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捞德一
“哎,功就是功,过就是过,有功就该夸奖,实事求是。”
“我听说,你现在将外草原治理的很好,百姓们都非常爱戴你,可否跟我仔细讲讲?”
蔡校长语气温和,儒雅谦逊,对苏远的治理政策非常感兴趣。
苏远当然不会藏私。
将外草原的治理情况,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蔡园培听得十分入神。
时不时开口夸赞几句。
时而又问上几个问题,然后指出一些漏洞。
两人相谈甚欢。
从下午一直聊到晚上。
待到晚宴正式开始,有人来叫,他们才反应过来。
蔡校长站起身来,紧紧握住苏远的手。
“好啊,外草原有你,真是天大的福气。
山河,你放心,我会认真挑选一些肯吃苦,有真才实学的北大毕业生,让他们去外草原帮你。
别的不说,就说你搞得那个中~华教育大学堂,我就很看好。
关于民~族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
不能让外草原上的百姓,对华~夏产生排斥心理。”
苏远内心大喜过望。
有北大校长保证,他就彻底放心了。
现在外草原需要人才的地方太多了,特别是教育、发展方面。
…………
晚宴开始。
各界名流汇聚一堂。
苏远依旧是这里的焦点,许多人都暗中盯着他。
一顿饭吃完,他自己都不知道,和多少人碰过0.1杯。
8(九)③(九)硫泗斯⑹邻
有趣的是,曹坤竟然带着他的弟弟曹瑛,过来和苏远喝了一杯。
虽然他们只是客气了几句,但苏远能听得出来。
这两兄弟,对自己敌意很大。
如今他们进入了民国镇府权力中心。
未来掌权之后,说不定会报复他。
当然,苏远丝毫不慌。
有本事,就派兵来外草原,我定让你们有来无回。
另外,在陈义的引荐下,苏远认识了十几位商界大亨。
其中最出名的一位。
乃是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号称华~夏实业之父,华~夏商父,华~夏高等教育之父的盛宣怀,他的长子,盛恩颐。
盛家家产富可敌国,生意遍布全国各地。
而且他们家做的,都是轮船、电报、铁路、钢铁、纺织,这些实业生意。
对于苏远来说,极为重要。
只要搞定了盛家,以后外草原的物资供应和商业发展,就会顺利很多。
为此,苏远特意与盛恩颐约了个时间。
再一起吃饭详聊。
晚上十点左右。
晚宴结束,客人们陆陆续续离开。
苏远酒意微醺,在赵充国的搀扶下,走出宴会厅。
当他准备坐上车时,突然听到身后有人叫他。
苏远转头看去,竟然看到克莱恩大使站在街边,似等候已久。
他整了整衣衫,快步走过去。
“大使先生,找我有事?”
克莱恩拉开他的车门,示意进去说话。
苏远犹豫了一下,弯腰坐进车里。
克莱恩和他一起坐进后座,将车门关上。
隔绝了外面的喧闹。
沉默了好一会儿,他慢慢说出一句,让苏远大为意外的话。
“你还年轻,有没有考虑过,去米国留学?”.
第83章,返回库伦,小鬼子养肥了,准备杀猪
“如果你同意,我可以送你去米国念书.
只需要四年,你就拿到米国国籍,到时候,你和伊薇尔在一起,我不会反对。”
克莱恩轻叹一声说道。
这是他能做出的最大妥协。
苏远愣在当场,陷入长久的沉默中。
一面是家国情怀,一面是儿女情长。
为什么我踏马穿越过来,要面临这种选择。
“如果你暂时没有答案,可以回去好好考虑几天,考虑清楚了,随时可以来找我。”
克莱恩知道这个选择,对任何人来说,都是痛苦和艰难的。
苏远突然问道。
“大使先生,如果换做是您,您会怎么选择?”
克莱恩双手一摊,摇了摇头。
“以我的身份,不会面对这种选择。”
苏远凄然一笑。
是啊,人家是米国大使,是西方列强之一的国~家代表,手握无上权力。
怎么可能面临这种选择。
说到底,还是苏远实力不够,背后的祖~国不够强大。
“非常抱歉,大使先生,我选择我的国~家。
但这不代表我会放弃伊薇尔。
三年!
三年之后,我相信您,一定会改变想法。”
苏远丢下这句话,打开车门走了下去。
他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赶超英~美,都不在话下。
克莱恩神色复杂的坐在车里。
听到这个答案,他并没有太多意外。
甚至他的眼里,还出现了一丝欣赏。
…………
接下来的几天。
苏远忙得不可开交,不是在拜访各界大~佬,就是在拜访各界大~佬的路上。
北大清华,他去了。
燕京首富盛家,他也去了。
甚至连华夏商会总商行,他都去做客了一番。
现在的苏远,可谓如日中天。
说他是燕京第一大红人,丝毫不为过。
无论是军界、政界、商界,亦或者学界、媒体界,谁都想与他结识。
趁此机会,苏远积累了大量的人脉资源。
获得的好处,无法想象。
…………
转眼,一个月过去了。
北方局势基本稳定了下来。
苏远在面见段琪睿后,获得了极大的嘉奖。
04首先是军衔,直接由中校提拔到了少将级。
成为民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陆军少将。
彼时,张大帅的那个宝贝儿子还在军中历练。
半年后,他才晋升为陆军少将。
军职方面,徐树真主动辞去了西北边防军总司令的职务,将这个位置,让给了苏远。
毕竟,他现在已经不怎么管理外草原的事情了。
继续占着职位,也没什么意思。
就当是为自己这个表弟,铺路了。
段琪睿亲自为苏远举行了授勋典礼,使得他的威望,在皖系直线提升,甚至超越了曲同丰这些老将。
当然,这些都是名誉上的嘉奖。
实际给的奖励也不少。
为了弥补苏远在北仓一战的伤亡。
段琪睿从郭英和段芝贵的部队里,各抽调了一千精锐,补充到了苏远部下。
除此之外。
苏远在北仓缴获的所有装备物资,都可以带走,不用上缴。
就这一点,老段就干得不错了。
苏远非常满意。
要知道,他在北仓缴获的物资,可是一支三万人部队的家产。
那些重火力武器就不说,光是粮草,就足够苏远的部队吃上半年。
廊坊大营。
看着一箱箱物资被装上大卡车,苏远不由乐开了花。
赵充国也在一旁笑歪了嘴。
上一篇:说好当兵娶婆娘,你混成皇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