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第848章

作者:吴未的书

  “虞团长在想什么呢?”

  赵鹏程递过去了一杯热茶,而后好奇询问了一句。

  虞啸卿沉默了片刻之后接着缓缓开口道:“赵副官,你说既然这日本人蒙受如此巨大的损失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为什么不等待天晴之后,利用航空兵的优势重新组织进攻呢?”

  “这件事情钧座也曾提及过,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496章 死战不退?总攻打响,十二个师全面反击

  天色渐案,日军的进攻才勉强停下。

  虞啸卿感慨万千:“牟田口廉也,是个十足的战争疯子。”

  一夜的整理之后,日军在第二天依旧发起了进攻。

  泥泞的战场上。

  敌我双方反复拉锯。

  每一个指挥官,以及士兵的们的精神压力均快要达到了极限。

  在连绵的阴雨肆虐了数日之后。

  缅甸的天空,终于在一个血色浸染的清晨,罕见地放晴了。

  拨云见日的阳光,如同舞台的聚光灯。

  将这片饱经战火蹂躏的土地照得异常清晰,也照亮了双方士兵眼中那压抑已久的杀气与决绝。

  对于在泥泞和潮湿中煎熬了数日的交战双方而言,这突如其来的晴好天气,无疑是一个信号。

  一个可以抛开雨季束缚,动用所有力量,进行一场决定性较量的信号。

  双方不约而同,当即决定全力发起进攻。

  试图在这短暂的晴朗窗口期,打破僵持的战局,将对手彻底碾碎。

  日军方面。

  在师团长牟田口廉也那近乎疯狂的命令和督战队的威逼之下。

  早已疲惫不堪的第十八师团和第三十三师团的主力部队,如同一个疲惫不堪的中年男人喝上了一杯霸王茶姬一般兴奋不已。

  攻击部队再次集结。

  准备对中国远征军第五军与第六军的结合部防线,也就是新编第十一军的方向发起规模空前的总攻。

  牟田口廉也这一次下达强攻命令的理由颇为充分。

  “呜——呜——呜——”

  凄厉的防空警报声接连不断,在远征军的阵地之上响彻。

  紧接着,那些从泰国、缅甸东南部机场起飞的日军战机。

  如同嗜血的秃鹫群一般,铺天盖地般呼啸而来。

  数十架,乃至上百架九七式重型轰炸机、九九式双发轻型轰炸机以及零式战斗机,在空中排开密集的编队,遮天蔽日。

  它们肆无忌惮地低空掠过,将成吨的航空炸弹和燃烧弹。

  倾泻在中国远征军的阵地上、炮兵阵地上、后勤补给点,甚至是道路上面。

  很显然。

  日军并未掌握远征军后方的具体情况。

  奈何他们决心动用南方军近乎全部的陆航力量来对付缅甸的远征军。

  一场惨绝人寰的大轰炸开始了。

  大地在剧烈的爆炸中颤抖、呻吟。

  一团团巨大的火球拔地而起,浓黑的烟柱直冲云霄,将刚刚放晴的天空再次染成一片昏黄。

  坚固的工事在重磅炸弹的直接命中下被炸得支离破碎,土石横飞!

  木质的掩体和营房则在燃烧弹的作用下,迅速化为一片火海!

  正在运输物资的卡车被炸弹掀翻在地,燃起熊熊大火,弹药殉爆的巨响此起彼伏。

  各处的防空火力虽然也在拼命还击。

  高射机枪和少量高射炮喷吐着愤怒的火舌,试图驱赶这群小鬼子的战机。

  楚云飞更是在短短的半个小时内使用了三次的高射炮引导技能,击坠了日军十多架的战机、轰炸机。

  但面对数量占据绝对优势,且有零式战斗机护航的日军机群。

  高射炮兵们的抵抗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不时有英勇的远征军高射炮手连同他们的炮位一起被日军炸弹吞噬,化为一团飞溅的血肉,牺牲在了阵地之上。

  地面上。

  日军的步兵也在其航空兵的狂轰滥炸之后,发起了宛如潮水一般的波次攻势。

  他们利用远征军的战士们被轰炸压制,阵地工事损毁严重的有利时机。

  端着刺刀,嚎叫着冲向那些还在冒着硝烟的阵地。

  坦克和装甲车也隆隆作响,引导着步兵向前突击,试图一举碾碎守军的抵抗意志。

  只不过。

  新编第十一军。

  这支在楚云飞的精心调教和一场场血战中成长起来的铁血雄师。

  并没有被日军的“简易版立体攻势”所吓倒。

  在日军的航空炸弹还在头顶呼啸之际,在日军的步兵还在冲锋的路上。

  联合指挥部内楚云飞已经搞清楚了日军的主攻方向和意图。

  还是黄百韬所部,还是新编第十一军。

  他们一直都想要继续捏个软柿子,以达到分割战场的目的。

  “即便是在缅甸战场上,这帮小鬼子还想要使用中路突破,两翼包抄的基本战术。”

  史迪威双手拖住下巴。

  眼神之中满是凝重,他此前曾期待着天晴之后,己方的炮兵部队可以大发神威。

  可他没想到,即便是在有美国海军的有力牵制之下。

  日军居然还能够组织起如此庞大规模的机群。

  难不成。

  这群小鬼子不打算按照此前参谋部判定的战略,先占领西太平洋吗?

  正当史迪威思索之际。

  “命令!”楚云飞的声音在因爆炸而微微震动的指挥部内,依旧沉稳和清晰:“所有炮兵单位,不必再顾忌弹药消耗!

  对准日军步兵冲击的预定路线、炮兵观察所、以及其后续梯队的集结区域,给我进行无差别覆盖射击!”

  “命令第五军、新编第十一军各部,依托现有阵地,顽强阻击!”

  “告诉弟兄们,我们的炮火会给他们最强有力的支援!我们要在阵地前,用钢铁和火焰,给小日本好好上一课!”

  随着楚云飞的一声令下。

  远征军方面数百门火炮,包括美援的105毫米榴弹炮、75毫米山炮,苏制野战炮,以及缴获和自产的各口径迫击炮。

  在短暂的沉寂之后,同时爆发出了震天动地的怒吼!

  炮弹如同冰雹般,带着刺耳的尖啸,划破长空,铺天盖地地砸向正在冲锋和集结的日军部队。

  整个战场,瞬间变成了一个巨大的人间炼狱。

  从宏观视角俯瞰,整个毛旦棉——仰光的这片狭长结合部战场。

  此刻已经彻底化为了一座巨大的绞肉机。

  天空之上,是日军战机投下的炸弹拖曳出的死亡弧线,以及被击中后冒着黑烟坠落的飞机残骸。

  爆炸的火光此起彼伏,浓密的硝烟遮蔽了天空,仿佛末日降临。

  地面之上,日军的步兵集群在己方航空兵的掩护下。

  如同一股股汹涌的浊流,不顾一切地冲击着中国远征军的防线。

  而远征军的阵地上,则喷吐出更为猛烈的火舌。

  所有的轻重武器此时也没有继续隐藏的必要。

  明、暗火力点几乎同一时间开火。

  无数的炮弹如同复仇的怒焰。

  在日军的进攻队形中炸开一朵朵血腥的死亡之花。

  山坡被鲜血染红,焦土之上尸骸遍地。

  炮弹的爆炸声、机枪的扫射声、士兵的喊杀声、伤员的哀嚎声,汇聚成一部震人心魄的战争交响曲。

  每一秒钟,都有无数的生命在消逝。

  每一寸土地,都在进行着惨烈至极的争夺。

  日军的攻势虽然猛烈,但在远征军强大的炮火反击和顽强的阵地防御面前,却如同海浪撞上了坚不可摧的礁石。

  成片的小鬼子在冲锋的途中便被密集的炮火撕成碎片。

  侥幸冲到阵地前的,也大多倒在了中国守军精准的枪弹和白刃之下。

  那些被日军寄予厚望的坦克和装甲车,在泥泞的地形和远征军反坦克炮火的打击下,也举步维艰,不少车辆在半途便被击毁,燃起熊熊大火。

  战况之惨烈,已经无法用简单的文字来形容。

  炮火将山头一遍遍地犁过,阵地上的工事被反复摧毁又反复修复。

  双方的士兵在硝烟和血污中奋力搏杀,早已分不清白天黑夜,也忘记了饥饿与疲惫,心中只剩下最原始的杀戮本能和求生欲望。

  这是一场钢铁与意志的较量,一场血与火的洗礼!

  晴朗的天空,反而成为了这场会战最残酷的背景板。

  阳光透过硝烟的缝隙,照耀在那些扭曲的尸体和破碎的武器之上,反射出令人心悸的寒光。

  天色渐案,厮杀声逐渐平息。

  新编第十一军,前沿阵地之上。

  步兵第十六团团长虞啸卿跪在地上捧着自己胞弟慎卿的尸体。

  看着一脸冷漠的虞啸卿此时眼角两行清泪划过。

  “团座.”主力一营的战士们沉默着站在虞啸卿的面前。

  说来也可笑。

  下级军官们承受着百分之六十以上的牺牲率,士兵们承受着百分之八十的伤亡比例,无人曾言撤退。

  而他这个主力营长,居然在日军的进攻之下脱离战位,妄图逃跑。

  当初。

  虞慎卿能够成为这个一营营长,也是因为他是虞啸卿的胞弟,而不是多么有本事。

  杀红了眼睛的山西老兵哪里管你三七二十一。

  当即一枪崩掉了想要逃跑的营长,带着剩下的战士们奋勇抵抗。

  等到虞啸卿赶到的时候。

  慎卿的尸体已经在战壕之中泡了许久,泡到他都快要不认识他这个一母同胞的亲弟弟了。

  “找个地方埋了,另外,如实向钧座汇报,虞慎卿指挥不力,妄言撤退,已被我宪兵队军法从事。”

  “团座.”一旁的何书光颇为不解,刚想要说些什么,却被一旁的李冰拉住。

  “我们早已别无选择,这是殊死之战。我以枪弹为誓,此仗我必殚精竭虑,哪怕粉身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