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大国复兴,从收复外蒙开始 第122章

作者:捞德一

“又铮!”

(cadh)

“大哥,这件事瞒不住的。”

蔡校长、盛恩颐、克莱恩等人,脸上露出疑惑之色。

东洋人?

他们怎么会逼段琪睿撤职苏远。

徐树真彻底豁出去了。

语不惊人死不休。

“就在前天,我们收到消息,苏远带兵杀入西伯利亚,攻占了贝加尔湖畔的上乌金斯克。

那里是东洋人在远东的前沿阵地。

东洋人知晓后,十分愤怒,便以撤销援助,支持直系来威胁我大哥,要求将西北边防军撤回,并……处死苏远。”

平地一声惊雷。

在所有人的脑中炸响。

十几位各界大~佬,神情瞬间剧变。

目瞪口呆,不敢相信徐树真的话。

段琪睿颓然的坐回椅子上,缓~缓闭上眼。

房间内,瞬间陷入了一片死寂般的安静。

过了好一会儿,蔡校长问道。

“徐司令,您刚才所说,都是真的?”

徐树真点了点头。

“千真万确,我们已经和外草原联系过了,苏远现在就在上乌金斯克。”

众人抬头看向挂在墙上的大地图。

目光遥遥落在外草原正上方的月牙形湖泊。

贝加尔湖,这是外来的洋文名。

龙国人更喜欢称呼其北海。

几千年来,那里一直都是北方游牧民族的腹地。

从匈奴到鲜卑,再到突厥、蒙古,乃至后面的女真人。

总归一直是在东方民~族的统治下。

直到三百年前,沙毛崛起,大肆向东扩张,最终通过一纸条约,将北海极其周边大片土地,全部兼并。

之后,沙毛还不满足。

在西北、东北割走了大量的土地。

此等国仇家恨,华~夏儿女哪个不恨。

可怜满清孱弱,根本不敢与沙毛为敌。

一步步被蚕食至今。

近百年来,对俄作战,竟然一次都没有赢过。

半年前,苏远打破了这个先例,将一支二千人的白毛军,全军覆没。

此一战,大大振奋了国人的信心。

但他们怎么都没想到,半年后,苏远竟然带兵杀到了毛子境内,把北海给占领了。

这……这已经超出了他们想象。

属实是倒反天罡了!

以前,都是毛子入侵咱们的边境,什么时候,咱们也能打入毛子国内了。

蔡园培、盛恩颐等人,就跟做梦一样。

感觉荒诞、不真实。

过了好一会儿,大家才消化完这个令人无比震惊的消息。

“徐司令,按您的意思说,是因为苏远抢了东洋人在远东的地盘,所以东洋人要求,撤职苏远,要他的命?”

蔡园培理了理思路,冷静问道。

徐树真默认点头。

满腔怒火,瞬间在这位老先生的胸中燃烧起来。

他大怒道。

“混账!苏远北伐,为国为民,洗刷了我等被外敌侵略的百年耻辱。

你们……你们却在这里,因为东洋人一句话,想要处死我华~夏的民~族英雄。

段琪睿,你与南宋的赵构、秦桧,有何区别!”

这番话的杀伤力,不可谓不大。

赵构、秦桧是什么人,遗臭万年的罪人,竟然被拿来比作段琪睿。

他也是要脸的人。

哪能受到的这种侮辱。

“放肆!我做这些都是为了国家。”

“为了国家,说得好听,我看你只是为了保住手中的权力。

我民国绝不会成为第二个南宋,哼!”

蔡园培怒而转身,拂袖离去。

他要将这件事昭告天下,让全天下的百姓,一起讨伐段贼。

此等丧权辱国之辈,根本不配成为一国总理。

盛恩颐和其他各界人士,同样愤慨无比。

他们来之前,想破脑袋也想不到。

苏远竟是因为这个原因,被撤职。

民~族英雄,因为东洋人的一句话,就要被处死。

何其可笑。

“段总理,民国不是您一个人说了算,风波亭的惨案,全国人民都不会允许再度重演。”

盛恩颐丢下这句话,愤怒离去。

其他人也都在表态之后,一一离开。

直到剩下最后一人。

米国大使克莱恩坐在沙发上,脸上没什么愤怒的表情。

只有一种极其复杂的情绪。

那个被他看不上的小子,竟然带兵打到了俄国境内。

还占领了东洋人的地盘。

就在不久前,米国人刚刚从远东撤走了所有部队。

他们太知道,西伯利亚是一块怎样难啃的骨头了。

在那里不仅要面对敌人,还要克服最严苛的自然环境。

那种地方,简直就不是人类能生存的。

“段总理,告辞。”

克莱恩坐了一会儿,没有表达任何态度,直接走了。

他过来,只是单纯的想了解一下情况。

至于,段琪睿怎么处理苏远,跟他没关系。

克莱恩也不相信,那小子会甘心受死。

而且,他还挺乐见其成。

苏远被撤职后,他可以保其一命,将苏远送到米国去。

当这批人离开后,消息很快便传遍了燕京。

此事之大,迅速在社会各界引发了一场“大地震”。

这场“地震”,又以极快的速度,蔓延向全国各地。

东北、华北、华中、华东,以及岭南两广等地。

似刮起了一场无形的风暴。

各地军阀、政商两界的名人大佬,在收到消息后,第一时间,都认为极其荒谬。

苏远攻入西伯利亚,占领了北海?

这种不着边的谣言,居然都有人信。

可当他们调查清楚,这消息出自哪里后,所有人都沉默了。

一份份电报,一个个电话,像是狂轰滥炸的炮弹,打入燕京镇府。

徐世昌被烦的,被迫将电话线拔了。

很快,北大就爆发了罢学游行的爱国运动。

学生们高举着各种唾骂段琪睿的横幅,走在大街上。

其他高校的学生,在了解到情况后,毅然决然的加入了其中。

有人来到镇府门口示威。

有人在东洋大使馆门口,大声抗议。

还有人在最热闹繁华的街口,搭建高台,慷慨激昂的演讲起来。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最终,岳武穆的一首满江红,彻底点爆了民众的爱国热情。

学生们,工人们,普通百姓们,都加入了游行的队伍。

负责京畿安全的段芝贵,立刻派遣了大量警卫人员,四处镇压。

可当他们听到,学生们字字泣血的控诉。

得知这些人都是为了苏远而游行。

警卫人员犹豫了。

他们也是皖军,有些人甚至参与过几个月前的直皖战争。

如果没有苏远,那场仗,皖军必败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