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 第197章

作者:江东一枝花

  “朕要是没猜错的话,汉国如今的土地应该是一分为三,一分归为朝廷,留待赏赐功臣,一分为府兵所有,最后一分才是士族所有。”

  “陛下圣明。”

  李君羡都不得不为这位年轻的帝王敏锐的政治目光所惊。

  因为,汉国如今的现状正如皇帝所言,朝廷、府兵、士族三分田地,相互制衡。

  “钟离国那边咋样?”

  “李景恒可是得了不少人的帮忙。”

  “朕听说,陇西李氏年轻一辈的杰出者都聚集在了钟离国,为接下来前往各个宗室封国做准备。”

  “雪雁还跟禄东赞联系上了,噶尔家族在吐蕃的影响力无疑是巨大的。”

  “不仅如此,临近的泥婆罗国,噶尔家族同样拥有一部分势力。”

  “近水楼台先得月,钟离国能够发展到什么地步,朕很好奇。”

  提及李景恒,李承乾不免联想到吐蕃,禄东赞家族,暗自思量着。

  曾经,吐蕃的朝堂主要是以三个地方版块为主,王室的山南老班底、雅江北岸的苏毗旧臣(娘氏、韦氏等)和以琼保.邦色为代表的后藏势力。

  这三个势力版块在南日伦赞与松赞干布权利交接期,进行了血腥残酷的倾轧。

  先是山南系因不满对苏毗系的优待,下毒杀死了时任赞普的南日伦赞,松赞干布上位之后,采取了雷霆手段,强势摧毁了山南旧臣的势力,使其一蹶不振。

  而后,琼保.邦色又出手搞垮了苏毗系的首座,时任大相的娘.芒布支尚囊,并顺带借松赞干布之手,将政治巨头娘氏肢解。

  当时,隶属于苏毗系的噶尔家族甚至上台表演的资格都没有,只能在一边看热闹。

  偏偏运气就是眷顾噶尔家族,松赞干布任命了噶尔.芒相松囊为大相,琼保.邦色不满,想要在后藏发动鸿门宴,却被年轻的禄东赞发现,一场风波就这么消弭。

  琼保.邦色直接被谋反论处,这个吐蕃权臣家族同样覆灭在无形之中。

  起飞的噶尔家族接替了娘氏,一跃成为苏毗系的代表,整合了山南系、后藏系,其权势地位仅次于赞普家族,足可见其强势!

  “陛下。”

  李君羡嘴角抽搐了下,回道:“钟离国全面推行周礼、宗法制,分封制、嫡长子继承制。”

  ‘???’

  原本倚坐着的李承乾都瞪大了眼睛。

  周礼确切来说应该称之为周朝的礼乐制度,分礼和乐两个部分,包括饮食、起居、祭祀、丧葬等方面,都纳入‘礼’的范畴,潜移默化地规范人们的行为。

  涵盖了官制和政治制度,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

  嫡长继承制确立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规则,宗法制将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

  宗族中分为大宗和小宗,周王是整个国家的大宗,国王除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被封为诸侯,诸侯对天子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封国内却是大宗,诸侯的其它儿子被分封为卿大夫,以此类推。

  这些或流传下来,深深地镌刻进入了儒家文化、历朝历代统治的核心,或随着历史逐渐掩盖在尘埃下。

  谁能想到钟离国竟然在异域开国,完全按照昔日的周朝来建立,简直不可思议!

  “钟离国以太师为最高军政长官,太保为宗族事务,太史掌管祭祀、天文历法及册命记录。”

  “又有卿事寮为太师/太保管辖,治理政务,下设‘三事大夫’(司徒、司马、司空)及诸侯事务。”

  “太史寮主管祭祀、文书及历史记录,与卿事寮并列为中央两大行政系统。”

  “司徒管民事与土地、司马主军事、司空管工程,是为外官。”

  “虎贲为护卫、缀衣掌服饰、趣马管车马等等,服务于王室,为内官。”

  “钟离郡王将土地一一分封给诸多陇西李氏出身的宗室、功臣及先贤后裔,诸侯在封国内拥有自治权,但需向王室纳贡并履行军事义务。”

  李君羡补充道。

  ‘还不错。’

  当钟离国的全部情况被吐露出来,李承乾眼中满是欣赏之色。

  钟离国不似汉国有淮南士族、江南士族的支持,外来人口会源源不断涌入其中,李景恒真正可以依仗的治理班底只有从大唐来的五十万人,这能顶多少用?

  因而,最佳选择就是让这五十万人发挥最大的作用,通过分封制为他们确立积极性。

  这一制度的实施不只是唐人,还是身毒本地的百姓、投靠的吐蕃人,让他们全都看见了曙光,成为人上人的机会。

  既然钟离国没有足够多的人才治理国家,还有继续对外开拓,那李景恒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让宗室、功臣、先贤后裔,自己去做这件事。

  土地、权力都分了下去,这些人全都会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而搏命,从而会簇拥在钟离郡王这个大联盟主手中,为之鞍前马后、呕心沥血。

第200章 程怀亮杀鸡儆猴,大唐覆灭阿拉伯!

  “看样子,要不了多久,李恪、李景恒就可以全据身毒东北部和西北部。”

  “有些东西也该提前做足准备。”

  目光幽幽,李承乾莫名道。

  “陛下。”

  李君羡脸上露出了疑惑之色。

  “来人,传诏。”

  “命葱岭都督王玄策,领三万葱岭军,持节征伐身毒列国。”

  “中山郡王李崇义、孤竹郡王李德懋、武公李道明、郇公李孝协、黎公李仁裕、宿公李孝詧、钟吾公李景仁随行,蜀王李愔改封虞国,治身毒南部。”

  “是。”

  内侍立即转身下去传诏了。

  ‘???’

  李君羡整个人目瞪口呆。

  两个亲王国,三个郡王国,五个公国,则是闹哪样。

  这么分封过去,汉王李恪、钟离郡王李景恒还不得炸了呀,他们刚刚建立国祚,压根没有开拓之力,结果,大唐直接来了一个降维打击,三万葱岭军横扫身毒,藩国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

  “即日起,军器寺设立江都、会稽、东海、渤海、岭南五大造船坊。”

  “包括五牙大舰在内,只要他们给得起价钱,通通都可以卖。”

  接着,李承乾脸上带着莫名的微笑,补充了句。

  ‘天塌了!’

  李君羡不由得为汉王李恪感到悲哀。

  做为最具备开拓优势的亲王,李恪正在身毒西北部积攒底蕴,正准备一飞冲天,依大宗正院明令法制,亲王国五千里,从长度而言,李恪完全可以打一个时间差,占据身毒河上游的同时向恒河流域开拓。

  可现在,皇帝一旨诏书,葱岭军南下攻伐身毒,诸王同时就封,别的不说,中山国、孤竹国这两个郡王国必然是要分封在恒河平原上,那就意味着汉王想要向恒河扩张的梦想破灭了。

  一旦失去了恒河方向,汉王可以延伸的无非是身毒河,那里才多大,一直到海边,反而是钟离国的压力变小了,不需要独自一国面对来自汉国的压力。

  为了加快汉国的建设,江南士族、淮南士族必然会倾尽全力从朝廷的军器寺造船坊购买舰船,尤其是五牙大舰这等军国利器,因为从海上运送人口、物资远比他们走陆路来的安全、方便。

  同时,他不得不赞叹皇帝的高瞻远瞩,这一计无疑是把士族的血心甘情愿的放干,从而肥了大唐。

  “时间也不早了。”

  “锦衣卫密切关注大食、辽东方向,有任何消息,随时告知朕。”

  摆了摆手,李承乾下了逐客令。

  “是,陛下。”

  李君羡缓缓退出了太极宫。

  萨珊波斯,呼罗珊行省,木鹿城,临时王宫。

  “伊嗣俟三世殿下。”

  “这是大唐皇帝陛下颁布的国书。”

  “大唐可以为贵国提供军事援助,前提是贵国承认为大唐的藩属国。”

  鸿胪寺少卿程怀亮目光如炬,掷地有声的话语在充满了波斯风格的宫殿中回荡。

  ‘什么?’

  闻言,全场一片哗然,跟随伊嗣俟三世一路东逃到这里的波斯王族及官员无不为之震惊。

  大唐所谓的提供军事援助竟然跟大食是一样的目的,无疑是为了吞并他们。

  “程将军。”

  “大唐万邦来朝,乃是天朝上国。”

  “天可汗当初可是许诺与我国结为兄弟之国。”

  “兄弟有难,大唐落井下石是何道理?”

  波斯大王子阿罗撼强忍住怒火,大声质问道。

  “卑路斯王子以为如何?”

  然而,程怀亮没有回答阿罗撼的问题,而是看向了角落处一道瘦削的身影,那是陛下李承乾特地嘱咐的人。

  ‘嗯???’

  看到这一幕,在场的波斯王族、官员全都露出了疑惑之色。

  二王子卑路斯向来孱弱,手无缚鸡之力,却喜爱东方文化,难道是因为这一点被大唐另眼相待。

  “在回答程将军的问题之前,我有一个问题想请问程将军。”

  “大唐何时进攻大食?”

  卑路斯抬起头,小麦色皮肤,高挺的鼻梁,立体五官,深邃的眼睛露出了睿智的光芒。

  “哦?”

  程怀亮饶有趣味的问道:“王子为何会有此问?”

  “恕我直言。”

  “我国对大唐来说,只是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大唐已经完全控制了河中、吐火罗各部,有没有呼罗珊对大唐而言,并不重要。”

  “呼罗珊真正的价值在于它是东方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一如曾经的波斯一样,站在了东西方交流的中间。”

  “我了解过东方文化,东方讲究师出有名。”

  说到这,卑路斯止住了话茬。

  “啪!啪!啪!”

  伴随着一阵清脆的鼓掌声,程怀亮赞叹道:“果然是陛下钦点的呼罗珊总督,确实不凡。”

  ‘啊???’

  指了指自己,卑路斯一脸懵。

  在场的其它波斯王族、官员同样露出了迷茫之色。

  “伊嗣俟三世殿下!”

  “恕我直言,波斯已经没有任何抵挡阿拉伯骑兵的力量了。”

  “再继续等待下去,除了灭亡,还有什么结果。”

  “一年,两年,还是几个月?”

  “来之前,陛下说了,波斯愿意签署这份合约,那么,大唐会在呼罗珊设立行省,由卑路斯王子担任呼罗珊总督,伊嗣俟三世殿下敕封波斯郡王,阖族迁往长安,保留金银财物。”

  程处亮直接将底牌吐露出了出来。

  “呼!!!”

  这一条件让波斯王国伊嗣俟三世呼吸变得有些急促。

  大唐的讯息对于波斯而言,并不存在延迟,因为近在咫尺的河中、吐火罗都相继成为了大唐行省、都督府治下,他们很清楚大唐的爵位制度,爵位绝不轻易授予。

  郡王已经是异姓能够得到的最高的爵位了,位同正二品,只是他不知道的是异姓郡王只有对应的品阶,逢年过节来自宫中的宴会邀请及赐物,根本没有任何实质意义上的东西,包括食邑。

  “程将军。”

  “我想知道那我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