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第841章

作者:吴未的书

  “我们甚至可以,在未来的反攻阶段,与中国军队在大陆战场上形成更加紧密的战略契合。”

  他们罗斯福总统的目光扫过众人,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先生们,中国的表现,给了我们无比的信心!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对华援华的力度!告诉史迪威,让他转告楚云飞和常瑞元委员长,美国永远都是他们最为可靠的盟友!”

  “武器、装备、物资,只要需要,我们都会无条件的支援他们,只要他们能够接连不断的取得相应的胜利!”

  “亨利,立即启动我之前让你们拟定的那份‘特殊对华援助’的最终审查程序!我要在最短的期限内,看到更多的美式装备运往中国,运往战场!

  特别是那些能够提升远征军攻击能力的重型火炮、坦克、以及性能更优良的战机和轰炸机!”

  摩根索欠身:“总统先生,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第二批105毫米榴弹炮和M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已经装船,预计本月内即可仰光。

  后续的援助物资清单也已拟定,总价值将超过我们最初的援助法案,我们的装甲兵也会随着轮船一同抵达仰光,我们将会和远征军部队一同奋战在东南亚战场上,只是.”

  “只是什么?”罗斯福总统追问道。

  摩根索略带忧虑地说道:“总统先生,欧洲的局势依然不容乐观。根据我们最新收到的情报,德国人似乎正在集结重兵,准备在今年夏季(1942年)在东线重新启动大规模空前的大规模势攻。其主要目标,很可能是南线的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油田。如果苏维埃顶不能德国人的这一轮猛攻,其后果不堪设想。我们是否应该在对华援助和对苏援助之间,做出一些平衡和取舍?

  此言一出,办公室内气氛的顿时又紧张了一些。

  苏德战场的走向,无疑牵动着每一个盟国高层的心。

  马歇尔将军沉声道:“总统先生,摩根索部长的担忧不无道理。从目前我们掌握的各种情报来看,希特勒确实有孤注一掷,试图在今年夏季彻底打垮苏联的意图。

  国防军在经历了莫斯科战役的失败后,虽然元气受到了损伤,但其装甲部队的突袭打击能力和空军的支援能力依然存在。

  如果他们真的能攻占斯大林格勒,切断伏尔加河的运输线,并夺取高加索的石油,那苏联的战争潜力将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那将意味着,我们将不得不在欧洲大陆面对一个更加强大而无后顾之忧的强大德国。

  罗斯福总统的眉头也紧锁起来,他用手指轻轻叩击桌面,陷入沉思。

  片刻之后,他抬头,目光坚定:“先生们,苏维埃的命运,确实关系到整个反法西斯战争的全局。我们必须尽一切可能支持他们顶住德国人的进攻。”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切断对中国的援助。”

  “恰恰相反,”罗斯福总统的语气更加强烈,“正因为欧洲战场面临如此巨大的压力,我们才更需要中国战场发挥其不可替代的战略牵制用!”

  “如果德国人决定在东线得手,而日本又趁机在中国战场取得性胜利,甚至为了中国退出战争,那我们将面临两线崩溃的灾难性终止!这是我们绝对不能允许发生的!”

  “所以,”他钉截铁地说道,“对华援助,不仅不能切断,反而要进一步加强!”

  “我们要让日本人清楚地认识到,他们在中国大陆,面对的是越打越强、装备越来越精良的中国军队!”

  “要让他们深陷在中国战场的泥潭,削弱他们的战争实力,这样苏联人就会从远东抽调更多的兵力用于欧洲战场,从而削弱我们在太平洋战场和苏维埃在欧洲战场的压力!”

  “至于苏德战场,我判断,希德国人夏季攻势固然会给苏维埃带来巨大的困难,但苏联的战争潜力和战略纵深不容小觑。

  而且,斯大林格勒这座以斯大林名字命名的城市,苏维埃一定会不惜牺牲一切死守。

  我相信,英勇的苏联人民和红军,最终能够顶住德国人的进攻,甚至有可能在某个关键节点,给予德军以沉重的打击。

  当然,这需要时间,也需要持续不断的援助。

  但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因为东线的危机,而动摇支持中国抗战的决心。”

  “亨利,”罗斯福总统再次转向一旁:“援助中国的计划,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下去!而且要加快速度!让史迪威一切都告诉楚云飞,美国人民与中国人民站在一起!

  只要他们能继续痛击日本侵略者,我们就可以提供必要的支持!我甚至可以直接授权史迪威,在特定情况下,根据战局需要,直接调拨上原计划运往其他战区的物资,优先支援中国远征军!”

  “是的,总统先生!”

  在场所有人都被罗斯福总统的决策和战略远见所感染,齐声应道。

  很显然。

  楚云飞和他麾下的中国远征军。

  正以惊人的战斗力和顽强的意志,赢得越来越多国际社会的尊重与支持。

  也为积贫积弱的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的棋局中,争取到了更重要的话语权!

第491章 还有一个好消息

  缅北,新编第十二军临时指挥部。

  空气潮闷。

  军长吴子强立于地图前,眉宇紧锁,审视着这片即将成为战场的土地。

  他刚刚结束了对第一批新兵基础训练科目的巡视,心中对这支仓促组建的新军,既有期待,更是感受到了沉甸甸的压力。

  楚云飞可是特意找的统帅部索要的指挥权。

  将这支部队交给他吴子强。

  显然是对他寄予了厚望。

  他绝不能辜负钧座的信任。

  代理参谋长孙铭手持一叠文件,神色同样凝重,开口道:“关于渗透至我后方的缅甸独立军,相关情报已基本搜集完毕。”

  吴子强转过身,走到孙铭对面的行军马扎上坐下,接过孙铭递来的文件,同时问道:“情况如何?”

  “这帮缅甸人,在日本人的扶持下,究竟搞出了多大的名堂?”

  “对我们后续在缅北建立根据地,以及保障滇缅公路的安全,会构成多大的威胁?”

  “首领名为巴莫,此人早年曾留学英国,是个典型的政客,在缅甸本土具有一定的政治声望。”

  “日本人正是看中了他这一点,将其扶植为缅甸‘临时政权’的元首。

  此人野心勃勃,极力鼓吹所谓的‘大缅甸主义’,试图借助日本人的力量,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并建立一个独立的缅甸国家。

  他很善于蛊惑人心,在缅甸部分地区,尤其是在那些对英国殖民统治不满的群体中,具有不小的号召力。”

  吴子强冷哼一声:“又是一个认贼作父的汪兆明式人物!这种靠着侵略者刺刀支撑起来的伪政权,又能有多大的作为?”

  巴莫其人,更像是一个政治符号。真正值得我们警惕的,是其次则是被称之为昂山的伪缅国防部长。根据我们目前收集到的情报来看,”

  孙铭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这个昂山,原名翁山,早年曾是仰光大学的学生领袖,后流亡日本,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并参与组建了所谓的‘缅甸独立义勇军’,也就是现在这支缅甸独立军的前身。

  此人年轻,有军事才能,且深受日本南方军的器重。

  他手下的那支‘缅甸独立军’,虽然在装备和训练上远不如日军正规部队,甚至比不上我们的杂牌军,但他们熟悉缅甸的地形。

  擅长丛林游击作战,并且在部分缅甸民众中,被视为‘民族解放的英雄’,这样的对手实际上很难对付。”

  吴子强一边听着,一边仔细翻阅着手中的资料,上面记录着缅甸独立军的大致兵力、活动区域、主要头目以及他们与日军的协同关系。

  “难怪他们可以利用其熟悉地形的优势,渗透到我们的后方,袭扰我们的补给线,煽动当地民众反对我们,充当日本人的间谍和向导?”

  吴子强沉吟片刻,而后缓缓补充道,“也就是说,这支所谓的‘缅甸独立军’,名为‘独立’,实则上就是类似伪军一类的走狗部队。”

  “正是。”孙铭肯定道,“这几天频繁活跃在缅北地区的,也就是他们。

  我们的情报显示,前段时间日军便已将其正式纳入作战序列,主要任务除配合正面外,便是清剿占领区抵抗力量,并向我缅北后方渗透、破坏、收集情报。”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孙铭指着地图上几处标红的区域,“这些区域是缅甸独立军活动最为频繁的地区,也是我们未来计划建立后勤基地和屯垦区的核心地带。

  他们在这里拥有一定的群众基础,甚至建立了一些秘密的联络点和据点。

  这些潜伏在后方的缅甸独立军,很可能会像毒蛇一样,在关键时刻给予我们致命一击。”

  吴子强听完,脸色变得更加凝重。

  他自然清楚,楚云飞让他组建新编第十二军的并驻扎在缅北的目的是什么。

  除了作为远征军的战略预备队外。

  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肃清后方,确保滇缅公路这条生命线的绝对安全,并为远征军建立一个稳固的后方根据地。

  而这支缅甸独立军,无疑将是他们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最大障碍之一。”

  “巴莫.昂山”吴子强默念着这两个名字,眼中闪过一丝寒光:“虽然只是练兵,对抗的也是实力较差的对手,可这何尝不是一次真刀真枪的反游击作战训练呢?楚长官高瞻远瞩,恐怕还有其他方面的深意”

  孙铭沉默了片刻,并不敢妄加猜测:“楚长官还提到,昂山此人虽然目前是日本人的棋子,但他骨子里也是一个民族主义者。

  他与日本人的合作,更多的是一种互相利用。

  未来,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我们可以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做一些文章。”

  “日本人可以承诺让他们独立,我们也同样可以承诺让他们缅人独立”

  “另外。”孙铭补充,“楚长官还提及,昂山亦是民族主义者,与日合作乃互相利用。未来或可利用其与日军的矛盾。”这番话,隐隐透出楚云飞惯有的深远布局。

  吴子强沉思片刻,说道:“我明白了。”

  “你立刻组织参谋处,根据现有情报,制定一份详细的针对缅甸独立军的清剿与反渗透作战预案。”

  “要摸清他们的兵力部署、活动规律、指挥体系以及与当地民众的联系方式。”

  “同时,加强对我们新编第十二军内部的保密教育和思想甄别工作,严防缅甸独立军的渗透,我们的新兵里面可是有不少的边民。”

  “是!军座!”

  ——

  总攻发起之后

  战争形势并未如同双方预想的那般乐观。

  不管是远征军,亦或者是日军方面都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了对方想要取胜的欲望。

  都是不惜一切代价,均是抓住了一切的攻防转换机会。

  战况无比焦灼,习惯性的想要掌控一切的楚云飞微操整个战场。

  将自己的体力和精力消耗到了极致。

  新编三十八师孙立人所部的攻势进展的并不顺利。

  突如其来的大雨延缓了他们的推荐速度。

  不得已的情况之下,孙立人只能够留下绝大多数的作战部队去维持那脆弱不堪的补给线。

  幸运偶尔也会宠幸一下小日子。

  何况这里是缅甸,一个天气说变就变,颇为恶心的地形。

  在这种情况之下,与其说是一场会战。

  不如说是死磕,一场关于双方国家未来的死磕。

  联合指挥部内。

  宽敞的作战室内,巨大的缅甸全境作战地图占据了整面墙壁。

  地图上密密麻麻地标注着最新的敌我态势,代表中国远征军的蓝色箭头虽然在敏当方向取得了一次辉煌的局部胜利。

  但在整个战线上,与日军的红色箭头依旧犬牙交错,形成了一种危险的平衡。

  史迪威正背着手,眉头紧锁地在地图前踱步。

  他那双蓝色的眼睛里,充满了对当前战局的深深忧虑。

  连日的阴雨不仅让他的心情如同这天气一般潮湿。

  更让整个战场上的攻势都陷入了迟滞状态。

  日军方面的坦克装甲车虽然无法继续推进,但却充当起了固定炮台使用。

  给进攻的作战部队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楚云飞此刻正坐在沙盘旁,手中拿着一份最新的气象报告和后勤补给统计。

  神色虽然平静,但眼神深处却同样闪烁着忧虑的光芒。

  和在华北地区作战不同。

  缅甸这个特殊的热带雨林气候以及漫长的雨季都给指挥作战带来了许多意料之外的困难。

  即便是他,也只能够对症下药,反应速度虽然优于日军方面,但对于此时的战局而言,影响可以说谁微乎其微。

  赵鹏程手上拿着电报,快步走向了楚云飞:“五军战报..”

  史迪威横跨出去,直接夺过了赵鹏程手中的电文,仔细阅读了一番之后,语气中充满了焦躁与无奈:“楚,这该死天气!

  已经连续下了快四天的雨了!

  道路泥泞得像沼泽,我们的卡车寸步难行,物资转运的效率低得可怜,就连第五军也出现了弹药补给不足的情况!”

  第五军在远征军的作战序列之中,是第一序列的补给部队。

  他们都出现了弹药不足的情况,自然更不用说其他部队了。

  “因为缅甸雨季的缘故,小日本的飞机起飞频率确实大大降低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我们地面部队的空中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