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是贾琏 第373章

作者:断刃天涯

  “距离马尼拉湾口还有多远?”贾琏没那么紧张了,区区三条船,遭遇主力舰队,跟送死没区别。

  “不足六十海里!”副官是水师学堂的应届毕业生范平,带着点广东口音的官话很有特点。

  “大人,吉姆副将那边发来消息!”桅杆上的瞭望手大喊。

  “前锋分舰队遭遇敌巡逻舰队,短暂交火,敌舰后撤,为防备陷阱,舰队前锋并未追击。”

  贾琏这边听的消息,实际上是这么一个情况。

  前锋分舰队一共六艘三级战列舰,与主力舰队距离约三海里,分舰队指挥官为英国人约翰,在皇家海军时只是一个上尉,在南洋舰队因为表现出色被提拔为裨将,相当于准将。

  遭遇敌巡逻舰队之后,对方并没有第一时间逃窜,而是狂妄的迎上来,距离约八百米时,示威性质的开火,约翰下令还击后,敌舰掉头逃走,双方都没战果。分舰队方面因为是异地作战,不敢追击,反而降低航速,并派飞剪船回头报信。

  在没有无线电时代的海战,联系就是这么麻烦,只能靠旗语,好在还有飞剪船,可以来回穿梭报信。

  这个时候的大海上,如果有个俯瞰镜头,呈现在面前的是这么一幅画面,两条由风帆战舰组成的长龙,在海上起复,贴着海面在舞蹈。

  站在贾琏的角度看,右手边的另一条纵队,实际距离在八百米以外。

  贾琏与李元所处的自然是大帝号,这艘船改装的更为舒适,贾琏没必要没苦硬吃。

  比起此前,唯一不同的就是整个舰队没有女性,贾琏身边也只带了一个柱子,两个副官。

  李元也很低调,身边就带着四个内侍,侍女一个都没带。

  “大人,吉姆副将已经下令,舰队主力全速前进,赶往马尼拉湾口。”

  贾琏没有表态,本来就把海战的指挥权,完全交给了吉姆。

  说实话,贾琏最意外的是李元能跟着一起来,这一趟风险其实很大,这个年代的航海,基本就是在搏命。万一遇见了台风,后果真不好说。

  “转告吉姆,一切都交给他了。”贾琏再次重申对吉姆的信任,没法子,打海战只能向洋人学习。

  吉姆也确实没有辜负贾琏的期望,这一路上在他的指挥下,舰队顺利的抵达马尼拉湾的外海。

  战前的一切预案都没用上,这并不是坏事,对于贾琏而言,能用最小的代价取得胜利,才是他最关心的。

  这次对马尼拉的军事行动,贾琏最担心的不是战舰,而是运输船队,整个新编南洋第一镇,全都拉来了。

  人员辎重加一起,一百五十多条船呢。舰队的使命与其说是海战夺取制海权,不如说是为了护航。

  站在李元的角度,过去大半个月的航行,实在是太难熬了。每天除了看看海钓钓鱼,就没别的事情可做,贾琏的围棋水平太臭,跟他下棋是折磨自己。但也没别的事情可以做,带来的书都看完了。

  海上的漂泊对于贾琏而言,谈不上好坏,可以肯定是好好的休息了二十天,每天还能在加班上锻炼身体,因为公务与女色耽搁的锻炼,最近捡起来了。感觉现在的体力,可以拳打南山幼儿园,脚踢北海养老院。

  远远的已经能看见海岸线了,舰队上空传来了欢呼声,夕阳在还在海面上,海水是红的。

  “运气不错!”贾琏感慨了一声,潜台词是没遇见坏天气。

  实际上这段时间也确实如此,出发后一直风平浪静的,雨滴都没落下一颗。

  非要说最折磨人的,就是吃不到绿菜,只能吃点豆芽,豆腐,咸肉之类的,海鲜这个东西,顿顿吃也腻了。

  “飞剪船来了!船上来人请求登舰。”

  爬上船的赖三看见贾琏,立刻上前叩首:“小的赖三,见过老爷。”

  不要笑话赖三的言行,在这个时代,能给贾琏做家丁,那是一件非常有面子,值得自豪的事情。

  “起来,贾家不兴跪拜。”贾琏开口语气严厉,赖三赶紧爬起来。李元站在一旁安静的看着,这一路他都非常安静,绝不开口干涉。

  “西班牙人都在干啥?”

  赖三恭敬的作答:“小的出发时,正好听到炮台处敲钟了,整个市内都乱了,西班牙人的舰队并未出港。其他的暂时不知。”

  贾琏听了微微皱眉,李元凑近了低声问:“贾先生,好事坏事?”

  贾琏笑道:“不好不坏,也是预料之中最正常的反应。换成我是西班牙总督,也会采取固守的策略,拖上一段时间,等待荷兰人的增援。再结合外来人到本地,很可能发生大规模的病疫,也就是水土不服。以及后勤补给等问题,以拖待变肯定不会有错。”

  “这样啊,孤看了计划,如敌不出,则远离堡垒登陆,从陆地上发起攻击。西洋人修的堡垒,与本朝的城池有何不同?”

  李元还是很好学的,此刻丝毫不摆架子,虚心求教。

  “西班牙人修的是棱堡,进攻的一方,无论从哪个角度进攻,都不会出现防守死角。”贾琏很耐心的解释一句。

  李元听了顿时大惊失色:“如此,难不成要长期围困?着急进攻,伤亡过大,得不偿失啊。可要拖上一年半载的,也……。”

  贾琏笑着开口打断他:“殿下多虑了,如何对棱堡发起攻击,南洋新军做过相关的演戏,并且不止一次。当然了,如果守军出城野战,自然是求之不得。如果龟缩不出,也不怕他棱堡坚固,再难打的堡垒,也是有弱点的,棱堡也一样。”

  见到海龙头的时候,贾琏谈不上失望,毕竟在堡垒区之外六十里处登陆的过程,并没有遭到阻击,还是非常顺利的。

  次日,南洋新军第一镇开始登陆之后,贾琏立刻把吉姆等海军将令叫来,开了一个会。

  “敌舰队缩在港口内,完成登陆掩护后,主力舰队围住港口,分舰队在外巡逻,一旦发现荷兰人的舰队,立刻通报,主力舰队提前迎战,避免被前后夹击。我相信,陆地上可以完全围住堡垒区,确保信息无法传递进去。”

  吉姆先说了计划之后,海龙头介绍情况:“最新的消息,今日城内西班牙人全部退守堡垒区,本地土著在华侨聚居地外集结,恐有围攻劫掠之意。本地华侨头领陈氏族长,托卑职给大人带句话,但有驱驰,莫敢不从。”

  这个话贾琏听着也就是笑了笑,没有太当一回事。殖民者最擅长的就是打一派拉一派,搞所谓的平衡。在马尼拉的华人,作为少数派,平时主要是给殖民者当买办,并且在矛盾激化时,被推出去做挡箭牌,给本地土著撒气用。

  现在大军登陆了,说的好像敢不从一样。

  “贾大人,以南洋第一镇万余之精锐,围攻本地近三万之西洋蛮夷,兵力上会不会捉襟见肘?”李元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贾琏笑着摇摇头:“殿下不必担心,我们不是西班牙人,不搞殖民者的那一套。原则上,即便是本地土著,愿意合作的,也可以既往不咎。当下的主要矛盾,是如何消灭西班牙殖民者。据战前掌握的信息看,马尼拉城区的西班牙人,大概有三万出头,算上散落各地殖民点,能有五万人。而本地人呢,就算我们再能打,还能把本地人都杀光了?”

  李元听了沉默不语,低头思索的时候,贾琏回头对海龙头道:“为表达诚意,明天一早,你和你的人带路,第一标直扑华人区,保护华侨。其他的,等见了华侨首领再说。”

  嗯,西班牙人作为击败了奥斯曼人的主力,此次作战居然意外的怂。也许是在殖民地当老爷当习惯了,缺乏主动出击的勇气。

  战术上是没问题的,但是就士气而言,确实无法认可。

  贾琏开会的时候,西班牙总督和舰队司令也在激烈的争吵。

  舰队司令要求率部出击,趁着大周舰队原来疲惫,打他一个立足未稳,但是被总督拦住了。非但不让出击,还让水师官兵上岸,拆下一部分舰炮,增强堡垒的火力。

  总督大人的意思,有坚固的堡垒,还有充足的粮食,又不缺水源,守个一两年不好么?大周帝国虽然强大,但从万里之外跨海而来,别的不说,人员能不能适应气候,疟疾会不会大面积的泛滥,携带的粮食如何补给,有没有足够的医护和药品等等,这都是过去大航海时西班牙人遭遇过的问题。算上舰队的人员,西班牙总督至少能有一万人参与防御战,既然如此,为何要冒险呢?

  说句不好听的,拖到年底,没准大周舰队就先去打荷兰人了。再说了,荷兰人虽然结盟了,却未必肯来救援。

  双方争执不下的时候,主教弗朗克支持了总督大人,并以过去一年来,总督一直在做准备工作为理由,才算做出了最终决定。

  决定之后,弗朗克才告诉两位,在他的暗示下,本地土著教民,已经按捺不住,要去华侨区洗劫一番了。

  此言一出,婆罗洲总督大惊失色道:“坏了!立刻派人去阻拦他们。”

  一脸阴森的弗朗克冷笑道:“来不及了,过去半年内,土著与华裔的矛盾一直在加深。作为外来者,华裔积累了太多的财富,如今我们的人都退进了堡垒区,土著根本不受控制,如果非要阻拦,可能连我们一起打。”

  舰队司令诺阿看着主教的眼神里带上了愤怒,开口怒喷:“后果呢,主教大人想过后果没有?”

  弗朗克不以为然的笑道:“后果?即便我们战败了,那也是本地土著干的,与西班牙何干?”

  诺阿彻底的怒了:“主教大人是可以侮辱我的智商,但不要侮辱敌军将令的智商。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他们在三百年前就曾经派出过舰队,保护在海外的侨民。如今他们的舰队又来了,如果发现侨民被侵犯了,只会认为是我们干的。本地土著如果能打就不会被殖民了。”

  站在三楼窗口的总督看着远处升起的浓烟:“不要争吵了,起火了,真的来不及了。”

  砰砰砰,远远的传来了枪声,诺阿脸色巨变。作为西班牙贵族,他可不会把本地土著和华侨当人看,但他会害怕报复。面对强大的东方帝国,任何一个西洋国家,在这片海域上与之为敌,都没有必胜的把握。赢了还好,输了呢?

  天黑之前,南洋第一镇两个步兵标完成登陆,夕阳下远远的烟柱,即便在三十公里之外,也能看的很清楚。

  “最近天气如何?”贾琏看似随意的问一句,随手把望远镜递给副官范平。

  “六月份下了几次雨,每次时间都不长,一两个小时那种。最近五日内,没有下雨。”海龙头知道贾琏的担心,这下雨之后,道路难行。

  “是华侨聚居地吧?”李元担心的问一句,赖三沉重的点点头,不过还安抚了一句:“此前悄悄运进去三百多条火绳枪,还有充足的弹药。过去几个月,一直在聚居地内构筑街垒,应该能守一段时间,不会那么容易被攻破的。”

  “本官不担心土著,一群乌合之众罢了,我担心的是西班牙人用大炮轰击。”贾琏脸色铁青,不用问,这是西班牙人在纵容。

第515章 难解的问题

  潮起潮落,天色渐暗,看着还在用小船一点一点往岸上运输的士兵,以及密密麻麻的等待卸载的运输船,贾琏头皮都麻了。

  按照这个进度,没有三天时间,根本无法完成整个登陆行动,就这还是在没有遭遇阻击的情况下。

  好在先期抵达的海龙头所部做了一些准备工作,正在将木材不断的运到海边,开始铺设栈桥。

  “夜间行动风险大,做好安全防护。”贾琏看这架势,没有下令停止,现在每一分钟都是宝贵的。

  “大人放心,卑职省得!”海龙头总算是找到了用武之地,都怪西班牙人太怂了,只敢躲在堡垒里。

  “侨民聚集地那边,能撑得住么?”贾琏再次确定一下,任何时候人都是最重要的资源,万里之外的南洋,没有一个侨民是多余的。

  有一点和贾琏来的那个时空不同,现在的大周是公认的世界强国,东亚霸主。海外侨民的心还是向着大周的,是真正的自己人。

  冷知识:黄皮肤这个概念,是近代西方形成的,在此前的西方记载中,国人的皮肤是白的。嗯,现代很多概念,都是西方定义的。中国是何时丢掉了定义权的呢?大家心里都有答案了。以个人浅薄的历史知识得出的结论,宋朝是一个转折点,整个社会思想自上而下的趋于保守的开端。

  这就不难理解,朱棣死后,整个明朝对外快速的战略收缩,士大夫集团不断的蚕食国家权利,有人说明朝灭亡的很平稳,时人很不服气,后人很惋惜。我的观点,没有比一个看似强大的国家平稳灭亡更可怕的事情了,正是因为明所谓的平稳灭亡,才有了清的296年统治,开启了近代华夏的黑暗。还有吹嘘明朝江南工商业发达的,就问你一句,南明比南宋如何?

  思绪有点远了,贾琏回头看着海龙头海副使:“情况你都看见了,本帅暂时只能调动一营兵力,余下的需要留下防御滩头,建设营地。”

  “以新军的战斗力,一个营足够了。”海龙头也松了一口气,他就怕贾琏对侨民聚集地不管不问,让他们自生自灭。

  “出发的时候,多带速射炮!”贾琏又给补强了一下,速射炮这玩意,正面野战好用,有防御工事,并且面对土著的时候是大杀器,这点在过往的平叛战斗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大人请看,西班牙人对华侨聚集地一直防备有加,聚集地远离海岸线,卑职带一部分部下加上一营新军,由本地华侨带路,趁夜色走小路绕过堡垒区,驰援聚集地的问题不大。”海龙头指着手绘的草图,说明自己的意图。看来他的准备工作没少做,能做龙头的人不简单。

  “你既然有信心,就这么执行吧。”贾琏直接拍板,没有废话,抽调一个营的兵力,就地休息并准备天黑后出发。

  李元非常安静,一直在一边站着,真就是只带了眼睛和耳朵,不知道的人以为他是贾琏的随从呢。

  贾琏等海龙头下去了,这才转身向李元解释:“想要实际控制南洋,没有一定数量的自己人不行。闽、浙、湘南、赣南,两广,山多地少,有大量冗余的青壮,这些人没事情做,必定成为一股不安定因素。风调雨顺的时候还好,但凡有点天灾人祸,极易发生社会动乱。我计划移民南洋,控制一些重要节点。确保海上贸易通道掌握在手里。”

  李元听的很仔细,忍不住问一句:“丁口增加而田亩不变,学生曾闻,乃历朝历代祸乱之始。自周以来,再无三百年之治。所言诚否?”

  这个问题让贾琏停滞了一下,无法立刻做出回答。想了想才比较谨慎的回答:“历朝历代的末年乱世,往往很难达到人地矛盾的峰值,国家就已经亡了。原因不在底层,而在自上而下的统治者,彻底的烂掉了。如果无法开辟新的巨大的利益渠道,以本朝为例子,如不变法,靠着惯性应该还有百年国祚。陛下变法并非与民争利,而是将本该属于朝廷的利益却被侵占的部分收回国有。以明朝的张居正为例子,变法充实国库,延续了大明五十年国祚。这还是建立在张居正死后,诸多变法被推翻仅余一条鞭法的基础上。”

  李元听的一脸黑线,似乎有所领悟了,又问一句:“治乱循环,无药可解么?”

  贾琏听了微微一笑:“世人君子多还是小人多?”

  李元听的一脸蒙圈,一时半会不知道该如何作答,贾琏笑着走开,让他自己慢慢的想。

  现在需要贾琏做的事情不多,就一个,找个显眼的地方坐下,让所有人一抬头就能看见他。

  所以嘛,贾琏在高处摆开一张躺椅,边上是一张茶几,坐在躺椅上,不紧不慢的喝茶,吹着海风。

  正在为登陆忙碌的官兵们,看见贾琏时很自然的就安心了,看,贾制台还有如此闲情逸致。

  夜幕降临,一处篝火点燃,贾琏坐在篝火边,虽然热,但是为了醒目,也只能忍着,还要忍着蚊虫袭扰。

  不得不说,海龙头事先还是做了很多工作的,至少这一片海滩附近,没有大量的杂草和灌木,提前被清理过了,地上还有烧过的痕迹。

  这么做的目的,不是刀耕火种,而是驱赶虫蛇这些不易发现的危险。当然了,这么清理一下,只能保证短期,只要过一年的时间,如果没有重复清理,明年这里又是一片野草灌木丛生,勃勃生机的景象。这就是热带气候的常态。

  (PS:笔者幼年生活在海南岛,不是乱说的。小时候去捡胶果,手里都要拿一根棍子,就怕被蛇咬了。橡胶园里还是好的,不会有太多的灌木,荒山之上才是最可怕的,根本无路可走。)

  海面上灯火点点,为连夜忙碌的官兵照亮,尽管如此,还是不断有小意外发生,官兵落水现象不时发生。

  趁着退潮,尽快将栈桥往海面延伸,篝火亮了一夜,贾琏都不知道自己何时睡着的。

  李元坐在一边发呆了一个晚上,一直没睡。他实在想不明白一个问题,如何界定君子和小人。似乎以前他学到的东西,从骨子里就是错的。

  昔日那些围绕着他,衣冠楚楚,彬彬有礼,看着很像君子的人,做的事情似乎并非君子所为。

  贾琏很简单的一个问题,给李元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

  在躺椅上睡觉并不舒服,天边微微发白之际,贾琏被憋醒了,睁眼起来,舒服的伸个懒腰,看了一眼在边上依旧发呆的李元,贾琏没有说话,走到临时厕所边上解决问题。回来时,随从已经准备好梳洗,不紧不慢的梳洗之后,贾琏才询问:“昨夜情况如何?”

  副官范平立刻上前:“大人,昨夜海副使传回消息,侨民聚集地受到土著强烈冲击,双方激烈交火,被迫放弃外围,退守核心区。海副使在潜入过程中,与土著发生交火,顺利击溃一部土著后,进入聚集区,我部暂无人员伤亡。”

  这里的我部,指的是第一标派出去的第一营。这是南洋新军第一镇最为精锐的部队,所以,贾琏对于增援侨民聚集地,那是非常真心的。

  没有去管大脑宕机状态的李元,贾琏手里拿着馒头,一边吃一边看地图,海战他不行,陆战还是能顶一下的。

  大概算了一下,昨夜第一标一营,行军四十里(二十公里多),期间还有作战(冲破土著外围),表现可以说可圈可点(这个时代)。

  正看着呢,远处传来了隐约的炮声,抬头望去,正是市区。

  “是速射炮在轰击!”张三不知何时来到跟前,贾琏回头看他一眼:“昨夜通宵没睡?”

  “多谢大人关心,这不算什么?指挥部安顿好了,请大人过去。”张三客气了一句,他现在是副将,同时也是南洋新军第一镇的副统制。

  贾琏回头看一眼李元,还在发呆,一个眼神示意照顾好他之后,转身走人。能想明白那个问题,那就过去了,想不明白,一辈子都那样。

  所谓的指挥部,就是一个茅草棚子,边上是小木棍横竖成格子后,用椰树叶编制成一个横片,固定在格子上。此前由海龙头的人搭建,距离海边不过五百米。回头看看海边深入大海的栈桥,还在继续往前,贾琏心里不禁暗暗苦笑。

  还真是高看这些殖民者了,居然就这么放任海龙头人在距离城市不过二十公里外的地方安营扎寨,自己还担心他们去广州打探消息呢,大张旗鼓的搞消息封锁。就结果看,确实有点多余了,但贾琏不打算改变,今后还是会继续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道理很简单,你在进步,敌人也会进步。欧洲出了个拿破仑,为了打败拿破仑,反法联盟的军队在战火洗礼中,一点一点的强大。

  大周帝国的边上现在没有强敌,并不意味着一直没有。没有强敌,那就树立一个好了。

  这时候贾琏对于承辉帝赦免李逆,放任东西王拓展封地的举动,又多了一分佩服。这些势力说穿了,就是潜在的敌人。想要他们一直做从属,帝国就必须保持绝对的优势。

  “昨夜战斗有具体战报么?”贾琏进入工作状态,主力战时无法行动,必须等所有物资运上来,然后再有条不紊的向前推进。

  冒险,那是绝对不可能的。现阶段唯一接敌的,只有第一标一营,通过他们的汇报,了解敌人的实力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