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荒年:我每日一卦粮肉满仓! 第55章

作者:风起于渊

  刚收起龟甲,就听见院外传来江有林的声音:“小尘,醒了没?”

  江尘开门,见老爹站在门口,开口问道:“你那还有多余的银子吗?”

  “有啊。” 江尘从怀里摸出一把散碎银子递过去,没多问用处。

  “不用这么多。”

  “没事,放我这也没用。”

  江尘这才注意到,堂屋里还坐着个局促不安的老头。

  就是上次来借钱、被陈丰田撞见的张常青。

  之前说好,等江尘卖了狐皮,就借他些银子过冬。

  可上次江尘不小心花超了,若不是从丹凤那得了五十两,现在还真拿不出钱来。

  张常青见江尘出来,连忙站起身,手都不知道往哪放,呐呐地喊:“二郎,起了啊?”

  江尘拉开门走出去,应了一句:“张叔来了啊。”

  上次见过后,他就从原主的记忆里翻出关于张常青的片段。

  小时候两家来往不少,张常青也和江有林关系不错。

  那时候,江有林才从军中退伍,置办田地、种地安家张常青都帮了不少忙。

  可后来张常青的独子在河里溺亡,他就渐渐不跟村中人来往了,只和妻子守着两亩薄田过活。

  若不是去年收成太差,恐怕也不会上门借钱。

  重新招呼张常青坐下,江有林拿出了刚才江尘那拿来的银子。

  按照之前约定,借二两银子,张常青拿田契做抵。

  银子推到面前,张常青却有些不好意思,搓着手小声说:“江大哥,我家那老婆子…… 好像病又重了,我得带她去城里抓药,想多借一两……”

  说完又连忙补充,“还是用田契抵,利息也是九出十三归,来年我肯定还上。”

  “三两银子够吗?” 江有林皱了皱眉。

  “够、够的。” 张常青连忙点头,又有些犹豫,“应该够…… 都是老毛病了,不用找郎中,抓点药就行。”

  江有林轻轻叹了口气,从银子里数出四两,推到张常青面前:“拿四两吧,你婆娘那老毛病拖了这么多年,也该找个好郎中好好看看,别总凑活。”

  “这、这可不行……” 张常青慌了,手都在抖,“四两银子太多了。”

  他也怕三两银子不够,可借的多,利息也多。

  来年要是还不上,真得卖田了……

  “田契你收回去,利息我也不要,就当给你应急了。”

  从一开始,江有林就没打算收他的利息。

  他又不跟陈丰田一样,想靠这借贷把村里的田都变成自己的。

  张常青的脸瞬间红透,眼眶都有些发热,“这不行啊江大哥,你又没占我便宜,这年头在哪借钱都是这样……”

  “张叔。” 江尘在一旁笑着插话,“你小时候还抱过我呢,哪用得着讲这么多。”

  不知道什么时候,江尘手中提了几条用茅草穿着银鳞子。

  “我昨天还抓了鱼,你拿两条回去,给婶子炖鱼汤补补身子。”

  “不用不用,我怎么再要东西……”

  张常青哪好意思收,眼眶已经泛红。

  他这些年少跟江家来往,实际上就是有些不想见江尘。

  倒不是因为江尘名声不不好

  只是江尘和他死去的儿子年纪相仿。

  每次见到,就想着儿子要是活着,或许也长这么大了。

  “你就拿着吧,以后别躲着我就行了。” 江有林说着,已经连鲫鱼带银子塞进张常青手里,根本不给拒绝的机会。

  张常青的时候,眼眶还是有些泛红。

  “人老无用啊。”江有林看着他的背影叹了口气:“你张叔之前也是种田的好手,我当时只会打猎,种田的手艺还是他教的。”

  江有林对着旁边的江尘开口:“银子算是我借的,来年我还。”

  四两银子,即便是没有利息,张常青明年大概率也还不起。

  但江有林也是为了全之前的那份情谊,就算还不起,也不会去收田。

  “爹,你跟我还算起账来了。”江尘顿时哭笑不得:“你这么算,我该还你多少两。”

  “你小子知道就好。”

第79章 殷勤的顾二河

  两人送走张常青,江有林回了屋。

  江尘正准备转身,余光却看到门口不远处似乎有个人影。

  江尘看过去,那人才往前一步,笑着开口:“尘哥?今天有什么活干吗?”

  原来是顾二河。

  小脸冻得通红,头发上还挂着冰碴,看样子在外面转了好一阵子了。

  江尘没想到他对抓鱼这么上心。

  招了招手:“赶紧进来,你站在外边不冷啊?”

  顾二河小跑过来,搓着手笑道:“我才来没多久,不冷。”

  江尘看着他鼻涕都快冻出来了,明显是睁眼说瞎话。

  也没戳穿,只招呼他进屋:“进来喝口热水。”

  “我就不进去了。” 顾二河摆摆手。

  “要是尘哥你没事,我就先回去了,有事你喊我就行。”

  江尘略一思索:“那你等会儿。”

  说完转身回屋,从鱼堆中拎出两条红尾鲫,用茅草串起来递给他:“你帮我把这两条鱼送到东头沈家去。”

  “要是沈家娘子开门,你就说是我送的;”

  “要是她爹开门,你就说我让你送来卖的,十文钱一条。”

  顾二河嘴角似笑非笑,露出原来如此的表情:“我懂了!尘哥你等着,我这就去!”

  他拎着鱼,转身就往村子东头跑,脚步轻快。

  江尘在院里打了一套拳,刚歇下来,顾二河就急匆匆跑回来了:“尘哥!”

  江尘迎出去:“收了?”

  “是沈先生开的门。” 顾二河喘着气说,“我把鱼递过去,说十文钱一条,他高兴得很,不光给了钱,还多赏了十文!”

  说着将三十枚铜子递了过来。

  红尾鲫虽和普通鲫鱼味道差别不大,但胜在模样周正。

  十文一条本就是贱卖,沈朗多给十文,还是占了不小的便宜。

  江尘笑了笑:“那就行。钱你留着吧,就当跑腿费吧。”

  上次沈砚秋跟他一起进城,见他买过捕鱼工具,肯定能猜到鱼是他送的。

  顾二河脸色一急:“尘哥,就么点事,那要什么跑腿费。”

  他来这,可不是为了跑腿费的。

  江尘看他争辩的样子,也不想因为三十枚铜钱打来打去,只能将钱收下。

  “那进来坐会儿。”

  顾二河在屋里喝了两碗热水,起身开口:“那尘哥,没事我就回去了。”

  “你今天没别的事?”

  “大冬天的,能有啥正经事,回去也是窝着睡觉。” 顾二河挠挠头。

  江尘沉吟片刻:“昨天那个冰窟窿下面,应该还聚着些鱼。”

  “你要是没事,可以去捞两网。抄网和冰凿在门后面,你自己拿。”

  顾二河眼睛瞬间亮了,又开口询问:“尘哥你不去?”

  “这两天跑东跑西,累的慌,懒得动了。”

  江尘说的是实话。

  今天的卦签本就是 “平”,估计没什么额外收获,他本来就有些意兴阑珊。

  让顾二河去正好。

  主要是顾二河看着大大咧咧。实则知进退、懂规矩,是个聪明人,江尘也乐意给他些好处。

  “那成!我这就喊我哥一起去!” 顾二河喜形于色,“等捞完了鱼,我送到这儿来!”

  “不用,你们捞着自己拿回去就行。” 江尘摆摆手,“今天估计都是杂鱼居多,我这儿还有不少呢。”

  “那哪行!” 顾二河坚持道,“反正我要真能抓到鱼,全都送这来。”

  他也不再多话,拿起冰凿和抄网离开: “那我去叫我哥了。”

  等顾二河他们再捞一遍后,估计金石潭捕鱼也不会再出现在卦签中了,下次就能刷出新的卦签了。

  这一天,江尘没再出门。

  就在家练武、练弓。

  中午还睡了个午觉,算是补足了这几天的乏累。

  天色渐黑时,院门外传来脚步声。

  顾大江兄弟俩瑟缩着进了院,手里拎着串好的鱼,背上还背着个背篓。

  “尘哥儿,我们回来了。” 顾大江搓着手,把鱼往院里一放,“这是今天捞的大鱼,给你送来。”

  江尘走出去一看,地上摆着一条快一尺长的银鲢,一条黑鱼、外加三条板鲫,一条红尾鲫。

  这次,没有鲈鱼了。

  说完,顾大江又把背篓放到面前,里面全是些杂鱼。但约莫也有十几斤。

  果然如他所料,今天的收获比昨天少了大半。

  金石潭就这么大,鱼群哪经得起连着两天捞。

  看着两人等着的样子,江尘只得拎起那条银鲢:“那我就要这条吧,其余的你们走。”

  这条银鲢够肥,明天正好带去长河村给陈巧翠娘家。

  “尘哥,这怎么行!” 顾二河连忙摆手,“我们留这些杂鱼就够了!。”

  “让你拿你就拿着。”

  “昨天那些还没处理完呢。”

  出来看热闹的陈巧翠,见到两兄弟就抓了这么点鱼,也不由有些失望。

  顺势帮腔:“就是,你们自己留着吃吧,或者拿去城里换点粮食,天冷了,家里也该备着。”

  好说歹说,兄弟俩才拎着那条黑鱼和几条鲫鱼离开。

  刚出江家院门,顾大江就喜滋滋地掂着手里的鱼:“有这些,再加上昨天剩下的,明天去城里一趟,怎么也能换不少粟米了。”

  冬天鱼少,这些总能卖些钱。

  “就是可惜了那条银鲢,那可是今天最大的一条,肯定最值钱!” 他又忍不住念叨。

  “哥。” 顾二河皱起眉,“那是该给尘哥的,要不是尘哥,我们连这些都捞不着。”

  “知道知道!” 顾大江笑着摆手,“我就说说而已,说说而已。”

  顾二河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