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书上有虫
“真是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未曾想过,我荣国府竟然还会有今日的下场,我定要让那小畜生付出代价。”
“对,老太太说的对,必须要让那贾钰付出代价。”王夫人同样说道:“我这就书信一封,让我兄长明日一起弹劾贾钰。”
“如此甚好。”贾母心中少有的对王夫人欣慰了一些。
明日如果能有王子腾一起弹劾贾钰,那他们的声势就会壮大许多。
随后恨声道:“而且不止如此,立即派人去通知老亲们,让他们一起弹劾贾钰,我要让他丢了爵位,让他在朝堂上,满堂皆敌,寸步难行。”
“老太太,这可使不得啊。”贾赦连忙阻拦道。
“我们这只是一家人之间的家事,要是闹到了朝堂上,而且还要拉上其他的老亲一起,那事情可就严重了。”
“家事?他们有把我当做是家中长辈吗?”贾母恼怒道。
“既然他们敢忤逆我这个老祖宗,那我就要让他们知道这样做的后果。”
“我就是要把事情闹大,我要让他明白一个道理,不要以为立了些战功,封了伯爵,就可以欺辱我荣国府了。”
“想当初国公爷为国征战的时候,他还没出生呢。”
“老太太……”
“够了,连你也要忤逆我了吗?”贾母直接打断了贾赦接下来要说的话,目光死死的盯着贾赦。
贾赦闻言,认真的看了贾母一眼,随后无奈的行了一礼:“孩儿不敢。”
“孩儿今日也受到了些许惊吓,就先回去休息了。”
“去吧。”贾母摆了摆手。
贾赦则是长叹一声,离开了贾母这里,心中满是无奈。
贾母若是真的按照她刚才所说的去做,那他们荣国府,今后与昭勇伯府之间的关系,就再无缓和的可能了,从此便会势不两立。
……
很快,一个个荣国府的下人,便带着书信前往了其余开国一脉的府邸。
当然,其中并不包括除了北静王府之外的其他三座王府。
毕竟其他三座王府,早已经搬离了京城。
当初的四王,如今还留在京城的只剩下了北静王一人。
而且这些年来,北静王府也是异常的低调,与其他开国一脉的联系也减少了许多。
所以在刚刚收到荣国府那边送来的书信时,北静王还是非常惊讶的。
当然,更让他惊讶的还在后面。
当看到荣国府要请他和其他人一起弹劾贾钰时,北静王水溶更是震惊的说不出话来了。
贾家的老太君,要求他去弹劾贾家的新贵伯爷,这是什么操作,他怎么有些看不懂了呢?
再看看信中的原因,贾钰忤逆长辈?
也就是说吵架了,但吵什么架能达到把事情弄到朝堂上的地步,这让水溶本能的感觉,这件事情恐怕不简单。
“荣国府的人还说什么了吗?”水溶朝着旁边的王府管家问道。
“没有了。”王府管家摇了摇头。
“那就安排人去打听一下,我要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水溶吩咐道。
“是。”管家领命后离开。
……
与此同时,镇国公府中的牛继宗,自然也看到了荣国府送来的书信。
在看到上面的内容之后,下意识的就皱了皱眉。
“这是怎么了?”牛继宗的夫人正好也在,看到牛继宗皱眉,立即问道。
“这荣国府的人也不知道发什么疯,竟然要让我在明日早朝时,弹劾钰哥儿不孝。”牛继宗没好气道。
“什么?弹劾钰哥儿不孝?”牛继宗的夫人也是大吃一惊。
这不孝可不是什么好名声,大乾以孝治国,要是被人订上不孝的罪名,那事情可就严重了。
“你自己看。”牛继宗把手中的书信交给自己夫人。
牛继宗的夫人闻言,连忙看了起来,还真是要弹劾贾钰不孝。
“老爷,那我们怎么办?”牛继宗的夫人连忙问道,语气中有些担心。
他可是知道的,她家老爷对贾钰的态度是有意交好。
而且如今她儿子牛奔,可还在贾钰手下为将。
他们前两天刚把自己儿子送到贾钰手里,这两天就去弹劾贾钰,那牛奔绝对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夫人你就放心吧,我又不是老糊涂了,当然不会做这种蠢事。”牛继宗立即说道。
“而且我与钰哥儿结交的时间虽然不久,但看的出来,钰哥儿此人是可以结交的,而且谦逊有礼,根本就不像信中描述的那样嚣张跋扈,目中无人。”
“所以这件事情,其中必定另有起因,我可不会傻乎乎的去做这个冤大头,替荣国府去冲锋陷阵。”
“这就好。”牛继宗的夫人闻言松了一口气,她就怕自家老爷会顾及什么以往的情分,无缘无故的去得罪其他人,给府中树敌。
更何况贾钰如今还是朝廷中的新贵,不是好惹的。
这时,牛继宗的屋外也传来一道声音:“老牛,出事了。”
说着没等牛继宗回应,柳芳就大步走了进来。
他们二人都是多年的老兄弟了,所以进入各自的府邸也跟回了自己家一样,根本没人会拦着。
“你也收到荣国府那边送来的书信了?”看到柳芳急匆匆的赶来,牛继宗直接问道。
“也?你也?”柳芳先是有些诧异,不过随后就了然了,他都收到了,那牛继宗自然也不例外。
牛继宗则是在这时,拿起面前的书信在手中晃了晃。
第197章 开国一脉对荣国府态度转变
“老牛,这事你怎么看?”柳芳询问道。
“怎么看?我坐着看。”牛继宗没好气道:“难不成你还真要去弹劾钰哥儿啊。”
“这当然不可能。”柳芳连忙摇头。
先不说他对贾钰的印象也不错,也不说现在他儿子还在贾钰手中。
光是一个已经没了国公的国公府,与一个士气正盛的当朝实权伯爵相比,孰轻孰重还是一目了然的。
至于说以往的交情,这倒不是说柳芳不念旧情,实在是交情归交情,但想让他们为了交情去损坏自己的利益,无故给府中树立强敌,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而且近些年来宁荣二府的表现,早已经让他们失望透顶了,以往的交情也淡了不少。
牛继宗见此,也是笑着点了点头:“这不就是了。”
“而且钰哥儿是什么人你我还能不清楚吗,虽然骨子里透露着一股傲气,但是却谦逊有礼,绝不是无理取闹之人,而且眼睛里容不得半粒沙子。”
“至于荣国府现在是什么情况,我想也不用我多说了。”
“依我看啊,这次的事情闹得那么大,十有八九是荣国府在什么地方先招惹到了钰哥儿。”
“而钰哥儿又是个不肯低头的,所以就把事情给闹大了。”
“很有可能。”一想起荣国府现在的情况,再想到贾钰的性格,柳芳就认同的点了点头。
“不过我现在担心的是,其他人会不会也收到了荣国府那边的消息。”
“要是他们听信了荣国府的话,在明日早朝时弹劾了钰哥儿,那可就不好了。”
“这确实是个问题。”牛继宗闻言,脸色也严肃了起来。
既然他们都收到了荣国府那边送来的信件,那其他人应该也是这样。
若是这些人在什么都不清楚的情况下,就一起弹劾了贾钰,那他们好不容易与贾钰经营来的关系可就被破坏了。
毕竟在其他人眼中,他们八公十二侯一脉,一直都是一体的。
“这样,我这就将其他人叫来,商量一下这件事情。”
“也省的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牛继宗提议道。
“甚好。”柳芳连忙点头。
很快,就有一群下人离开了镇国公府,前往了其他八公十二侯一脉的府邸。
而牛继宗的夫人看到他们有事情要商谈,也是回了后宅,同时让人去准备酒菜。
很快,初代修国公的孙子,世袭一等子爵侯孝康便来到了镇国公府。
而且一进来,侯孝康就立即喊道:“老牛,出事了……老柳也在,莫非你?”
“嗯。”柳芳点了点头。
“看来大家都收到了荣国府那边的消息,那我们现在怎么办。”侯孝康坐了下来问道。
很显然,他并没有遇到镇国公府派出去的下人,而是和柳芳一样,在得到了荣国府那边的书信之后,便直接来了牛继宗这里。
至于为什么无论是柳芳还是侯孝康,遇到事情了,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来镇国公府。
自然是因为,如今牛继宗的爵位,在他们之中是最高的。
开国四王八公十二侯,其中四王地位超脱,世袭罔替,所以虽然与他们私交甚好,但是却不需要抱团取暖。
而当初的八公十二侯,自然是以实力最强的宁荣二公为首。
但是这些年来,宁荣二府早已经开始了没落,现在甚至连个勋爵都没了,那他们自然不会再以宁荣二府为首。
隐约有取代之意的,便是如今壮年一辈,爵位最高的牛继宗。
听到侯孝康的询问,牛继宗也没有着急回答,而是说道:“等其他人到了一起说吧。”
“好。”侯孝康点了点头,随后便不再说话了。
而其他人,也是陆续来到了镇国公府。
比如初代齐国公的孙子,世袭三品威震将军陈瑞文。
初代治国公的孙子,世袭三品威远将军马尚。
平原侯的孙子,世袭二等男爵蒋子宁。
定城侯的孙子,世袭二等男爵谢鲸。
襄阳侯的孙子,世袭二等男爵戚建辉。
景田侯的孙子,王城兵马司指挥使裘良等。
看到人到齐了,牛继宗直接开口说道:“想必大家都收到了,荣国府那边送来的消息了吧。”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
“行,既然大家都收到了,那我就直说了,这件事情我们不要理会。”
众人闻言都有些惊讶,毕竟荣国府与他们同属四王八公一脉,而且世交多年。
牛继宗这话里的意思,是要与荣国府断绝往来了?
“牛大哥,这恐怕不太合适吧,毕竟是多年的世交。”缮国公的孙子石光珠有些犹豫道。
“各位兄弟,这不是我老牛不够厚道啊。”
“实在是这件事情,其中怕是另有隐情。”
“在事情没有弄清楚之前,我想咱们还是不要随意表态了,否则很可能会被拖下水。”牛继宗细心的解释道。
“我同意,那昭勇伯可不是个好相与的,而且还深得大皇子看中,最好不要随意得罪他。”裘良最先表态。
当初鞑靼兵临城下时,他与贾钰一同守城,虽然不是在同一面城墙上,但在这些人中,他已经算是与贾钰相处时间比较久的了,知道贾钰如今的强势。
听到裘良的话,其他人也是点了点头。
别看他们现在开国八公十二侯的名声很响亮,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各家都或多或少的有了些衰落。
让他们在这个时候,无缘无故的去得罪一位刚刚崛起的朝廷新贵,他们当然是不愿意的,起码不会愿意为了荣国府去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