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书上有虫
“那能不能在落雪之前,先夺回居庸关?”次辅严贤提议道。
“京城若是一面屏障都没有,那鞑靼的铁骑就随时有可能南下,再次威胁到京城的安危。”
“很难!”大皇子苦涩的笑了笑:“建造居庸关的初衷,就是为了抵御北方的异族。”
“所以居庸关的坚固,各位大人想必也是知道的。”
“如今居庸关落在了鞑靼人手中,那对于我们大乾来说,就同样是一道阻拦我们北上的天下雄关。”
“想要在落雪之前夺回居庸关,几乎没有这个可能。”
众多官员闻言,全部都沉默了。
居庸关的坚固,在整个大乾的所有关卡中,都是名列前茅的。
以往就是因为有着宣府镇与居庸关作为屏障,靠近北方的京城才能安枕无忧。
谁都没想过,这道保护京城的屏障,有一天竟然会变成悬在大乾头颅上,威胁大乾京城的刀子。
这也让乾清宫内的百官,在心中把丢了居庸关的王子腾又狠狠地痛骂了一顿。
不过即便是有着大皇子如此详细的分析,隆正帝心中还是有些不甘心。
“如果朕把城防军,以及所有的溃军,还有这次来支援的军队全部交给你,可有信心在落雪之前夺回居庸关。”
“还是没有。”大皇子如实摇头:“这件事情其中的变故极大。”
“要看鞑靼在居庸关内留下了多少守军,更要看老天什么时候落雪。”
“若是明日就落雪,即便儿臣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在落雪之前拿下居庸关。”
“那也就是说,不是完全没有可能是吗?”隆正帝抓住了大皇子话语中透露的信息。
“这……是!”不敢欺君,大皇子只能如实回答。
“既然有可能,那就要试一试,京城不可毫无屏障的暴露在异族面前。”
“而且京城距离居庸关不过百余里。”
“即便是拿不下居庸关,大军也可及时返回京城。”
“可是父皇……”
“朕意已决!”隆正帝摆了摆手,打断了大皇子还未说出口的劝说。
“朕给你十万大军,朕的要求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夺回居庸关。”
“所需的一切粮草军械,自有户部工部备齐。”
“这……儿臣遵旨。”无奈之下,大皇子只能接受旨意。
“既然如此,那皇儿便去整军备战吧。”
“所需的一切东西,直接通知户部与工部。”
“是,儿臣告退。”向隆正帝请示过之后,大皇子便带着贾钰与顾范两人离开了乾清宫。
至于邹哲,齐彦,冯唐,裘良等人,大皇子并没有叫上。
因为这些人,在接下来根本就用不到了。
无论是龙禁卫,还是城防军又或者是五城兵马司,他们的职责都是守卫京城。
如今大军出征居庸关,自然不可能带上他们。
所以此次出征的主力,还是江南大营以及其他地方派来的援军,以及大皇子重新聚拢起来的两万多溃兵。
至于顾范,战争中最重要的就是信息,皇城司作为大乾的耳目,自然不能漏下。
第71章 战前分析,荣国府真作死啊
“两位将军请坐。”离开乾清宫之后,大皇子并没有带着两人回到之前的营地,而是直接来了他自己的宫殿。
在让人上茶之后,大皇子拿出了几枚棋子,这才回归主题。
“昭勇将军请看,这是我们目前可以动用的全部兵力。”
“其中不包括骁骑营在内的江南大营援军四万余人,其他地方赶来的援军三万人。”
“还有京城内的骁骑营,以及由两万多名溃军组成的新军。”每说一句,大皇子就在桌子上摆下几枚棋子。
“虽然在这段时间,也陆续有其他溃兵回到京城。”
“但数量太少,而且时间太急,根本就派不上用场。”
“所以我们目前可以动用的兵力只有这些,号称十一万。”
“不过实际兵力,孤预测也就九万左右,甚至可能会更少。”大皇子将放下的棋子又拿起了两枚,使得桌子上的棋子只剩下了九枚。
“而我们的目标,则是城高墙厚的居庸关。”大皇子在九枚棋子前放下了一个酒杯。
随后往酒杯中扔下了三枚黑色的棋子。
“一旦鞑靼部在居庸关内留下的兵力超过三万,那我们几乎就没有拿下居庸关的可能。”
“不知两位将军可有什么破城之策?”
说完之后,大皇子就看向了贾钰与顾范两人,不过主要目光还是看向贾钰,顾范只是顺带的。
毕竟皇城司不属于正经的军队,顾范在这方面也不是很擅长。
“殿下,面对这种情况,恐怕除了强攻没有任何办法,除非我们的对手是王子腾。”贾钰无奈道。
大皇子:“……”
大皇子瞬间就沉默了,哪来那么多王子腾给他们打。
“不过殿下也不用太担心,末将推测,鞑靼在居庸关内留下的守军,绝对不会超过三万人。”
说着贾钰便同样抓起一把棋子:“这次鞑靼部南下,虽然号称是二十万大军,不过实际兵力……”
贾钰看向顾范,顾范连忙回答:“实际兵力只有十七八万。”
贾钰闻言,便按照顾范所说,撒下了十八枚棋子。
随后继续道:“宣府镇外,鞑靼大军与宣府镇守军苦战月余。”
“虽然最后采用了诱敌之计拿下的宣府镇,但自身的损失应该也不少吧。”
“起码攻城时的伤亡,以及装作溃败时的伤亡是做不得假的。”
“伤亡应该在三万人以上。”顾范自觉补充道。
“就算是三万。”贾钰拿走三枚棋子:“另外在居庸关外。”
这次没等贾钰看向顾范,顾范便主动把话接了过去:“因为居庸关的沦陷,其中有白莲教与军中内应的勾结,鞑靼人的损失并不大,只有一万多人。”
“就算他一万,而在京城外,鞑靼军队又损失了近万人。”贾钰接连拿走两枚棋子。
“也就是说,鞑靼目前,最多只剩下了十二三万的兵力,甚至更少。”
“如果他们在居庸关与宣府镇留下太多的兵力,剩余的区区几万人,如何掌控如此广阔的草原?”
“言之有理。”随着贾钰的分析,大皇子的目光也越来越亮。
“只要鞑靼留在居庸关内的兵力不超过三万人,我们就有夺回居庸关的可能。”
“不过这些,也只是我的推测罢了。”贾钰继续说道。
“大军出征的时间,可以往回推迟几日,仔细的打探一下居庸关那边的情报。”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正好从其他地方赶来的援军,在到达京城之后,也需要休整几日。”
“那便这样决定。”大皇子直接确定了下来。
“这件事情还需要顾指挥使多多费心。”
“不只是居庸关那边的情报,宣府镇甚至是草原上的情报也要多多留意。”
“殿下放心,臣自当竭尽全力。”顾范连忙起身保证道。
他当然知道,大皇子叫他来,为的就是皇城司的情报能力。
“有了顾指挥使的鼎力相助,孤便放心多了。”
“等到夺回居庸关之后,孤定会为顾指挥使请功。”
“臣多谢殿下。”顾范顿时心中一喜。
对于大皇子能不能夺回居庸关,顾范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所以这送到手边的功劳,他自然是乐意至极。
而且即便是失败了,也和他没有关系,他只是个提供情报的。
如此稳赚不赔的事情,他当然没有任何拒绝的理由。
随后贾钰与大皇子又商讨了许多出征后的细节,直到天色渐晚时,贾钰才离开了皇宫。
不过在回到军营时,却从亲兵口中听到了一件让他意外的消息,贾琏竟然又来了。
虽然很快就猜到了贾琏再次来军营的目的,不过贾钰还是去见了贾琏。
“钰兄弟你可算是回来了。”看到贾钰回来,足足等了有大半日的贾琏连忙起身迎了过来。
“军务繁忙,让琏二哥久等了。”随意解释了一句,才继续问道:“琏二哥此次来军营,可是有什么事情?”
“这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老太太听说城外的鞑靼军队已经退了,所以让我来问问,钰兄弟什么时候有时间回府里看看。”
“另外钰兄弟封爵这么大的事情,可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必须要好好庆祝一番。”
“老太太还想着要为钰兄弟办一场封爵宴呢。”
听到贾琏的话,贾钰心中真是又好气又好笑。
好笑的是贾母还真是锲而不舍啊,又让贾琏来邀请了他一次,这个时候倒显得她成什么关爱后辈的人了。
好气的则是,他们是真作死啊,怪不得原著中的下场那么惨。
如今战争还未结束,辽东镇那边还在打仗,甚至居庸关与宣府镇还在鞑靼部手中。
结果这个时候,贾母竟然想搞什么封爵宴,这不是作死是什么。
荣国府想作死,可不要连累他啊,起码绝对不能让他们打着自己的名义胡作非为。
这件事情要是传到隆正帝耳中,隆正帝会怎么想?
那之后可就不是搞封爵宴了,就是皇帝搞贾钰了。
贾钰当即否决道:“如今战事未平,怎可大肆庆祝,封爵宴的事情就算了吧。”
“另外大军出征在即,我还要整军备战,实在抽不开身。”
“如若没有什么其他的事情,琏二哥就请回吧。”
第72章 阿鲁台语出惊人的提议
“那好吧,我就先回去了。”明白了贾钰的意思,贾琏只好离开了营地。
不过这次他倒是学聪明了,回到荣国府之后,立即去见了贾母。
“怎么去了那么久?”见到贾琏回来,贾母起身问道。
“老太太,之前钰兄弟入宫了,我也是等了好半天,才等到钰兄弟回来。”贾琏连忙解释。
“原来是这样。”贾母也没有在意这件事情:“那钰哥儿怎么说?”
“老太太,钰兄弟说了,战争还没有结束,封爵宴的事情就先暂缓一段时间吧。”贾琏回答道。
贾母闻言拍了拍额头:“还真是老糊涂了,竟然把这么大的事情给忘记了,差点给府里招来祸事。”
转而又问道:“那钰哥儿有没有说什么时候回来看看?”
“这……”一件事情都没有办成,贾琏有些心虚,不过犹豫了一下之后还是如实说道:“钰兄弟说,他现在出征在即,要整军备战,短时间内还是抽不开身。”
说完之后,贾琏就闭上了嘴,小心翼翼的看着贾母。
不过很快贾琏就放下了心来,因为贾母的注意力,完全被贾钰要出征的消息吸引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