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红楼:从箭术开始修行 第52章

作者:烟雨织轻愁

  不过,这个坚韧,是有一定限度的。

  若炼皮法只是铁皮境的话,是无法抵挡住牛犇三分力的一刀的,必定会划出一道伤口来。

  铛!

  然而当他一刀砍到李弈剑胳膊上的时候,竟然发出一声金石之声,他手中的腰刀,甚至都被弹了起来。

  嘶!

  这一幕,让牛犇等人,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金皮境,竟然恐怖如斯!

  柳玉城忽然说道:“李弈剑,你这才多长时间?三个多月,不到四个月时间,就突破到金皮境了?”

  “二牛五个月才突破到铁皮境呢!你这天赋,何等妖孽?”

  牛犇闻言也是说道:“是啊,就连镇国公主都用了五个月才突破金皮境,你比镇国公主突破速度都快。”

  “镇国公主已经被誉为百年不遇之天才,难道你是千年不遇的天才不成?”

  李弈剑笑道:“哪有那么夸张?你们不知,镇国公主修炼的,并非军中的蛮牛炼皮法。”

  “你们也知道,军中修炼的蛮牛炼皮法,是修炼速度最快的炼皮法,这两者不可相提并论。”

  李弈剑的说法,倒是让牛犇等人,有些释然起来。

  而李弈剑,则是毫无迟疑的去寻韩校尉,准备跟他学蛮牛炼肉法。

  等他寻到韩校尉,提出要求的时候,韩校尉不由说道:

  “你放弃了?不准备晋升到金皮境了再突破了?难道最近没有进展了不成?”

  李弈剑突破到铁皮境之后,这才过了不到俩月功夫,韩校尉完全没往他已经突破金皮境的方向去想。

  而李弈剑,也只好无奈地说道:“韩校尉,我已经突破到金皮境了。”

  于是,李弈剑再次见识到了韩校尉的震惊。

  韩校尉在亲自检验过,李弈剑真的突破到金皮境之后,忽然间就莫名变得沉默起来。

  他传授给李弈剑蛮牛炼肉法,等李弈剑走后,他匆匆赶往镇国公主行辕。

  “殿下,李弈剑,已经突破至金皮境了。”

  “这么快?真不知道这家伙,到底是何等妖孽啊!”

  “算算日子,奏折,也应该递交到父皇的御案之前了吧?”

  ……

  大夏京城,皇宫之内,永隆帝拿起镇国公主的奏折,翻看起来。

  看过奏折之后,永隆帝又拿起附奏折一起送来的一本手册,细细观看了一番。

  看过之后,永隆帝不由龙颜大悦。

  “好,真不愧是朕的镇国公主!又帮朕解决了一大难题!”

  “可惜不是男儿身啊,若为男儿身,朕必立你为太子,当保大夏五代昌盛!”

  “这贾家义子,倒是栋梁之材,值得栽培。这一次,便予他一个子爵好了。”

  永隆帝正要叫人,将这奏折交由礼部。

  封爵事宜,是由礼部负责。

  礼部会依据其军功情况,以及朝廷封爵礼仪要求,撰写规范的诰授内容,注明其受封爵位、享有的待遇等。

  然后安排合适的时间、地点举行册封仪式,让受封者接受朝廷的册封。

  不过话到嘴边,却又停了下来。

  永隆帝拿起奏折,吩咐道:“来人,摆驾太极宫。”

第74章 上架感言

  接编辑贞观老大通知,14号零点,本书就要上架了!

  首订对一本书很重要,还是希望有条件的读者老爷们,能支持一下烟雨吧!

  烟雨拜谢!

  另外,献祭一波群里作家朋友的书:

  《大宋:澶州之战?优势在我!》核桃巨新书,另类视角解读大宋,精品之姿。

  《我的骑砍系统不对劲!》有部分DND元素,领主,H3,骑砍)好消息:穿越了,出生在罗马!坏消息:罗马已经没了!

  高德醒来因为玩了王储的未婚妻而被流放到边境,那些人都觉得他会死在那里,但没人知道的是,他有挂!

  《大唐:父皇,你也不想遗臭万年吧》

  贞观七年,一本《新唐书》从天而降,李承乾从中看到了自己、母亲、大妹、兕子等人的命运,看到大唐传承三百年的腥风血雨,他发誓自己一定要改写命运,要让母亲长命百岁,要让大妹嫁给心仪之人,要让兕子健康成长……

  很快他发现,自己想不成功都难,因为天上不仅会掉下来史书,还有食物、武器、柔软袜子……

  后来他又发现,原本天上不仅会掉下来东西,还能听到声音,看到画面……那是仙境吗?肯定是!于是大唐太子李承乾坐在龙椅上,居高临下的看着下方站着的天可汗,

  “父皇,你退位吧,,孤才是天定之人,”

  《战锤:卡塔昌战神》拳打异形,脚踢异端

  《同时穿越:吾儿皆有大帝之姿》文风清新隽永,尤擅开车,又快又稳

  《我一人撑起整个救世组织》坐在电脑前的陈仁怎么也不会想到,只不过是玩了个低创集卡游戏,怎么就莫名其妙的成了救世主了?!

  《重生高中,但来的是修仙系统》何日飞升【日常系修仙】【非单女主】【唯我独法】

  《四合院之我有一个模型世界》最后一本镇楼,喜欢四合院的不容错过

第75章 荣国府之喜

  太极宫,是太上皇退位之后居住的地方。

  最后关头,永隆帝还是决定去请示一番太上皇。

  封个子爵,其实只是小事而已,完全不需要去请示的。

  不过永隆帝还是决定彰显一下自己的孝心。

  近半年时间,太上皇身体有所衰弱,已经渐渐有放权的趋势。

  此时,永隆帝越发要维持父慈子孝的形象。

  不多时,永隆帝便是来到太极宫中。

  请安罢,永隆帝又情真意切地问询了一番太上皇的身体状况。

  等永隆帝表完孝心,太上皇不由说道:“坐下来说话吧,如今你也是一国之君,当以国事为重。”

  “我这里有这许多人伺候着,倒也不用你如此殷勤探望。这一次你来,可是有事?”

  永隆帝不由说道:“有父皇在,儿臣便有主心骨,儿臣自是希望父皇长命百岁。”

  “儿臣也能日日堂前尽孝,时时能得父皇提点。这一次来,便是因为有一件事情拿捏不准,前来请教父皇。”

  太上皇满意地看了永隆帝一眼,然后说道:“你何事拿捏不准?不妨说来听听?”

  永隆帝将镇国公主的奏折连同李弈剑书写的急救手册,双手递到太上皇近前说道:

  “这是霓裳那丫头送来的奏折,说军中有一贾家义子,医术精湛,他创造了一种急救法子,能够降低六七成受伤士兵死亡率。”

  太上皇听了,眼睛不由一亮,取出老花镜来戴上(贾母也有老花镜),从永隆帝手中取过奏折,慢慢翻阅起来。

  翻阅过后,永隆帝微微颔首。

  然后问道:“霓裳这丫头,倒是又给了朕一次惊喜,这件事情,你打算如何处理?”

  永隆帝说道:“父皇,儿臣准备在军中推广急救之法,至于那个李弈剑,儿臣准备封他一个子爵,不知父皇以为妥当否?”

  太上皇颔首道:“如此倒也使得,对了,这小家伙,可是贾家义子,不知你对贾家,又是何态度呢?”

  永隆帝尽管对以贾家为首的金陵四大家族深恶痛绝,但是他知道,太上皇对贾家还是有香火情在的。

  再加上,立功的李弈剑,又是贾家义子。

  因此,永隆帝微一思索,便是说道:“自然是拉拢安抚,贾家,毕竟于我大夏有功。”

  太上皇又问道:“哪你准备如何拉拢贾家呢?”

  永隆帝正要回答,心里却又微微一动,改口说道:“儿臣未曾想好,还请父皇指教。”

  太上皇微微一笑说道:“我记得,皇后宫里有个女官,便是贾家荣国府的大丫头。”

  “你可以给这丫头一个出身,不过这件事情,倒也不必急在一时。”

  “你不是要封那贾家义子为子爵吗?这道旨意,不妨送去荣国府一份。”

  永隆帝听了,心悦诚服说道:“父皇之策,面面俱到,儿臣受益良多。”

  太上皇被这一记马屁拍的龙颜大悦,忍不住哈哈笑道:“朕这里也没什么事了,你国事繁忙,且去吧。”

  “是,儿臣告退。”

  等永隆帝走后,太上皇脸上,露出一丝讥讽之色。

  忍不住自言自语道:“老五不会觉得,朕已经老糊涂了,这点小技俩,就能将朕哄的团团转吧?”

  “不过,朕的身子骨,却是一日不如一日了,早晚也要把这一切,都交到他手上去。”

  “这几年,老五倒也成长了许多,将这担子交给他,朕倒是也能放心。”

  “趁着朕还有点子精神,就再帮他看护几年吧!”

  ……

  出了太极宫之后,永隆帝只觉得一阵神清气爽。

  他心里其实清楚,太上皇玩弄了一辈子权谋,岂能看不穿他的心思?

  不过看不看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份态度。

  很明显,太上皇对他的态度,还是比较满意的。

  今日太上皇让他抬举贾家大姑娘身份,其实已算又移交了一份势力于他。

  四王八公派系,一直都是紧跟随在太上皇身边的。

  而如今,太上皇却是准备将之移交到自己手上了。

  只希望,贾家识趣才好。

  回来之后,永隆帝直接命人将镇国公主的奏折转去了礼部。

  并且告知礼部官员,这是太上皇的意思,并且让礼部官员,先去荣国府传旨。

  礼部官员不敢怠慢,忙开始撰写诰书,完毕之后,又递交给永隆帝用了印。

  然后,便命人前往荣国府传旨而去。

  却说这一日,因为京城刚落了一场雪,贾母却是起了兴致,摆了一桌家宴,宴请薛姨妈母女两个。

  就贾母内院中搭了家常小巧戏台,定了一班新出小戏,昆、弋两腔皆有。

  就在贾母上房排了几席家宴酒席,并无一个外客,只有薛姨妈、史湘云、宝钗是客,余者皆是自己人。

  吃了饭点戏时,贾母便叫宝钗点。

  宝钗推让一遍,点了一折《西游记》。贾母自是喜欢,又让薛姨妈。

  薛姨妈见宝钗点了,不肯再点,贾母便持命凤姐点,凤姐虽有刑、王夫人在前,但因贾母之命,不敢违拗。

  且知贾母喜热闹,更喜谑笑科诨,便点了一出《刘二当衣》。

  这边戏台上唱的正热闹的时候,却是有婆子急匆匆闯了进来。

  贾母不由皱起眉来,心下不喜。

  王熙凤见状,一双柳眉倒竖起来,正要呵斥。

  便听哪婆子嚷嚷道:“老祖宗,外面有天官前来传旨,还望老祖宗拿个主意。”

  贾母被唬了一跳,不知是何消息,忙止了戏文,因为贾政不曾下值,急命人去后面请了贾赦并贾琏这父子两个到前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