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捞德一
没钱,打个屁的仗。
哪怕苏远有系统支持,也需要庞大的军费开支。
光靠一个外草原,撑死了能养十万大军。
再多就不行了。
张学亮不知道苏远说的是真是假,但这个条件也不过分。
他思索片刻,就答应了下来。
“好,苏司令,那咱们04就这么说定了。”
苏远与张学亮握了握手,笑道。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当天,苏远就让上官婉拟了一份条约。
张学亮看完后,又交给杨宇霆和张作相逐字逐句,分析了一遍。
确定没有挖坑后,双方在一群记者的见证下,签订了条约。
此条约称为,库伦条约。
合作谈成后,张学亮立刻便返回了东北。
三天之后,便有一支东北军来到外草原。
他们带来了一百万大洋。
这是第一笔订单的定金。
不得不说,张作林在军费上,花的一点不含糊。
第一笔订单,他们就要了三十架飞机,五十辆坦克,以及两百门榴弹炮,一万支半自动步枪。
等到这些武器装备全部交付完毕后,张作林会再支付剩余款项,总计五百万大洋。
要知道,东北军去年一年的军费才一千万大洋。
这一单生意,直接花掉了他们今年军费的一半。
苏远也没打马虎眼。
现场让人装箱了一万支19式半自动步枪,以及五百万发7.62子弹。
张学亮一开始,是想买自动步枪的,结果在看到自动步枪的耗弹量后,主动放弃了。
他们自己的兵工厂,并不具备,制造自动步枪子弹的能力。
买回去后,那恐怖的耗弹速度,谁踏马养得起。
半自动步枪,对东北军来说,已经相当先进了。
连关东军,普遍用的都是栓动步枪。
有这一万支半自动步枪,灭掉东北的一万多关东军,绰绰有余。
除了这些步枪。
苏远还交付了一百门54式122毫米牵引榴弹炮。
这玩意儿也是杀鬼子的利器。
另外,苏远交付了三辆坦克,战斗机一架都没给。
坦克和飞机,他自己也没多少。
而且接下来的大战,苏远需要所有空军出动,对付鬼子的海军。
对于此事,张作林并无意见。
毕竟,他们现在还没有飞行员和装甲兵。
即使把坦克和飞机弄回去了,也没人能开。
为此,张作林特意让人,从军中挑选了五百名军校毕业高材生。
专门到空军基地和坦克基地,参加培训。
培训费、食宿费另算,每个人每月需要一百大洋。
五百人一个月就是五万大洋,而这种培训至少都要六个月,才能上战场。
这就是三十万大洋。
苏远算完账,笑的嘴都合不拢了。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大洋还是相当值钱的。
一枚大洋在燕京可以购买三十斤大米。
果然,最赚钱的永远都是军火生意。
难怪,老美能在二战短短几年,积累了足够挥霍上百年的财富。
武器装备交付完毕,送走东北军后。
苏远立刻召集所有人,开了一场大会。
“各位,外草原飞速发展的时候,要到了。
如今小作坊的形式,早晚都会跟不上。
所以,我打算组建镇府部门,规范化各岗位与人才的调用,提高工作效率。”
现场数十位核心高层,脸色纷纷一变。
上官婉率先道。
“将军,可是目前我们的人才储备,完全不够组建完善的镇府部门。”
苏远拍了拍手。
门外立刻走进来十位青年男女。
正是他在赤塔召唤的行政团队。
“这位是韩非,以后由他出任司法部部长,管理各地司法。
这位是谢婉文,为组织部部长,这位是……”
苏远挨个将那十人介绍了一遍。
“他们每个人都有一支专业团队,负责协助处理各部门工作。
李广,以后你就专心负责军队防务和练兵的事情。
婉儿,你以后也只用负责军政。
内政民生的事情,交给镇府部门去处理。”
工作分摊、细化之后,工作效率肯定会有所提高。
“谢部长,你尽快建立起一套人才筛选机制。
这几天,有不少人从其他各省赶来投奔我们。
这些人鱼龙混杂。
有人确实有真才实学,但也有滥竽充数之辈。
另外,那些人里面,可能还有间谍和心怀叵测之徒。
你必须把好这道关。”
谢婉文脸色凝重,点头称是。
苏远继续道。
“韩非,建法院和警察局的事情,就由你全权负责。
李广,你先调一个步兵营,给韩非用着。”
说完,他又看向交通部部长。
“唐贺,目前铁路局已经有了,你和颜总工程师对接一下,我需要马上修两条铁路。
一条连通上乌金斯克,一条连通满洲里。
另外,再安排人把西伯利亚大铁路毁坏的路段修好。”
“是,将军。”
交通部部长唐贺,倍感压力山大。
苏远挨个点名,派发下去一个个艰巨的任务。
教育部需要筹备建立小学、中学、高中。
甚至连库伦大学,也要准备规划。
宣传部则要创办库伦日报,整合上乌金斯克的各大报社,把舆论这块的空白,填补上。
另外,还有内政部和财政部,任务也不轻。
也就督察部和对外部轻松一些。
交代完镇府部门的事情,苏远也给军政部下达了任务。
首先,便是兵工厂扩建,开采新的矿产。
苏远弄了一份地图。
在上面标注了铁、铜、铝、煤等资源点。
考虑到过度开采,可能会影响到外草原的生态。
这里面有许多矿产,都在西伯利亚地区。
当然。
他挑选的,都是相对比较容易开采的。
拿回了这么多地盘,不利用起来,岂不是白拿了。
然后就是修建新的军事基地。
一个在唐努乌梁海,方便以后收服外西北,防范苏毛入侵。
第二个在北海,负责保护上乌金斯克。
也是为了防毛子。
第三个则是海参崴,负责防东洋和外国海军。
同时,在海兰泡需要修建一个临时机场。
负责为攻打海参崴的战斗机补给。
这件事是当前最紧要的事情。
交代完这些,苏远累的嗓子都快冒烟了。
“各位,还有问题吗?”
现场一片安静,无人说话。
“没问题,今天的会,就到这里了。”
这场会足足开了五个多小时。
可以说,是西北边防军成立以来,最重要的一场会议。
基本上规划了未来三到五年的发展。
待到众人陆续离开,苏远看向坐在旁听席的一位中年男人。
“徐大哥,这些天,你走过了很多地方,去了科布多,去了乌苏雅里台,还去了唐努乌梁海。
想必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徐树真站起身来,脸上满是欣慰笑意。
“其实,你没回来的时候,我就已经有了答案。
大哥让我来劝你,但我看到如今外草原的情况,无论如何也开不了这个口。
上一篇:说好当兵娶婆娘,你混成皇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