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剑从天降
不过想也是,虽然是织席贩履,但刘备到底是少为游侠,师从卢植,还受到族中资助。
在天下大乱前的年景,这等出身又怎么可能等到三十好几才成亲呢。
也确实是这样没错。
因为战乱,也因为刘备一直颠沛流离,屡败屡战的经历,这位昭烈皇帝在正史上还留下了一个数丧嫡妻的评价。
不过嘛,在这个场合,去纠结刘备的妻子问题,即便是苏曜也干不出这等事情。
于是乎,苏曜便摇头叹道:
“玄德兄节哀。”
得知此事的苏曜一干人等,也不好意思在雪地里无所事事了。
于是一群人浩浩荡荡,在苏曜的带领下来到刘备家中,祭拜了刘备亡妻。
在这时,苏曜注意到,桌子上有一个被短剑插着的残破熊头旗帜。
心中一动的苏曜指着那面旗子问道:
“不知玄德兄可知这些反贼去往了何处?
我苏曜必定将他们一网打尽,为嫂夫人和所有无辜的百姓报仇雪恨!”
刘备眼中闪过一丝感激之色,他知道苏曜的承诺并非空谈,而是说到做到的真汉子。
但是
“在备来时,他们便已逃亡了塞外。”
这些制造了血淋淋惨案的贼兵们已逃去了塞外。
苏曜听了当即表示定要血债血偿,不管贼人逃去哪里,都不能逃脱惩罚。
然而,面对如此表态,刘备却吓了一跳。
他太清楚这苏君侯说到做到的本事了。
但是,眼下重点显然不是跑到塞外去寻那些不知道跑到何方的乌桓人。
于是,刘备赶忙摇头摆手道:
“君侯心意,备铭感五内。”
“然,妻子如衣服,儿女私仇虽痛,但比不得天下百姓苦难之万分。”
“如今这幽州大地,贼乱未定,百姓疾苦,君侯今日身为一郡郡君,更负重塑北部边防之重担。
更该当以百姓为先,先平内乱,再图外患。”
见苏曜沉思不言,刘备继续道:
“辽东郡孤悬于东北,各民族混杂,在这次叛乱中更是交通断绝数月之久,至今未通消息。”
“其百姓定是惶惶不安,久慕王师以盼君侯啊!”
“玄德兄深明大义,实在是令人钦佩啊。”
苏曜轻轻摇头,决定还是照此办理好了。
也确实如刘备所说,眼下不是在跟着支线团团转的时候。
还是要尽快推进主线,赶赴辽东。
至于这个帮刘备复仇的个人支线任务嘛.
苏曜揪下了那绣着熊头图案的旗帜,交予甄姜:
“查清楚这是哪个部落的,咱们迟早要让这些凶手付出代价。”
刘备眼中闪过一丝感激与欣慰之色,躬身道:
“君侯大义,备感激不尽。
如蒙不弃,愿继续追随君侯,尽心竭力,共谋天下太平。”
苏曜心中微动,点了点头,表示了两句后,将刘备拉到一边,悄悄问道:
“不知玄德这刘家村可有合适的向导人才?”
“向导?”刘备困惑。
苏曜当然没忘记他是怎么飘到这里来的。
来到新地图,最重要的事那便是开图了。
故而,他现在迫切需要一个优秀的向导人才。
然而,一向让他满意的刘备这次却没有推荐出任何一个有用之才。
“如今刘家村家家戴孝,恐无人能够出仕”
离开刘备的小院,回到村中,苏曜被一阵突如其来的哭嚎声震得耳膜发颤。
只见原本尚算平静的村落此刻像是被注入了活力,哭泣与哀嚎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大雪中,远远就望见村口的大桑树下,聚集着一群人,他们的哭声尤其响亮。
那人群中一个年轻男子正跪在地上,双手拍打着地面,泪水如泉涌般流下,声嘶力竭道:
“娘啊,您死得好惨啊!是儿子不孝,没能保护好您啊!”
“爹啊!”
“儿不能没有您啊!”
“儿还没来得及给您尽孝,您二老怎么能就这样走了啊!”
男子哭声震天,就这么一会功夫,就哭的几欲昏厥。
这家伙,把那跟着甄姜来的郑家小姑娘——小梅看的都抹起了眼泪,连道:
“实在是太可怜了。”
“真是大孝子啊。”
然而,紧接着,婢女小玉就嗤笑一声道:
“刚刚来之前怎么没见他们哭?
依我看,这就是装给人看的。”
“啊?”
小小年纪的小梅还不太能理解。
于是,随从的牵招就站出来解释了一下。
此等行为,在如今实际上是非常常见的。
大汉重孝道,有心仕途者哪怕本人无此孝心,但是装他面子上也要装出这般的样子来。
起码眼下现在这些人,哭的还是自家真实的父母。
就仅在数年前,大汉还曾发生过一件奇事。
想当官想入迷了的人们,不知突然哪根筋一下开了窍,居然跑去给先帝,也就是那个因膝下无子便宜了今上的先帝——汉桓帝刘志去哭陵。
不得不说,率先发现这条门路的人可真是小机灵鬼啊。
如此又忠又孝之事,放在台面上看简直是当世之楷模,道德之完人!
于是乎,此等孝行善举立即就引发了洛阳城中百姓们的竞相效仿,一大群本地没有出仕资格的市民和商贾们一拥而上的来到了宣陵前,大哭特哭,声震于野!
这家伙简直是石破天惊啊。
可把那些朝堂上衮衮诸公们恶心坏了。
是的,大家都知道这是投机,是捣蛋,但偏偏此事在道德上无任何可指摘之处,谁也不能阻止。
最终,这个皮球被踢到了刘宏手中,对此这位天子也是颇为感慨,只得大笔一挥全部封官,但是特地申明此下不为例,不能再干了。
这也即是那名震天下的宣陵孝子们的故事。
没错,这便是这个时代的抽象。
听完牵招的话后刘备也是摇了摇头,道:
“子经说的不错,此人备也认识,平素里经常游手好闲,不见其在家帮忙不说,还经常索要家财,一旦没得满足,便对其父母恶语相向。”
“老人在世不善待家长,一朝身故却化身孝子,实在是令人难绷”
第340章 结伴同行,千年古城显衰荣
刘家村的人不管是出于真正的伤心也好,还是出于世风的要求也罢,此刻都沉浸在悲伤的氛围中。
甚至,许是因为苏曜这位金印紫绶大官的到来,更是家家人都在比着赛的哭丧,表现自己的孝行。
他们围绕着各自家中的灵堂,放声痛哭,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悲伤所笼罩。
雪花飘落,落在他们的头上、肩上,与泪水交融,化作一滴滴晶莹的水珠。
就这,苏曜可还不是本郡的郡君,并不能直接察举他们,便是如此做派了
要是那刘虞过来了,那场面怕是还要夸张数倍。
也因此,这里的人们现在是全都沉浸在这悲伤的气氛中,不要想指望了。
明白了刘备的意思后,苏曜缓缓转身,面向刘备道:
“玄德兄此番也是有丧妻之痛,敢问将要如何呢?”
服孝守丧,并非只是子女对长辈的。
夫妻之间也有守丧的标准。
不过比起丈夫死了,妻子服丧三年外,妻子死了,丈夫只需要服丧一年。
刘备现在刚刚迁任襄平令便遇上此事。
怪不得他耽搁在了这里。
于是乎,苏曜便很好奇刘备于此会做何选择。
毕竟常见的,那些有志于仕途者,遇到这种家有丧事,一般都会去官请辞,朝廷也会予以恩准。
这并不会耽搁仕途,反而会给人巨大的名望,在日后会有更加顺畅的上升途径。
听到苏曜的问话,刘备垂下眼睑,顿了顿道:
“君侯认为备该当如何?”
“不管玄德兄打算怎么做,在下都尊重你的选择。”苏曜果断道。
刘备深吸一口气,抬起头,道:
“备虽痛失爱妻,但天下未平,百姓疾苦,又岂敢因私忘公?”
他继续道:
“君侯辽东一行前途未卜,备幸得君侯信赖,被表为治下襄平县令,正该戳力相辅,又怎能因儿女私情便半途而废。”
“故,备愿以国事为先,明日内子头七过后,备便继续启程追随君侯,尽己所能,以求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苏曜点了点头,这自然是最好的结果。
成为了一地郡守,显然会有一堆乱七八糟的内政事件。
把刘备放在自己在襄平的治所内当县令,显然可以解决大多数麻烦事,让自己更加专注在正事上面。
“玄德兄高义,在下佩服之至。”
苏曜拱手道
“既如此,我们便也在此休整一天,待明日嫂夫人头七过后,大家便一同启程,先去蓟城会会那刘幽州吧。”
刘备点头,正欲谢过时,却听苏曜道:
“玄德兄的女儿也带上一起吧。”
“什么?”
刘备忙摆手:
“这,这怎么好呢。”
上一篇:谍战:开局偷听心声,识破日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