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大国复兴,从收复外蒙开始 第32章

作者:捞德一

苏远转身离开,对着身边的一个战士吩咐道。

“毙了吧。”

李福瞬间脸色大变,连滚带爬向着苏远追去。

“苏老板饶命,饶命啊……”

一声枪响,李福瘫倒在地,背后鲜血汩汩流出。

“将军,其他俘虏怎么处理?”

“问清楚,是老百姓的留着,不是的通通杀了。”

苏远声音冰冷,不带一丝感情。

这种时候,心软就是愚蠢。

解决了这里的事情,苏远骑上一匹快马,带着二十多位部下。

疾驰向山中。

砰!

砰!

砰!

断断续续的枪声在山林中回荡,惊起一片鸟雀。

不到半个小时,苏远就带人将逃走的士兵,全都解决掉了。

至于那些逃走的劳工,愿意跟他回来的,自然没事。

不愿意跟他走的,苏远则毫不留情,直接处决。

特布拉湖钢铁厂的事情,与兵工厂一样,都是处于保密状态。

绝不允许任何活人,将这里的消息带出去。

等苏远回到钢铁厂,赵充国已经将战场打扫完了。

一辆辆马车停在钢铁厂里面,上面堆满了大量的物资。

其中大部分都是一些采矿的器具设备。

有了这些物资,加上这批劳工,苏远就能自己再单开一个矿场。

“先给他们拿点食物和水。”

苏远看着那群劳工,面黄肌瘦、饥肠辘辘的样子,轻声开口。

赵充国一挥手,立刻就有人拿了许多新鲜的鹿肉和鱼肉过来。

这片山林物产丰富,棕熊、野猪、麋鹿、兔子随处可见。

特布拉湖里的鱼虾也多,就这一百多人,根本吃不完。

那些劳工们,长途跋涉一个多月才到了这里。

一路上,李福对他们极为苛刻,每天一人就一个面饼。

这群人早就饿昏了眼,看到那些肉食,就跟疯了一样,扑了上去。

赵充国眉头一皱,举枪对着天空扣动扳机。

砰的一声。

所有劳工立刻老实了起来,看向赵充国的眼神充满了畏惧。

“大家排好队,一个一个来,不会少你们一口吃的。”

众人赶紧排成一条长龙。

当第一个人拿到吃的,大口大口吞咽起来。

其他人的眼神里,似乎都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谢谢军爷,谢谢军爷……”

苏远在一旁看着,内心沉吟起来。

原先一百多人,食物都可以自给自足。

但现在一下子多了这么多张嘴,全靠狩猎、打渔,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是时候,开启种田副业了。

苏远闭上眼,打开3D地图,将附近的山地扫描了一遍。

特布拉湖附近山林密集,其实不太适合种地。

不过,沿着湖泊往河流上游去,却是存在一条小河谷。

那里地势平坦,水源充足,附近存在一大片草场。

无论是畜牧养马,还是开垦出良田,都是相当不错的选择。

只是,此地气候寒冷,能种的作物不多。

苏远想了想,决定搞点大白菜和土豆来试试。

听说,更北边的西伯利亚都能种土豆了。

在这里种上百亩地的土豆,养活个几千人应该不成问题。

一个小时后,七百多人总算吃饱喝足了。

有些人好几年都没吃过肉了,今天一次性吃爽了。

每个人都分到了半斤熟肉,吃的满嘴流油。

苏远走上前。

赵充国立刻喝道。

“都起来了,十个人一队,分列站好。”

如今这个时代,谁能给一口吃的喝的,那就如再生父母。

众人赶紧起身,老老实实排列站好,精神头都比之前好了许多。

苏远目光横扫过去,大声道。

“各位乡亲们,我是这座钢铁厂的老板,你们可以跟他们一样,叫我将军。

从今天起,大家就都是厂里的工人了。

我虽不能保证诸位大富大贵,但只要有我一口吃的,就绝对不会少了大家的。”

现场的劳工们立刻欢呼起来。

如果能顿顿吃上肉,吃饱饭。

别说当什么工人,就是让他们扛着枪,上战场打仗,他们也敢去。

站在最前面的一个年轻小伙子,当即举起右拳,高声道。

“将军之恩,如再生父母,这辈子,我就是当牛做马,也要偿还将军的恩情。”.

第41章,开荒种地,将军说能种就一定能种

苏远看了那喊话之人一眼。

不错,这人一看就是进步小伙,精神头满满,很有上进心。

“你叫什么名字?”

“回将军,小的叫张二麻,村里人都管我叫二狗子。”

苏远身后的战士们,听见后,都忍不住一阵哄笑。

连赵充国都扬起了嘴角。

这名字确实粗俗了一些。

但好处是,简单明了,十分好记,在场之人,几乎都记住了他。

苏远面色平静,没有一丝嘲笑的意思.

以前农村都喜欢给娃儿起一些贱名,说是贱名好养活。

特别是战乱、饥荒年代,基本上一个村子,出现几个二狗子、狗蛋、铁柱,那都是常有的事。

“张二麻,从现在起,你就是劳工生产队的总队长了。

老乡们平时的生活,我就交给你管理了,你能不能干好?”

苏远看向那很想进步的年轻小伙子,严肃道。

张二麻双眼一亮,脸色大喜。

“谢将军,小的一定不辜负将军的厚爱。”

他直接当场跪下来,朝着苏远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

苏远心满意足的点了点头。

从他的眼神和表现来看,这人还是相当忠诚的。

可以提拔一下。

但至于能不能重用,就看他后面的表现了。

接下来,苏远按照军队的编制,对所有劳工进行了编队划分。

qi yi er wu

qi liu san liu ba

每十二个人为一个组,三个组为一个班,三个班为一个大队。

一个大队一共108人。

七百多人的劳工,刚好分为七个大队。

“一大队、二大队,出列。”

苏远大声开口。

两百多人排成一支支队伍,齐齐上前一步。

苏远走到一旁的马车边,从里面挑选出一些锄头、柴刀、铁锹等农具。

“你们每个人都拿上一件,跟我走。”

在各组小组长的认领下。

没多久,二百多人的手里,就都有了崭新的农具。

本来他们大部分都是农民出身,对这些玩意,一点不陌生。

苏远骑着一匹高头大马,沿着湖边一路向河流上游走去。

二百人的队伍,排成一条长龙跟在后面。

虽说看起来歪七扭八,形似一群乌合之众。

但苏远也没指望他们上前线打仗,在后方开开荒,种种田,他们都算是一把好手。

一路走了十几里路,苏远来到了上游河谷。

“一队二队,从今天起,你们的任务,就是将这里的百亩荒地,全部开垦成良田。

来年开春,我得在这里种出足够大家吃的粮食。

要不然,等过上几个月,大家都得饿死。”

以前,他们在老家时,是帮地主家种地。

现在,大家开荒种地是为了自己吃饱肚子活命。

这积极性完全不一样。

而且苏远那是真舍得给大家吃肉,这一顿,就吃了三四百斤鲜熟肉。

放在以前,大家伙那是想都不敢想。

地主家也没这么豪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