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请叫我小九哥
而且现在呈现在他们面前的完全就是一个死局。
继续往前面走,就要和朝廷大军拼个你死我活,可他们根本不知道前方到底有多少朝廷大军在等着他们。
要是真的只有三五万,凭借着他们的数量和孤注一掷的气势勉强还能碰一碰。
但要是超过这个数额,那结局就很难说了!
看样子似乎及时后退才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话说回来,往后退又能退到哪里去呢?
难道重新回到那秦岭山里吗?
一想到秦岭山,张献忠就不禁打了个寒颤。
那连绵不绝的山脉,虽然能提供暂时的藏身之所,但里面物资匮乏,缺衣少食,真要是回去的话,恐怕到时候他们所有的人都会饿死在秦岭山里。
一瞬间,死亡的恐惧如同一把利刃,刺痛着他的每一根神经,就连他的身体也不由自主地微微颤抖起来。
反观一旁的李自成,此刻异常的冷静。
因为李自成心里明白,事到如今着急也没有用,慌乱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必须尽快想一个解决办法才行!
第396章 把龙纛立起来!
下一秒,李自成冷眼扫视着帐内的所有人,那目光如同寒夜中的寒星冰冷而锐利。
随后他声音低沉地说道:
“你们都记住,刚才发生的事情任何人都不许说出去!”
众人听到这话,心中一凛,随即连忙应道:
“闯王放心,我等知道了!”
李自成微微点了点头,又吩咐道:
“去请其他将领来本王帐中商议大事!”
随后众人又开始忙碌了起来,有的匆匆跑出营帐去传达命令,有的在帐内准备桌椅茶水,等待着其他将领的到来。
没过多久,李自成的一众将领们如同潮水一般全部都聚集到了李自成的营帐中。
足足有二三十号人!
为首的赫然便是刘宗敏、高一功、刘芳亮、田见秀、李岩、郝永忠等人,他们都是李自成的铁杆心腹!
不过这些人来的时候,脸上多少都带着一丝疑惑,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刚才发生的事情,也不知道那些哨骑自从出去之后再也没有回来。
等到众人坐定之后,营帐内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凝重。
李自成目光逐一扫过众人,随后沉声道:
“诸位,本王要告诉你们一个不好的消息,那就是前方可能有明军埋伏,不出意外的话,或许还有大量明军主力。”
在李自成看来,自己说出这些话之后眼前的这些将领们可能会出现一阵骚乱。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在听到这些话的时候,众人的脸色却并无太大的波澜。
因为他们早就猜到了这样的结果。
毕竟之前在秦岭山里的时候,前方就有不少明军如同讨厌的苍蝇一样一直骚扰他们、阻止他们前进。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后来那些明军撤离了,但不用想也知道,明军肯定会在汉中设伏,就像猎人会在猎物必经之路设下陷阱一样,因此发生这样的事情也在情理之中。
看着眼前众人这副镇定的样子,李自成倒是松了口气,那紧绷的神经也稍微放松了一些。
要知道他最害怕的就是这些人在听到消息后会心生畏惧,从而丧失斗志。
不过现在看来,似乎是自己多虑了。
但是李自成最终还是没有把李过的事情告诉这些人,因为李过是他当做接班人培养的,差不多相当于“太子”的地位,也是很多人心中的希望和未来。
要是这群人知道李过生死不知,恐怕会人心大乱。
紧接着,李自成继续说道:
“所以今日召诸位前来,就是商议一下到底该怎么解决这件事情。”
“毕竟我们已经无路可退了!”
李自成话音刚落,其中一个农民军将领便猛地站了出来,只见他身材魁梧,满脸的胡须如同钢针一般,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决绝。
随后他大声说道:
“闯王,事到如今还有什么好商议的!无论前面有没有伏兵,又或者有没有朝廷的大军,咱们都没有退路了!”
“所以咱们只能打!”
“反正我宁可死在战场上,也不愿死在山里!”
他这话一出,瞬间得到了在场所有人的同意。
众将领纷纷站起身来,七嘴八舌地说道:
“没错没错!闯王,咱们直接和朝廷大军干吧!反正之前也不是没打过,朝廷未必会是我们的对手!”
“对,没错!而且这汉中城能有多少守军?最多不过两三万而已,有什么好怕的?”
“反正无论如何咱们是不能退回秦岭山里的,真要回去,等着我们的只有死路一条,与其饿死,不如战死!”
一瞬间,将领们的喧闹声不绝于耳,几乎全部都支持和前方的明军直接开战。
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李自成当下也不再犹豫,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直接说道:
“既然如此,那咱们就直接和明军开战吧!”
“就算前方是刀山火海,咱们也死战不退!”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李自成一瞬间只觉得意气风发。
毕竟说到底,他也害怕农民军内部意见不统一,无法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但是现在大家都同意作战,那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不管前面到底有没有伏兵,是不是龙潭虎穴,他们都要闯一闯!
紧接着,李自成又和一众将领商量了一下作战方式。
当然,这其实也没什么好商量的,因为李自成有他自己的打法,那就是‘三堵墙’战术。
所谓的‘三堵墙’战术是李自成野战的经典战术。
具体的作战方法说来也很简单,首先将步兵列于阵前,然后将最精锐的骑兵分为左右两翼和后方预备队共三股,如同三面墙一样。
作战时,先由步兵上前接战,消耗和纠缠敌军。
待敌军阵型出现混乱时,号令一下,左右两翼骑兵同时发动排山倒海般的冲锋,一举冲垮敌军阵线。
另外预备队则用于扩大战果或应对突发情况。
这种步骑协同的战术在朱仙镇大战、汝州之战中发挥了巨大威力,屡次击溃明军主力,让明军闻风丧胆。
当然,这种战法只能用来对付以前的明军,要是遇到装备了燧发枪的明军,那可就彻底没用了!
不过此时的李自成还不知道这点!
作战方式商议完毕之后,一众将士当下离开了李自成的营帐,然后快速带领自己麾下的部队准备作战。
毕竟这可是整整十七万人的军队啊!
想要让他们协调作战可没有那么容易!
而农民军这边的动静自然也引起了明军哨骑的注意,没过多久,哨骑便将这件事情汇报给了朱慈烺。
当朱慈烺得到消息的时候,他就知道大概是李自成已经察觉到了他们的存在,所以准备应战了。
不过这对于朱慈烺而言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毕竟根据哨骑回报,双方之间的距离已经不到十里了。
在这个范围内,大军的踪迹肯定是瞒不住的,差不多也到了该准备作战的时候了。
紧接着,朱慈烺看向一旁的唐王说道:
“唐王叔,开始吧。”
唐王听到这话,脸上带着一丝恭敬道:
“臣遵旨!”
随后便策马前往前方,不多时,大军开始缓缓变换阵型。
朱家军统一来到了阵前。
之前为了彰显朱家军的特殊性,朱慈烺特意为朱家军准备了新的甲胄,并且甲胄的颜色统一都是明黄色的,乍一看上去金光闪闪,颇具威严。
当然不一定都是全新的甲胄,其中很多一部分都是旧的,之后刷了金漆。
那明黄色的甲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就像一片金色的海洋,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很快,最前方的朱家军便列队完毕了。
和之前的作战方式一样,走在最前方的是大约三千朱家军,他们手持盾牌,主要负责抵挡射来的箭矢。
剩下的朱家军则人手一把燧发枪,主要负责射击。
至于剩下的大军,则是时刻待命,只等农民军撤退之时发动攻击。
队形列队完毕之后,大军继续上前进发。
一瞬间,紧张的气息开始弥漫开来,就像一层无形的雾气笼罩着整个战场。
虽然对于这次战争有绝对的信心,但所有人还是感到了紧张。
毕竟谁都知道,这大概率是朝廷和农民军最后的一次战争了,胜负在此一举!
就在朱慈烺这边准备就绪的时候,农民军那边也完成了列阵,然后向前推进。
李自成、张献忠等一众大将骑在战马上,跟着大军一起向前推进。
不过这次李自成明显谨慎了许多,时刻警惕着周围的环境,行军的步伐也慢了很多。
而此时此刻,因为已经暴露,所以前方明军的哨骑也不再隐藏了。
从李自成的方向望过去,能看到数以千计的骑兵在不远处不断徘徊。
那些骑兵们骑着高大的战马,身姿矫健,身上的铠甲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仿佛在诉说着即将到来的战斗。
看到这些骑兵的时候,哪怕是李自成也不由得心中感慨。
因为这些骑兵身材高大健硕,胯下的战马更是强壮无比,一看就知道非同凡品,远胜他们的骑兵。
他们的骑兵相比之下,简直像是一群瘦弱的绵羊。
不过对面的骑兵虽然厉害,但他们这边可是有十七万人,这十七万人就像一片汹涌的海洋,足以吞噬任何力量!
因此那些明军骑兵也不敢贸然行动,只能不断徘徊。
约莫又过了半个时辰之后,朱慈烺终于看到了前方的农民军大军。
这一刻,朱慈烺深吸了一口气,喃喃自语道:
“终于,该来的还是来了!”
只见此时此刻,出现在他面前的是一片浩浩荡荡的大军,几乎占据了整个视野。
那十七万人就像一片黑色的潮水汹涌澎湃,几乎铺满了半个汉中平原,一眼望不到头。
数不尽的旗帜在风中烈烈作响,仿佛是在宣告着他们的存在!
别的不说,气势这一块绝对是拉满了!
反观明军这边,如今只有七万兵力,数量上少了很多。
但此时此刻,明军这边却没有丝毫惧怕,因为双方的战力压根就不在一个层次。
与此同时,农民军这边也发现了明军。
当看到对方的阵营时,所有人的脸色都变得凝重了起来。
因为光看阵型,他们就知道前锋的军队绝不可能是一般的军队。
那整齐的阵型,如同刀切一般整齐,士兵们的步伐一致,仿佛是一个人在行动。
特别是最前面的军队,身上的甲胄居然都是金黄色的,犹如天神下凡一般!
不过李自成等人还是没多想,只觉得这些应该是从陕西调来的秦军或者是从四川调来的川军。
毕竟汉中周边也就只有秦军和川军才有这个规模了。
上一篇:大唐:从练武到修仙
下一篇:大明:开局废除宰相,老朱懵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