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大国复兴,从收复外蒙开始 第131章

作者:捞德一

随同冯玉翔一起下车的,还有三位高级将领。

这三人,也都不是泛泛之辈。

韩复榘、孙良诚、孙连仲。

与其他十人,并称为十三太保。

俱是个顶个的猛将。

冯玉翔抬头看向北方的天空。

灰蒙蒙的一片,虽不至于下雨下雪,但却让他有种风雨欲来的错觉。

他皱起眉头,问道。

“前线部队,有发现西北边防军吗?”

“暂时还没有,照理说,他们应该还不知道我们来了。”

韩复榘摇了摇头说道。

“这两天,我总感觉有点心神不宁,你们说,段琪睿让我去打西北边防军,是不是挖了个大坑?”

这些年,冯玉翔南征北战。

从豫省到川湘,再从川湘到陕晋,从一个小小的营长摸爬滚打,好不容易,走到如今的地步。

靠的不仅仅是过人的胆识和谋略,还有超乎寻常的军事嗅觉。

韩复榘扯开嘴角笑道。

  灵 珑100167105㈤

“段琪睿当然没安什么好心,西北边防军的那位苏司令,如今可是民~族英雄。

段琪睿被东洋人逼着要自断一臂,可又不敢自己动手,就只好拿我们当刀子。

如果此事泄露,咱们得被全天下的人骂死。”

冯玉翔何尝不知道这些。

这就是一个阳谋。

他清楚,但也得去。

一来,他急需一块地盘发展。

二来,徐树真是他的仇人。

他曾发誓手刃徐树真,为自己的老丈人报仇。

现在杀徐537树真,肯定杀不了,但弄死他的表弟,也算是收了点利息。

另外,还有一个外人不知的原因。

大半年前,冯玉翔在晋南首富李源庆家中作客时,偶然得知,外草原竟然有矿。

那时,他就动了心思。

打算秘密扶持库伦的青壮派王公,赶走西北边防军,自己派兵抢了那块地。

为此,他准备了三千杆枪。

结果刚送出去第一批军火。

当天晚上,那些青壮派王公便事情败露,被西北边防军一锅端了。

冯玉翔得知此事后,气的破口大骂。

一帮废物玩意儿,白白浪费了五百支枪。

这事过后,冯玉翔没了进驻外草原的契机,便一直驻扎在陕晋交界处,打算趁着直皖交战后,夺取陕省。

谁知道,直皖竟然打了个平手。

有段琪睿撑着,冯玉翔只好压下了进攻陕省的念头。

如今的天下,地盘都被各地军阀瓜分完了。

想要寻一块安身之地,就只能从别人手里抢。

可仅凭他这三万人,能抢得了谁。

所以,如今有了这个机会。

哪怕明知是段琪睿挖的一个坑,冯玉翔也不得不往里面跳。

不过,想让他帮忙,段琪睿也得拿出切实的好处。

为此,陕省总督陈树藩支援了他一大批物资。

甚至,还让自己手底下的兵,换上冯玉翔部队的军装,跟着一起去攻打外草原。

有皖系出钱出力出兵。

冯玉翔何乐而不为。

赢了,就是通吃。

输了,大不了承受一些骂名。

“我说的不是这个,段琪睿想什么,我一清二楚,但那个苏远,我总感觉有点邪门。”

冯玉翔的眉头越皱越紧。

“司令,您这话什么意思?”

“你们说,那姓苏的小子,凭什么敢招惹东洋人。

还派兵攻占了上乌金斯克,那可是远东军的前沿阵地,以前是英法美日联军的地盘。

那小子到底吃了多少熊心豹子胆,敢做出如此胆大包天的事情。

他怎么敢的啊?”

冯玉翔的眉头拧成一团。

一连串的灵魂发问,把手下的三位大将,都给问懵了。

片刻后,孙连仲说道。

“司令,有句话叫初生牛犊不怕虎,我看那小子就是年轻,什么都不懂,手里有点兵,便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冯玉翔摇了摇头。

“我虽没有见过那小子,但他的事,我也听说过一些。

此人绝非莽撞冲动之辈。”

另一位大将孙良诚,说道。

“司令多虑了,西北边防军刚刚占领了上乌金斯克,他们现在大部分兵力,肯定驻扎在北方。

此时正是外草原最薄弱的时候,咱们现在过去,一定能一举拿下库伦。

管那小子邪不邪乎,先抢了他的地盘再说。”

韩复榘也跟着劝道。

“司令,战前优柔寡断,此乃兵家大忌,既然决定出兵了,便没有退路可言。”

冯玉翔再次看向远处的天空。

灰蒙蒙的阴云,仿佛笼罩在他心头上的一片雾霾。

他沉思了许久,说道。

“先派一支先锋,去库伦周边探探虚实,大军暂缓前行。”

“那咱们?”

“就在这里驻扎,不过边界线。”

冯玉翔有强烈预感,一旦过了那条小溪,自己可能大祸临头。

他很多年前,便开始信基~督教。

在这方面,他宁愿相信那些神神叨叨的东西,也不会去赌。

韩复榘三人无可奈何,只好传令下去。

将指挥部,设立在边界线外。

军中其他人十分不解,这里距离库伦有六百多里。

哪有将指挥部,设的这么远。

……

前线三路大军,已经向北推进了一百多里。

突然收到命令,暂缓行军速度。

统领各部的将领,俱是满头雾水。

不是说库伦现在兵力薄弱,要加快行军,一鼓作气将其拿下吗。

怎么又放缓行军了。

没多久,一支两千人的骑兵团,作为先锋部队,先一步赶往库伦。

经过四个多小时的长途奔袭,这支骑兵终于来到了库叶河。

过了这条河,再走五十里,就是西北边防军的大本营,库伦。

可以说,他们已经来到了苏远的家门口。

但直到现在,他们居然都没有碰到一支部队。

骑兵团团长神色极为兴奋。

照这个情况看,西北边防军的主力,大概都还在西伯利亚。

可正当他们准备渡河时,河对岸突然传来一阵汽车轰鸣声。

只见一辆辆军用大卡车开了过来。

停在岸边,每辆车里都有二十个全副武装的战士,跳了出来。

二话不说,直接开始扫射。

哒哒哒的枪声响起,子弹如密集的雨点。

此刻,有数百人正卡在桥上,进也不得,退也不得,完全变成了活靶子。

刹那间,人仰马翻,乱作一团。

许多人和战马,中枪跌入河中,很快便将清澈的河流,染成了血红色。

“有埋伏,快撤!”

还在南岸没有上桥的骑兵,赶紧勒住缰绳,向后撤离。

可就在这时。

南岸东西两侧,也有汽车开了过来。

苏远给足了这支先锋骑兵团的面子,足足派三个营来围剿他们。

北岸五百人。

南岸东西两侧各五百人。

一千五百人,全都坐着军车,以逸待劳。

他们都拿着半自动步枪,对上长途奔袭四个多小时的骑兵,几乎是一面倒的屠杀。

在包围这群人后,立刻就有人拿着大喇叭喊了起来。

“对面的人听着,我们司令宅心仁厚,念在都是同胞的份上,现在下马缴械,投降不杀。

如若继续反抗,一个不留!”

骑兵团团长看到对方那恐怖的火力(aeab),根本不敢有反抗的念头,但他也不想投降。

“各营听令,分散突围,一定要将消息带回去,库伦有重兵把守,我们中计了。”

三个营长确实忠心耿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