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 第53章

作者:江东一枝花

  甘露殿的中秋晚宴,太子庶长子与魏王庶长子大打出手,被陛下封为河西郡王、河东郡王,出镇一方,这件事传遍了长安,一众朝臣、勋贵哪里会不知道。

  “夫人。”

  “你且自看吧。”

  房玄龄顺手将太子手书递了过去。

  “夔州长史,狄知逊,这是何人?”

  卢氏对朝中官员多有了解,不曾听过这个名字,美眸中露出了迷茫之色。

  “尚书左丞狄公的第五子。”

  “狄公早年先后充任过行军总管、大将军、尚书左丞、使持节汴州诸军事、金紫光禄大夫,封爵临颍男。”

  “狄知逊明经及第后,被授以东宫内直郎,掌管太子东宫的符玺、伞扇、几案、服饰等事。”

  房玄龄如数家珍般讲述道。

  “隐太子太子旧人!”

  听到这,卢氏美眸圆睁,没想到李承乾竟然会把这样的人调来,还是担任河西郡王长史。

  “这不奇怪,东宫近来任用多庶族、落寞士族,选贤举能。”

  “五胡十六国以来,狄氏一直是东羌豪族,北魏时期曾有两代略阳公。”

  “河西郡王封兰州都督,督河、鄯、廓、洮、兰、岷六州,这些地方大多生活着羌人。”

  “河西郡王要想做出成绩,必离不开羌人,收西羌为己用,自可立于不败之地。”

  “夫人,你该注意的是太子为何要让我做这件事,调用区区一个夔州长史,吏部就能做到。”

  “吏部侍郎杨师道一向以太子党人自居,恐怕不需要太子亲自出面,一个传信足矣。”

  面容苦涩,房玄龄将目光投向了卢氏,他知道自己这位出身五姓七望的夫人一定能明白其中深意。

  ‘咯噔!’

  卢氏心中一激灵,花颜失色:“夫君。”

  “太子殿下这是在敲打你,还是在敲打我们家。”

  “唉!!!”

  微弱的烛火映照着两道身影,房玄龄长叹了声,无奈道:“为夫悔不该应陛下之赐,让俊儿迎娶公主。”

  “俊儿诞率无学,颇有武力,蒙门荫入仕,授右卫中郎将,交好魏王李泰,这本就是天恩浩荡。”

  “高阳公主性骄纵,深得帝宠,行事多有不矩,此番中秋夜宴更是公然对太子妃不敬。”

  “太子如何能忍?”

  实际上,李世民诸多帝婿中,最为宠爱的莫过于房遗爱,授太府卿、散骑常侍、检校右卫将军。

  旁人都是尚公主,唯有房遗爱是娶公主,故而,高阳公主出嫁之后并未入住公主府,而是入住梁国公府。

  为了躲避高阳公主,房玄龄甚至不得不让嫡长子房遗直外放为正四品下的一州刺史,府中只剩下次子房遗爱一家和三子房遗则、幼子房遗义,可见高阳公主之蛮横。

  “夫君。”

  “这该如何是好?”

  卢氏深明其中症结,太子毕竟是储君,记恨上臣子,那可不是小事。

  且看长孙无忌尚且不敢公然得罪太子,只是淡淡的疏远,平日里执臣子礼节,不曾有过逾矩。

  “明日,我便上奏陛下,以驸马都尉应居公主府为由,让俊儿与高阳公主前往公主府居住,从此以后,梁国公府与高阳公主府泾渭分明。”

  “夫君,必须如此吗?”

  卢氏有些不忍的问道。

  毕竟,房玄龄这一封奏折呈上,次子房遗爱就相当于被舍弃了。

  “夫人。”

  “事到如今,可还有选择的余地。”

  “你以为太子是什么心慈手软的人,博陵崔氏三百二十四口性命便是前车之鉴。”

  “难道要我用这房家满门上下的性命为俊儿陪葬吗?”

  言辞冷厉,房玄龄大声呵斥道。

  “蹬蹬!”

  卢氏倒退了数步,脸色煞白,不敢多说一句。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

  太极宫,两仪殿已然召开了每日常朝,出现在这里的官员并不多,只有数十人,多为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官员,至少都是正三品。

  然而,刚一开朝,中书令、梁国公房玄龄就上奏了一则私事,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玄龄。”

  “你可想清楚了?”

  原本倚坐在胡床上的李世民都不由得坐直了身子,注视着面前的房玄龄。

  “蒙陛下恩宠,臣之次子迎娶公主,光耀门楣,三生有幸。”

  “正因如此,臣不能违背国法,赵国公尚且让嫡长子入住公主府,臣又怎能不舍次子。”

  手握朝笏,房玄龄义正言辞的说道。

  “咳咳。”

  坐在左侧的长孙无忌只觉一根无形的箭矢扎在了他的心口上,鲜血淋漓。

  一众官员全都知晓内情,暗自发笑,谁家嫡长子尚公主,另开一脉。

  “朕明白了。”

  “既如此,高阳夫妇不日便搬入公主府所居。”

  “慈州刺史房遗直在任兢兢业业,造福一方,迁京兆府尹。”

  “梁国公三子房遗则赐云骑尉。”

  沉思之后,李世民开口道。

  “多谢陛下。”

  房玄龄站出身来,行了一个大礼。

  他知道李世民这是在安抚自己,房家本不应该涉入储位之争。

  一个京兆府尹,从三品上,一个二转勋官云骑尉,视同正七品。

第81章 公主 驸马纷来,站队东宫!

  东宫,明德殿。

  “殿下。”

  “这便是两仪殿传来的消息。”

  称心一五一十的将今日常朝的重大内容告知李承乾。

  “呵呵。”

  怀抱双臂,李承乾冷笑道:“梁国公不愧为房谋之名,壮士断腕倒也干脆。”

  “孤倒是给他帮了个忙,以高阳的性子,指不定闹个天翻地覆。”

  原历史中,高阳公主在房玄龄死后,以房遗直轻薄她为名向唐太宗告状,想让房遗爱承继梁国公府一切。

  不仅如此,大唐之所以被称之为脏唐,高阳公主至少要肩负一半的责任,堂堂公主与和尚私通,让天下人看足了皇室的笑话。

  “殿下。”

  “高阳公主.”

  提到这个名字,称心那雌雄难辨的面容上露出一抹杀机。

  “不。”

  李承乾制止了他:“高阳算什么东西,也配东厂出面。”

  “不只是她,还有巴陵,既然她们愿意跟房遗爱、柴令武双宿双飞,那便成全了他们。”

  “来日,孤登临皇位,自当恩典他们前往儋州,所谓天涯海角最见真爱。”

  “对了,把这里的事情告知柴哲威,问问大唐这位右屯卫将军、交州都督、谯国公的意见。”

  “是。”

  称心恭敬应声,转身离开。

  “殿下。”

  “襄城公主、南平公主、遂安公主、豫章公主、长乐公主、城阳公主携驸马都尉来访。”

  一名东宫内侍匆匆入内禀报道。

  “哦?”

  “长乐她们来了。”

  “来人,去请太子妃过来。”

  “对了,命人传江陵郡主入宫。”

  眼眸一亮,李承乾想到了什么,径直吩咐道。

  “是。”

  几名内侍纷纷下去安排了。

  片刻后。

  “大兄!”

  “太子殿下!”

  一行人乌泱泱的进了明德殿,六个公主和他们的驸马都到了。

  其中,襄城公主嫁给了宋国公、太仆卿萧锐,南平公主嫁给了王珪幼子王敬直,遂安公主嫁给了陈国公窦抗孙子、信都县男窦逵,豫章公主嫁给了莒国公唐俭之子唐善识,长乐公主驸马长孙冲和城阳公主驸马杜荷就不必说了。

  “爱妃。”

  “你且领襄城他们去北苑游玩,现如今正是赏菊的好季节。”

  李承乾给了苏子矜一个眼神。

  “几位妹妹,我那温好了桂花酒,正等着你们来呢。”

  苏子矜展露出了长嫂的气度,温婉随和,领着几位公主往北苑行去。

  在场的公主都不傻,她们今天来这里就相当于站队东宫了,剩下的事自然是需要男人之间交流。

  “殿下。”

  “陛下他”

  等公主们相继离开,杜荷根本按耐不住,正准备发牢骚。

  “慎言。”

  李承乾制止了他:“君恩深似海。”

  “可也不能这么做呀,小殿下再怎样也是东宫庶出,封往河西不毛之地。”

  “魏王庶长子反而封到了河东富庶之地,天下人该如何看待殿下,看待东宫?”

  杜荷虽然没有把矛头直接指向李世民,话里行间却充斥着愤慨之情。

  “确实不妥。”

  萧锐、王敬直、窦逵、唐善识、长孙冲几人都皱着眉头。

  皇帝此举视礼法为何物,宠次子而贬长子,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