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开局从军,杀倭寇筑京观 第20章

作者:书上有虫

第33章 与皇子称兄道弟!

“老爷,夫人,大爷回来了。”下人步伐急促的跑来,同时高声喊道。

“钰儿回来了?”正在用餐的贾牧,白夫人先是一惊,随后面色大喜,连忙朝着屋外走去。

刚走出房门,两人就看到了前方大步走来的贾钰。

“钰儿你回来了,有没有受伤……”刚一走近,白夫人的视线就在贾钰的身上不停的打量。

直到看到贾钰安然无恙,身上没有任何的伤口,才松了一口气。

“母亲放心,孩儿一切都好。”贾钰笑道。

“都好就好。”白夫人连连点头,不过还是有些心疼的看着贾钰:“都瘦了,这段时间一定是吃了不少苦吧,当初就不该让你去从军……”

白夫人不停的在贾钰耳边诉说着自己的不满,不过贾钰却没有丝毫的不耐烦。

最后还是贾牧听不下去了,打断了白夫人接下来的话。

“你这妇人胡说什么,钰儿做的是保家卫国的大事,是我们贾府的骄傲。”

说着便用力的拍了拍贾钰的臂膀:“你在海州立下的战功为父已经知道了,为父只能说做得好。”

“那些倭寇胆敢踏入我们大乾的领土,就该让他们长长教训。”

“对对对,我儿甚是威风。”白夫人也收起了刚才不满的情绪。

归根到底,也不是不满,只是不舍的。

“对了,现在仗已经打完了,钰儿你是不是可以在家中多住些时日了。”

“母亲,恐怕还不行。”在白夫人期待的眼神中,贾钰缓缓摇了摇头。

“不行,这是为何?”白夫人脸上的笑容消失了。

“北方战败,王子腾轻敌冒进中了鞑靼人的埋伏,不仅京营损失惨重,宣府镇也丢了。”

“朝廷派来特使,调江南大营北上增援,骁骑营只是路过金陵,明日一早就要出发,孩儿只是抽空回来看望一下二老。”

“北上……”白夫人的面色逐渐发白。

不仅还要继续打仗,而且还是去北方打鞑靼人,这可比打倭寇危险多了。

“父亲,母亲,我还要赶回军中,如今见二老无恙,孩儿就回去了。”

“钰儿……”白夫人抬了抬手,不过却又被贾牧按了回去:“去吧,要以大局为重。”

“好男儿自当保家卫国,建功立业。”

“不过你还去见见灵儿吗?她可是想念你这个兄长想念的很。”

“时间紧迫,孩儿就不去了,孩儿不孝,父亲母亲保重。”贾钰后退两步,跪在地上磕了个响头后起身离开。

看着贾钰的背影,白夫人泣不成声,贾牧也是抹了抹眼角。

……

回到军中之后,贾钰先是去了大皇子那边,毕竟是皇子,需要谨慎对待。

而大皇子看到贾钰这么快就回来了,也是有些惊讶:“军队明日才出发,将军不多留些时间?”

“军事为重,容不得马虎,而且能回去告知家中父母一声,也已经足够了。”贾钰回答道。

“将军忠肝义胆,天地可鉴。”

“大乾若是能多些像将军这样的人,何愁外敌入侵。”大皇子感叹道。

“特使过奖了。”贾钰微微拱手。

“这可不是过奖,而是发自肺腑之言。”大皇子感叹一声。

朝中的情况,他比谁都清楚。

各个派系争权夺利,身居高位尸位素餐。

欺上瞒下,阳奉阴违者,更是不知道有多少,真是让人头疼。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如此感叹。

若此次指挥京营作战的是贾钰,或许根本就不会有此大败。

当然,大皇子也只是想想而已,毕竟京营节度使这个职位,可不是有能力就能坐上去的。

不过这也让大皇子心中起了扶持贾钰的心思,如今大乾的军队太过于腐朽了,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

而贾钰正合适,自身勇武,而且善于练兵。

最重要的是,贾钰现在还很年轻,以后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唯一的不足之处,就是贾钰出身贾家。

他可是知道自己的那位父皇,有多么忌惮四王八公一脉。

若是真的扶持贾钰身居高位,岂不是又要重现当初开国之初,四王八公一脉在朝堂上一家独大的局面,这种情况可不是当权者乐意看到的。

……

次日,骁骑营便正式踏上了北上的道路。

金陵距离京城,足足有两千里之遥,在正常行军的情况下,哪怕是以骁骑营的速度,最少也需要十日才能到达。

而接下来的几日,也让大皇子对骁骑营有了新的认识。

不过这一次,就不是因为骁骑营的战斗力了,让大皇子再次惊叹的,是骁骑营的纪律性。

一般的军队,每天行军三四十里就算是不错了。

骑兵每天的行军距离虽然可以超过百里,但也很少能达到一百五十里。

结果骁骑营在每日接近两百里的高强度行军下,不仅阵型不乱,竟然还没有丝毫的抱怨,这让大皇子都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这也让他对贾钰的练兵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对此,贾钰自然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毕竟他练兵的方法,去江南大营随便打听一下就能知道。

而且知道是一回事,但能不能练出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所以他也不怕说出去。

不过大皇子在听完贾钰的讲解之后,却有些不敢相信:“就这么简单,贾兄你可不要觉得我不懂军事就诓我啊。”

“都兄弟,我还能骗你不成,而且我骗你能有什么好处。”草地上,贾钰撕下一条烤的金黄冒油的兔腿递给大皇子笑道。

或许是想要打听他的练兵方法,大皇子这几日经常找他聊天。

大皇子有意交好,贾钰自然也是顺着杆子往上爬。

而且既然大皇子想要隐瞒身份,贾钰自然也是装作不知道,就如平常人一般结交。

贾钰了解过这些位高权重之人的心理,他们总会认为,以平常身份结交到的朋友,才是真正可以交心的朋友,不是冲着他们的权势而来的。

所以一来二去之间,两人直接称兄道弟了起来。

而大皇子在接过贾钰递来的兔腿之后,也是没有丝毫嫌弃的咬了一口,苦笑着摇了摇头:“我只是没想到,想要练出一支精兵竟然会这么简单。”

“而且既然这么简单,大乾的其他军队,又为什么连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到。”

第34章 待我功成名就,自有大儒为我辩经

“简单?”

“有些简单的事情可未必好做啊。”看到大皇子有些钻牛角尖了,贾钰嗤笑一声。

“说白了,弟兄们当兵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那一口饱饭。”

“我能让他们拿到应得的军饷,而且不仅能让他们吃饱,还能让他们吃好,让他们吃到肉,他们自然会尽心尽力的训练,用来回报我的付出。”

“其他人,可以做到这些吗?”

面对贾钰的反问,大皇子瞬间就沉默了。

军中的事情,他自然也知道,其他军中的士卒,别说吃好了,能吃饱就算是不错了。

有些士卒,甚至都拿不到足额的军饷。

面对这种情况,他们又怎么可能会全心全意的训练,当然是敷衍了事。

可是他能怎么办,只要是人,就会有贪欲,大乾军中的普遍情况就是这样。

他也不可能一下子处理掉军中的大半将领,甚至还可能会牵扯到兵部户部的官员。

如此一来,整个朝廷都会动荡。

可要是不处理这些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他们坐在那些位置上胡作非为,大乾的军队只会越来越腐朽,可真是进退两难。

正如贾钰所说的那样,简单的事情还真未必好做啊。

许久之后,大皇子起身朝着贾钰重重行了一礼:“贾兄高见,愚兄受教了!”

“不过是寻常聊天而已,李兄用不着这么严肃,快坐下休息吧,待会还要赶路。”

“贾兄所言极是。”大皇子点头重新坐回了贾钰身侧,不再继续刚才的话题,这件事情不是他在短时间内能解决的。

不过这也让他对贾钰更加看重了几分,心中下定决心,等回京之后,一定要与父皇好好聊聊贾钰的事情。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要好好了解一下贾钰这个人。

“贾兄,在这次的抗倭战争中,你可是大放异彩。”

“等到之后战争结束了,朝廷的赏赐一定少不了,你有没有什么想要的?”

“要说想要的,那自然是封侯拜将,名流千古。”贾钰直言不讳道。

而大皇子对贾钰的回答,也是有些意外,竟然不是那些保家卫国乃分内之事,不求朝廷赏赐的忠君爱国之言。

不过大皇子对贾钰的回答却不觉得反感,也不觉得功利。

毕竟是人就会有私欲,哪有人真的那么无私,所谓的忠君爱国,也只不过是些场面话罢了。

起码那些喊着忠君爱国的人,还不如贾钰做得好,一个个只会中饱私囊。

而贾钰却能善待士卒,为大乾练出了一支精兵,并且在战场上大放异彩,这就高下立判了。

而且想要封侯拜将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是所有武将的追求,贾钰的话,只让他感受到了少年将军的满腔热血,意气风发。

不过嘴中还是忍不住调笑道:“你这家伙还真是直接啊。”

“这有什么直接的。”贾钰脑袋一扬:“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我现在已经是将军了,当然要想着封侯拜将更进一步,难不成混吃等死吗?”

“你这……有道理!”贾钰的话让大皇子有些哭笑不得。

不过这句话细品之下,还真是话糙理不糙。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确实不是好士兵,因为这说明,那个士兵没有建功立业的抱负,没有足够的信心与决心。

“不过你想要封侯拜将恐怕没有那么容易,毕竟你以后的名声,似乎不会太好。”

“以后的名声?”贾钰有些纳闷了。

他也没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啊,名声怎么会不好,而且还是以后的名声,难不成大皇子会未卜先知?

“难不成你忘记了海边的那十一座京观?还有山上的那一把大火?”看着贾钰纳闷的样子,大皇子笑着解释道:“你这样做,固然很解气。”

“不过等这些消息传回京城,你在那些文官眼中,恐怕就要变成残暴不仁的代表了。”

“他们怎么看我关我屁事。”贾钰不屑一顾。

大皇子愕然:“你难道就一点都不在意?”

“这有什么可在意的,我做的是保家卫国的事情,轮得到他们来评说?”

“而且那些倭寇,杀害了我大乾无数的百姓,掠夺走了无数的金银钱财,用再残忍的方式弄死他们也不为过。”

“若只是因为我把他们的脑袋砍下来做成京观,放火烧山,就辱骂我残暴不仁,那也只能说明他们就是一群腐儒。”

“一群腐儒的评价,又有什么可在意的。”

“当年诸葛孔明不也烧死淹死过很多人,如今不还是被世人所追捧,没有被挂上残暴不仁的名头。”

上一篇:我的谍战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