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大奸臣的我竟然匡复汉室 第322章

作者:我就是小凤

  说罢。李当之便又冲着韩武施了一礼。

  转身就走。

  韩武冲着屋外喊了一嗓子。

  “来人。招待李先生。”

  说罢。偌大的屋子里便只剩下了韩武与诸葛亮。

  为诸葛亮用白玉金杯倒了一些西域呈送而来的葡萄酒,韩武递给了对方笑着问了起来。

  “来一杯尝一尝?”

  “不了!喝过这酒,享受不了!”

  自西域供奉而来的好东西,刘备将大部分全部赏赐给了自己麾下的重臣们。

  诸葛亮作为文武之首,自是也有不少。

  只可惜,他实在是忍受不了这西域供奉而来的葡萄酒。

  总觉得尝起来味道怪怪的。

  也不知道韩武是如何能够享受得了的。

  “嗯。”

  将杯中的美酒一饮而尽,韩武瞧着手中的杯子若有所思的问了起来。

  “说吧。又有什么坏事情,让我去做的?”

  诸葛亮叫自己就没有什么好事情。

  正确的是说,从两年房陵一战开始,诸葛亮还耽搁了自己不少的事情。

  “你先看一看这个吧。”

  将前线张飞送来的奏折递给了韩武。

  后者满脸疑惑的摊开来看,不过很快,表情就显得颇为的诡异。

  “不是。这是魏将军出的馊主意吧?”

  “伯然你猜的很正确吗?”

  诸葛亮的表情略微显得有一些惊讶。

  “呵。”

  韩武闻言自是嗤笑了起来:“除了这个家伙,正常人绝对不会选择自子午谷而行。”

  魏延那个家伙,他都不能说是冒险了。

  而是多多少少的脑子有得时候有点坑。

  所谓的子午谷奇谋,和正史之中邓艾的偷渡阴平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的。

  只不过唯一的区别在于,都是以轻兵翻山越岭的,偷渡到敌人的腹地发动攻击。

  一个全部战死,国家的资源能承受得了。

  而魏延如若和几千军士死了,那可真得是要动摇汉军的基础了。

  再说了,就子午谷那个状况,正史某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曹真已经试过了。

  走了一二十天,连一半都没有走到,就赶上了大雨被迫灰溜溜的跑回了长安城。

  你魏延得要喝了多少酒啊?

  才会想出来十天之内要强翻秦岭?

  你是倒好,两个嘴皮子巴巴的说保证翻越秦岭。

  死那么多人是一丁点都不在意是吧?

  诸葛亮自是明白这一点,所以才找到了韩武。

  然而正当韩武嘲笑魏延的时候。

  忽然脑子一抽,好像是察觉到了什么一般,眼睛下意识的斜了一点点表情淡漠的诸葛亮。

  想了一下,韩武不禁笑道。

  “魏文长一向桀骜,且一旦脾气犯了,就有几分眼高手低的迹象。他自恃武力,打算强行翻越秦岭,肯定是不行的。不过……”

  “不过?”

  诸葛亮表情诧异。

  怎么听韩武的意思……有点事啊?

  ‘难不成伯然是想……’

  还未等诸葛亮自刚刚的话反应过来。

  就只见到韩武竖起大拇指来指着自己,颇为得意洋洋的笑了起来。

  “倘若是我亲自领军得话,定能给予魏军以重创!”

第297章 主帅的人选

  这一刻,诸葛亮的眼睛里充斥着惊讶的神情。

  说句实在话,诸葛亮也自是知晓,魏延想要翻越子午谷的就是痴人说梦。

  不过吧,事情有得时候会产生变化的。

  这个时期的诸葛亮,一而再再而三的经过了一场场的重大胜利。

  在加上,汉军目前这个时候的确是还有一部份的兵马,因为训练没有达标,从而没有投入战斗。

  是以,诸葛亮即便是自己知道强行翻越秦岭,无疑于是自杀吧。

  尤其是子午谷是有子午关。

  汉军即便是强行翻越了秦岭,也未必能在如此劳累之下,在短时间内打过子午关去。

  如若短时间内无法将子午关给拿下来的话,曹真一定会反应过来,派遣军队死死的堵住那里。

  不让汉军越过雷池一步。

  到了那个时候,汉军只能说是白费力不讨好。

  然而,即使是这样,诸葛亮还是抱有几分侥幸的。

  他想要询问一番韩武的看法。

  只要韩武能说一句‘能’。

  他这边就即刻派遣专人去偷渡子午谷。

  虽然说以诸葛亮自己看起来得话,这个可能大概率等于是没有。

  不过凡事会有例外的。

  韩武竟然说要主动请缨,去偷渡子午谷。

  一时之间,诸葛亮都觉得是不是自己的耳朵出了什么毛病了?

  毕竟,韩武这个大懒虫竟然少有的主动干活了是吧?

  诸葛亮有一些没有反应过来。

  瞧着韩武那副信誓旦旦的样子,他忍不住询问了起来。

  “伯然。你不是说强行翻越的话不行吗?”

  “是啊。别人不行!我却可以!”

  韩武此刻呵呵一笑。

  子午谷奇谋嘛。他知道,著名馊主意之一。

  基本上,曹魏可以损失邓艾以及上万兵马。

  但是,你真得无法损失一名将军和数千士卒。

  更何况,还要十天之内强行翻越这条山道。

  韩武记得子午谷这条道路,已经有很久没有大规模的部队走过了。

  更何况,曹真也不傻,肯定是会在子午关那里安插人手的。

  到时候攻不成攻,退不成退的。

  肯定是会造成大规模的伤亡。

  是以,看到了这一点,韩武才突然改变话锋,希望诸葛亮能够同意,由自己统领士卒们,前去偷渡子午谷。

  到时候免不了在曹真的手中吃下大亏。

  而自己的朝堂之上吧,说句实在的。

  不是没有人嫉恨自己。

  先不说魏延与马谡二人。

  姓孟的、姓谯的、姓廖的。

  别以为自己不知道,他们曾经在刘备与诸葛亮的面前告过自己的小黑状。

  就因为自己在北地郡为了报复司马懿,推荐了慕容霸以及邓艾两人为主帅。

  虽然说事实证明,这两个臭小子是非常好的三军统帅苗子吧。

  但是,那一段时间里,弹劾韩武说他用人不公正,任人唯亲的奏折,那是车载斗量。

  几乎每天都有人上奏弹劾自己。

  而这一次如若自己亲自战败,那么则是自己在朝廷内部收割一波的大好机会啊!

  是以,韩武才会昧着良心,说自己上就能行。

  诸葛亮瞧着韩武好一会,才缓缓的呼出了一口气。

  “我上表陛下。等消息吧。”

  说完。便离开了韩武的府邸。

  而目送诸葛亮带着李当之离开了之后。

  韩武才背负着手笑眯眯的说了一句话。

  “齐头。”

  “在。”

  “开坛酒。咱们庆祝庆祝!”

  “是!”

  当晚行宫之内。

  刘备听到了诸葛亮的话,不免再次神情郑重的询问了起来。

  “孔明。这……真得有把握吗?”

  “伯然说有。那么肯定是有的。”

  诸葛亮表情严肃:“他一向不打无把握之仗!”

  对于韩武,诸葛亮自付还是十分了解对方的。

  懒归懒,但是关键的时刻可靠也是真的可靠。

  “嗯。”

  刘备再无丝毫的迟疑,表情严肃的问了起来:“不过翻越子午谷并非小事情。孔明你说……”

  “需要多少兵马?”

  “三千!”

  诸葛亮想也不想的便说了起来:“最多不过三千兵马!就这样依旧是有被敌人发现的可能性!”

  他又不是说没有想过偷渡子午谷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