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墨守白
所以,他对着宋濂摇了摇头道:这事儿,宋先生就不要做了。
宋先生年龄也大了,精力有限。
咱不忍心看着宋先生如此操劳。”
让宋濂等人去修,修出来会是一个什么结果,朱元璋可太清楚了。
既如此,他何必要浪费时间,和这些人进行扯皮。
白白的让自己生气,并浪费大量推广洪武正韵的宝贵时间?
既然不想做,既然心里面没有大局,不愿意南北混一,那就不要做了。
离了宋夫子这些人,自己也一样能把事给做成了!
什么情况?
宋脸心头突的一跳,整个人都有些懵。
他最为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皇帝果然是准备把自己等人给撇开,让宋讷这个北侉子为主导,修订洪武正韵!
这是他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一但真的如此,那洪武正韵,可就真的废了!
“陛下,臣虽然年纪大一些了,但身体还是挺不错的,从来没什么大病。
而且,这洪武正韵,关系根本。
臣又安敢不效犬马之劳?
些许劳累,和此等大事比起来,完全不值一提。”
宋濂急了,他是真的急了!
这一次,皇帝把自己喊来说这事儿,他要是不将之给拦下,今后他必然会被无数士人所指责,所埋怨。
而他自己,同样也无法过自己心中这关。
所以,必须要想方设法,把这事儿给拦下来。
绝对不能让北方口音,在正韵之中,占据主导地位。
宋讷这个北侉子,他还不配修洪武正韵!
而宋讷,依旧还是不为所动,似乎根本没有听到这些一样。
这让宋濂心中,愈发的着急。
不妙的感觉,越来越严重。
只怕……皇帝和宋讷他们,已经在这件事情上达成了一致。
宋讷这个北侉子,居然不声不响的,干出了这种事情来!
“宋先生别着急,宋先生一片拳拳之心,想要为国为民,咱是能够理解的,咱也很认同。
不过,这件事还是不必劳烦宋先生了。
宋先生确实年纪不小了。”
“陛下,臣不怕累,不怕苦,
洪武正韵臣等之前,所进行修订之时,确实有不少考虑不到的地方。
对于北方雅音,采纳的不够多。
臣等再次修订,必然会严格按照陛下所说,多多的吸纳中原雅音,臣等……”
宋濂声音显得急促的,在这里进行表态。
说什么也要把修订洪武正韵的事,给抢到手中来。
为此,宋濂已经是做出了不少的让步。
“宋先生,你看,你又急。”
朱元璋望着宋濂,脸上带笑道出声说道。
一听这话,宋濂那尚未说完的话,直接就卡在了喉咙里。
再不能往外面说了。
“是,是,是臣有些急了。”
他出声认错,态度出奇的好。
“咱并不是说,不让宋先生修了,其实是这洪武正韵,咱这边已经是修订好了。”
修订好了?!
宋濂闻听朱元璋这话,变得更加吃惊了。
修订洪武正韵的事儿,可不是个小工程。
工作量很大,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
距离自己等人,把洪武正韵修好到现在,也不过才刚刚两个月而已。
皇帝就已经把新的洪武正韵,给修订好了?!
在此之前,自己怎么什么风声都没有听到?
这么大的工作量,不可能自己等人,丝毫的动静都没有听到。
现在这是怎么回事?
他目光望向了此时,已经睁开眼的宋讷,心里面升起了诸多的不好预感。
这事儿,肯定是宋讷这个北侉子做的!
这北侉子!好深的心机!
表面上不声不响,看起来都在为国子学的事在忙。
可哪能想到,悄然之间竟能做出这种事情来。
直接来了个釜底抽薪!
而且看这样子,弄出来的官话,还非常符合皇帝的心意。
这让宋濂又如何不气?
心里面又如何会好受?
自己等人,为这事忙前忙后,到了最终,却被宋讷这样一个北侉给摘了桃子。
纵然他是大儒,也同样接受不了,心绪难平。
宋讷这北侉,绝对是处心积虑!
早就在暗中做这件事儿了。
不然怎么可能在自己等人,拿出洪武正韵后这么短的时间,他那里就也弄出来了,新的洪武正韵。
并且还让皇帝直接下场拉偏架。
说自己等人所修出来的洪武正韵不行,要采用宋讷修出来的?
这下子丢脸丢大了!
吃亏也吃大了!
宋濂望着宋讷,怒目而视。
看着宋讷像是没有看到他一样,一副老神在在,稳坐钓鱼台的样子,宋濂就越发的难受了。
若不是此时还在御前,皇帝在场。
他绝对会站起来,和宋讷这个北侉,好好的讲上一番道理,活动活动拳脚。
从元末乱世走过来的人,他宋濂也不是只会动笔杆子。
可以说,如今大明整体上,武德还是特别充沛的。
“宋先生,你别瞪宋祭酒,这事和宋祭酒没关系。”
朱元璋看着宋濂急眼的样子,不禁升起了自己先退到后面去,偷偷看两个老头打架。
让他们打上一架后,自己再出来的想法。
不过,这个想法终究还是被他,给压了下来。
当然不是怕影响不好,而是宋讷的年龄比宋濂还要大。
真的打起来,宋讷十有八九要吃亏。
朱元璋其实还是蛮想看到,宋濂被宋讷给捶上一顿的。
宋濂听到皇帝的话,神色一滞,忍气吞声的收回了的目光。
对于皇帝所说的话,他是半点都不信。
怎么可能和宋讷没关系。
“这新的洪武正韵,是咱自己弄的。”
朱元璋望着宋濂,淡淡的开了口。
什么玩意儿?!
宋濂闻言,登时愣住,满脸的不可思议。
不是……自己听到啥?
皇帝居然说,这洪武正韵是他做的。
这咋可能!
开什么玩笑?
皇帝这是在骗傻子吧?
不可否认,当今皇帝虽然出身低,可才情还是挺高的。
又肯下功夫,能吃苦。
学习等各个方面,都不落人后。
如今在学问上面,早就不是当初的那个放牛娃了。
很多读了一些书,便自以为是的人,在这上面还真比不过皇帝。
但那也得分什么事。
比如弄正韵的事,就不是皇帝能做得了的。
这东西看起来简单,实际上特别的复杂。
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事。
不下苦功夫,没有在这上面潜心钻研,想要将之给弄出来,可没那么简单。
看来,皇帝果然是要铁了心的,要以北方的话为主了。
为此,都不惜说出这般低劣的谎言,来维护宋讷。
硬把宋讷弄的,说成是他自己弄的。
“宋先生,来看看这个。”
朱元璋拿起了御案上的一个册子。
宋濂见此,起身向前,双手接过。
册子上面赫然写着《洪武正韵》四字。
他不由的为之愣了一下。
原因无它,实在是这个册子太薄了。
最多不超过四十张。
而他们之前所弄的洪武正韵,足足有十六卷,共七十六韵。
怎么到了皇帝这里,就只剩下一个册子了?
上一篇: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