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东一枝花
高产小麦和高产紫花苜蓿才在漠北栽种,西海这边都没多少,主要以青稞为主。
有那些种子,早就先发展湟水谷地、黄河谷地的畜牧业、农业了。
“是。”
唐嘉会连忙应声。
“乌海城,白兰城人口还是太少了。”
“尚囊和论科耳不是还在咱们手上吗?”
“吐蕃的悉编掣逋、曩论掣逋,我想换十万个奴隶应该没什么问题。”
“明白。”
听到这里,唐嘉会脸上露出了感兴趣之色。
乌海城的羌人、吐蕃人加上俘虏才22万人,白兰城就更少了,只有白兰部众,还不到十万,如果能从吐蕃那换来十万奴隶,只要大唐把这些奴隶释放,分给土地、牛羊,这些奴隶摇身一变就是大唐铁杆支持者。
到那时,这些人送往白兰城,白兰城人口将会接近20万,不必再担心随时随地会被吐蕃攻破。
“既然要搭建西海大都护府,那就得先把西海军弄起来。”
“原有的五万河西军、三千陌刀军、三千玄甲军、两千弓弩手、五万党项轻骑全部划归至西海军。”
“西海军下辖十万人,分别是五万轻骑、四万步卒,四千弓弩手及三千陌刀军、三千玄甲军。”
“西海四郡各募集五千郡兵,合计两万人。”
“裴行俭还在伏俟城,刘仁轨,组建西海军诸事暂由你负责。”
“至于西海四郡郡兵及政务交由唐嘉会负责。”
俯瞰下首,李承乾接连下达了几道命令
“是。”
刘仁轨、唐嘉会不假思索的应声。
唯有定羌都尉拓跋渊脸上露出了苦涩表情,这下子他直接成了光杆司令。
“党项各部首领何在?”
“末将在!”
顿时,党项八部首领包括拓跋渊全都站了出来,翘首以望。
“党项诸羌在此次平定吐谷浑之战中,浴血奋战。”
“孤已上奏陛下,为尔等表功,拓跋渊为白兰郡王,余者为开国郡公。”
“各位可以收拾东西,举家前往长安领受封赏。”
微微一笑,李承乾出言道。
‘嚯!!!’
在场党项首领们一片哗然,就连拓跋渊都没想到自己竟然混了个郡王,这可是异性能够得到的最高德爵位了,其它人对于开国郡公的爵位同样说不出的满意。
一时间,失去部众的失望完全被喜悦所覆盖,能够当大唐的郡王、郡公,可不比当夷狄酋长强多了。
“殿下。”
“我等先行告退。”
拓跋渊等人喜气洋洋的出了王府大殿。
注视着他们离去的身影,在场大唐官员、将领们全都露出了会心一笑,吐谷浑的王公贵族被杀完了,党项八部首领前往长安,西海大都护府治下再没有不稳定因素,大唐就可以放开手脚治理了。
“殿下。”
“武连县公到了。”
一名东厂番子匆匆入内,汇报道。
“好,请他进来。”
眉头微皱,李承乾扬了扬手,吩咐下去。
“是。”
东厂番子二话不说,转身离开了大殿。
“殿下。”
“我等告退。”
唐嘉会、罗通等人识趣的告退。
片刻后,一个风尘仆仆的身影走进来这座大唐帝国在西海最尊贵的王府大殿,李君羡看着上首的李承乾,眼中浮现了多种复杂的情绪。
“武连县公。”
“别来无恙啊!”
看见李君羡进来,李承乾神色淡然道。
“殿下可真是给了所有人一个大惊喜。”
“先平薛延陀,后灭吐谷浑,我大唐两大边陲劲敌烟消云散。”
“这个消息要是传回了长安,朝野必将一片沸腾。”
李君羡语气中带有许多莫名的意味。
“哦,是吗?”
双手一摊,李承乾平淡开口:“吐谷浑之事与我何干。”
“不过是河西王从孤这里借了些亲信人手。”
‘???’
李君羡瞪大了眼睛看着面前这个尊贵的大唐太子,睁着眼睛说瞎话,6!
“太子殿下想让河西王一并回朝?”
“青雀的庶长子都当了雍州刺史,孤的象儿怎么着也不能在这穷凶僻壤待着。”
撇了撇嘴,李承乾皮笑肉不笑的说道:“何况,陛下不是很想让孤回长安吗,一家人,当然要整整齐齐了。”
‘.’
不知道是不是有滤镜,李君羡怎么听着怎么不对劲。
太子、河西王一同回京,这一次都带着灭国大功返回,朝堂恐怕得沸腾了。
“听说武连县公把燕然都督府、北庭大都护府、居延都督府治下逛了一个遍。”
“不知现在是否做出了决定。”
李承乾审视着李君羡,直接进入了主题。
“末将有两个问题想问殿下。”
然而,李君羡并未直接回答,反而提问道。
“讲!!!”
“是。”
李君羡这才大着胆子出言:“敢问殿下,可是派人截杀了潜龙卫?”
“嗯。”
李承乾点了点头,没有否认。
“呼!!!”
得到确切答案的李君羡眼神变得更加复杂。
潜龙卫的存在,就算是百骑内部都只有他一个人知晓,不仅隐秘,且实力强大。
可就是这样的存在被太子手下的势力轻而易举的截杀了,太子的那支地下力量该有多么可怕?
“敢问殿下,可是要谋反?”
“呵呵!”
李承乾笑了笑,讥讽道:“孤是太子,大唐储君。”
“孤要当皇帝,那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何须谋反?”
“你想问的无非是孤会怎么做,那你应该知道魏王在做什么。”
“到底是谁在造反,一目了然,不是吗?”
“我”
这话直接把李君羡噎住了,自从他离开草原,就已经恢复了百骑司的情报渠道。
自然而然,魏王手下诸多不法之事也都被他知道,只是他没有将这一消息传递给李世民,因为他很清楚魏王的肆意妄为背后是东宫的刻意推波助澜。
“武连县公。”
“贞观八年(634年),太白星屡现于白昼。”
“史官占卜认为是女皇登基预兆,民间又广传《秘记》中言:‘大唐三代之后,女主武王取代李氏据有天下。’,你没忘了这件事吧。”
“你说,当今陛下要是知道你的小名叫五娘子,他还会像现在一样信任你吗?”
‘咯噔’
就在这时,李承乾提到的一桩陈年旧事让李君羡脸色大变,神情惶恐不安。
“孤要是没记错,你今年还不到50岁,正值盛年。”
“你也有子嗣,难道你就甘心做一个百骑司统领,碌碌无为。”
“以你的功劳,一个开国郡公都不为过,为何迟迟得不到封赏。”
“他还是曾经的他吗?那个你认为的英明皇帝!”
凝视着李君羡,李承乾一连吐出了几句话。
“臣愿为殿下效忠!”
当压倒局势的最后一根稻草落下时,李君羡已经做出了决定,双膝跪地行礼。
“好!”
招了招手,李承乾示意道。
“殿下。”
三名侍从分别端着一个托盘走了进来,三个托盘中分别放着一本书册、一柄妖冶的血色弯刀、一坛酒。
“殿下。”
“这是.”
李君羡有些不解其意。
“孤的麾下,东厂学的是《葵花宝典》,东厂督主称心已臻至一流巅峰。”
“你既加入东宫,有些秘密也该知道了。”
“这一本《血刀经》交给你,该如何传授给百骑,那便是你的事。”
“另外,神兵血刀一并赠予你,这一坛斗战法酒饮用之后可增强内力。”
“多谢殿下。”
尽管李君羡不太听得明白,但他还是恭敬的行了一礼。
“你在西宁城待几天,学会了《血刀经》之后,再行返回长安将这里的消息告诉他。”
“来人,带武连县公下去。”
李承乾大喝一声,叮嘱道。
“请殿下放心,末将定不负所托。”
李君羡将《血刀经》揣入怀中,一只手拎着血刀,另一只手抱着斗战法酒,跟在东厂番子的身后来到了王府后殿,随后,东厂番子向他讲解了一遍何为内力,何为武者,何为一流。
这一日,李君羡的三观彻底被颠覆了,只是一个寻常的东厂番子给他的感觉就是能够威胁到自己的生命,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武道,江湖武道内力的强大可见一般。
据其所说,还有人仙武道更为强大,这让李君羡心中生出了不知道多少猜测。
上一篇: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下一篇: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