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墨守白
原来那商人说的是真的!
竟真的是提举吩咐的。
看来,那些木料要在这里卖上高价钱了。
至少也得超出正常木料的十倍才行。
又想起自己不久之前,情急之下说出刁民的称呼,又要把那些人给驱逐走的话,心里又不由的有些后悔和忐忑起来。
“这件事,你做的不错。”
常金书的夸奖随之响起,让此人担忧尽去。
一个劲的在这里说应该的……
常金书大步流星的朝着前面走,甚至于都和跑没什么区别了。
这一次的事,只怕不小!
很难善了了!
不然,不会有这等反常的事情发生!
这队率见到常金书的反应,心中越发的欢喜起来。
自己前来禀告的好啊!
必然能通过此事,让提举大人对自己青眼相加。
“你去让人把门打开,让他们进来吧。”
一路脚步匆匆,来到了大门不远处。
常金书忽地停下脚步,望着这人出声吩咐。
这人闻言,心中了然,应了一声便一路小跑着做事情去了。
并没有让别人开,而是自己亲自动手去开门。
不仅如此,门开了之后,还走到外面,点头哈腰的请那些运送木料的人进来。
果然,哪里都不缺少想要进步的人。
常金书站在这里,双目死死的盯着门口。
呼吸都显得粗重。
双手不自觉的握紧,不住的祈求列祖列宗保佑。
希望这次的事,只是他多想了。
虚惊一场。
千万千万不要是他,最不想看到的事情发生。
在他的这种祈求里,外面那心急如焚的人,也在招呼着那些运送木料的伙计,往宝船厂而来。
那队率非常殷勤的,亲自帮忙推车,丝毫架子都没有。
一心想要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好好的表现一番,让提举大人记住自己……
……
“也可以用钢,来进行铸造枪炮管子嘛。
并也不是一定要靠锻造。”
火器局这里,朱元璋看着面前一根用钢做的、半成品的大炮管子。
缓缓的开了口,说出了他的另外一个解决办法。
正竖起耳朵,满心期待的等着,想要听听皇帝能说出什么更高明办法的陶成道,闻听朱元璋这话,顿时呆了一呆。
不是……这就是陛下说的,更好的办法?
着实有的太过于出乎人的预料了。
不是太高明了,而是……在说废话一样。
如果有可能,谁不想直接以钢为材料,直接以铸造的办法来造炮管?
用这样的办法,铸造出来的炮管,肯定不会存在漏气的问题。
关键是做不了啊!
根本没办法把钢给融化。
李百强这个陶成道的徒弟,一样被整了个目瞪口呆。
有被皇帝说出来的这个办法,给惊到。
不过,很快他就意识到了事情的不对劲。
不久的之前,自己老师和陛下说话时,就已经说了用钢造炮管,只能锻造,无法铸造的事。
凭借着陛下的聪慧,以及说出铜包铁这样一个,很好的办法的表现。
一看就知道,陛下对于这些事,了解的非常深,是行家里手。
断然不会说出,这等一看就不靠谱的办法。
既然这样说了,只剩下了一个可能。
那就是陛下真的有办法把钢给融化,然后利用铸造的办法,弄出炮管来!
自己等人此时,不需要有任何的疑问,只需要等着皇帝继续往下说就行。
这样的念头升起后,李百强忽地想起自己老师来,心里顿时一紧。
为了防止万一,就准备先开口说话,赶紧引导着陛下往下说。
防止自己老师,会说出一些不合时宜的话。
但可惜,他在心里面盘算事情,盘算的时间太长了。
已经晚了。
“陛下,钢根本没有办法融化,也就无从铸造。
陛下这个办法,只怕不怎么行。”
听着自己老师说出来的话,再看看自己老师,那一脸认真的样子。
李百强只能将那即将出口的话,强行咽了下去。
并默默的把头低下了不少……
“哈哈,普通的办法没办法融化,但想想办法,总是能将之给融化了。
当年铁被称之为恶金,远远比不上铜,不就是因为炉子温度不够高,弄不出来品质高的铁吗?
后面不也克服了吗?
咱这里有办法,把钢给融化了。
不仅能融化,如果做的好,还能如同冶铁那样,弄出一炉一炉的钢出来。
再不用一锤子一锤子的去锻钢了”
朱元璋对于真正有本事的人,还是很优容的。
尤其是如同陶成道这种,不仅有本事,而且还很纯粹的人,更是如此。
因此,听到陶成道的话后,不仅没有如同李百强所想那样,对陶成道心生不满,或者对陶成道有所轻视。
觉得自己老师不够聪明。
反而笑着出声解释起来,态度很是和蔼
“真的?陛下,这事真的?!”
陶成道瞬间激动起来,以至于都顾不上君臣礼节了。
直接望着朱元璋,连声询问起来。
双目灿灿。
自从验证了,从皇帝那里得到的新火药的制作办法,有多么的好用之后。
陶成道就对皇帝给的那种一旦做好,威力必然大增的火炮,就产生了极为浓郁的兴趣。
迫不及待的,想要将之给做出来。
结果却受制于材料和技术,没有办法完成。
这种感觉,对于陶成道这种人来说,别提有多难受。
不比色中饿鬼,面对一个看起来唾手可得,却偏偏总差一点,不能如愿的绝世美人时,好到哪里去。
在这等情况下,猛然听到皇帝说,有办法把钢给融化了,不仅能铸造炮管,还能产出大量的钢。
他要是能淡然处之,就不是陶成道了!
这等事情要是真的,这就是意味着,不仅铸炮的问题能一下子解决。
火枪的问题也能一并解决。
钢铸造出来的炮管枪管,再配上陛下指点弄出来的新火药,火器的威力将增加不止一筹!
今后,火器必然能更好的大放光彩!
不止是他,就连心思比一般匠人转动的都快,在人情世故上挺懂,觉得自己老师面对皇帝时,有些行为不太妥当的李百强,都顾不得多想了。
一样是抬头,眼睛一眨不眨的望着皇帝。
“钢之所以不能融化,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炉温达不到。
那么解决问题关键,就是如何提高炉温。
想要解决,无非就是几点而已。
首先便是找到,能够散发出更高热量的燃料,取代现在的燃料。
通过一些办法,让燃料燃烧的更为充分。
能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多的散发出,足够的热量来。
采用一些耐火材料,和比较合理的炉子建造之法,建造出更为保温,且有助于燃料充分燃烧的炉子……”
朱元璋侃侃而谈,对于这些,他在后世是做过一些专门了解的。
虽未上手实际操作过。
但一些关键之所在,倒是记得。
陶成道连连点头,觉得皇帝说的很有道理。
但又急得抓耳挠腮。
因为皇帝说的话虽然怪,但仔细想想的话,都是一些大家都知道的道理。
关键是怎么找一种,比木炭更好的燃料,又该用什么办法,让其烧的更旺。
耐火材料是什么,炉子又该怎么做。
这些才是重中之重。
若是解决不了这些,陛下的这些话等于没有说。
“这燃料就是煤。
今后可以用煤,全面取代木炭。
和煤比起来,木炭还是不行,不耐烧,温度也太低了。”
朱元璋说出来的办法,让陶成道明亮的眼睛,都黯淡下去了很多。
“陛下,这……煤没有办法来炼钢。
用煤冶铁,弄出来的铁都特别的脆,特别不好用。
比不上木炭。
煤也没办法把钢给融化。”
陶成道虽醉心于火器,但对于冶铁这些,并非一窍不通。
毕竟铸枪炮这些,都是需要用到铁,铜,钢等金属材料的。
上一篇: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