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书上有虫
不过如今贾钰已经展现出了自己的价值,那自然就不能像以往那般随意对待了。
按照贾母的想法,等到将来贾宝玉接管了荣国府,身边必定不能少了帮扶的人。
而展现出自己价值的贾钰,就是一个很好的人选。
所以贾母此时也是有意想缓和一下两人之间的关系。
当然,这些贾钰自然还不知道,要是贾钰知道了贾母现在的想法,一定会问她一句脸大不。
而贾宝玉面对贾母的劝说,虽然打心底儿还是对贾钰这等“国贼禄鬼”百般瞧不上,不过碍于贾政还在这里,所以还是点了点头:“宝玉知道了。”
看到贾宝玉点头,贾母的心情也好了许多:“这就对了,一笔写不出两个贾字,以后你们要好好相处。”
“不过说起来,也不知道林丫头怎么样了,听说之前南方也不安宁,在闹倭寇。”
“老太太您就放心吧,林姑娘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会平安回来的,老太太可莫要担心坏了身子。”鸳鸯连忙安慰道。
“说的对,一定会平安回来的。”贾母点了点头。
“行了,今天大伙儿担惊受怕了一整天,我也有些乏了,都回去休息吧。”
众人闻言,陆续起身行礼后离开,至于贾宝玉,自然是留了下来。
一直以来,贾宝玉都是被贾母带在身边养着的。
当然,贾宝玉也是怕离开贾母之后,被贾政秋后算账。
另一边,在离开荣禧堂之后,贾琏王熙凤夫妻二人也是走向了自己的院子。
“二爷,咱们这位钰兄弟我怎么从未听说过,他和宝玉是不是有什么过节?”回去的路上,王熙凤压抑不住心中的好奇,开口询问道。
“确实是有些过节,不过那个时候,你还没嫁入荣国府呢,自然也就不知道了。”贾琏将贾宝玉被贾钰一板凳开瓢的事情,详细的给王熙凤说了一遍。
“从那以后啊,就没人敢在府内提起过钰兄弟了,所以你才会不知道。”
“原来是这样,那咱们这位钰兄弟可真是好大的胆子啊。”在贾琏说完之后,王熙凤震惊的张大了嘴巴。
以贾母对贾宝玉的宝贝程度,贾钰竟然敢把贾宝玉开瓢,可以算得上胆大包天了,反正这种事情,她是想都不敢想的。
“不过咱们这位钰兄弟可不简单,如此年龄就得了爵位,前途不可估量啊。”
“你可莫要因为宝玉的事情就去得罪钰兄弟,相反,你还要尽量与钰兄弟交好。”王熙凤叮嘱道。
“我的二奶奶你就放心吧,这种事情我怎么可能想不明白。”
“而且我觉得钰兄弟其实也不难相处,挺豪爽大方的。”
“听你这么说,你和钰兄弟很熟喽?”王熙凤显得有些意外。
“也算不得多熟悉,不过应该还算是凑合,上次去金陵,钰兄弟还请我去悦来楼吃饭呢。”贾琏表面上做出不以为意的样子,不过嘴角的弧度却显示出他的心情很不错,感觉很有面子。
“那你来和我说说这位钰兄弟的事情。”王熙凤也被勾起了好奇。
“没问题,咱们这位钰兄弟可了不得,从小就……”
这一边,贾琏向王熙凤讲述着贾钰的事情。
另一边,贾钰和大皇子已经到了京城的北门。
他们刚刚到达北门,就看到了正在调动的军队。
正是城防军的将士,为首的是四名卫所指挥使。
“参见殿下!”看到大皇子,四名卫所指挥使连忙向前行礼。
“嗯!”大皇子点了点头,随后开口道:“接下来,就由我们来驻守北门了。”
“北门会是压力最大的一面城门,所以北门的防守对京城来说,是重中之重,万万马虎不得。”
“不过在安排具体的任务之前,我还需要对你们四个卫所的实际情况做一些了解。”
说完之后,大皇子就挥手叫来了自己的亲卫统领:“去吧,动作尽量快些,时间不等人。”
“是。”亲卫统领行礼之后,就带着一些护卫离开了,看样子,去的似乎是城墙下的临时营地。
大皇子的这个举动,顿时就让四名卫所指挥使心中,都浮现出了一丝不好的预感。
虽然不知道大皇子是要做什么,但总感觉不是什么好事。
第49章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殿下,四个卫所的具体人数已经统计出来了。”两刻钟之后,大皇子的亲卫统领拿着一份名单走了回来。
“拿来我看看。”大皇子接过名单。
然而大皇子还没来得及看,他面前的四名卫所指挥使,就已经肉眼可见的紧张了起来。
他们都没想到,大皇子在见到他们的第一件事,竟然就是派人调查他们卫所的实际兵力。
偏偏他们还经不起调查,这也让他们越发的担心了起来。
最后在他们忐忑的目光下,大皇子缓缓放下手中的名册:“好,好的很。”
“按照正常情况,一个卫所满编应该有五千五百人左右。”
“即便是有允许之内的空缺,那也不应该低于五千人。”
“但是你们这四个卫所,人数最多的也才四千四百人。”
“最少的,甚至连四千人都不到,你们来说说,人呢?”
在大皇子的注视下,四名卫所指挥使的额头上全部冒出细密的汗珠,是被吓出来的。
“怎么,说不出来?”大皇子的眼神越发锐利。
四名卫所指挥使继续默不作声,他们当然知道人哪去了,但是不敢说出来啊。
“哼……”大皇子冷笑一声,四名卫所指挥使瞬间身子一抖。
其中一人连忙说道:“回禀殿下,我们四个卫所的兵力原本是足额的,只是今日与鞑靼人战了一场……”
在大皇子的眼神下,开口解释的卫所指挥使声音越来越低。
这个借口实在是太拙劣了,就连他们自己都不相信,就更别说大皇子了。
毕竟原本就驻扎在北门的卫所就不说了,但今日根本就没有参战的卫所,总不能也把黑锅丢给鞑靼人吧。
“尔等是要欺君吗?”大皇子平淡问道。
但这一句,在四名卫所指挥使耳中却无异于一道惊雷。
四人闻言,连忙跪地请罪:“我等有罪,请殿下责罚。”
“哼,不找借口了?”大皇子冷哼一声:“具体是因为什么原因,孤比你们更清楚。”
“按理来说,你们的这种行为,是要被杀头的。”
四名卫所指挥使顿时身子一颤,脑袋埋的更低了,都已经贴在了地上。
“但是,如今大敌当前,孤给你们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只要这次能守住京城,孤可以向你们保证,你们之前的事情既往不咎,而且还可以得到应得的封赏。”
“但要是……”大皇子没有继续说下去,不过意思都懂。
守不住京城,那就数罪并罚。
不过这个,四名卫所指挥使已经完全不在意了,只记住了守住京城就能既往不咎。
因为要是守不住京城,他们本来就要死,哪还用得着在乎什么数罪并罚。
一瞬间,四名卫所指挥使的干劲就被求生欲提升了起来。
“现在开始分配任务。”大皇子提高了几分音量。
四名卫所指挥使连忙竖起耳朵,等待大皇子的吩咐。
“如今鞑靼还没有攻城的打算,我们不能所有人都在城墙上和他们耗着。”
“从现在起,四个卫所轮流驻守城墙,每三个时辰轮换一次,另外三个卫所就在城墙下休息。”
“顺序由你们四人自行决定,但必须要做到甲不离身,刀不离手,随时登上城墙作战的准备。”
“另外骁骑营都是骑兵,不善于攻坚战,就先充当预备役,以备不时之需。”
像骁骑营这种精锐骑兵,大皇子可不舍得把他们浪费在城墙上。
“末将领命!”贾钰与四名卫所指挥使一同行礼。
对于大皇子的安排,贾钰那是非常的认同。
要是把他辛辛苦苦训练出来的骁骑营放到城墙上,他能心疼死。
对此,其他的四个卫所指挥使也无话可说,大皇子给出的理由非常充分。
“那你们就先去做准备吧。”大皇子摆了摆手,示意四名卫所指挥使可以离开了。
等到他们离开后,才有些疲倦的揉了揉额头:“真是让人头疼啊,这些人不逼他们一把,他们永远不会拼死一战。”
“贾兄,你说我们能守住京城吗?”
“必然可以。”贾钰毫不犹豫回答。
“哦?贾兄就这么有信心?细来说说看。”大皇子被贾钰肯定的回答惊讶到了,他都没有那么大的信心,贾钰为什么会有?
毕竟现在京城内的可用兵力比宣府镇的时候还少,质量也略有不足。
而京城,却远比宣府镇要大的多,这代表着需要防守的区域更大。
即便是京城的城墙更高大一些,但也不足以弥补上面的那些劣势,他想不明白贾钰为什么会这么有信心。
“很简单,我虽然不认为我们现在的实力够强,但我认为,鞑靼部不敢与我们死磕。”
“毕竟……草原上可不止鞑靼部这一个势力。”贾钰走向旁边的地图,在北方区域指了指。
“北方草原虽然辽阔,但却部落众多,势力错综复杂。”
“其中最为强大的三个,就是鞑靼,女真,以及瓦剌三个部落。”
“这三个部落之间为了争夺草原,那可是经常发生摩擦,甚至可以说是积怨已久。”
“就比如这次,鞑靼部与女真族虽然一同南下,但却选择了不同的进攻方向。”
“除了更加方便一些,两个部落之间也难免有相互提防的意思。”
“如今鞑靼部先后攻陷宣府,居庸二城,看似势不可挡。”
“但即便是采用了取巧的方法,鞑靼部自身的伤亡也一定不小。”
“尤其是今日,又在京城外折损了上万精锐。”
“一旦鞑靼部损失过多的兵力,拥有广袤草原,但是却兵力不足的鞑靼部,就会成为草原上的一块肥肉,引来其他部落的分食。”
“别的不说,起码瓦剌部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毕竟瓦剌部与鞑靼部之间的恩怨,那可是难以化解的。”
“殿下觉得,在这种情况下,鞑靼部会不顾一切的与我们死磕到底吗?”
贾钰的讲述,让大皇子眼中闪过异样的光彩。
虽然已经尽量看重贾钰了,但此刻大皇子才发现,他还是低估了贾钰的能力。
在他们的注意力,还都放在眼前的战场时,贾钰的目光,却已经看向了战场之外的地方,从而推断战局的演变。
可真应了那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
题外话!
各位读者大大好,我今天看到了许多评论,所以在这里挑选几个主要的问题回答一下。
原本是不想占用正文字数的,不过作者有话说只能说三百个字,真是废物,只能放到这里了。
第一,关于金陵贾家会不会被宁荣二府连累的事情。
首先,从关系上说,金陵贾家与宁荣二府确实是比较远了,不过毕竟是一个家族。
贾芸这种是没有被连累,不过贾芸这种支脉,本来就已经破落了,主角家里可还家大业大,难免不会被盯上。
而且皇帝的目标,也不只是针对一个贾家,而是所有开国一脉的家族,甚至是所有士族,所以不得不防。
第二,主角绝对不会去舔宁荣二府,包括那些金钗,只会以普通的关系相处,说白了就是能处处,不能处滚。
交好林如海,也不是因为林如海是荣国府的女婿,是因为林如海是皇帝信任的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