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第937章

作者:吴未的书

  张治中展开地图,语气激昂:“日军若东南亚的主力被我军歼灭,其华南、华中地区的兵力必然空虚。”

  “根据计划。”

  “我建议,即可命令第四战区余汉谋部,协同广西境内各部着手准备向广州、雷州半岛之敌,发起全面反攻!”

  “同时。”

  “电令第九战区薛岳,集结兵力向长沙外围、岳阳等方向佯动。”

  “其目的是为了:牵制日军第十一军,防止其南下增援!”

  “我们的目标。”

  张治中用红色的铅笔,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巨大的包围圈,将整个华南地区的日军都圈了进去:“就是要以雷霆之势,光复两广。”

  “切断华南日军的海上生命线,为后续光复全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常瑞元看着地图上那个气势磅礴的红色箭头,眼中燃烧着前所未有的雄心。

  虽然没钱。

  虽然反攻部队目前只组建了一个师。

  但架不住此时的他雄心勃勃。

  常瑞元颇为果断的点头:“好!”

  他掷地有声地说道:“文白,等到战斗结果出来之后,立即通电全军。”

  常瑞元顿了顿,来回踱步片刻之后,接着缓缓补充:“不,直接通电全国!”

  “告诉所有的将士,告诉所有的同胞!”

  “我们,从今天起,不只是要守住国土了。”

  “我们很快就要打回去!”

  “将这帮该死的侵略者,彻底赶出中国去!”

  “是!”

  自暹罗攻略战结束之后。

  嘹亮的反击号角即将从这座多雾的山城吹响。

  号角声即将传遍了整个满目疮痍的中华大地!——

  仰光,盟军联合指挥部。

  史迪威将军正叼着他那标志性的烟斗,盯着墙上的巨幅地图,久久无语。

  他的一旁,站着的则是刚刚从前线归来的艾布拉姆斯准将。

  地图上,代表着中国远征军的蓝色箭头,如同两只无情的巨钳,将曾经不可一世的日军泰缅方面军死死夹住,碾得粉碎。

  史迪威终究还是忍不住发出了低声的惊叹:“我的上帝.”

  “我简直不敢相信我的眼睛。两个师团,外加数个旅团,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就这么灰飞烟灭了?”

  史迪威缓缓地吐出一口烟圈,烟雾模糊了他那张总是写满固执和不满的脸。

  艾布拉姆斯缓缓点头:“我也不敢相信日军的防线竟然是如此的孱弱,但是,事实就摆在眼前,我们的士兵从他们的后勤仓库里面都无法找到一定带你可以使用的物资,他们似乎早已经是强弩之末。”

  史迪威想起了自己最初对这场战役的判断。

  他认为中国远征军的绝大多数指挥官们思想僵化,战术落后,士兵虽然勇敢但缺乏训练。

  史迪威认为这场反攻过于冒进,很可能会失败的。

  但现在。

  史迪威觉得楚云飞的指挥简直就是真正的战争艺术。

  从诱敌深入。

  到战线僵持,南北穿插,再到最后的围点打援、中心开花。

  整个战役的指挥,如行云流水,充满了艺术般的美感和冷酷无情的效率。

  “将军。”

  艾布拉姆斯忍不住说道:“楚云飞长官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战争天才!”

  “他的指挥水平应当是超出了我所了解的任何一名指挥官。”

  史迪威沉默了。

  他不得不承认,艾布拉姆斯说的是对的。

  楚云飞不仅拥有着惊人的战略眼光,更有着将战略付诸实施的钢铁般的意志和手腕。

  他不仅能赢得美国人的援助,更能让那些桀骜不驯的地方军阀为他卖命。

  甚至还能让最精锐的嫡系部队心甘情愿地去充当诱饵,慷慨赴死。

  这种能力。

  已经超出了单纯的军事范畴。

  有时候,史迪威都有些感慨,即便是常瑞元亲临一线,也无法指挥到这种程度吧?

  “事实上,我们一直都低估了他们。”

  史迪威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前所未有的敬佩和感慨:“我总以为,如果没有我们美国的帮助,他们很难打赢这场战争。”

  “现在看来,或许是他们在教我们如何在这片东方大陆上战斗,即便是没有我们的帮助,他们也终将会取得最终的胜利,只不过我们再也没有机会获取他们的友谊。”

  史迪威将烟斗在烟灰缸里磕了磕,看着墙上那面代表着胜利的旗帜,眼神复杂。

  “艾布拉姆斯,给马歇尔将军发电。”

  “就说,我对之前关于中国军队战斗力的评估,是完全错误的。”

  “将军..”艾布拉姆斯一怔,眼前的这个史迪威可是被盟军公认的,最为了解的“国军”的中国通啊。

  他的判断怎么可能会出错呢?

  史迪威此时也感受到了艾布拉姆斯的疑惑:“这个古老的国家,很久之前便已经能人辈出,名将如云。”

  “他们现如今已经有了一个领头羊,产生了我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化学反应。”

  “他们从来不需要我们的训练经验、作战经验。”

  “而是足够多的武器,足够多的工业生产设备,足够多的技术专家和工人。”

  史迪威叹了口气,一脸凝重的补充道:“我们或许应当慎重评估其战后的综合国力,以免影响到欧亚平衡政策的继续推进”

第563章 大戏开场,英美观摩决战,空袭基地,聚歼残部!

  彬马那上空的雨。

  终于停了。

  乌云散去,久违的阳光刺破云层,将金色的光辉洒在这片被鲜血浸透的土地上。

  泥泞的战场开始蒸腾起白色的水汽,混合着硝烟与腐烂的腥臭,形成一种令人作呕的气味。

  但这无法冲淡胜利的喜悦。

  现如今,针对日军泰缅作战部队的巨大包围圈已经彻底形成。

  若是有人拥有楚云飞的视角,从空中俯瞰。

  那么以彬马那为中心,方圆数十公里的区域内,到处都是代表着远征军的兵牌!

  第五军各部、新编第十一军、新编第十二军、新编第十三军、张灵甫的新编第二十九师,以及刚刚从侧翼穿插到位、彻底堵死了日军最后退路的新编第三十八师孙立人所部。

  总计兵力超过十五万人的精锐之师。

  像一道道铜墙铁壁,将日军泰缅方面军残余的不到三万五千名败兵。

  里三层外三层地围困在这片狭小的区域内。

  这群小鬼子们已是插翅难飞。

  最后的时刻。

  即将来临。

  在一处近乎可以远观大片战场的山坡上,一个临时的“观摩台”被迅速搭建起来。

  这里作为前敌指挥部而言。

  视野开阔。

  能将日军最后的防御阵地尽收眼底。

  楚云飞今天换上了一身笔挺的将官礼服,胸前佩戴着数枚青白勋章,勋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他亲自站在“观摩台”前,迎接一批特殊的客人。

  而在他的身后,则是前来缅甸进行相应军官培训的五战区军官们。

  此时此刻的他们,或许来自不同派系。

  只是此时面对英国人的时候。

  所有人均是眼神锐利,身姿笔挺,每个人的身上都散发着一股子的铁血气息。

  默默地看向了英国佬。

  “亚历山大将军,史密斯将军,欢迎。”

  楚云飞脸上带着礼貌而疏离的微笑,向两位英国高级将回了个稍显敷衍的军礼。

  如果不是英缅第一师再次崩盘的话。

  这仗,不至于变成现如今的这幅模样。

  当然了。

  英缅军的崩盘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楚云飞清楚的知道,英军不想要他们这么快就取得进展,更不想让远征军在东南亚地区确立存在。

  英军缅甸战区副总司令哈罗德·亚历山大,以及他的参谋长史密斯少将在楚云飞的邀请之下,神情复杂地走近了“观摩台”。

  他们的军装同样笔挺。

  但与楚云飞的意气风发相比,却显得有些灰头土脸。

  回想当初。

  他们对中国军队充满了轻视与傲慢,认为这些装备落后、军容不整的东方人,不过是一群炮灰。

  可现在。

  正是这群他们看不起的“炮灰”,打出了一场足以载入世界军事史册的辉煌胜利。

  而他们引以为傲的“日不落帝国”军队。

  却在日军的第一次冲击下就土崩瓦解。

  这种强烈的反差,让他们感到无地自容。

  “楚将军。”

  亚历山大语气里带着几分不自然的恭维:“恭喜您,您所指挥的部队打出了一场伟大的胜利。”

  “将军过誉了。”

  楚云飞不置可否地笑了笑:“这只是刚刚开始而已。”

  亚历山大曾组织过改变历史进程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

  亚历山大是有点东西的,只是这个有点东西,相较于英缅、英印军的糟糕素养而言,亚历山大那点才情亦完全无法发挥出来。

  一旁的参谋引着英国人。

  以及同行的美国军官观摩团,走到“观摩台”的最前端。

  从这里望下去。

  远征军的炮兵阵地已经部署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