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墨守白
李善长摆了摆手道:“这些且不说,而今最重要的,是尽快把中都城修好,赶紧让陛下迁都。
这才是一等一的大事。
这事情,早一天完成,我心里这块大石头,才能早一点放下。”
‘是,早点修好,修的漂亮,你李善长才好凭借这功劳,再回中书省,成为中书省的左丞相!’
薛祥在心里面吐槽。
中都城都修建好这么多了,动用了这样多的人力物力,陛下怎么会升起不再迁都的念头?
陛下最是抠门不过。
这么多钱财被浪费,他岂能舍得?
别说是刘伯温重新得宠,就算是皇帝的亲爹活过来,揭棺而起,告诉陛下说不让迁都了,陛下都绝对不会听!
所以,说来说去,还是你李善长的私心在作祟!
当然,这些话,薛祥是绝对不会说出来的。
“不要觉得,我这么急迫,是为了回到中书省,去做左丞相。
这也太小看我李善长了!
我都当了十多年中枢一把手了,老早就跟着上位操持政务。
早就位极人臣。
该享受的,都享受过了。
我现在,是为咱们整个淮西考虑。
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宋朝一开始武将很可以,后面马上就被文官骑在脖子上?”
“我知道,都是赵匡胤那家伙卸磨杀驴,过河拆桥!
非要弄什么杯酒释兵权,以文御武!”
丁斌愤愤的出声。
他作为武将出身,曾在常遇春麾下担任将领的人,对这件事最是看不惯。
其余两人都点了点头,显然对此很认同。
李善长摇了摇头:“说的也对,但没有说到根本的点子上。”
还有根本的点子?
几人为之疑惑,实在是想不到,还有什么比这更根本。
“科举!”
李善长握起了拳头。
“武将们最辉煌的,就是开国时,战争大过一切。
诸多敢打敢拼的大老粗,有用武之地,凭手中刀杀出一个荣华富贵!
杀出一个地位显赫。
可开国只有一次,只能制造出这么些的功勋之家。
但是科考却不一样,经常取士,文官数量源源不断增加。
而且,还是从全国范围内选拔,可以说是把整个天下的人尖子都给覆盖进去了。
让武将们后代,和整个天下选拔出来的人尖子去比?
怎么能比的过?
所以,越是到后来,文越贵,武越轻。
咱们大明,也一样逃脱不了这样一个命运!”
薛祥恍然,李善长的这个观点确实新颖。
仔细想想,又觉得合情合理,好像还真的被他说到了点子上。
“可是……伯父,咱们大明现在已经停了科考……”
李善长看了李祐一眼,对这侄子很失望。
若无自己在,他这中人之资的侄子,能不能顾住他自己的生活都难说,更不要说是当官了。
“这只是暂时的,上位今后肯定还会开科举的!”
“那……就算是开科举的话,咱们的子侄也一样可以读书参加……”
李祐话还没说完,就被忍不住的李善长,投去了关爱智障的目光。
“你觉得勋贵的子侄里,有几个是读书的料?
就算是真的出现几个,又能比得过从全国各地汇集起来的人才?
愚蠢!”
李祐被李善长怼的不敢说话了。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淮西成为京师。
淮西是我等的地盘,也就等于今后的京师,是咱们的地盘。
来到这里,是龙要盘着,是虎要卧着!”
李善长提高了音量。
几人纷纷醒悟,并觉得李善长说的很有道理。
“这事关系着我等淮西众人子孙的未来,所以,必须成功,不能失败!
不允许有任何的闪失!
现在明白我为什么这么着急了吗?”
“明白了!”
三人齐齐应声。
“那……相爷,是不是可以给这些民夫们再加一顿餐?
这样干起来也有劲。”
薛祥再次为民夫们谋福利。
李善长断然拒绝:“不用,他们一天吃两餐就够了。
再加一餐纯浪费。
与其把粮食浪费到他们身上,不如把省下来的钱财,用到修建中都上。
钱都要用到刀刃上才行!
不用怕他们出现伤亡。
最不值钱的,就是这些贱民的命!
大明最不缺的,也是这些泥腿子!
能为修建中都城而死,是他们烧高香了,家里祖坟都要冒青烟!
明天开始,就从周围各处征召民夫来中都,最少再来二十万!
必须在八月前,将中都城给我彻底修建好!”
他下达了死命令。
说罢,在薛祥的肩膀上拍了拍道:“放心吧,不会有什么事,再苦一苦百姓,骂名我来担!”
第31章 钓鱼
薛祥大受震撼,他又看到了当初那个在战争年月里,总览后方诸多政务,拼命去完成陛下下达命令的李相国。
但薛祥这次,对于李善长的命令和做法并不认同。
因为这和皇帝所说的,善待修建中都百姓,背道而驰。
而且,现在也早就不是战争年月了,如今大明需要的是稳定,是发展,是休养生息。
李善长却没有改变观念,依旧把战争年月的那一套拿来用,只怕会引发很大的问题。
但……心里想是这么想,却也只能一脸郑重的把事情应承下来。
并以十二分的坚决,向李善长表示,自己一定会完成任务,会紧紧的跟着李善长的步伐走。
谁让李善长是韩国公呢?
谁让李善长是淮西勋贵的领头人呢?
谁让李善长是陛下的萧何呢?
他这个行工部尚书,外加淮西出身的人,在李善长面前,除了顺从,还能做什么?
他是不担心陛下今后不迁都的。
都已经花了这么大代价,别说皇帝现在还不知道真相。
就算是知道了真相,木已成舟,生米已经成了熟饭,皇帝也必须捏着鼻子认了。
他明白,这也是李善长此时,敢下达这等命令,如此行事的一个重要原因。
他担心的就是今后万一事发了,李善长会把自己推出去顶雷。
或者是陛下不敢处置李善长,从而把自己解决了出气,给天下一个交代……
这事发生的可能性,是真不小。
如今,他只能衷心的期盼,皇帝不知道中都城发生的这些事。
韩国公能把皇帝隐瞒的死死的。
或者是皇帝知道真相后,韩国公真的能如同他说的那样,骂名他来担……
相对于薛祥的心情复杂,李祐和丁斌二人,可就干脆多了。
一口就将事情应下,并高度赞扬了李善长的伟大。
李祐对他伯父李善长抱拳,表示他这里会让从江南迁移而来富户们,为修建中都城再度慷慨解囊。
出人出钱,为中都再尽一份心意。
丁斌则向他舅父表示,中都城的这些劳役们,他会全都监视好,不允许出现任何偷懒的现象。
中都城不养闲人,每一个劳役,都必须将全部的力气,奉献给中都城。
必要的时候,包括这些劳役的性命!
“好!要的就是这份精神!这股干劲!
好好干!
今后咱们淮西的后人,不会忘记咱们的功劳。
上位这里,也必然会感念我等辛苦,对我等大加奖赏!”
李善长喝了一声彩。
事情敲定,薛祥,丁斌,李祐三人匆匆离去做事情了。
李善长登上了中都城那宽阔雄伟,高大的城墙。
负手望着暮色里,壮阔的中都城,他的脸上露出了满意、坚定,又带着一些轻蔑的笑。
刘伯温别想在中都城上,闹出什么幺蛾子!
大明不仅会迁都,而且,自己主持修建的中都城,还要比刘伯温主持修建的应天府城用时更短,修建的更好,更坚固!
刘伯温想要和自己斗,他差远了!!!
……
“标儿,你这边和巢湖水师的俞通源去信,告诉他,调查巢湖水师贩卖私盐的事,两个月后将会结束。
这件事就此揭过。
不过,需要明确的告诉他,这不代表着今后他们又可以胡作非为了。
上一篇: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