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第851章

作者:吴未的书

  在第五军的中央突破方向,当邱清泉的新编第二十二师在付出巨大伤亡,即将日军十八师团的纵深防线。

  却遭遇其依托着数个坚固据点和反坦克壕沟组织的预备队进行垂死顽抗,攻势一度受阻,双方陷入惨烈拉锯之时。

  一阵低沉而富有节奏感的引擎轰鸣声,突然从后方传来,越来越近,越来越响!

  只见十余辆涂着醒目美军白色五角星徽的M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履带碾过泥泞不堪的土地,激起一人多高的泥浆,如同从地狱中钻出的钢铁猛兽般,高速冲向了胶着的战场!

  正是那支由杰克逊·“铁拳”·华盛顿连长率领的美国陆军缅甸军第一装甲团C连!此刻终于派上了用场!

  这些小巧灵活的“斯图亚特”坦克,如果在欧洲战场面对德军的可能显得力不从心.

  但在缅甸这种以步兵对抗为主,地形复杂,且日军反坦克武器相对匮乏的战场上,其37毫米火炮和车身上下左右足足五挺的.30口径勃朗宁机枪的组合,对于那些主要依靠土木工事和轻武器的日军步兵而言,简直就是无法逾越的移动堡垒和死亡收割机!

  “Yee-haw!“

  杰克逊连长半个身子探出炮塔,头戴着坦克帽,嘴里叼着雪茄,挥舞着手中的M1911手枪。

  杰克逊用他那特有的大嗓门怪叫着,充满了德州牛仔式的狂野与不羁:“中国兄弟们!让开道路!尝尝我们美国佬‘铁拳’的滋味!”

  在他的指挥下,C连的“斯图亚特”坦克群,如同一把把锋利的剃刀,以其灵活和火力突破泥泞中的日军防御工事。

  他们巧妙地利用自身相对较轻的重量和较宽的履带,在被雨水浸泡得如同沼泽般的稻田和土路上灵活机动,不断变换着射击位置。

  37毫米火炮喷吐着致命的火焰,穿甲弹和高爆弹交替发射,将日军那些隐藏在树丛后、土坎下、甚至是一些简易碉堡内的机枪火力点一个个精准地敲掉。

  车载的多挺勃朗宁机枪则如同死神的镰刀,从不同角度疯狂地扫射着那些试图靠近、投掷手榴弹或进行自杀式攻击的小鬼子们。

  日军的九二式重机枪子弹打在“斯图亚特”倾斜的装甲上,只能迸发出一串串无力的火星,根本无法对其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一些绝望的小鬼子们抱着炸药包冲向坦克。

  却大多在半途便被坦克上的同轴机枪或航向机枪打成筛子,或者被近距离的高爆弹炸得血肉横飞。

  新编第二十二师的官兵们,在看到这些如同天降神兵般的美军坦克,以摧枯拉朽之势痛宰小日本时,无不爆发出震天动地的欢呼声,士气瞬间提升到了顶点!

  他们立刻紧跟在坦克后面,利用坦克作为移动掩护,向着日军的纵深防线发起了更加猛烈、也更加有恃无恐的冲击。

  正当他们继续向前冲击的时候。

  邱清泉亲自率领的装甲分队这才珊珊来迟。

  见自家的坦克分队抵达之后,团长当即快步上前汇报了情况。

  “娘个批的,这个鬼佬冲的比老子都快!”

  邱清泉一脸的不满,当即重新戴上钢盔,作出前进手势:“继续进攻,我们中国人绝不能落到美国人的后面!”

  日军的防线,在远征军步兵的勇猛冲击和装甲部队的无情碾压之下,终于开始全线崩溃!

  可这帮狗日的小鬼子依旧没有出现成建制溃逃或投降的情况。

  许多日军部队在指挥官阵亡或失去联系后,依旧维持着较强的抵抗意志。

  偶有零星的士兵们如同没头的苍蝇般四散奔逃。

  不过,一些被分割包围、弹尽粮绝的日军小部队。

  在看到那些喷吐着火舌、发出隆隆巨响的钢铁怪兽逼近时,终于放下了武器,选择了缴械投降。

  这是自日军南下东南亚以来,日军第一次出现如此大规模、如此彻底的溃败景象!

  雪片般飞来的战报,每一份都像是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他的心上,让他那颗本就因连日操劳而疲惫不堪的心脏,几乎要停止跳动。

  “第十八师团左翼被支那军第二百师突破!请求紧急战术指导!”

  “第三十三师团正面阵地失守!当面之敌当面之敌有战车协同!我军反战车武器无法有效应对!”

  “十八师团,师团部来电,支那军新编第十一军攻势凶猛,其炮火.其炮火异常精准!”

  又三个小时后。

  “紧急军情!”

  “报告!牟田口师团长失去联系!其指挥部正遭到支那军猛烈攻击!”

  “敏当方向,英军部队与支那军新编第二十九师、新编二十二师已完成对第十八师团残部的合围!”

  “请求航空兵立刻支援!否则玉碎在即!”

  寺内寿一的脸色,从最初的铁青,渐渐变成了死灰。

  他紧握着拳头,指甲深深地陷入了掌心,却感觉不到丝毫的疼痛。

  戎马一生,经历过无数次大战。

  何曾像今天这般狼狈不堪。

  何曾面临过如此惨烈的、全线崩溃的局面!

  特别是当他收到关于美军M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投入战斗,并以摧枯拉朽之势撕开防线的战报时。

  那种无力感和挫败感,几乎要将他彻底吞噬。

  寺内寿一清楚的知道。

  这意味着战争的天平,已经开始以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向远征军方面倾斜。

  这些新出现的、灵活而致命的钢铁怪兽,对于主要依靠步兵和少量老旧战车作战的南方军而言,无疑是降维打击。

  “楚云飞又是楚云飞.”

  寺内寿一的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声音沙哑得如同被砂纸打磨过一般。

  即便是在豫东会战之中被全歼了一个主力师团。

  寺内寿一都未曾感受到如此的挫败。

  很快。

  他猛地抬起头,布满血丝的眼睛扫过指挥部内那些同样面如土色、噤若寒蝉的参谋们,声音嘶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立刻!以我的名义,给第十八师团、第三十三师团、第五十六师团,以及所有尚在作战的部队,下达紧急作战指令!”

  一名高级参谋连忙拿起笔,准备记录。

  寺内寿一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大脑在飞速运转,试图从这片混乱的败局中,找到一丝挽回的可能。

  他知道,此刻再固守原有的防线,已经毫无意义,只会徒增伤亡,让更多的帝国勇士白白牺牲。

  “第一!”寺内寿一的声音如同从牙缝中挤出,“命令各部,立刻放弃现有阵地!

  避免与当面之敌进行不必要的消耗战!

  特别是要避开支那军重炮的覆盖区域和那些该死的装甲部队冲击方向!”

  “第二!各部队立刻以联队或大队为单位,化整为零,利用缅甸复杂的地形和茂密的丛林,与敌军展开游击作战和迟滞作战!

  要充分发挥我军士兵擅长丛林作战、近战夜战的优势,不断袭扰敌军的补给线,伏击其小股部队,迟滞其前进速度!”

  “第三!所有部队,务必以保存有生力量为首要目标!

  允许在无法坚守的情况下。

  有计划地向预设的二线、三线防御阵地,乃至向泰国边境方向转进!

  但转进过程中,必须交替掩护,梯次抵抗,给敌人制造最大的麻烦!”

  “第四!命令航空兵部队,集中所有可以起飞的战斗机和轰炸机,不惜一切代价,对那些装甲战车部队进行重点打击!

  我要让那些美国佬知道,蝗军的航空兵,不是好惹的!同时,要尽一切可能,使用空中力量切断支那军后续部队的增援路线!”

  “第五!”寺内寿一的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命令所有工兵部队和后勤部队,在转进过程中,对所有可能被敌军利用的桥梁、道路、仓库、水源,进行彻底的破坏!

  既然我们守不住,那就留给他们一片焦土!我要让他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哈依!”

  在场的日军参谋们虽然心中充满了对战局的绝望。

  但面对总司令官阁下这近乎壮士断腕般的命令,也只能齐声应命。

  寺内寿一颓然地坐回到椅子上,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

  他知道。

  这道命令一下,就等于承认了此次缅甸大规模攻势的彻底失败。

  甚至一整个南下战略都会因为无法攻克仁安羌而彻底失败。

  而他寺内寿一将不得不向大本营,向天蝗陛下,承担战败的责任。

  但此刻。

  他已经顾不上这些了。

  寺内寿一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力减少损失,保存南方军的元气.

第498章 各方反应,吃味的薛岳

  山城,国民政府委员会。

  连日的阴雨也未能冲淡这座战时首都上空充满的紧张与焦虑。

  日军在国内也发起了相应的攻势作战,第三战区则是进行了迎击。

  史称,浙赣会战。

  然而,一份来自联合指挥部的特急加密电报。

  犹如在沉阴的天空中投下的一道耀眼阳光,瞬间引爆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最高层。

  统帅部的众人们判断,此次的敏当反击战远超此前的飙关大捷。

  作为反击战之中的一部分,仅仅只是先期作战,远征军就已经歼灭了一个步兵联队一个加强大队。

  在统帅部最初进入设想中,远征军缅作战,能守住仰光,保住滇缅公路已是万幸。

  至于反攻,那更是遥遥无期的事情。

  楚飞在短短大半年的时间里面,不但稳住了阵脚,更指挥部队取得了一系列瞠目结舌的胜利,几乎将日军在南部的主力打残。

  这简直不可思议!

  统帅部会议室。

  虽然常瑞元因处理其他军政要务并没有直接出席这次紧急军事会议,但会议的规格之高,足以彰显其重要性。

  军政部长何应钦、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陈诚、军令部部长徐永昌以及参谋长白崇禧、侍从一处主任张治中一众高层将领齐聚一堂,神色间都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与兴奋。

  “诸位,刚刚收到联合指挥部发来的最新战报!”何应钦首先开口,他努力平复着激动的心情,声音却依然带着触摸颤抖,“我远征军主力,在联合指挥部的指挥下”

  会议室内顿时响起一阵议论声。

  陈诚目光灼灼,他猛地一拍桌子,语气激昂地说道:“楚云飞此番入缅,不负委座重托!

  此等辉煌胜利,不仅一扫双方远东战场盟军之颓势,更加极大地武装了整个国军民的抗战信心!

  我想,是时候确定我们在缅甸地区的永久性军事存在了!

  仰光必须牢牢掌握在我们手中,滇缅公路必须畅通无阻!

  我们甚至应该考虑,在毛旦棉、曼德勒建立属于我们中国人的军事基地,作为我们未来反攻东南亚的支援太平洋战场的战略支点!”

  何应钦点点头,表示:“辞修所言,正合我意。”

  “巩固的战略态势十分重要,此次战役大胜,为我们赢得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将胜利成果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张治中此时也是出声询问道:“关于在缅甸建立永久性军事存在这件事,我会向委座汇报,并力主推动,诸位是什么意见呢?”

  其他将领也纷纷发言,言语间充满了对楚云飞指挥能力的赞叹和对未来战局的乐观展望。当然。

  也有一些相对稳定的声音,提醒要注意日军可能的反扑以及英美等盟国的态度。

  但总的来说,整个统帅部沉浸在一种久违的、酣畅淋漓的感慨之中。

  他们似乎看到了抗战胜利的曙光,而楚云飞和他的远征军,无疑已经是照亮了这曙光的最耀眼的光芒。

  与山城方面的欢欣鼓舞不同,英军指挥部内部的气氛则显得有些复杂和微妙。

  史密斯少将和他麾下的英缅第一师,在楚云飞的部署下,参与了对敏当剩余日军的迂回包抄作战。

  是侧翼牵制和堵截任务,相对惨烈的正面攻坚而言,容易许多。

  张灵甫新编二十九师的强力攻势和楚云飞精准的炮火支援下。

  “分享”了部分胜利的成果,缴获了一些日军丢弃的装备并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