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大国复兴,从收复外蒙开始 第79章

作者:捞德一

上次回去,还是清政府倒台,袁世恺召他进京述职。

一晃,都九年过去了。

陈义眼中露出一丝追忆,片刻后,点了点头。

他也没问,苏远让他办哪三件事。

总之,他会尽全力去办好。

…………

次日一大早。

苏远率领西北边防军两个骑兵团,外加一~个炮兵加强营,总计五千人,离开库伦,一路南下。

城中百姓听说后,纷纷自发出城相送。

很多人抹着眼泪,呼喊着苏司令,满脸不舍。

苏远回头看了看那些熟悉的面孔,挥了挥手,潇洒转身。

半年前,他刚来这里时,尚是寒风萧瑟。

此地一派凋敝景象。

半年之后,春风相送少年郎。

库伦城,早已大变模样。

如此美景,千里山河壮阔,怎么舍得让它脱离祖~国怀抱。

苏远挥动长鞭,马蹄渐急。

既然舍不得,那就快马加鞭,速去速回!.

第74章,皖系战前布防,一帮庸才

科特尔湖,是外草原众多湖泊之一。

淡水储量丰富,周边水草丰美.

一到夏季,便是牧民们常去的牧区之一。

不过最近一段时间,整个科特尔湖方圆百里,全都被封锁了起来。

东洋人在这里大兴土木,建起了一座集镇。

集镇旁边,便是十分集中的工业厂区。

放眼看去,已经初具规模。

估计再有不到半年,这几个厂子,就能投入使用。

川越茂带人巡视一圈回来,心情十分不错。

就在这时,井上雄一走了过来,恭敬道。

“川越君,刚刚收到消息,支那军的司令率领五千精锐骑兵,南下去了。”

听闻此话,川越茂笑容一敛,左右看了看。

身边的随从,很识趣的退到远处。

“什么时候的事?”

“就在今天上午,他们已经出发了五个多小时。”

川越茂低头来回踱步,神色思索,不知在想些什么。

井上雄一蠢蠢欲动,直接建议道。

“川越君,这可是非常好的机会,他们的军队,只有那五千北洋军是主力,剩下的一万人,全都是收编的草原兵。

那帮家伙,连枪都配不齐,根本没有战斗力。

我只用带着两千人马,一天之内,就能攻下库伦。”

川越茂没有回话,继续深思着。

他当然知道,此时此刻是最佳的机会,凭借这两千人马,足以轻松拿下整个外草原。

到时候,哪儿还用得着交租金和工钱。

只是这么做的后果,川越茂也要仔细想清楚。

一旦他们占领了这里,消息传回龙国。

必然是举国哗然的大新闻。

他们可以不在乎那些支那人怎么想,但不能不在乎国际社会的声~音。

再说了。

支那人以前不看重外草原,那是因为这里资源匮乏,没什么油水。

如果苏远或者段琪睿,将这里的矿产丰富的消息放出去。

那情况就不一样了。

估计到时候,全国各地,到处都是高举收复失地,维护祖~国统一的大旗。

东北的张作林,南边的阎老西,西边的马步芳。

这些人都会来分一杯羹。

三面夹击,他们就这么点人,怎么可能挡得住。

到时候,这些刚刚修建的工厂,就全给别人做了嫁衣。

川越茂深思熟虑过后,摇了摇头。

“不急,等工厂修好后,再动手也不迟。”

井上雄一不太理解,急声道。

“川越君,这可是最好的机会,一旦错过,下次就不会有了。”

“你不懂,那姓苏的虽然贪财,但他可以帮我们掩盖一切。

如果现在就撕破脸。

我们就直接暴露在那些支那军阀的眼皮子底下。

这段时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将前功尽弃。”

川越茂解释过后,望向东面问道。

“我让你联系关东军,再多派一些人过来,怎么还没到?”

“抱歉,立花司令回电说,关东军目前的人手也不够用了,目前已经申请向国内调兵。”

川越茂默然点头。

那就多等一段时间。

这一~个多月,从东北赶来支援的东洋人,已多达两万。

大部分都是技术、后勤人员。

军队人数一直是二千人。

就这么点人,还远远不够掌控这块地盘。

…………

七月三日。

经历了十天长途跋涉。

苏远率领的五千人马,一路南下,进入内草原察哈尔地区。

再由察哈尔,抵达燕京以西的房山军营。

虽然这场战争还未开始,但两军的布防、战争过程乃至最终结果,苏远都有所了解。

历史上的直皖战争,直系投入兵力五万,皖系投入兵力六万。

直皖两军战区,分东西两路。

东路在京奉铁路沿线,西路在京汉铁路沿线。

皖军东路的指挥为徐树真,西路指挥为段芝贵。

直军则派吴佩孚为西路总指挥,曹锳为东路总指挥。

双方看似旗鼓相当。

实则在排兵布阵上,就出了大问题。

皖系西路的段芝贵,军事指挥能力极其拉胯。

14日晚战争爆发,17日西路大军就被全面击溃,甚至连司令部都被吴佩孚一锅端了。

全体高层将领,尽数沦为俘虏。

可谓耻辱至极。

正是因为西路大军惨败,导致徐树真的东路陷入了被围攻的境地。

再加上奉军加入战场。

徐树真自知大势已去,便匆匆逃回了燕京。

最终,一场兵力投入超过十万,战前口水战都打了一年多的三系大战,竟然落了个五天结束的潦草结局。

令人贻笑大方。

“司令,西北边防军的苏副司令到了`.。”

房山大营,皖系西路大军总司令段芝贵,正在与众将领商议布防。

一位传讯兵匆匆走了进来,禀告道。

众人扭头看去,段芝贵微微皱眉,问道。

“哪个苏副司令?”

“司令,您忘了,就是驻军在外草原的那位。”

段芝贵摆出一副没当回事的表情,不咸不淡道。

“原来是他,既然来了,就让他进来听听吧。”

在他心里,确实也没把一~个发配边疆的年轻人当回事。

尽管那小子最近的名气很大,很多人都夸他是民~族英雄。

但那又如何。

一点虚名而已,论资历,那小子给自己提鞋都不配。

几分钟后,苏远穿着一身板板正正的军装,走入营帐。

营帐内,段芝贵正拿着一杆小旗,在沙盘上讲解布防的重点。

其他人听得十分专注。

众人看都没看苏远一眼。

苏远面无表情,自顾自走到一边,打算听听这位连三天都守不住的拉胯将军,怎么高谈阔论。

“曲同丰,你带第一师,刘询,你带第十五师,分别驻守在涿州、固安、涞水以北,沿京汉铁路南下,首先夺取保~定!”

段芝贵将手中的小旗,插在沙盘,保~定的位置上。

接下来,他着重讲了保~定的重要性和攻防战。

侃侃而谈,一~个多小时没有停歇。

要不是苏远知道这场战争的结果,估计听完,都要觉得,这段芝贵是位极其厉害的主将。

可惜,他们一开始就搞错了重点。

保~定虽然重要,但直系也不傻。

只要派出一路大军拖住皖系主力,再分兵两路精兵,从琉璃河、高碑店偷袭。

便可直捣房山大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