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未的书
一名同样是黑人士兵的炮手,挥舞着拳头,用略显蹩脚的英语附和着。
“头儿,听说缅甸的丛林特别多,咱们的坦克能在里面跑得开吗?”一名驾驶员有些担忧地问道。
杰克逊咧嘴一笑:“小子,这就得看你们的本事了!”
“再说了,谁说坦克一定要在平地上跑?”
“咱们可以沿着河谷,可以利用小路,甚至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让友军的工兵给咱们开路!”
“我们的任务,就是用最快的速度,把这些‘铁家伙’送到楚云飞将军的手上,然后听他的命令,去撕开小日本的防线!”
“是!”
——
山西,长治。
侦察大队驻地。
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
这支由楚云飞一手提拔,先后前后历经边富成,周大兴,周卫国打造的非常规作战力量。
虽然在编制上可能听起来只是一个大队级,也就是团级建制,指挥官顶天的配一个上校。
但实质上,他们是正八经的正师级单位。
指挥官周卫国,正八经的铨叙少将军衔。
现如今侦查大队下辖六个中队。
除了新组建的六中队兵力人数尚且不满三百人之外。
其余的五个中队,战斗人员四百人,非战斗人员八十人,基本上都达到了四百八十人超编建制。
每一个战斗人员基本上都是经过千挑万选,并且还都是身经百战的精英。
他们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擅长渗透、侦察、破袭等多种非常规作战任务。
是实质上的第二战区乃至整个华北战场上一支令日寇闻风丧胆的利刃。
这日午后,一辆黑色的小轿车在几名卫兵的护卫下,缓缓驶入了侦察大队的驻地。
车门打开,作为二战区总参谋长的楚溪春神色平和地走了下来。
他身着笔挺的国军将官服,岁月虽然在他眼角刻下了细密的纹路,但那双眼睛依旧清亮而睿智,透着久经沙场的沉稳与干练。
侦察大队大队长周卫国早已接到通知,此刻正带着几名主要干部在营门口迎接。
周卫国,身姿挺拔,目光坚毅,身上带着一股特种兵特有的精悍与沉静。
“楚参谋长,一路辛苦。”周卫国上前一步,敬了个标准的军礼,语气不卑不亢。
楚溪春回了个礼,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容:“周大队客气了。”
“我这次过来,也是有一桩要事,想与周大队商量商量。”
两人并肩向大队指挥部走去。
沿途的士兵们纷纷立正敬礼,目光中充满了对这两位高级将领的尊敬。
进入会议室之中。
楚溪春也不绕圈子,直接开门见山:“周大队,想必你也收到了楚总团长从缅甸发来的电令,他希望你能率领侦察大队主力,尽快赶赴缅北,参加远征军的后续作战。
此事,阎长官和统帅部方面也已经原则上同意了。”
周卫国点了点头:“是的,参谋长。”
“电令已收到,卑职也已开始着手准备部队调动事宜。”
“只是,行装和装备的运输,尚需战区司令部协助解决。”
“这些都是应有之义,战区方面会全力支持。”楚溪春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恳切起来:“不过,周大队,你也知道,我们第二战区虽然目前战线相对稳定,但日军在华北的力量依然强大,各地的治安战、反扫荡任务也十分繁重。
你所指挥的这支侦察大队。
对于我们掌握敌情、打击敌寇、配合主力作战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果你们全军都调往缅甸,那我们二战区的眼睛和耳朵,可就少了一半。”
楚溪春前来找周卫国交涉。
其实就是希望周卫国能够将侦察大队下属的六个中队留下一个、两个在二战区继续作战,而不是全军都前往缅甸。
他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
既肯定了侦察大队的重要性,也点明了二战区的实际困难,可谓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周卫国闻言,眉头微微蹙起:“楚参谋长,卑职理解战区的难处。”
他自然明白楚溪春的意思。
楚云飞的调令,他义不容辞,但二战区的局面,他也不能完全不顾。
“楚长官的电令中也提及可酌情留下一部分骨干力量,配合地方部队行动,以支持二战区后续的军事行动”
“只是,侦察大队作为一个整体,其作战效能才能发挥到最大,若强行拆分,恐怕会影响部队的战斗力。”
楚溪春摆了摆手,微笑道:“周大队,长官司令部并非要强行拆散你的部队。
是这样的。
能否在确保主力前往缅甸的前提下,从六个中队中,挑选一个最熟悉我们二战区情况、独立作战能力较强的中队,留驻山西。
由一名得力的指挥官指挥,继续执行原有的侦察和特种作战任务,阎长官也会对你们的留守工作保持支持力度,即便是继续扩充兵力也是无忧问题的。”
“这样一来,既能支援远征,也能兼顾我们华北战场的急需,你看如何?”
这番提议。
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既给了周卫国面子,也达到了楚溪春的目的。
表面上是请求,实则是带着明确的目标,但又给予对方选择和决定的空间。
周卫国知道,楚溪春能亲自前来,并且提出这样的折中方案,已经是给足了诚意。
阎长官对于他们这些楚云飞的老部下一直都是非常支持的。
该是他们的功劳从来都没有少过,也没有因此偏心他们。
一碗水基本端平这一点,现如今的阎老西确实做的很不错。
周卫国想了想,说道:“参谋长,此事事关重大,卑职需要向楚长官请示确认,毕竟,侦察大队前往缅甸,是楚长官亲自点的将。”
“这是自然。”楚溪春点头道:“来这之前我已经和楚总团长沟通过,缅甸那边我也会再次亲自去电说明情况,我相信,云飞也会理解我们二战区的苦衷,毕竟,全国抗战一盘棋,各个战场都需要精兵强将。”
数小时后,周卫国再次找到了楚溪春。
“楚参谋长,”周卫国神色郑重地说道,“卑职已与楚长官沟通完毕。钧座同意了您的提议,并指示我们,务必确保留下的部队能够继续在华北战场发挥关键作用。”
楚溪春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如此甚好!周大队深明大义,楚总团长也顾全大局,我代表阎长官和二战区全体将士,感谢你们!”
周卫国继续说道:“经过慎重考虑,卑职决定,将侦察大队下辖的第四中队,第六中队留驻山西,第四中队由我的副官徐虎负责指挥。”
“徐虎(原本是牺牲在空降行动中的,但是读者反应的比较激烈,前文已经修改为重伤了,这里说明一下)跟随我多年,作战经验丰富,指挥能力也足以胜任。”
“徐虎?”楚溪春对这个名字有些印象,点了点头,“我听说过此人,确实是员悍将,我很放心。”
周卫国接着道:“其余四个中队,以及大队部的直属分队,将按照原计划,在完成所有准备工作之后,最迟一周内,将会启程前往缅北,进行适应性的训练”
楚溪春站起身,紧紧握住周卫国的手:“周大队,请你放心,协调运输工作我们长官司令部已经完成了相应的安排,也请你们一路保重!”
“缅甸战场环境恶劣,日寇凶残,务必多加小心!二战区永远是你们坚强的后盾!我们期待着你们凯旋的那一天!”
周卫国也紧紧回握,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请参谋长放心!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卫国此去,定不辱使命!”
第493章 援助抵达;五个鸡蛋上跳舞的真正舞者!
仰光港,接驳船只接连不断。
它们如同勤劳的工蚁,将停泊在近海的大型运输轮上的货物,一船又一船地驳运至临时修复的码头。
码头上,中美两国的工兵部队和临时征募的缅甸劳工挥汗如雨,一件件武器装备被卸下。
用油布严密包裹着的崭新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汤普森冲锋枪、勃朗宁轻重机枪、60毫米和81毫米迫击炮。
以及那些让陆军将领们望眼欲穿的75毫米山炮和37或者45毫米反坦克炮。
除了武器弹药外。
更有堆积如山的军用口粮、药品、被服、通讯器材、工程设备,以及一桶桶宝贵的汽油和柴油。
这些物资的到来。
对于补给线因仰光港被毁而一度捉襟见肘的中国远征军而言。
不啻于雪中送炭,更像是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新编第二十八师的师长刘伯龙和他副官两人打着一把雨伞。
跟在了楚云飞的身后,大气不敢喘。
在他们不远处的楚云飞则是和何敬之有说有笑的聊着美国人送过来的装备。
新编二十八,二十九这两支部队实际上都是“黔军”。
理论上而言,都是属于何敬之麾下的部队。
为了避免将这位KMT实质性的二号人物得罪死。
楚云飞也并未将马维骥直接革职,而是留在了联合指挥部担任一名作战参谋。
“何长官,新编二十八,二十九这两支部队的定位自然是需要转变的,现在新编二十八师作为驻守仰光的防卫部队,自然也是要优先完成换装。”
何敬之的脸上露出了理所应当的笑容,他缓缓点了点头:“楚总团长说的不错,仰光对于我军而言颇为重要,是整个远征军后续作战的生命线,必须交由一支绝对可靠、且战斗力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的部队来负责。”
何敬之嘴巴里面的那个绝对可靠。
战斗力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的部队,自然就是刘伯龙所部。
作为新编第二十八师师长,在飙关围歼战中率部配合孙立人作战的时候表现的还算可圈可点,而且还是黄埔三期生,怎么算,也算是半个‘自己人’。”
“嗯”
楚云飞决定给他一个机会,也给这支部队一个脱胎换骨的机会。
但并不是现在。
只是何敬之人就站在他面前,楚云飞也不好当面直接拒绝。
物资的数量很多,还有不少来自美国的陆军士兵,他们同样也乘坐小艇来到了仰光港口。
除了装甲团之外,还有两个步兵团,再加上各直属部队,共同组建了一个特殊建制的“骑兵师”。
雨势稍歇,楚云飞亲自抵达新编二十八师的换装现场,勉励士气。
他身着一尘不染的将官服,脚踩高筒马靴。
在一众参谋和卫兵的簇拥下,巡视着正在领取和熟悉新装备的士兵。
士兵们看到这位传说中的“战帅”亲临,无不精神振奋。
他们抚摸着手中沉甸甸的美式步枪,感受着那优良的机械质感和强大的火力,脸上的喜悦与激动溢于言表。
队伍之中的许多老兵甚至激动得热泪盈眶。
他们何曾想过,自己有一天也能用上如此精良的武器!
如果从战斗力的提升角度考虑的话,优先完成新编二十八师的换装,确实对远征军整体的战斗力提升很大。
而且他们也不是白换装的,完成了整训之后,他们也将会投入前线的战斗之中。
而仰光的防务工作将会交由第六军的一个师来戍守。
至于具体是哪一个,还需要再看。
在远征军序列之中算是破烂的武器装备,即便是运往国内,也足以让一个原本的地方步兵师整理为一个中央军旁系作战师。
对于这些武器装备的渴求,哪怕是常瑞元,也是眼热无比,更不用说其他的战区司令长官了。
光是希望能够从中分上物资的电报,楚云飞就收到了数封。
可不管是李宗仁、亦或者是顾祝同、薛岳、陈辞修,统统都是拒绝。
上一篇: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
下一篇:大明:马皇后遗嘱,我竟是皇太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