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剑从天降
听了这话,苏曜面上是绷着脸,心中是去你宝了个贝,嘴上还要夸赞这位县令工作到位。
“县令客气了,本就是我没有通告的缘故。”
苏曜解释道:
“此番我来赴任已是在路上延误良多,本不想叨扰许县令,没想到还是你添了麻烦。”
“言重了,言重了。”
许县令满脸堆笑,他引着苏曜一行人进入府衙大厅,一边走一边说道:
“下官听闻新任的冠军侯战功赫赫,杀的诸胡宾服,本以为是個黑脸粗鄙的武夫。”
“没想到竟然是如此年轻英俊,又知书达礼,真是英雄少年啊。”
许县令话音一落,苏曜还没回话,那边张飞先是一阵猛咳,眼瞅着差点就岔气了。
刘备则是眉头一皱,一边拍着张飞后背,责备其失礼,一边却多了几分戒心。
在官场上有过一次踩坑经验的刘备,深知这些客套话往往暗藏玄机
不过也许是拜张飞这突然间的冒失所赐,双方的言语试探也就到此为止了。
接下来,盛情难却的苏曜一行人接受了许县令的宴请,双方一副宾主尽欢的模样。
而在之后,则又是一段漫长的近况汇报。
许县令从农耕收成到治安状况,从赋税征收到官吏考核,一一道来,详尽无比。
苏曜起初还认真听听,然而,接下来其冗长繁杂的说明则令人昏昏欲睡。
面对这摸不到重点的状况,苏曜直接
我他么跳过!
时间一转,夜幕降临。
推辞掉县令的盛情相邀,苏曜与众人下榻城中唯一的驿馆,在结束了一天的琐事后,他召集起亲信,开了一个小规模会议:
“都说说吧,今天这个情况你们怎么看。”
众人互相看了一眼,还是由刘备率先开口请罪:
“今日之行,是我等有失考量,没想到辽东情况与内地差距这么大,故而,方一入城,便被识破了身份,失了先机,请君侯责罚。”
刘备首先检讨。
在他与牵招等人的事后总结中,他们也发现了问题。
暴露身份最大的原因有两点。
辽东身为边疆重地,百姓,官差对于外来的陌生人警惕性极高,而且其不比内地繁茂,本就人烟稀少,当地也无甚珍惜物产吸引客商往来。
他们作为外来者,进城以后甚至找不到一个除官方驿站外的客舍能够下榻,可见当地经济之萧条。
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的到来自然格外引人注目,即便是换了便装,有着正经身份文牒的掩护,也难以完全融入当地。
“再者”赵云接过话头,补充道,“苏君侯一表人才气度不凡,玄德与云长兄弟等人也都是人中龙凤。”
“翼德兄更是让人只瞧一眼便难以忽视”
“诸位的气质与举止,挑出一个来,那都是鹤立鸡群的存在,现在一同入城,想不引起骚动都难。”
张飞闻言,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无妨,各位无需自责。”
苏曜摆了摆手:
“微服私访本就是我即兴起意,些许挫折也在情理之中。”
“我早已安排王凌和卫明等人先行赶往辽东摸底,他们想来不会像我们这般轻易暴露。”
“倒是这边这个许县令,今天空话套话一大堆,你们怎么看他,这家伙又是个什么来头?”
“君侯深谋远虑,我等佩服。”
牵招接话道:
“许县令出身上谷世家,虽然观其言语间不乏试探,对我们一行人有所防备,但依某看,其也并未出格,这许县令君侯倒无需太过在意。”
“哦?子经此话怎讲?”苏曜问。
“无他,抓大放小罢了。”
牵招捻须言道:
“敢问君侯可知我大汉太守与县令之权责吗?”
苏曜一愣,微微点头,示意牵招继续。
“我大汉行郡国制,郡国郡国,一郡之国。”
“君侯所任之太守乃是一郡之首,其上马掌兵,下面管民,总领郡事,考核群吏,督察民隐,举善黜恶,镇抚地方之责。”
“论及权责,说是一国之君也不为过。”
“而县令,则为郡之下属,治理一县,虽亦有诸多权责,乃一县之长,但始终还是要受限于太守。”
“其即便有所图谋,但在君侯面前,也不过螳臂当车,万万不敢造次的。”
第411章 辽东任务重任在肩
“再者,辽东之地,地处偏远,远离中枢,人少地贫,连那些阉党掘地三尺都刮不出多少油水。”
牵招话锋一转,目光深邃:
“许县令纵使有所贪墨,但他终究也不过只是小鱼小虾罢了,危害有限,不值得君侯浪费精力。”
“.”
刘备听了摇了摇头,心中却是五味杂陈。
县令是小鱼小虾么
牵招的说法,在刘备听来却有那么几分酸楚与无奈。
原因无他,切身体会罢了。
他昔日因军功封安喜县县尉,终于初入官场,结果遇因为小小督邮为难而最终丢官。
那督邮便是太守幕中曹掾,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政令兼司法等,位轻权重,凡传达教令,督察属吏,案验刑狱,检核非法等,无所不管。
故而,即便县令与太守都是由朝廷中央任命的官职,但是在权责上,太守对县令的压制简直是全方位的。
也不怪乎那许县令无比热情又担着份小心。
想来也是生怕出了差池,被惦记上吧。
“招以为君侯若想顺利完成任务,对于这些本地人事应当避免进行大的变动调整,同时想办法鼓舞调动其积极性,使其全力配合君侯的行动。”
在众人面前,牵招侃侃而谈。
他再一次呼应了之前苏曜希望尽快结束此行任务的目标,表示在此间行事,应该抓大放小,集中全力,切忌面面俱到。
“朝廷给君侯此行定下的首要任务是重塑北境防线,捕杀在逃的伪帝张举和丘力居等叛军头头。”
“故而,只要这两件任务圆满完成,咱们便可以早日回京。”
“考虑到君侯与公主的婚事,此次回京交差后,九卿之位应是板上钉钉。”
“二十一岁的九卿,那可是前所未有啊。”
“有此前景,又何必在当地和这些乡党们无谓纠缠呢?”
“洛阳才是君侯的舞台呀!”
牵招话音一落,不少人都纷纷点头赞同。
然而,就在此时,突然大门打开,一个中年男声道:
“子经此话未免过于功利,有失妥当啊。”
众人回头看去,只见门口守卫的赵云身边,是两男一女三位老熟人款款而来。
“卫明(王凌、小女子)见过君侯,我等来晚,还望君侯见谅。”
当先正是卫明,他和先行来此的王凌与甄姜,在苏曜等人入城便已发现他们。
只不过见他们引发骚动,时机不对,没有相认。
而如今,眼见夜深人静,大家又都在这同一个驿馆中,便赶忙过来,正逢他们在门外听到牵招的高谈阔论,一时不方便进来。
待到他发言完毕,立刻推门驳斥。
见到三人,苏曜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他邀请三人坐下,正好了解了解他们三人的情况和对此的看法。
几人寒暄一番后,卫明便站出来,继续之前的话题:
“子经所说虽然也不差,但君侯和诸位,莫非可是忘了,出发临行前,朝廷除了军事外,还有另一项期许。”
“另一项.期许?”
牵招略有茫然,半路入队的他,确实还不知道这些事情。
倒是刘备,想了起来:
“卫先生所说可是关于财赋之事?”
“没错。”卫明点头道。
“看来各位并没有忘记,除了军事目标外,还有个次要目标,那便是重新恢复辽东赋税,补齐历年积压拖欠的税款。”
国防与财政,这便是昔日朝廷对苏曜的期许。
实际上军事上卢植等人倒是不担心苏曜完成不了任务。
以这位冠军侯的本事,无非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倒是财政上,他们有所担忧。
这位君侯能不能解决这个老大难的问题。
财政问题历来是困扰边疆治理的顽疾,尤其是辽东这种历经战乱,道路断绝数年,连郡守之位都空了数年。
长期积欠款项可谓是数目庞大。
因此老实讲他们也没抱太大希望,这一项目标也就列为了次要任务。
能完成最好,完不成.倒也不是不能理解。
故而,他们只是把这项目标作为次要任务。
“苏君侯一向是力求完美,克竟全功之人。”
“这一次,朝廷又封君侯辽东太守高位。”
“若不能圆满解决辽东的财政困境,不仅是对朝廷重托的辜负,也是对辽东百姓的不负责任。”
“财政乃国家之根本,边疆治理更是离不开充足的资源支持。”
“辽东本身土地肥沃,有其潜力十足,只要我等齐心协力,这并非是不可解决的问题。”
卫明顿了顿,看向苏曜,眼中突然多了丝佩服之色,他拱手道:
“来了这里我方才又知一点,君侯昔日选择辽东之地作为根基,实在是目光深远,令人佩服啊。”
“啊?”
这突如其来的马屁,让苏曜有点懵逼。
不过马上,卫明自己就讲了。
“辽东很特殊啊,他可是塞外五郡之后,名副其实!”
看到好多人还没反应过来,卫明笑着解释起来。
塞外五郡,指幽州的辽西、辽东、玄菟,乐浪以及辽东属国五郡。
这五郡大小不一,差距极大。
被卢龙塞分割塞内塞外的辽西都很熟悉了,暂且不说。
而辽东地处塞外五郡中心,幅员辽阔,在塞外可算是人口众多的大郡,境内光县就下设了十一個之多。
那乐浪则地处朝鲜半岛,治所在今平壤大同江南岸,管辖地虽也不小,坐拥朝鲜半岛北部,是大汉最东方的边郡,但基本是半军事化管辖,虽然对周边部落影响极大,可别说对中原,甚至幽州他都是个小透明般的存在。
上一篇:谍战:开局偷听心声,识破日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