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任鸟飞
说句不好听的,他们平日里便以弹劾为乐,以直言进谏为荣,岂会轻易屈从于一个与自己政见相左的女子?
或许他们会暂时沉默,但那只是因为时机未到,一旦找到了合适的借口,便会如潮水般涌来,用那锋利的言辞,将张纯的每一个想法、每一个举措都剖析得体无完肤。
而这些赵俣还不能跟张纯直说,
一来,张纯那么卖力地取悦他,甚至脸都不要了组织并亲自参与群那什么,他好意思白要张纯的好处吗;
二来,张纯一直这么尽心尽力地帮他,就算论功行赏,他也得给张纯一个机会。
但实际上,赵俣又不喜欢后宫干政,关键,他还得控制住张纯,免得张纯羽翼丰满了再施行她的“太后计划”。
这就比较麻烦了。
好在,赵俣有郑显肃。
赵俣都不用说什么,只要给郑显肃一个暗示,郑显肃就心领神会。
转天,郑显肃便找旧党随便聊了聊他们的追求,并给他们一点暗示,表明若是真到了有需要的时候,她会出言劝赵俣的。
旧党很果断地就将张纯给抛弃了。
别怪旧党太忘恩负义。
实在是,张纯跟郑显肃根本没法相比。
首先,郑显肃是货真价实的皇后,身份在这摆着,根本就不是连个正儿八经的皇妃封号都没有的张纯可以比的。
其次,郑显肃可不是新党,严格来说,她应该算是根正苗红的旧党。
事实上,向太后失势了之后,韩忠彦、苏轼、苏辙第一个考虑的政治盟友就是郑显肃,而不是没权跟赵俣又说不上话的孟相,或者别的什么人。
可向太后却言之凿凿地说,郑显肃靠不住,她肯定会盲从赵俣,不如孟相稳妥。
加上郑显肃无心干政。
这旧党才没找郑显肃结盟。
如今,郑显肃给他们机会了,条件只不过是放弃与他们根本就不是一个阵营的张纯。
你说旧党会怎么选?
结果,赵俣都不好办的事,郑显肃随随便便就帮赵俣解决了。
这你让赵俣怎么能离得开郑显肃?
最重要的是,要是没有了郑显肃,赵俣立谁当皇后?
张纯吗?
赵俣永远都不会忘记,张纯的绰号是:太后纯!!!
‘不在我身前设置一道靠谱的防火墙,要是哪天野心勃勃的太后纯发起狠来,那我可就危险了,所以,谁都有可能当皇后,唯独太后纯绝对没这个机会!’
别人其实也都不是赵俣理想中的皇后,至少赵俣不知道谁还能代替郑显肃。
所以赵俣肯定不愿意失去郑显肃。
而郑显肃这次要是能给赵俣生一个儿子,那么赵俣的皇位传承问题可能就解决了。
是。
赵俣也想选择一个贤德有本事的儿子,把自己的江山给传下去,最好发扬光大。
但赵俣也知道,“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大行其道数千年,肯定有其道理。
而且,赵俣感觉自己的儿子应该不会少。
这要是真没嫡子,走到了传贤那一步,搞不好就会出现什么七王之乱、八王之乱、靖难之役、九龙夺嫡等手足相残的事。
所以,要是赵俣真有一个还可以的嫡长子,将来能顺顺利利地把自己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嫡长子,绝对是最好的结果。
一大一小,都是赵俣非常关心和非常担忧的。
试问,赵俣怎么能不紧张?
这种紧张,丝毫都不亚于当初麻晓娇生孩子时。
不同的是,麻晓娇可能是知道赵俣紧张她,没一会就生出来了。
而郑显肃这次生孩子,虽然没有茯苓那次拖得那么久,可也进去了半个多时辰。
见此,沉稳如赵俣,都忍不住在门口走来走去。
远处的张纯,有些吃醋地说:“终于看到他紧张了。”
麻晓娇问:“我生赵棣时,他不紧张?”
李琳说:“也紧张,我和诗韵带去的助产工具和医疗器械,他一一亲自查看过两遍,还准备亲自去消毒的地方盯着。”
叶诗韵接过话头说道:“谁想,水还没烧开,你就生出来了。”
听李琳和叶诗韵这么说,麻晓娇才心满意足。
袁倾城说:“你可是他的大宝贝,他能不紧张你吗?”
麻晓娇回了一句:“说得你好像不是他的大宝贝似的,每年给你一百万贯的研发经费,是我的好几倍!”
袁倾城脸一红,连忙辩解道:“我这里规模大,人还得分散到全国多处地方,所以花费比较多,你那要是也需要这么多研发经费,他也绝对不会吝啬的。”
今年春耕时,麻晓娇发明的农具,像木牛流马灌溉车、改进版曲辕犁、改良版耧车、木牛和代耕架,节省了不少的人力,京畿地区能大丰收,麻晓娇居功至伟。
而且,麻晓娇发明的工具在治理黄河时,也是大放异彩。只说麻晓娇仿照后世非洲木自行车发明的自行车和改良版鸡公车,就节省了很大一部分人力。
目前阶段,朝廷已经派人在京畿地区大力推广这些新的农具和工具了,它们肯定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些。
顺便说一句,赵俣已经让人种了一千亩棉花。
等这些棉花收完,赵俣就可以让内侍省建个工厂,纺绵布了。
麻晓娇的发明这么有用,她要是缺少研究经费,赵俣又怎么可能吝啬?
对此,麻晓娇心知肚明,根本不用袁倾城告诉她。
‘倾城这么聪明,应该清楚这点啊,可她为什么又没话找话呢?’
麻晓娇直言不讳地问:“倾城,我怎么感觉你今天有点不对劲呢?”
袁倾城故作镇定地说:“哪有,你感觉错了。”
就在张纯、李琳、叶诗韵也想看看袁倾城哪有问题时,赵俣突然冲她们五个招了招手。
见此,五女赶紧走过去。
赵俣对李琳和叶诗韵说:“你们准备准备。”
李琳和叶诗韵明白,赵俣这是担心郑显肃自己生不出来。
张纯对赵俣说:“官家无须忧心,臣妾已然推算过了,皇后定然能顺利生产。”
赵俣也知道,历史上为赵佶生下一儿五女的郑显肃,应该能顺利生下来这个孩子。
可问题是,这不是关心则乱嘛。
李琳和叶诗韵不敢怠慢,她们赶紧做最后的确认,然后就准备进去。
不想,就在赵俣交代李琳和叶诗韵“若事不可为,保大”之际,产房中突然传出来了清脆地婴儿啼哭声:
“哇……”
……
第132章 五女:肉烂在锅里
…
‘生了!!!’
赵俣提着的心放了下来,他笑着对李琳和叶诗韵说:“莫非此子知晓朕欲保大,怕性命不保,乖乖出来了?”
李琳和叶诗韵的心也放了下来。
别人不知道,李琳和叶诗韵自己难道还能不知道,她们并不是真正的神医,现在又没有好的消炎药,真到了需要动刀的时候,郑显肃就算把孩子生出来,也得闯一趟鬼门关?
这要是郑显肃闯过去,倒还好。
要是郑显肃闯不过去,就看赵俣对郑显肃的紧张劲,还不得跟她们要人?
叶诗韵说:“皇后娘娘,仁爱善良,自然洪福齐天。”
赵俣笑道:“爱妃近来谈吐甚是和善,不知是何故?”
叶诗韵摸着她自己的小腹,实话实说:“修口德耳。”
赵俣就喜欢叶诗韵这直来直去的性子,他搂过叶诗韵,摸着叶诗韵的小腹,鼓励她道:“爱妃亦仁爱善良,必洪福齐天。”
等了一会,也不见有人出来报喜,赵俣刚刚放下的心,不禁就又提了起来:“为何还不出来报喜?!”
听见赵俣催促,才有女官小跑出来,吞吞吐吐地禀报:“恭喜陛下,贺喜陛下,皇后顺利诞下一位……皇女,母女平安。”
女官话音一落,全场鸦雀无声。
郑显肃没给赵俣生下嫡子!!!
那就意味着,皇储之位将继续悬而未决。
而另一方面,赵俣现在已经有四个庶子了。
这些给赵俣生下庶子的妃嫔会不会因为赵俣没有嫡子而有别的心思?
要知道,一旦皇位不稳,赵俣是有可能会先立一个皇子当太子,来稳定自己的皇位的。
这可是皇帝惯用的稳定皇权的手段。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真有这一天,赵俣会立谁来当太子?
庶长子赵衍?
赵俣极为宠爱的皇妃麻晓娇所生的儿子赵棣?
还是不久之后便会出生的王懿肃或者郭婷所生的儿子?
还有就是,没能生下嫡子的郑显肃还能震慑住后宫中的野心勃勃之辈吗?
麻烦了。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听完女官的禀报,赵俣却放声大笑:“大善!朕有女儿了!双倍赏赐!国丈郑绅升任从二品镇南军节度使……”
赵俣前四个儿子所得的封赏,加一块都远不如赵俣的这个女儿所得的封赏多。
关键,不同于前面给四个儿子起名,赵俣当场就给他们定下了。
这次赵俣特意让司天监给自己的这个女儿算了一下生辰八字。
结果,算得这个孩子五行缺木。
于是,赵俣精挑细选了一个“萱”字,希望她一生一世都没有忧愁。
后来,为了跟自己的那些儿子区分开,赵俣又特意给她加了一个“婉”字,希望她能和顺、温和、美好。
最终,赵俣给自己的第一个女儿、未来的赵宋王朝长公主定名为赵婉萱。
就算不看赵俣因郑显肃生下赵婉萱给出的升赏,只看赵俣给赵婉萱起名所花的心思,就不难看出,赵俣丝毫都没有因为郑显肃生了女儿没生出儿子,就对郑显肃产生冷淡与疏远。
相反,明眼人全都看出来了,赵俣在第一时间就开启了对郑显肃的保护模式,“警告”所有人都不要挑战郑显肃的权威。
随后,赵俣来探望有些失落的郑显肃,对她说:“我才十七,你年纪亦不大,你我来日方长,如果你一直无子,即便你五十岁,朕亦会教你侍寝。”
郑显肃听言,笑着笑着就哭了,她趴在赵俣的怀中,轻声说道:“谢官家!”
《礼记》中记载“妾年未满五十者,必与五日之御,则知五十之妾,不得进御矣”。
基于此,皇家礼仪中有明确的规定,五十岁以上的妃嫔就不允许侍寝了。
这一规定主要基于四方面的考虑:
一是五十岁以上的妃嫔身体机能退化,生育能力下降,皇帝让妃嫔侍寝的重要目的是繁衍子嗣,让高龄妃嫔侍寝,会减少年轻妃嫔的侍寝机会,不利于皇帝开枝散叶。
二是为了平衡后宫关系,避免皇帝因留恋旧情只宠幸年长妃嫔而冷落年轻妃嫔,引发后宫争斗。
三是,保护上了年纪的妃嫔的生命安全。要知道即便是到了现代社会,高龄产妇可能面临的危险都远超人们想象,更不要说在古代医疗条件极其简陋的环境下。
四是,皇帝如果宠爱某一个妃嫔过久,甚至上了年纪,依旧对这个妃嫔十分信任,难免会出现后宫干政的情况。
在这一点上,武则天便是最好的例子。
如果不是李治的过度宠信,武则天怎么可能有干政的机会?又怎么可能谋朝篡位?
上一篇:融合小金人,加入女神聊天群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