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墨守白
侧头朝父皇看去,却见自己父皇正仰头看着天,殿内光线又昏暗,根本看不到自己父皇的神色。
不过,就算是看不到,朱标也知道,自己父皇的神色肯定不会好看。
此时这等景象越是奇异,那么接下来,麻烦就越大。
这种日头彻底消失的情况,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就有一丝亮光出现,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缓缓的变大。
日头显露的越来越多,天色也越来越亮。
很快,日头上的最后一丝阴影也消失不见,变得和之前一般无二,异常耀目。
敲锣打鼓的声响停下,有着一些欢呼声隐约传来。
这是宫里的一些人,在庆祝她们赶走了天狗,保住了日头。
朱标却怎么都欢喜不起来,相反,心里面还越发的沉重。
正要准备开口说些什么,却见到钦天监的监正,一路狂奔而至。
发生了日全蚀这等超乎寻常的天象,钦天监的人,自然不敢怠慢。
朱标当下就又将话给忍耐了下来。
而马皇后,也从坤宁宫的方向,一路脚步匆匆的赶来。
“陛下,此乃上天发怒示警之兆,请陛下下罪己诏,以平息天怒。”
向朱元璋汇报发生了日蚀之后,钦天监的监正,望着朱元璋给出了他的建议。
“咱要是不下罪己诏呢?”
朱元璋转过身来,平静相询。
“这……只怕天下群情汹汹,上天亦会降下新的示警,乃至于是灾祸。”
钦天监监正,迟疑了一下后,还是说出了此话。
朱元璋闻言,挥了挥手道:“咱知道了,你且去吧。”
这监正应了一声,向皇帝和太子行礼之后,就准备离去。
却忽然发现,皇后娘娘居然不知什么时候,来到了这里。
一个激灵后,连忙向皇后娘娘见礼,问安。
马皇后笑着点头,面上丝毫不见慌乱。
“重八,下诏吧。”
等到这钦天监的官员离开后,马皇后望着朱元璋,说出来的第一句就是这个。
“下什么诏?妹子也准备让咱下罪己诏?”
朱元璋显得有些好奇的询问,声音里带着一些的意外。
这可不像是自己妹子的性格。
马皇后摇头道:“当然不是罪己诏。
是让你下诏,说皇后以后宫之身,想要干涉政务,这才导致了日蚀发生,上天以此示警。
重申后宫不得干政,并处罚皇后一年不得出坤宁宫,不得穿华服,戴凤冠。”
马皇后的想法很简单,既然能预料到,接下来肯定会有大量人,趁着这次日蚀闹事,为空印案翻案,或者是做些别的。
那反倒是不如让重八这里,来个先发制人。
不等这些人发难,就先一步的下诏书,以她这个皇后来说事,直接堵住悠悠之口。
被他们的话都给堵回去,憋着。
她这个皇后,身份足够用,此时来应对这件事,最好不过。
就不信做出了这等应对后,还有什么人,敢把这次日蚀往别的地方扯。
真要这么做,那可就是真不给面子,真要找死了。
处置起来,很多人也不好再说什么。
“妹子,不用,区区日蚀而已,还用不着拿妹子你来说事。”
朱元璋想也不想,直接拒绝。
“重八,这有啥?算不得什么处罚。
更之前的时候,出现日蚀还要废皇后的。
现在这等程度的处罚,等于和没有处罚没什么区别。
我本身就喜欢在坤宁宫待着。
至于华服凤冠这些,除非正式场合,我也不怎么穿戴,嫌弃麻烦。
况且日蚀这事,本就应兆后宫干政。
由我这个皇后来应下这个,再合适不过。”
“不行不行,说啥都不行!
一个日蚀,一群不知死活的狗东西罢了,还不值得咱妹子出马,替咱挡箭。
咱妹子金贵着呢!”
朱元璋头摇的拨浪鼓一样,断然拒绝。
“日蚀这玩意,就是一种正常的天体现象罢了,只是比较少见而已。
这东西,什么都预兆不了。
都是儒家的那群人,为了约束皇帝,限制皇权,东拉西扯,生拼硬凑起来的。
需要什么,就可以预兆什么。
道理全都在他们嘴里。”
说罢,朱元璋不给马皇后还有朱标二人,开口说话的机会。
“这事情很简单,咱给你们演示一下,你们就知道了。”
说着,朱元璋很快就拿出来一大一小两个球,以及蜡烛和火折子。
并让人把帘子拉起来,让房间内光线变暗。
把大球固定在距离三尺远的地方,蜡烛点燃,手中拿着小球。
“这蜡烛就相当于日头,发光发热,那个大球,就是咱们生活的地球。
这个小球就是月亮。
月亮绕着地球转圈。
现在是月亮没有遮挡光线的时候,看,是不是地球上被光照着的这面是亮的?
现在月亮开始转圈了,恰巧来到太阳和地球中间……”
朱元璋一边说,一边移动小球,当小球处于蜡烛和大球中间,三者为一条直线时,大球上彻底没了光亮。
“看,这就是日蚀了。”
完成这个简单的实验后,朱元璋放下手中小球,望着马皇后和朱标说道。
略带一点小得意。
朱标眨眨眼睛,回想一下方才看到的日蚀,再和父皇所做的这事比起来,好像还真就差不多。
可这里面,还是有很多让人疑惑的地方。
“父皇,咱们脚下的大地,不应该是平的嘛?
怎么成个球了?”
“标儿,你这个问题问的好。”
朱元璋立刻出声夸赞。
自己又能顺理成章的在妹子还有标儿他们面前,显露一二了。
“大地就是球,这点是可以证实的。
比如,天气晴朗之时,在长江边上及极目远眺,看远处的那些船只。
最先看到的是什么?不是整条船,而是桅杆。
随着船只的靠近,慢慢的整条船才,会全都出现在视野当众。
咱们脚下的大地,要是平的,肯定是直接看到整艘船。”
这点小知识,朱元璋是信手拈来。
“还有一些办法,可以证明脚下大地是圆的。
今后可以派遣船队,一直沿海向西出发。
只要路上别出什么意外,那么就可以从东面返回。”
这事情,今后开海了,朱元璋是准备做的。
不仅是为了向世人证明地球是圆的,也是为了让人开眼看世界。
并向美洲进发,把土豆,玉米,红薯,橡胶等诸多物种给弄回来。
现代已经证明了,这些作物的高产和重要性,那么现在他肯定不会错过。
他自然知道,现在的土豆玉米红薯这些,属于原种,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育,也没有农药化肥,肯定远远达不到现代时的那种惊人产量。
但可以先弄回来,进行培育嘛。
他在现代,真就像是一个掉进了米仓里的老鼠,什么都好奇,什么都如饥似渴的学习。
后世诸多随处可见,习以为常的东西,对于如今的大明而言,都是至宝。
他又是一个经历过艰苦的,童年和少年时饥饿的记忆深入骨髓,在这等情况下,对于粮食相关的知识,也主动学习了很多。
这些种子寻到之后,他这里就能通过一些,现代学习的育苗办法,对其进行培育。
能比较快速的提高其产量。
多了不说,至少二十年之内,他是有信心至少达到现代一半产量的……
“所以说,这日蚀虽然比较稀奇,但也只是一个正常的自然现象而已。
就是地球和月亮运转时,和日头一起排成了一条线。
月亮挡住了日头的光,仅此而已。
这东西啥玩意都预兆不了。”
朱元璋收住发散的思绪,对被自己这些后世学的一些小知识,给听的有些呆的妹子和好大儿,进行总结。
“重八,就算你说的这些都对,可还是不成。
你怎么能让众多人,相信你说的是真的?
那些人见到这个机会,就跟苍蝇看到血了一样,又岂能放过这个大好时机?
岂会愿意相信?
他们只会往上天预警上扯。”
马皇后也同样把思绪,从重八说的这些稀奇古怪,但仔细想想,却又让人觉得有些道理的话中收回。
重新回到了日蚀这件事情所代表的意义上来。
朱元璋点了点头:“妹子你说的对,一针见血,这次的事不在日蚀本身上,在于有人想要趁机闹出些事情来。
不过,妹子还有标儿,恁真不用担心,这事咱自有考量,不会让这些人翻了天。”
说着,示意二人凑近,压低声音,将他的办法说与了马皇后和朱标听。
重活一世的他,岂能不知道在今日,会发生日全食的事?
又岂能想不到,日全食赶在空印案之后发生,会是一个什么情况?
对此,他早就想到了应对的办法。
且看看接下来,哪些人敢趁机使劲的跳,搅风搅雨。
那自己就送给他们一场惊喜好了。
上一篇: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