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第364章

作者:剑从天降

  那些原本就人心惶惶的乌桓骑兵,在突如其来的箭矢攻击下更是乱作一团,四处逃窜躲闪,阵型逐渐瓦解。

  而在其后追击的关张二人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们迅速调整战术,与成廉的伏兵形成前后夹击之势。

  一时间,乌桓劫掠者们哀嚎遍野,四散而逃。

  这些刚刚还在屠戮百姓,盘算给苏曜一个教训的乌桓劫掠者们,尚没轮到苏曜动手,就被留守的成廉和关张等人打的一败涂地.

第448章 苏君侯战后探访

  汉军大获全胜。

  由于太史慈等人的坚决抵抗,赤云骑士强大的威慑以及关张等人的神勇发挥,速不跌部在辽东的劫掠行动终于在田家村碰了个头破血流。

  在成廉的伏击队伍与关张二人的前后夹击下,乌桓劫掠者们的士气终于崩溃,他们失去了最后的组织,在夜色的掩护下四散而逃。

  就此一战,汉军不但取得了六百余级的斩获,更是找回并收拢了两千余匹战马。

  这让刚刚从昌黎追击而来的苏曜大感欣慰,也暗道一声还好。

  真的是还好他这次没有倾巢而出,而是留下了守家人员。

  不然真的叫那狗日的速不跌玩上一波换家,那就真是血亏大法了。

  不过即便如此,战争造成的破坏也依然存在,唯有时间才能将其修复。

  数日后,辽阳县田家村。

  苏曜站在大军之前,环视村落。

  只见在灾难般的战火后,村民们已经开始着手重建家园。

  残垣断壁间,幸存的男人们忙碌地清理废墟,女人们则修补着破损的房屋,连孩子们都在力所能及的帮忙。

  虽然村庄遭受重创,但村民们的脸上的表情却显示出他们并未被灾难击倒。

  每个人都在竭尽所能,他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将用自己双手让田家村将再次焕发生机。

  看到突然出现的大军,村民们显然吓了一跳。

  不过在看到那飘扬的苏字汉旗后很快便松了口气。

  “汉军来啦!”

  “是府君的大军!”

  “快,快去出迎!”

  村民们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激动的呼朋唤友,朝着苏曜及汉军的方向快步走去,而孩子们更是兴奋地跑在前面,一边跑一边欢呼。

  虽然他们当日只是远远的看着,但那苏字大旗和红袍骑士的身影早已深深印在众人心中,他们知道,是这支英勇的军队带来了和平与希望,让饱受乌桓劫掠之苦的村庄终于得以喘息。

  “多谢府君大人率军前来救援,拯救我等于水火之中!”

  在村口,几位幸存的长者代表全村向苏曜行大礼,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对此苏曜则笑了笑,一把扶起老人们,表示他们真正应该感激的另有其人:

  “我苏曜身为辽东太守,保护各位百姓乃是我的职责所在。”

  “此番胜利,乃是属于大家的胜利,是各位众志成城以及成司马和关张两位曹掾等人英勇奋战的结果。”

  说完,苏曜还同时承诺,将会尽快帮助大家重建家园,减免赋税等,使这里早日恢复往日的宁静生活。

  村民们听后,纷纷再次鞠躬致谢。

  关羽则抚须说道:

  “君侯刚刚实在谬赞。”

  “我等能够赶上,多亏村中有一壮士高人,临危不惧,英勇奋战,率领村民们顽强抵抗。”

  “若非他们为大军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我等纵使获胜,怕是村庄也不剩什么东西了。”

  壮士,没错。

  苏曜大费周章耽误追击的时间,来到这里转上一圈,真正的目标当然那个神秘的壮士了。

  就在太史慈看到关张二人神勇驰骋的时候,关张二人也同样看到了那在重重围困下奋勇拼杀的太史慈。

  “此地竟有如此勇士?”

  当时的两人大感意外,不过当时更重要的是眼前的敌人,便也顾不上许多。

  而待到苏曜赶来,一听他们谈起.

  好家伙,竟然有人能得到关二爷的赞誉?

  那必须来走一圈了。

  “不知是哪位壮士如此神勇?”

  当即,苏曜便表示要见一见此人,不可让明珠蒙尘。

  然而,对于苏曜的要求,刚刚还兴高采烈的村民们顿时面面相觑。

  他们很清楚太史慈乃是隐居避祸,不欲暴露身份。

  就在刚才,他们跑出来迎接的时候,太史慈自己则是在人群中逆行,悄悄躲到了那大树之后。

  此刻见村民们面露难色,苏曜立刻察觉到了其中的微妙,知道自己来对了。

  “莫非这位壮士,乃是那东莱太史慈?”

  村民们听了大惊。

  没想到这位新府君竟一语道破玄机,难道是冤家路窄,前来寻仇之人不成?

  村民们顿时吓得惶惶而不敢言,只有那年幼的孩童,童言无忌:

  “子义大哥是好人,太守你不要抓他。”

  好一个不打自招。

  小孩的父亲脸色刷得一下就绿了。

  苏曜闻言则是差点蚌埠住笑出声来。

  不过他自然不会拿这事他蹲下身子,摸了摸那孩童的小脑瓜,以稍显温和的声音说:

  “放心吧,小朋友,太守我可不是来抓人的。”

  “我是敬仰那位壮士的英勇,想要亲自表达我的敬意。”

  说着,苏曜站起身,目光扫过众人:

  “我苏曜在此向诸位保证,绝不会因为太史慈壮士的过往而追究其责任。”

  “相反,我辽东胡乱纷扰,正值用人之际,若他能助我一臂之力,共同守护这片土地,我苏曜必当将其视为上宾,大加重用。”

  村民们听后,紧张的情绪渐渐缓和下来,他们开始逐渐相信这位新府君的诚意。

  一位年长的村民壮着胆子说道:

  “府君大人,太史慈确实在此,但他向来低调,不愿多生事端,若您真有诚意,我等愿代为传达您的意思,您看可好?”

  苏曜点了点头,从怀中取出一枚令牌,递给那位年长的村民:

  “请将此令牌交予太史慈义士,并转告他,若他有意一见,可随时持此令牌前来寻我,我苏曜必扫榻相迎。”

  村民们接过令牌,纷纷表示一定将话带到。

  苏曜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向村民们告别,准备启程返回襄平,稍作休整后,继续扫荡残敌。

  在离开田家村的路上,关羽不禁感叹道:

  “君侯真是爱才如命,连这样的隐士都不放过。”

  苏曜则笑而不语。

  这太史慈不但矢志忠孝,信义笃烈而且弓马娴熟,有着不逊于小霸王孙策的战力。

  这种强力角色,现在正好在他的地界,还是個在野状态,那这要是错过了,他还玩个DIE啊。

第449章 太史慈智勇双全

  “依俺看,君侯就是太过大度!”

  张飞不明就里,见那太史慈避而不见,心中已经冒出了几分火气:

  “管他是不是隐士,只要君侯一句话,俺这就去把他绑来见您!”

  苏曜笑着摇了摇头:“翼德莫急。”

  “有你们之前的出手,只要我等示之以诚,此人一定会来的。”

  在苏曜一行人离开田家村后,关于郡守府下令免税以及重建田家村以及征辟太史慈的事情迅速在村民中传开。

  村民们对这位新府君的宽容与尊重深感敬佩,同时也为太史慈可能面临的机遇兴奋不已。

  而太史慈静静的站在树后,望着苏曜一行人远去的背影,目露沉思之色。

  下午,田家村。

  谷仓旁的一处民房内,三个受伤的少年或躺或坐,看到太史慈过来,其中一臂缠麻布的少年激动的劝道:

  “子义大哥,你是英雄,不应困于咱们这个小村。”

  然而太史慈却是喟然一叹:

  “阿明,你可知我为何选择隐居于此?”

  “非是为兄贪恋安逸,实则是为了避免祸端。”

  “这世间纷扰,英雄二字,岂是那么容易?”

  太史慈为何会来到这辽东之地?

  这便要说到那两年前.

  太史慈,今二十有三,乃是东莱黄县寒门太史氏出身,自幼勤学苦练,在加冠之后便被时任府君征辟,担任本郡奏曹史。

  “奏曹史?”

  少年们这才知道,原来眼前这位大哥竟然如此厉害,还是那郡府中的官员哩。

  虽然奏曹并无具体职权,但可参议政事,更关键的是太史慈能加冠后马上便被征辟,他们这些田家旁系出身的孩子也只有那极为优秀的子弟才可以做到。

  “大哥如此了得,又怎会得罪了州府呢?”

  州府,自然指的是青州刺史府了。

  且说彼时的郡府与州府之间闹出了一段不小的纠纷,两方各执一词,官司直接打进了京城。

  而许是清官难断家务事,又许是路途遥远,是非难辨。

  在此时,若是两方都无太大背景干涉的情况下,打起官司,一般都是以先让有司(掌刑赏之官吏)知事者较有利。

  当得知本州的刺史先下手为强,小报告已经先行上路,惊得时任东莱太守是大惊失色。

  “绝不能让使君的奏章先送进京城!”

  ——“于是大哥便被派出去拦截?”另一个躺在床上的受伤少年阿昌咽了下口水。

  太史慈点了点头。

  他当时被选为使,日夜兼程取道,先行抵达了洛阳。

  可是他也仅仅只是快了一步,那州府的信使当时也已经到了洛阳城外,他根本没有下手的机会。

  “那最后怎么办呢?”

  第三位少年急的头上冒汗,他根本想不出这太史慈大哥能有何办法完成太守的任务。

  “莫非,大哥就是没有完成任务,才逃走避祸的么?”

  ——“阿帽休要胡说!”阿明怒斥道。

  在他看来,太史慈大哥是智勇双全,重信守诺,岂会是如此结局?

  定然是完成了任务。

  但是,他却也想不到,太史慈究竟要如何做到。

  那可是天子脚下,谁敢恣意放肆?这还能有何逆转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