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第8章

作者:泡泡的猫

  武大郎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哥哥,我现在得了魁首,以后是要中举做官的。”

  “知县相公是我恩师,肯定要给我做主的。”

  “从今往后,这清河县里,没有人敢再欺负我们兄弟。”

  武大郎虽然长得丑陋,却也不傻,明白其中关窍。

  “都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今日才知道读书科举的好处。”

  “往日里你和人打架,都是上门赔钱磕头,今日反倒判了刘屠绞刑。”

  “二郎是对的,就该读书,以后你专心读书,莫要浪费光阴了。”

  武大郎很高兴,才明白为何世人都痴迷读书科举。

  考上了,就是人上人 ,什么泼皮无赖都不敢犯你。

  就算清河县一霸,惹到了也是死路一条。

  “哥哥说的是,我们去刘屠家里。”

  武大郎跟着武松往城西走,那里是刘屠家宅所在。

  很快,两兄弟到了宅子外头。

  几个童仆见了,吓得慌忙跑回屋里:

  “不好了,不好了武二郎来了。”

  武松走进宅子,里面闹哄哄一片,还能听到妇人的哭声。

  “我是武松,把你们家主人婆叫出来。”

  很快,一个中年女子走出来,长得颇有姿色。

  这妇人便是刘屠的媳妇,唤作宋巧娘。

  “我是武松,刚才刘屠已经判了绞刑,他手下的泼皮判了刺配。”

  “你家刘屠打坏我家东西,知县相公让你家十倍赔偿。”

  “我来是要你赔偿的。”

  武松没有对宋巧娘做什么,他是个读书人,是正人君子,不做龌龊之事。

  宋巧娘和家中仆人听闻刘屠判了绞刑,吓得面无人色。

  宋巧娘更是大哭起来:

  “早知他在外头没有好下场,不曾想判了绞刑。”

  武大郎看宋巧娘可怜,说道:

  “二郎,要不算了?”

  武松微微摇头,刘屠夫横行乡里,宋巧娘也不是什么好货。

  只是老公栽了,才知道哭哭啼啼。

  “我也不要你其他,只把肉铺赔给我,你愿也不愿?”

第6章 科举的好处,准备州试

  老公背叛绞刑,武松风头正劲,宋巧娘不敢不从。

  “怎敢不愿意。”

  “那便拿纸笔来,我与你立个契约。”

  宋巧娘吩咐,家里找了好一会儿,才找到笔墨纸砚。

  武松就在堂上写下契约,然后各自画押按手印。

  收了契约,武松说道:

  “积善之家有余庆、积恶之家有余殃,刘屠罪有应得,你们以后耗子尾汁!”

  说罢,武松拿着契约,带着武大郎离开。

  从刘屠夫家里出来,两人径直到了肉铺。

  此时铺子里还有几个伙计,还有些没卖完的肉。

  见到武松、武大郎进来,伙计们缩在角落里不说话,像受了惊的鸭子。

  刘屠夫纠集泼皮无赖的时候,这些伙计都知道。

  如今见到武松进门,心里都猜到了。

  武松魁梧的身躯往门口一站,堵住了铺子的门。

  “我叫武松,是个读书人,你等莫要怕我。”

  武松往上首坐下,武大郎有些局促地站在门口。

  “你们的掌柜刘屠夫,调戏我家女眷、意图杀我,已经判了绞刑。”

  “还有那些帮闲无赖,也判了刺配沧州。”

  在场几个伙计吓得屁滚尿流。

  往日不可一世的刘屠夫居然判了绞刑?

  这武松兄弟两个怎么突然就厉害了?

  武松拿出宋巧娘的契书,说道:

  “刘屠打坏了我家东西,知县相公判他赔偿。”

  “这肉铺从今日起,归我武松所有。”

  “你们都是铺子里的伙计,愿意的留下,从今起跟着我大哥做事。”

  “不愿意的,现在可以走,领了钱去。”

  武松扫视几个伙计,却有一个要走的。

  武松就在铺子里拿了钱,打发那人去。

  剩下都是愿意跟着继续做事。

  武松当即给他们涨了工钱,吩咐他们以后跟着武大郎做事。

  武大郎急促道:“二郎,我只会做炊饼,不会杀猪羊。”

  武大郎身材矮短,没有那把子气力,哪里按得住猪羊。

  “哥哥何须自己动手,铺子里的伙计自会动手。”

  “哥哥只需把账目厘清,吩咐他们做就是。”

  “我马上要去恩州府赶考,日后我们武家也是功名的。”

  “哪能一直挑着担子卖炊饼?定是要自己做掌柜的。”

  武大郎想想也是,今日见了兄弟的威风,也知道武家要发达。

  就在这时,一个健壮的婆娘走进来。

  见到武松、武大郎,好奇问道:

  “你们甚么人?”

  武松说了一遍,反问这婆娘什么人?

  “俺是这铺子里杀猪的,没想刘屠判了绞刑,却是活该。”

  “这等,你把俺的工钱结了。”

  武松仔细打量这婆娘,样貌不好,中等身材,却十分结实,年纪也不小。

  “敢问这位娘子哪家的?”

  “俺是村里的,叫黄秀秀,只为死了丈夫,族里排挤,家里住不下,就到这里谋个营生。”

  “娘子今年贵庚?”

  “快30了。”

  武松把武大郎拉到一旁,低声问道:

  “哥哥,你觉得这黄娘子如何?”

  武大郎回头看了一眼,搓着围裙笑道:

  “却是不错。”

  “我知晓了。”

  武松笑呵呵对着黄秀秀作揖:

  “我是个直性子,有话便直说了。”

  “这是我哥哥大郎,和娘子年纪相仿,还未娶妻。”

  “娘子可愿意嫁给我大哥?我家里有炊饼铺子,这肉铺也是我大哥的。”

  黄秀秀瞅了一眼武大郎,说实话,长得确实不好。

  不过,嫁汉嫁汉穿衣吃饭。

  好看不能当饭吃,黄秀秀自己是个二婚,在这里无依无靠。

  嫁给武大郎,有现成的家业,以后就有靠了。

  “有甚么不愿意的。”

  黄秀秀答应了。

  武松喜道:“哥哥,既如此,我们便应了这门亲事。”

  武大郎嘿嘿笑道:“大哥还没给兄弟娶妻,兄弟却先给我娶妻了。”

  “长兄不娶,我哪敢娶妻。”

  武松吩咐伙计继续守着铺子干活,同时宣布加工钱。

  伙计们听说加了工钱,心中欢喜,也不管谁是掌柜。

  反正都是做工,得钱最实在。

  武松三人回到炊饼铺子,潘金莲正眼巴巴望着外面,心里急得好似热锅上的蚂蚁。

  见到武松回来,潘金莲急匆匆跑出来,抱着武松问道:

  “事情如何了?知县怎么说?”

  武松把事情说了,潘金莲听得目瞪口呆。

  清河县的恶霸,居然就这么被判了绞刑?

  还把刘屠最重要的家产赔给了武家?

  这一刻,潘金莲才真正意识到读书科举的威力。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这不是文人装逼,而是实实在在的情况。

  一旦有功名在身,那就是人上人,成为统治阶级。

  就算才刚刚通过童子试,也能依靠知县的权力,轻松粉碎恶霸的欺压。

  潘金莲激动万分,心想自己也是苦尽甘来,跟着武松,日后的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黄秀秀打量着潘金莲,啧啧称赞:

  “这娘子从年画里出来似的,是二郎的媳妇?”

  潘金莲这才看向黄秀秀,问道:

  “官人,这位大姐是何人?”

  武松介绍了黄秀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