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第918章

作者:吴未的书

  楚溪春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赵鹏程出事了!”

  阎锡山端茶的手猛地一顿,盖碗与茶杯碰撞,发出一声脆响。

  他抬起眼帘,那双看似浑浊的老眼里,瞬间闪过一丝精光:“晴波,具体什么情况。”

  楚溪春将刚刚收到的、赵鹏程发来的简短电报递上。

  阎锡山只扫了一眼,便将手中的盖碗重重地拍在了桌上!

  滚烫的茶水溅出,他却浑然不觉。

  “岂有此理!”阎锡山的脸上再无平日的从容,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暴怒的铁青:“河南的那帮流匪,吃了熊心豹子胆了?”

  他猛地站起身,在室内来回踱步,身上的灰色长衫因愤怒而微微颤动。

  “云飞在前线为党国卖命,他的副官在后方竟遭此横祸!”

  “这让前线的将士如何安心?这让天下人如何看待我们国民政府!”

  他猛地停下脚步,对楚溪春厉声喝道:“备笔墨!我要亲自给山城那位发报!”

  阎锡山走到桌案前,一把推开桌上的文件,亲自拟电,措辞之激烈,前所未有:“山城军事委员会,常委员长。

  我二战区楚云飞将军之副官赵鹏程,于豫西遭匪徒伏击,险死还生!

  中原腹地,非交战区竟成法外之地,国法何在?

  若连抗日将士之安危都无法保障,何以告慰天下?

  二战区司令长官,阎百川”

  楚溪春扫了一眼电报内容,略显犹豫,似乎话里有话:“主任,这会不会给当下的局势再加上一把火?”

  “晴波,我们别无他法”阎老西叹了口气:“就算我们打算放下手中的权力,常瑞元这种人也不太可能放过咱们。”

  电报很快发出。

  山城,委员长官邸

  官邸书房内,气氛压抑无比。

  常瑞元面无表情地看着手中那份来自太原的、措辞几乎等同于问罪的电报,手指无意识地在黄花梨木的桌面上轻轻叩击着。

  “阎百川这是在给楚云飞撑腰,也是在借机向我发难。”

  他心中冷哼一声,却也不得不承认,此事确实棘手。

  楚云飞威望如日中天,他的心腹副官在后方遇袭。

  此事若处置不当,极易引发军心动荡。

  “戴科长。”常瑞元没有抬头,只是用一种不带丝毫情感的语调,对着门口的王世和说道,“让他立刻来见我。”

  “是!”

  一旁的张治中接过了电报,出声询问道:“委座,这是您的安排?”

  常瑞元一怔,随后缓缓摇了摇头:“文白,为何你认为是我?”

  “激化各方矛盾,等到他们斗到三败俱伤之时您在出手,损失是最小的,即便是不能够彻底解决掉,也能够在短时间内压制各方.”

  张文白简单的分析道。

  常瑞元叹了口气:“可这确实不是我的安排,云飞和其他人不一样,他很聪明,如果我让人做这件事情,他一定能够顺着蛛丝马迹查到我的头上,到时候我当如何面对云飞?”

  一边说着,一边将身上的另一封电报递交给了张文白:“你自己看看吧。”

  张文白看着常瑞元递过来的这一份表忠心电报,一时间心中也是惊骇不已。

  不过半小时,军统局长戴雨农便脚步匆匆地赶到。

  他一身中山装笔挺,面容精悍。

  但那双总是隐藏在阴影里的眼睛,扫了一眼张文白之后却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委座。”

  戴雨农躬身行礼。

  常瑞元将阎锡山和楚云飞的电报推到他面前,声音冰冷:“雨农,这是怎么回事?你给我解释解释。”

  戴雨农的额头瞬间渗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

  他拿起电报,快速浏览,心中已是将冀豫情报站的负责人骂了个狗血淋头。

  “回委座。”

  “卑职此前确有耳闻豫西匪患严重,但未曾想竟猖獗至此。”

  “是我军统失察,卑职罪该万死!”

  “失察?”

  常瑞元缓缓抬起头,目光如刀,直刺戴雨农:“一句失察,就想了事?”

  “云飞的副官,差一点就死在了河南!”

  “阎锡山的问责电报,已经摆在了我的桌上!”

  “现在,整个华北各战区都在等我给一个说法!”

  常瑞元猛地一拍桌子,声音陡然拔高:“你要多久的时间,才能查清楚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戴雨农接过了电报扫了一眼,沉默了片刻之后:“委座,如果留下线索,或可继续追查下去,可若是一丁点线索全无,恐怕难以拿出合适的调查结果。”

  “戴科长,我问的你是需要多久的时间。”

  常瑞元声音冷淡,将时间两个字咬的颇重。

  戴雨农自然已经明白了常瑞元的意思。

  调查结果的真实性不重要,重要的是给出合理的解释,给众人一个说得过去的交代。

  “请委座放心,三个月内事情定然水落石出。”

  常瑞元声音又冷了两分:“三个月,我给不了你这么久的时间,一个月,一个月内我要看到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是,卑职告退。”

  戴雨农转身离开之后。

  常瑞元摸了摸下巴:“文白,你觉得此事究竟是何人所为?”

  张文白沉默着叹了口气:“如果并非委座所谓,大概率就是利益牵扯的各方,其中五战区的概率极高,毕竟只有他们才能够精准的掌握楚云飞副官的行踪。”

  常瑞元眼神之中闪烁着精光:“不,还有一方能够精准的掌握一行人的行踪。”

  张文白愣了一下:“委座,您是说二战区方面?”

  “阎百川此人心狠手辣,为了给自己脱罪,冤杀李服膺,做出“挥泪斩马谡”的举动,这么多年的老对手了,这件事情他也干得出来。”

  张文白点了点头:“李长官也不是什么善茬,不过话说回来,委座,河南等地民生凋敝,匪患猖獗,或可利用此机会,肃清地方,重新洗牌.”

  常瑞元缓缓起身走到了自己的办公桌前,拉开抽屉之后将其中的一份电报递给了张文白:“这件事情,我正在考虑,不过很显然,云飞是有这个打算的。”

  “直属骑兵师,王奇峰的那个骑兵第四师,自从西北平叛之后,已经很有没有听到他们的消息了。”

  常瑞元接着介绍道:“是的,经过这两年的整编整理,作战兵力已经达到了八千人,有乘马万余匹,是目前整个华北最为强横的机动力量”

第550章 对暹罗作战打响,第五军突破班纳防线

  凌晨,四点三十五分。

  远征军总指挥部

  指挥部内,巨大的风扇徒劳地搅动着凝固滞而湿热的空气,发出的“嗡嗡”声,仿佛挥之不去的蚊蚋,更添了几分烦闷。

  PS:电风扇在几十年前就发明了,史迪威吹电风扇这件事情很合理..

  中缅印战区“最高指挥官”史迪威,此刻正背着手,那副巨大的暹罗作战地图前踱步。

  他那双无比的蓝眼睛里,充满了对当前战局的深深忧虑,军靴脚后跟叩击着潮湿的干燥地板,发出单调而紧张的“格登”声。

  “我们只有两个装甲旅旅,杜。”

  史迪威两个终于停下脚步,他转过身,用一种担忧无比的语气对杜聿明说道。

  见杜聿明没有理会。

  他当即将手中的指挥棒指向了那片代表装甲部队的标记上并且重重一点:“两个轻型装甲旅以及我们的炮兵集群能撕开敌人的防线吗?”

  “我们是要进攻的暹罗!”

  “是要啃日军经营了一年的加固防线!”

  “M3斯图亚特,他们虽然在丛林之中机动能力很强,可他们抵挡不住37毫米反坦克炮的直接攻击。”

  “就凭这一点力量,去和日军的三个师团硬碰硬?”

  “这更像是让我们的士兵开着敞篷车去参加一场钢铁的葬礼!”

  史迪威焦虑就像帐外的雨云,沉甸甸地压在指挥部内每个人的心头。

  他清楚的知道那些美国大兵究竟是个什么德行。

  在战争爆发之前,他们普遍缺乏训练。

  很多陆军步兵师都只是个空架子。

  军官素养较差,就连陆军参谋总部都不知道未来陆军的具体发展方向。

  否则,他们也不会派遣大量的武官前往各国以学习各国的步兵战术。

  这些都是美国陆军的劣势。

  楚云飞很清楚,现如今的杜聿明应当也颇为清楚才对。

  然而在他对面的代总司令杜聿明,脸上却不见忧愁色。

  他正用一块洁白的丝帕,慢条斯理地擦拭着手中的M1911。

  神情平静,甚至带着几分闲庭信步的从容。

  这把枪,还是史迪威赠送给他的。

  杜聿明将手枪的零件一一拆解,又熟练地组装起来,发出清脆的金属碰撞声。

  直到史迪威的抱怨告一段落,他才抬起头,那双锐利的眼眸中,透着一股强大的自信。

  杜聿明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不屑:“史迪威将军,你似乎忽略了最强大的武器。”

  史迪威很多时候会习惯性的过于看重后勤,看重战略储备,也很看重士兵使用的武器。

  这种情况下往往忽略了远征军士兵们的超高战斗素养。

  这是一种另类的“唯武器论”。

  史迪威眉头一挑:“什么?”

  “是人。”

  杜聿明站起身来,走到地图前,他的气场瞬间变得凌厉起来。

  他没有去看装甲旅的位置,而是用手指重重地点在了那片代表着中国远征军的数万大军的蓝色区域上。

  “我们在兵力上,对当面之敌,形成了接近三比一的绝对优势!”

  杜聿明的声音铿锵如铁,充满了对麾下将士的无限信任,“我的每一个士兵,都是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百战精兵!”

  “他们或许没有你们美国士兵那样的伙食,没有那样精良的单兵装备,但他们也有同样的东西,是日本人,也是全世界任何一支军队都无法比拟的。”

  “那就是保家卫国的决心,是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意志!

  他转过身,目光灼灼地史迪威:“将军,我承认装甲部队在正面作战之时固然重要。

  但决定战争胜负的,最终是握着枪的人!

  在暹罗的丛林里,在那些泥泞的稻田间决定最终胜负的,不是谁的坦克更多,而是谁的刺刀更利,谁的兵力更多,谁的脊梁更硬!”

  史迪威叹了口气:“杜,我知道远征军士兵们是世界上最好的士兵。”暹罗攻略战的作战计划

  “只是这个作战计划大概率会消耗我们很多的兵力。”

  “训练有素的士兵对于任何一支军队而言,均是宝贵的财产。”

  史迪威很显然在反对杜聿明的作战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