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大国复兴,从收复外蒙开始 第291章

作者:捞德一

苏远有点好奇,如果他占领这些地方,系统认不认可,会不会给予奖励。

当然,想要占领这些地方。

也不是那么容易。

首先是民-族不一样,语言不通,想要得到当地人的支持,收获民心,非常困难。

从1757年开始,英-国通过普拉西战役取得了对孟加拉的控制权.

随后,英-国逐渐扩展其在南亚半岛的势力范围。

最终在1858年通过镇压民-族起义后,莫卧儿帝国覆灭,英属阿三公司成立。

英-国正式确立了对南亚半岛的殖民统治。

他们在这-里深耕了一~个多世纪,势力早已分布到各个地方。

想要从英-国人手里抢地盘,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三天后,苏远的大军,穿过山峦重叠的帕米尔高原,抵达了克什米尔地区。

克什米尔位于南亚西北部。

东面与疆省和藏省交界,西邻巴基斯坦,南接印度,北面与阿富汗的瓦罕走廊接壤。

与荒凉的帕米尔高原不一样。

这-里植被茂密,气候温暖。

自古以来便是藏区与南亚、中亚地区交流中转的一~个重要交汇地。

历史上,克什米尔其中一部分,一~个名叫拉达克的地区,属于龙-国的领土。

但在道光年间,强行被英-国人割走。

由于这块领土,距离中原太远,也就慢慢被遗忘,根本无人去管。

时至今日,这-里还生活着许多藏“六一七”族同胞。

也有一些汉人商旅,沿着古老的商道,一路从东而来,从这-里进入南亚,延续着另一条丝绸之路。

苏远的大军,并未着急深入克什米尔地区。

天色将黑,他一挥手,大军暂且驻扎在一座山坡下,扎营休息。

燃起的篝火,前方是郁郁葱葱的森林,远处是高不可攀的雪山。

抬头可见,星月璀璨。

景色美的如同一幅画卷。

这次孤军深入南亚,苏远做足了准备。

他特地在伊犁和阿拉木图,招募了一支向导团。

总共有二十多人。

这些人,有汉、藏、回、维、哈等各族。

多是来往于中亚、南亚,经验极其丰富的老商旅。

精通各地语言,熟悉很多地方,甚至连当地的土著势力,土著方言,都略通一些。

苏远坐在篝火旁,将这群人叫了过来。

“各位,不知你们谁对克什米尔地区了解比较多?“

一位维族同胞举起手,笑呵呵道。

“将军,我从十三岁开始,就跟着祖父,来克什米尔做山羊绒生意,几十年了,对这-里比对伊犁还要熟悉。”

除他之外,还有几个人也跟着说道。

“这-里盛产山羊绒、藏红花,还有一些珍稀罕见的药材,我也经常来。”

众人七嘴八舌,将克什米尔的基本情况介绍了一遍。

此地,总的来说,算是北部山区,最富庶的一块地盘。

自古商贸繁荣,各族往来频繁。

定居的民-族数不胜数,势力分布极其复杂。

英-国的军队,进驻这-里,也只是控制了两个比较大的城镇。

一~个是位于南部的斯利那加。

一~个是北部的吉尔吉特。

而且驻军不算多,加起来也就一千多人。

实际控制这块地盘的,还是当地的土著贵族。

英-国人的控制手段,只是与这些土著达成了一些合作。

听完这些,苏远不由动了心思。

既然英-国人可以通过和土著合作的方式,控制克什米尔,那么自己也可以这么做。

克什米尔原本就一部分属于龙-国,这-里还生活着一些藏、维族同胞。

那些土著民-族,也都是黄种人。

曾经是中原王朝的附属子民。

无论是从人种民-族方面,还是历史层面看,东方人,怎么也比这些西方强盗,好得多。

苏远拿出一副克什米尔地图。

让那些向导,将各土著势力,标注在地图上。

他仔细研究了一番。

想要控制克什米尔,其实也不算难。

只要与三个较大的土著势力达成一致,解决掉驻扎在两个城镇的英军,便可将这片土地,收入囊中。

说干就干。

次日一~大早。

苏远率领着大军,沿着印度河上游河岸,沿河而下。

两个小时后,抵达了一座名为古比斯的部落城镇。

镇子里大约有一万多人,各民-族混杂,但八成都是穆斯林教徒。

在这-里,宗教信仰远大于民-族信仰。

居住于此的百姓,大多面黄肌瘦,衣衫褴褛。

看起来如同难民。

苏远的军队,来到镇子外。

立刻惊动了镇子里的民兵和土著贵族。

看到一辆辆汽车,以及手持步枪的士兵。

他们无不感到惊慌畏惧。

当年英-国人来到这-里时,也仅仅只有几百人。

这些土著,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士兵。

很快,镇子里的人群分开,一位瘦弱的老者,在十几个中年男子的簇拥下,走了出-来。

他双-手合十,叽里咕噜说着听不懂的土著言语。

苏远从车上走了下来,看向那些向导。

有人立刻解释道。

“将军,这位是古比斯的首领,他在向您问好,问我们的来历。”

“你告诉他们,就说我们是龙-国军队,来这-里是帮他们赶走英-国人。”

苏远肃然开口。

一名向导立刻用土著言语,转述了一遍。

那些人听到这番话,皆都神情呆滞。

脸上布满了震惊与难以相信的神色。

龙-国距离这-里十万八千里,中间还隔着喜马拉雅山脉,和无穷无尽的大山、沙漠。

他们这么多人,怎么过来的?

土著们愣了许久,那位老者再次双-手合十,叽哩哇啦说了起来。

“将军,他说他很震惊,咱们能带这么多兵来到这-里。

可是他们不-敢反抗英-国人,否则会遭到屠杀与镇压。”

苏远淡淡一笑。

“告诉他们,就说不用他们出力,我们会杀光所有英-国人,只要他们愿意归顺龙-国,成为龙-国的百姓。

我们还可以派兵保护他们,帮助他们发展农业、商业。”

向导立刻翻译此话。

听懂后,一群土著眼神大亮,欣喜不已。

原本他们生活在这-里,与世无争。

可自从英-国人来了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镇子里很多青壮年,被强行抓走,充当奴隶。

或用来种植鸦片,或用来开山修路。

一旦被抓走,很少有人能活着回来。

他们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在英-国人的压迫下,艰难生存了近百年。

没想到,终于等来了救世主。

那位土著首领立刻虔诚的向真主祷告起来。

“他在叽里咕噜念什么?”

苏远好奇问道。

“将军,他们在向主感谢,有人来拯救他们了。”

“什么主,这帮家-伙不该感谢咱们将军吗?”

楚云龙骂骂咧咧的说道。

救他们的,明明是自己这些人。

这帮土著,不感谢正主,反倒感谢一~个虚无缥缈的神。

“长官,他们这些人,就信这个。”

“无妨,我们也不需要感谢。

有些时候,信教的人,比不信教的人,更好管理。”

苏远呵呵一笑,看向向导说道。

“你跟他们说,我就是受到主的旨意,来帮他们,希望大家能够团结起来,一~起对抗外敌。”

向导将这番话翻译之后。

那些土著更加激动,许多人甚至跪下来,想着苏远砰砰磕头。

苏远嘴角微微上扬。

看来,只要入乡随俗,拿下这块地盘,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

随后,苏远将大营扎在镇子外。

在土著首领的帮助下,很快便将这-里英-国人,全都抓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