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开局从军,杀倭寇筑京观 第103章

作者:书上有虫

这一次,如果算上损失的边军,大乾最少要招募二十万的新兵,才能将兵力恢复到战前的水平,需要的军械多着呢。

“是!”工部尚书行礼之后回到了队伍中。

紧接着,就是兵部尚书。

不过比起之前的两位,兵部尚书此时就显得有些尴尬了。

“回禀陛下,目前新兵的招募在持续进行中。”

“不过募兵速度有些不太理想,如果以现在的速度估测,想要招募到足够的新兵,恐怕需要半年之久。”

“所以微臣建议,不如采用抽丁之法,可尽快补齐所需要的兵卒数量。”

说话的同时,兵部尚书还有些无奈的向贾钰瞅了一眼。

好的兵员都被五军营给抢走了,他们兵部的募兵速度自然就慢了。

不过兵部尚书对贾钰倒是没有什么不满的情绪,毕竟他们是只管募兵,不管其他的。

招募到士兵之后,也是直接补充进京营与虎贲营,只要他们把数量凑齐了,质量什么的就跟他们无关了。

而隆正帝在听完兵部尚书的建议之后,则是微微皱眉。

这兵部的募兵速度实在是太慢了,竟然需要半年那么久,这让他有些等不及。

但抽丁之法,他也不想赞同。

抽丁,就是按照一定的比例,强行征调百姓家中的壮年男丁参军。

这个办法虽然可以极快的补充军队士兵数量,但是留下的名声却不太好。

一般来说,除非到了国家危机时刻,当权者都是不会采用这种征兵方式的。

“父皇,儿臣以为,兵部尚书此言,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在隆正帝沉思时,一边旁听朝政的三皇子突然站了出来。

“之前一战,我大乾的军队损失惨重,必须尽快补齐军队,才能更好的守疆卫土。”

“而且秋后还要动兵宣府镇,那就更要加快募兵速度了,否则新招募的士兵训练时间不足,到时非但不能立功,恐怕还会成为拖累。”

听到三皇子的附议,隆正帝也是有些动摇了。

不过却还是无法下定决心,毕竟强行抽调壮丁入军的行为,对他的名声损伤实在是太大了。

“诸卿可还有不同的看法?”隆正帝看向百官。

面对隆正帝的询问,所有官员都选择了默不作声,毕竟刚才已经有皇子附议了。

他们要是不同意,恐怕会得罪了三皇子,但要是同意了,又难免有站队的嫌疑,所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啥也不说,不同意也不反对。

“父皇,儿臣倒是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大皇子从队伍中站出。

“皇儿你来说一说。”隆正帝看了过去。

“是。”行礼之后,大皇子才继续说道:“父皇,其实从这次的战争中就可以看出一个道理,兵贵精而不在多。”

“否则当初足足有十几万大军驻守的宣府镇也不会丢了。”

旁边的王子腾闻言顿时脸色一黑,说话就说话,举什么例子,而且还是拿他举例子。

不过面对大皇子,他也不敢说什么,只能当做没听见。

而大皇子则是继续说道:“所以比之数量,我们如今更要注重的是士兵的质量。”

“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军队的作战能力,还能减少一些钱粮上的消耗。”

“而抽丁之法,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补充军队的数量。”

“但那些强行征调来的兵丁,哪怕是训练的时间足够多,又能有多高的士气呢?”

“而且此法,还会动摇我大乾的根基,一旦征调太多的男丁从军,会对今年的耕种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还请父皇三思。”

不过还没等隆正帝说话,三皇子就立即反驳道:“皇兄说的轻巧,可精兵哪里是一日两日就可以练出来的。”

“考虑以后,不如先考虑现在吧,如今鞑靼女真,全部在我大乾周边虎视眈眈,远处还有瓦剌,西域等国,甚至隔海还有倭国。”

“一旦我大乾露出疲惫之色,他们必然会一拥而上。”

“所以只有先度过面前的难关,才能谈论以后不是吗?”

随后三皇子看向隆正帝行礼道:“请父皇定夺!”

第173章 将领任命,索要军械

“老三说的不错,只有先度过眼前的难关,才有资格再谈论以后。”隆正帝认同的点了点头。

很明显,他现在的想法是偏向于三皇子了。

大皇子闻言微微皱眉,再次说道:“父皇,想要快速招募士兵,又何止抽丁一法。”

“我们完全可以从南方募兵,南方的人口远超北方。”

“甚至我们可以从全国范围招募士兵,我大乾人口何止千万,难道连区区二十万新兵都招募不到吗?”

“这怎么能行。”还没等隆正帝说话,旁边的赵统反而急了。

“大殿下,南方兵与北方兵是有些不同的。”

“如果从南方募兵,那军队的战斗力就无法保障了。”

自古以来,在大多数时期,都是北方的兵更强势一些,赵统自然不想要南方的士兵。

然而赵统在说完这句话之后,大皇子当即在心中不屑的嗤笑一声,还南方的兵战斗力无法保障,在那些兵交到赵统手里时,战斗力就已经无法保障了。

不过赵统如今,毕竟是手握兵权的朝廷大臣,而且还是隆正帝的亲信,所以大皇子也不好当面羞辱。

于是便委婉的说道:“父皇,儿臣以为,士兵的战斗力如何,还是要看统军的将领。”

“当初刚刚入京的骁骑营,可全是来自南方的兵,可骁骑营的战斗力,我想父皇以及各位大人,都是有目共睹的。”

听到这话,隆正帝认同的点了点头。

其他官员,虽然明知道大皇子说的是歪理,可是却也无法反驳。

谁让贾钰这么大一个例子就在这里摆着呢,他们还能说些什么?

只有赵统的脸色有些黑,大皇子这话里的意思,就差直接指着他说不如贾钰了。

“父皇……”

三皇子还想说什么,不过一开口,隆正帝就摆了摆手。

“就按照大皇子之言吧,从南方募兵补足京城军队空缺。”

“南方士卒的家眷,也可与骁骑营一样迁入京师附近。”

如果可以的话,隆正帝自然也不想强行征调壮丁当兵,这实在的太坏名声了。

“臣遵旨。”兵部尚书行礼道。

三皇子看到隆正帝已经做好决定了,也只好闭嘴。

“众卿可还有事启奏。”隆正帝重新看向百官,意思是他想退朝了。

“启禀陛下,臣有本奏。”吏部尚书站了出来。

“何事,且说来听听。”隆正帝看了过去。

“回禀陛下,昨日金陵知府贾雨村送来奏折,金陵应天府通判李笙,因家中走水,于月前意外丧生于火海之中。”

“现如今金陵应天府通判一职空缺,还请陛下定夺。”

听到是这件事情,隆正帝先是没好气的看了贾钰一眼,随后才随意的摆了摆手道:“既有空缺,吏部从翰林院中择优挑选,填补空缺即可。”

“是,臣遵旨。”吏部尚书行礼后便退了回去。

翰林院中空闲的状元,榜眼,探花一大堆,像通判这种小官,一般来说都是由吏部直接决定。

只不过金陵毕竟是之前的国都,地位比较特殊,所以吏部尚书才会向隆正帝请示。

“可还有事启奏?”隆正帝再次问道。

“陛下,臣有本奏。”贾钰站了出来。

隆正帝闻言有些奇怪,贾钰刚回来,能有什么事情。

“启禀陛下,如今左大营已经更名为五军营,且营内的新兵,已经招募的差不多了。”

“可各级将领,还有大量的空缺,若是不能尽早安排,不方便新兵的管理。”

“这是臣起草的一份名单,请陛下过目。”说着贾钰便掏出了一同带来的名单,双手呈上立于头顶。

隆正帝闻言有些惊讶:“左……五军营所需要的新兵,已经招募齐了?”

“最多十日,便可结束募兵!”贾钰肯定的回答。

“很好。”隆正帝满意的点了点头,总算是有一件好消息了。

同时兵部尚书心里也算是松了一口气,这确实是一件好消息。

虽然他不在乎兵员的质量,但在乎速度。

骁骑营结束募兵,那他这边的募兵速度就能快一些了。

起码不会给隆正帝留下办事效率低的印象。

不过另外一些人的脸色,却有了细微的变化。

他们没想到,贾钰竟然这么快就把将领名单拟定好了,那这样一来,他们岂不是就分不了一杯羹了。

这也让某些人心中有些后悔,早知道之前的动作就快些了。

只可惜,千金难买早知道,这个时候他们再说这个就已经晚了。

此时隆正帝已经让夏守忠把名单拿过去了,随后看了起来。

当然,他的目光,主要是看向了卫指挥使以上的职位。

如今的五军营,重甲骁骑营与重步营,火炮营单独划分,另外则是以万户所为单位。

四个万夫长分别是贾琥,贾珀,石楷,赵御四人。

贾琥,贾珀二人追随贾钰南征北战,坐上这个位置没什么可说的。

赵御是他的人,石楷也是军中的老资历了,立下过不少汗马功劳,倒也是能接受。

至于副使,籍恺的资历虽然差了一些,但毕竟是贾钰亲自举荐的,隆正帝想了想之后,也是没有反对。

至于千户之类的中层将领,隆正帝看都懒得看一眼,随手就交给了身边的夏守忠说道:“就这样决定吧,这份名单交由吏部下放任命。”

“臣遵旨。”吏部尚书立即说道。

贾钰也是行礼道:“谢陛下。”

“另外还有一件事情。”

“你直接全说出来。”隆正帝没好气道。

“是。”贾钰也不恼,只是笑道:“如今五军营的士兵虽然招募的差不多了,不过军械,粮草,战马还有很大的空缺……”

贾钰话还没说完,隆正帝就不耐烦的摆了摆手:“朕之前已经说过了,五军营所需要的一些军械物资,全部由朝廷直接下放。”

“你需要什么东西,直接把清单送到工部,户部以及御马监那边即可。”

“谢陛下。”贾钰惊喜喊道。

隆正帝被贾钰突然的反应弄得有些摸不着头脑,不就是补充一些应有的军械吗,何至于那么激动。

而下首位置的大皇子,嘴角则是微微抽动了几下。

希望他这位父皇在知道贾钰需要多少东西之后,还能这么云淡风轻吧。

第174章 漫天要价

“退朝吧。”

隆正帝可不知道大皇子的想法,看到没人启奏了,便摆手说道。

“臣等告退。”百官行礼后,看到隆正帝起身离开了,才陆续朝着殿外退去。

“昭勇伯请留步!”

上一篇:我的谍战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