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第803章

作者:剑从天降

  “可是咱们只有一千人啊!”

  周瑜懵了。

  他知道苏曜强,但是这个人数差已经不是武力能弥补的了吧。

  还要特意放弃有利的城防,去城外决战?

  苏曜嘴角微扬:“谁说咱们只有一千人了?”

  “这,难道殿下还想要再动用乌孙人的禁军么?”

  “非也非也。”

  苏曜手指一点地图,说道:

  “孟起虽败,但子龙仍在北方,他可没这么容易被打垮。”

  “赵将军的大军还在?殿下此言当真?”周瑜震惊了。

  “这是自然。”

  苏曜自信说:

  “现在虽然是通讯断绝,但只要我们能制造一个契机,给他信号,他很快就能加入战场。”

  “到时候,我与他前后夹击,则大王子必败矣!”

  赵云的大军还在,这是目前赤谷城中只有苏曜才知道的情报。

  而他靠的自然还是系统的力量。

  虽然通讯不通,但在战略地图上,苏曜可以清晰的看到北方来袭的敌军后面,不远不近的位置尾随着一支代表友方部队的绿点。

  看到这个情况,即便苏曜不知道赵云部到底发生了什么,但他也相信赵云仍在执行他的命令。

  这支敌后的部队,必将成为下来战斗中的一把利刃,派上极大的用处。

  但苏曜却不知道,此刻赵云正面对着极大的压力。

  不过这不是来自于敌方,而是友军。

  “子龙将军,咱们不能再深入了!”

  次日,在行军路上,赵云的几位副将纷纷凑上前来,神色凝重。

  “敌军六万余众,匆匆南下,我军仅一万骑,如此深入敌境恐遭不测啊!”

  众人纷纷劝说赵云停止追击。

  由于苏曜是采用中心开花的战术,北方边境的赵云部根本没有赤谷城的情报,他们不但不知道苏曜已拿下赤谷,更不知道眼前这六万大军为何匆匆南下,生怕是中了诱敌深入之计,葬身草原。

  这也难怪,毕竟这招可说是草原游牧最擅长的战术。

  把不熟悉地形的中原大军带到茫茫草原,然后趁机断其归路,绝其粮道,消磨士气后再一举杀上围攻。

  这种战斗,一旦打起来,输了就是全军覆没,没有一点机会。

  当年,不管是前汉对匈奴时李广利的七万大军出塞,还是十几年前夏育、田晏和臧旻三路大军出关讨伐鲜卑,都是中了这个计策被打的全军覆没,主将不是身死被俘,就是仅以身免的逃命。

  现在他们眼见自己部队逐渐深入草原,补给线被越来越长,四周全是没见过景色,心中恐惧也是与日俱增。

  这一点,赵云自然也是心里清楚。

  但是同时,以他对苏曜的了解来看.

  “敌军匆匆南下,必是大将军的中军得手,其王都已出变故!”

  赵云握紧长枪,直言说:

  “我等若就此退却,岂不辜负大将军所托?”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

  这个可能性不能说没有,但总归都是个赌博。

  在上一次,他们见敌后似有乱起,曾经想过是不是大将军已经得手,派人来前后夹击。

  结果,多亏赵将军警惕,他们差点就惨遭伏击。

  多亏自己也算人多势众,一万精骑在赵云率领下全力突围,那些乌孙骑手一时奈之不得,一夜之后他们就匆匆退走。

  有此先例,众将很难想象这些乌孙人会不管自己,全力回防,等着自己抄他们屁股。

  即便真是大将军得手,他们匆忙回防,恐怕路上也必将有场血战,来想办法逼退他们。

  而一旦这次他们战败,那才是真的没了敌后牵制的能力。

  这真是两难之境也。

  众将一番讨论,那是各有各的道理,最终还是赵云拍板,相信苏曜,继续追击。

  “军令不变!”

  赵云朗声说:

  “我部的任务就是牵制敌军,为大军创造战机。”

  “如今敌军仓皇南下,随时可能与我军主力交战,我们岂能袖手旁观?传令全军,继续追击,保持距离,等待信号!”

  众将见赵云决心已定,只得抱拳领命:“诺!”

  就这样,赵云率领一万汉骑,如影随形般跟在乌孙大军后方,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距离,既不贸然进攻,也不轻易放弃。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一张针对他们的大网已经悄然张开。

  “哼,差不多了,是时候把后面这些跟屁虫干掉了。”

  又两日后,乌孙军营,大皇子安振犁站在营帐外,望着远处隐约可见的汉军旗帜,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左大将,你那边准备好了吗?”他头也不回地问道。

  昆图从阴影中走出,躬身行礼:“回禀大王子,一切准备就绪。只等汉军进入伏击圈,便可将其一举歼灭。”

  “好好好!”

  大皇子双手按在左大将肩上,赞美道:

  “有左大将助我,这天下还有何人能敌?”

  大皇子此言倒是发自肺腑,过去他们两个总是相互掣肘,让自己作战就像带着镣铐行军,如今同心协力,竟让他有种天下尽在掌握的豪情。

  这一点对左大将昆图也是同样的。

  对于大皇子的能力,他早就认可,如今为了全力对付赤谷城中的汉人大将军,他们必须先解决掉后面的跟屁虫。

  这一万大军可比赤谷城里那一千人难对付多了,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他们在后面搞事。

  而妙的是,赤谷城坐落于热湖湖谷南岸,从北方伊犁河流域到王都必须要穿过山谷,这里就正是一个设伏的绝佳地段。

  那些汉人要么乖乖进来中伏,要么就只能咬着指头看他们扬长而去,怂在外面,放弃干预他们的机会。

  不管是怎样,这些跟屁虫都将再也不能影响他们。

  汉军这是败局已定!

  “传令下去,全军加速前进,做出仓皇逃窜之态!”安振犁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我倒要看看,这些汉人敢不敢追进山谷!”

  随着号角声响起,乌孙大军突然改变阵型,丢弃部分辎重,做出加速逃离之势。

  后方远远跟踪的汉军斥候一见连忙回报大军,两军纷纷加速,在草原上疾驰狂奔。

  一下午的时间转眼即过,夕阳的余晖将山谷染成血红色时,乌孙大军终于抵达了热湖谷口。

  “报——敌军已全部进入山谷!”

  斥候飞马来报,赵云眉头紧锁。这处山谷地形险要,两侧山势陡峭,谷中道路狭窄,正是设伏的绝佳地点。

  “将军,不能再追了!”副将赵阳急声道,“敌军分明是要引我们入谷!”

  赵云凝视着前方幽深的山谷,又抬头看了看天色。夕阳西沉,暮色渐浓,若此时入谷,一旦遇伏,后果不堪设想。

  “但要是不进谷中,敌军从容南下,咱们跟了一路就没意义了啊!”另一个副将李基则气的咬牙切齿。

  何去何从,这是个困难的选择。

  就这时,默默凝视着谷中的赵云突然间只觉得眼前有一抹强光晃过,他猛地抬头,微微眯眼,只见山谷东侧的山脊上正有规律的发出一阵阵反光。

  “入谷!”

  赵云眼中精光一闪,沉声道:“全军听令,即刻入谷!”

  “将军不可!“赵阳大惊失色,“这分明是敌军诱敌之计啊!”

  赵云却已翻身上马,银枪在夕阳下泛着寒光:“本将自有计较。传令全军,以锋矢阵突入谷中,不得恋战!”

  随着号角声响起,一万汉骑如离弦之箭般冲入山谷。谷中道路狭窄,两侧山崖陡峭,暮色中更显阴森可怖。

  “哈哈哈,汉人果然中计了!”

  山崖上,乌孙伏兵将领大笑一声:

  “放箭!”

  刹那间,山谷两侧箭如雨下,无数乌孙士兵从岩石后现身。更可怕的是,谷口处突然落下巨石,封住了退路。

  “中计了!”汉军将士惊呼。

  赵云临危不乱,银枪挥舞如龙,格挡着飞来的箭矢:“结圆阵!盾牌手外围!”

  训练有素的汉军迅速组成防御阵型,但伤亡仍在不断出现。更糟的是,谷外接应的部队听到号炮后试图救援,却被早有准备的乌孙伏兵挡在外面。

  “哈哈哈!赵子龙是吧?你的名字我记住了,今天就是汝的死期!”安振犁站在高处,得意大笑。

  不过,他却不知道,陷入死地的恰恰是他自己。

  “阿什丽,你觉得你大哥能赢吗?”

  同一时间,赤谷城王宫,乌孙王凝视着北方,心头一阵阵抽搐。

  三天前,在得知前方战报后,苏曜便即刻带领了三百骑士北上。

  这一度让那些来王都朝觐的各部落首领们大跌眼镜,直呼这汉人王爷失了心疯,三百人敢去迎战六万大军?还是主动出城北上。

  但是,只有那些在当日血战中见过他杀戮的人心中有数,提心吊胆,生怕这位杀神真的能创造奇迹。

  面对父王的问话,阿什丽公主小手紧握成拳,指甲深深掐入掌心,默默无言。

  而很快的,山谷中的大皇子就亲身体验到了苏曜的本领。

  轰——

  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在山谷中炸开,整个山崖都在剧烈摇晃。

  安振犁的笑声戛然而止,惊恐地望向声源处——只见西侧山崖上腾起一团巨大的火球,碎石正如雨点般飞溅。

  “怎么回事?!”安振犁厉声喝问。

  “报、报告大王子!“一名满脸是血的士兵跌跌撞撞跑来,“西侧山崖突然爆炸,我们的伏兵死伤惨重!”

  “爆炸?”安振犁脸色骤变,“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汉人有妖术?!”

  就在此时,山谷中传来一阵嘹亮的号角声。只见一支赤袍铁骑如神兵天降般从爆炸产生的缺口冲入山谷,为首的正是那令无数乌孙禁军闻风丧胆的红袍将军!

  “妈呀——是苏曜?!”

  “他怎么来了?!”

  “快跑,快跑啊啊啊!!”

  首先崩溃的是之前跟随马超出征,然后被安振犁收编的王庭卫队。

  这些赤谷城中的禁军无一不是当日苏曜赤谷血战的见证者。

  他们亲眼见到苏曜是如何单枪匹马卷起血雨腥风,然后飞跃而起擒获他们国王的。

  之前,他们的投降安振犁多是为了活命,如今再次面对苏曜的突袭,顿时往日阴影重现,无数人丢下武器,四散奔逃。

  “不要乱!给我顶住!”安振犁怒吼着,但恐惧如同瘟疫般迅速蔓延。

  苏曜一马当先,手中陌刀如死神镰刀般收割着生命。他身后的三百铁骑更是如狼似虎,所过之处血肉横飞。

  “大王子快走!”昆图带着亲卫冲过来,一把拽住安振犁的缰绳,“汉军有埋伏,我们中计了!”

  “走?!我不走!”

  安振犁双目赤红的呐喊:

  “我有六万大军!他们俩就算加一起才多少人,焉有怕他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