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第523章

作者:请叫我小九哥

  要是在以前,这样的事情连想都不敢想的,毕竟明朝虽然重视火器,但也不可能每年拿出五百万两银子用于火器的研发和生产。

  但如今,所有人都意识到了火器的重要性,自然是要紧着火器研究院的预算来。

  他们也满怀期待地希望火器研究院能够再拿出一件震撼世界的火器或者别的什么发明,让大明在世界上独占鳌头!

  不多时,朱慈烺便轻车熟路地来到了火器研究院。

  因为之前来过好几次了,他对这里的环境已经十分熟悉,哪怕穿着便装,门口的侍卫们还是一眼便认出了他,随后恭敬的行礼。

  “参见太子殿下!”

  朱慈烺挥了挥手,示意他们不必声张,随后带着李虎和几个侍卫径直走了进去。

  一进研究院的大门,便能看到宽敞的院子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火器模型和零件,叮叮当当的声音不绝于耳。

  朱慈烺没有停留,直接朝着毕懋康的部堂走去。

  而此时,白发苍苍的毕懋康正坐在书桌前,全神贯注地研发他心心念念的步枪。

  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的盯着面前的图纸,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眼前的这张图纸。

  纸张上密密麻麻地画满了步枪的各个部件和结构,旁边还标注着详细的尺寸和说明。

  让人感到欣慰的是,经过毕懋康长时间的努力和研究,如今他已经搞明白了步枪的基本原理。

  如今步枪的图纸已经全部画好了,只等工匠们按照图纸制造出零件,就可以尝试组装,然后进一步优化了。

  毕懋康心中估算着,最多一年之内,这步枪应该也就会制造出来了。

  一想到这里,他的脸上便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因为他知道此物一旦问世,必将震撼整个世界!

  “毕大人。”

  就在毕懋康专心盯着眼前的图纸,脑海中思考着还有什么地方需要优化的时候,一个熟悉而亲切的声音突然响了起来。

  毕懋康抬头一看,忽然发现门口处朱慈烺正笑意悠悠地走进来。

  “太子殿下!”

  看到朱慈烺亲自前来,毕懋康赶忙一下子站了起来,由于动作太猛,差点摔倒在地。

  他慌乱地稳住身形,随后走过来就要行礼。

  朱慈烺眼疾手快,连忙上前一把扶住了他,然后赶忙说道:

  “毕大人,之前不是说过了吗?以后见了本宫不要行礼,你怎么不听呢?”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责备,但更多的是关切。

  朱慈烺说完这话,赶忙拉着毕懋康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看着毕懋康那满头的白发和略显佝偻的身躯,朱慈烺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怜惜之情。

  没办法,这老爷子今年都七十五岁了,头发胡子全都白了,放在古代绝对算是老寿星了,朱慈烺还指望他多活几年,再搞点新发明呢,因此对他是相当的客气。

  眼看着朱慈烺这般态度,毕懋康心中自然也是一阵感动。

  他微微颤抖着嘴唇说道:

  “太子殿下放心,老臣这把老骨头还算硬朗,估摸着应该还能再活个三五年。”

  朱慈烺听到这话也是笑道:

  “三五年哪里够?本宫要你再活个十年,亲眼看着我大明日渐强盛。”

  “到时候大明的火器技术领先世界,百姓们安居乐业,那该是多么美好的景象啊!”

  毕懋康听到这话只觉得热血沸腾,他的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连说点头道:

  “太子殿下说的没错!老臣定要多活他个十年才行!”

  就在这时,朱慈烺突然话锋一转,问道:

  “想必本宫要去四川的事情,你也听说了吧?”

  毕懋康听到这话赶忙点了点头,脸上也多了一次担忧之色。

  虽然火器研究院不参与任何国家大事,只专注研究生产火器,但是这么大的事情毕懋康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不过他对此也没什么好说的,毕竟这也不是他可以插手的事情。

  他深知自己的职责是研究火器,为大明的军事力量提供强大的支持。

  朱慈烺见状又说道:

  “本宫不在的这段时间里,火器研究院的一切事情都由你做主,除了陛下的命令之外,你不需要听从任何人的命令行事,只专注自己的研究即可。”

  “若是有人敢来找麻烦,锦衣卫、东厂、西厂自会帮你处理,另外你如果有什么事情也可以去找他们!”

  “本宫已经打过招呼了,本宫不在京城的这段时间里,这三个衙门都会时刻保护火器研究院不被任何人骚扰。”

  说这话的时候,朱慈烺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威严,因为他绝不允许任何人在他离开期间干扰火器研究院的正常工作。

第370章 大明双枪手:朱慈烺!

  毕懋康听到这话心中又是一阵感动,随后他站起身来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开口道:

  “太子殿下放心,老臣知道了,老臣定不负太子殿下所托专心研究火器,为大明研发出更加强大的火器。”

  朱慈烺见此方才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突然就在这时,毕懋康似乎想到了什么,然后笑着说道:

  “太子殿下,您此次出征,老臣也没什么好送的,就送您两把火器吧。”

  哦?

  朱慈烺听到这话,瞬间来了几分精神。

  他深知毕懋康在火器研究方面的造诣极高,他要送自己的火器肯定不会是燧发枪或者鸟铳之类的一般火器。

  一时间,他的心中充满了期待。

  下一秒,只见毕懋康冲着一旁的工匠打了个招呼。

  那工匠瞬间明白了毕懋康的意思,然后赶忙走到不远处的柜子前,打开柜门之后,从里面小心翼翼地拿出了一个精致的盒子然后缓缓放在了朱慈烺面前的茶几上。

  紧接着,毕懋康亲自将盒子打开,出现在朱慈烺面前的便是一对精巧的‘手枪’了!

  虽然这个形容词可能不太准确,但此刻出现在朱慈烺面前的差不多就是手枪了!

  因为这玩意儿比任何火器或者火铳都要小,长度也不过就是二十厘米而已,只比一个成年人的手掌大了一些。

  它的外观十分精致,枪身雕刻着精美的花纹,散发着一种神秘而高贵的气息。

  不过这玩意儿应该还是属于燧发枪的范畴,因为朱慈烺在它的旁边看到了一根小小的杆子,应该是用来装填弹药的。

  随后毕懋康小心翼翼地拿起其中一把,然后对着朱慈烺说道:

  “太子殿下,您请看,这是老臣根据燧发枪精心制作出来的两把火器。”

  “它虽同样归属于燧发枪的范畴,但这小巧的构造却可以轻松地随身携带,而且使用起来极为方便。”

  “美中不足的是,它的射程可能短了些,大约只有三十米左右的距离。”

  朱慈烺听着毕懋康的介绍,心中早已激动得犹如波涛汹涌的大海。

  下一秒,他赶忙伸手将那火器拿在手中,细细地把玩起来。

  他轻轻地摩挲着那冰冷的枪身,心中不禁暗自感叹:

  好家伙,要是没有上面这根铁杆子的话,这玩意儿真就是一把活脱脱的手枪了,这简直就是穿越时空的奇迹啊!

  紧接着,朱慈烺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急切,迫不及待地说道:

  “现在就去试试吧,本宫已经迫不及待想要见识一下它的威力了。”

  毕懋康听到这话,赶忙道:

  “殿下稍等,老臣这就为您安排。”

  没过多久,一行人便浩浩荡荡地来到了火器研究院那宽敞的射击场。

  毕懋康亲自走到朱慈烺身边,开始为他演示装填弹药的方式。

  他一边操作,一边耐心地讲解着每一个步骤,演示完毕后,毕懋康亲自将弹药装填完毕,然后递给了朱慈烺。

  朱慈烺接过燧发枪,只觉得那沉甸甸的质感中蕴含着无尽的力量。

  他微微眯起眼睛,瞄准远处的靶子,手指轻轻扣动扳机。

  “砰!”

  伴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枪响,弹丸如闪电般瞬间射出,直接稳稳地命中了靶子。

  看着这一幕的时候,朱慈烺只觉得一阵舒畅,仿佛心中的所有阴霾都被这一枪彻底驱散了。

  “哈哈哈哈哈哈.”

  紧接着他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没想到之前自己射箭总是射不中,结果这开枪却是一打一个准,看来自己天生就不是射箭的料,而是天生适合玩枪啊!

  随后朱慈烺又兴致勃勃地拿起另外一把燧发枪。

  他按照毕懋康刚才演示的方法,亲自装填弹药,然后再次瞄准靶子,扣动扳机。

  “砰!”

  又是一声清脆的枪响,弹丸再次精准地命中靶子。

  那靶子在枪声的震撼下微微晃动,仿佛在向朱慈烺致敬。

  看到朱慈烺玩得这么开心,周围的人却并不像他那样轻松自在。

  他们全部心惊胆战地看着这一幕,眼神中充满了担忧和恐惧。

  虽然毕懋康制作的武器炸膛几率很小,但是谁又能保证这玩意儿不会突然炸膛呢?

  可要是万一炸膛了,再把太子爷给伤了,那可就是一场灭顶之灾啊!

  不过毕懋康却始终一脸淡定,眼神中透露出自信和从容。

  因为这两把小型燧发枪是他精心制造出来的,每一个零件都经过了精心的打磨和调试。

  而且他之前已经进行了无数次的测试,炸膛的几率极低极低。

  只要经常保养的话,根本就不会炸膛。

  并且因为火药和弹丸比较小,就算真的不幸炸膛了也不会危及生命,最多就是听个响而已。

  毕竟这是他为朱慈烺精心准备的礼物,他肯定考虑到了所有的安全性问题。

  在射击场痛痛快快地打了几枪之后,朱慈烺这才心满意足地停了下来。

  此时他一手一把燧发枪,倒真是有种‘双枪手’的味道!

  随后朱慈烺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笑着看向毕懋康说道:

  “这份礼物不错,本宫很满意,毕大人真是费心了。”

  毕懋康则是笑着说道:

  “殿下喜欢就好,这也是老臣应该做的,等到以后步枪研发成功,这种枪械也可以进一步改造,到时候装填弹药会更加方便,威力也会更加巨大。”

  这话朱慈烺自然是深信不疑的!

  因为毕懋康所说的,其实就是后世真正的手枪了!

  一瞬间,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战场上,大明的士兵们手持这种先进的步枪和手枪,所向披靡的壮观场景。

  这玩意要是真的研发出来,那可就不得了了,必将改变整个战争的格局!

  随后在毕懋康的带领下,朱慈烺又兴致勃勃地参观了一下火器研究院的其他地方。

  他看着那一间间摆满了各种火器的实验室,听着毕懋康那滔滔不绝的介绍,心中对未来的战争充满了信心。

  参观完毕后,他又交待了一些关于火器研发和生产的注意事项,然后才带着满意的心情回到了东宫。

  时间过得飞快,一眨眼间,又是半个月的时间过去了。

  如今已经是二月中旬,虽然这个时候的天气依旧寒冷,但比起过年的时候总算是暖和了一些。

  而且最近几天也没有下雪了,整个京城一片祥和的景象。。

  这一天,誓师大会之后,朱慈烺便吩咐给所有要去四川参战的士兵发了十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