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墨守白
还是在大明天下初定,整体还不太稳当的时候写。
这就不说了,居然还在书中暗戳戳的含沙射影当今的开国皇帝,和两位最能打的开国功臣。
给他们都给安排了个反贼好汉的身份。
而他也受到了不少师父的影响,动笔写的是三国题材,可不少都是根据元末时的事情写的。
比如,火烧赤壁这些,就是以朱元璋和陈友谅鄱阳湖水战为模板写的。
若仅仅只是这些也就算是了,偏偏他老师才把水浒传给写完,连最终的校正都没有完成,就撒手人寰了。
临死的时候,拉着罗贯中的手说他这辈子的心血都在这本书里面,恳请他一定帮忙校正完毕,并刊印成书,流传下去。
一直强撑着,看到他答应下来,这才流着泪咽气。
他还能怎么办?
只能是在接下来,优先校正老师的书,而后一边写自己的三国,一边求爷爷,告奶奶,想尽一切办法办法,来刊印水浒传。
这个时候纸张的价格算不得便宜,请人刊印,成本更高。
若是薄册子也就罢了,偏偏他老师写的水浒还是一本大部头。
这就更加烧钱了。
罗贯中不是没有想过,对水浒进行一定的删减,缩短篇幅,以此来节约资金。
但翻来覆去的看,只觉得这本自己老师呕心沥血之作,甄至完美,根本就删减不动。
哪里删减了都是一大亏损,有负老师所托。
所以,最终罗贯中一咬牙,一跺脚,把心一横,直接拿出已经不多的全部家底,自费印书。
把印好的书,赠送给一些比较有名气的友人,让他们观看,并帮忙多宣传宣传。
他相信,凭借着自己老师的水准,水浒肯定会名声大噪。
今后会有一些书商看到有机可趁,主动花钱来印书来贩卖,如此一来,事情也就成了。
后面,事情果然如同罗贯中所想,老师的水浒大家看了都说好,很快就有了名气。
甚至于已经有书商准备开始印书售卖了。
再然后,属于朱洪武的铁拳来了。
朱洪武直接下了严令,禁止印刷,售卖和阅读水浒传。
违者严惩不贷。
甚至于还让人收过书。
在这等情况下,刚有了一个好开头的事情,戛然而止。
就连他罗贯中本人,受此影响,很多原本和他不错的友人,都不再和他来往了。
他的生活也因此变得越发艰难,手头也越来越拮据。
原本出手还很阔绰,仗义疏财的他,也逐渐的变成了这个样子。
可见,这写小说的还真挺不容易,就连罗贯中这等行家里手,都落了个穷困潦倒的下场。
而也同样是因为有着这些缘由在,罗贯中最开始,在接到刘伯温的书信后,这才会是那等反应。
并在怀疑,刘伯温这个青田先生,是不是准备将自己给骗到京师这边杀了。
甚至于一直到现在,他的心里都还忐忑不安。
弄不明白朱洪武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若依照他的本性,那是说什么都不肯来的。
可谁让朱洪武这家伙,说出要给他刊印水浒传呢?
这个条件一开出来,哪怕知道事情不靠谱,一个弄不好就会有大恐怖,他也不得不来了。
因为除此之外,他实在想不到还能有什么办法,能让水浒传光明正大的刊印。
而且,还是由官府出面刊印……
……
“青田先生,现在可以和我透个底了吧?
真的是皇帝要我来的?事情真就是这样?”
诚意伯府上,一顿的吃喝,把肚皮都给吃撑起来的罗贯中,望着刘伯温出声询问。
虽关心着正事,但罗贯中还是禁不住为自己之前没有吃饺子,而是空着肚子来诚意伯府的举动而感到庆幸。
此举,不仅让自己省下了一文钱,而且吃的也不知道比那饺子好了多少。
“确实如此,此事事关重大,关系着你和耐庵先生的毕生心血与追求。
我又岂敢在这等事情上开玩笑?”
刘伯温正色以对。
但刘伯温的这个态度,不仅仅没有让罗贯中放心,反而心中更加的不解,越发的不安起来。
“这朱洪……洪武皇帝什么要这般做?”
罗贯中眯着菊花眼,凑近了刘伯温,暗自一咬牙,压低声音询问。
刘伯温摇头道:“这个我还真不知道,是上位突然间让我与你写信,开出这些条件请你来京师。
至于说所为何事,上位并没有言说。”
罗贯中闻言不由一愣。
连上位都喊上了?
看来这青田先生和皇帝之间的关系,如今非同一般啊!
对于刘伯温说的这些,罗贯中本能的就不信,觉得青田先生没有彻底的给他交底。
这不仅仅是因为,发现青田先生私下里都称呼皇帝为上位。
更是因为,如今知道他在写三国演义的人可不多,青田先生就是少数人里的其中一个。
不仅如此,自己还曾将一些写好的章节,送到了青田先生这里,请他帮自己看看写的如何。
若非是青田先生与皇帝说的,皇帝只怕不会得知自己写三国演义之事。
朱元璋要不是从青田先生这里,看到了自己写的三国部分章节,知道自己写的很不错,就算是抱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也不断不会直接就说出,要刊印老师的水浒传,和自己三国演义的话。
当然,想是这么想,罗贯中肯定不会将这些说出来的。
也只能装作不知。
他只是抠……不,是俭省节约了点,并不是真的傻……
话说,这件事上刘伯温真挺冤枉的,他说的都是实话,奈何罗贯中不信。
无形之中又一次为朱元璋背了锅……
主意已定,罗贯中便也不在这件事情上多问,开始和刘伯温谈些别的。
反正来都来了,想再多也没有用,接下来朱元璋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这等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心态一摆出来,罗贯中顿时觉得天地都宽了……
大约两刻钟之后。
“这就要去见皇帝了?这……这也太快了吧?”
罗贯中瞬间破功,整个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紧张起来。
原本按照他的猜想,依照皇帝的繁忙程度,和自己这微不足道的身份。
在青田先生着人往宫内传递了自己到来的消息之后,最少也得个三五天才能见到皇帝。
多则几个月也不是不可能。
可谁能想到,现在宫里面就来人了,让自己前去见皇帝。
算算时间,等于说是皇帝那边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里,就做出召见自己的决定。
这……这也太过于不可思议了!
面对这等突发情况,罗贯中要是还能保持住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心态,能够不慌,那才是怪事。
但宫中来的人,就在眼前,再慌乱也已成。
所以,他只得努力整理一下衣冠,深吸一口气,随着宫中来人往皇宫去。
一路上不住的想,见到皇帝会是什么情形。
最让他好奇和忐忑难安的是,皇帝这般着急见自己,到底所为何事?
第75章 嘿嘿,您看人真准!
“你就是罗贯中?“
武英殿内,朱元璋放下手中朱笔,望着眼前向自己行礼的人出声询问。
眼中带着诸多的好奇。
朱元璋这话问的,是典型的废话,若不是罗贯中,那么此时就不会被带到他的眼前。
可他还是问出了这句废话。
原因无他,实在是罗贯中在现代太过于有名了!
一部《三国演义》,直接让无数人,对汉末三国时期的那段历史耳熟能详。
也让三国题材经久不衰。
不论是电视剧,还是电影,亦或者是游戏,在网络上玩梗密集度,相对于其余朝代而言,都是遥遥领先。
三国时期,一个边郡太守,乃至于边郡的一个小将,甚至于黄巾里面说起来连边角料都算不上的败军之将,很多人说起来的时候都是头头是道。
有些人,能将其祖上的渊源都给说出来。
可在其余的朝代,很多地位,战功等各方面都能稳稳碾压他们的文臣武将,论起知名度,那是拍马都赶不上。
就比如自己大明的开国六国公,除了徐达,李善长之外,其余的比起汉末的十八路诸侯,在知名度上就没有可比性。
就连他在现代看三国演义原著时,都不止一次的拍案叫绝。
人物塑造的实在太好了,太过于传神。
那么在此时,朱元璋见到了活着的罗贯中,有如此反应,实属再正常不过。
罗贯中闻言,却心中一突,暗叫不好。
朱元璋喊自己前来,果然是没安好心!
是抱着找自己麻烦的态度来的。
不然何至于自己刚与他说过自己叫做罗贯中,他就又这般问上一句?
这朱元璋果然是个小心眼,还在为当年的事情耿耿于怀,和曹阿瞒一个德行。
不,他比曹操的心眼还要小!
“回禀陛下,小人正是罗贯中。”
压住心中忐忑不安,罗贯中小心回答。
“哈哈,竟真的是贯中先生当面,贯中先生,且抬起头来,让咱好好看看!”
上辈子的时候,因为罗贯中辅佐张士诚的经历,以及后面又刊印水浒传,让朱元璋对其分外不喜。
因此虽知罗贯中之名,却并未见过其人。
此时相见,自然好奇能写出三国演义的罗贯中长什么样子。
朱元璋忽然转变的态度,让脑袋里面不住在想,朱洪武会用什么办法把自己给弄死的罗贯中为之一愣。
朱洪武居然笑了?还称呼自己为贯中先生?
这也就算了,还让自己抬起头来,好看看自己长什么样子是怎么回事?
不是……这以往也没有听说朱元璋有什么特殊的癖好啊!
该说不说,不愧是写小说的,就是能瞎鸡联想。
上一篇: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