖加封食邑千户之外,其余人等,丞相自行安排由尚书台发布旨意便是了。”
刘备这个时候颇为的无语,什么时候按照规矩办事,还犯错了?
诸葛亮拱手称善。
实际上这事情他也已经琢磨好多天了。
毕竟这些人逮住机会就要弹劾,逮住机会就要弹劾。
诸葛亮公务繁忙,一次不问,两次不问正常。
但是次次发生那就不正常了。
要知道,一件不算是事情的事情,被人天天拉出来讲。
那么不是这件事有问题,就是说这些话的人有问题。
很显然,这属于后者。
而今日朝廷上众臣的态度,更加证明了自己的猜想!
有些人想要赏了。
第433章 封侯的世家豪族
虽然说以诸葛亮的本心也是挺不爽这种行为得吧。
但是,说一千道一万。
作为合格的政治家,就是应该因势而为。
上一篇: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