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第426章

作者:鱼羽渔钰

  如今“英明”的太子继位,重启顾氏,那自然便会一扫沉疴。

  这几乎是所有百姓普遍的想法。

  而顾易自然也不会拒绝。

  已经是时候了,顾氏需要重新再站起来了。

  民心浮动?

  走到今日,顾氏最不惧的,或许正是这个。

  除非顾氏子弟当真做出遗臭万年的恶行,或遭遇惨败,抑或与堪称千古一帝的君王为敌。

  否则,顾氏数百年积淀的赫赫声望,便足以消弭一切动荡。

  如今的洛阳就是如此。

  当顾轩以顾氏家主之名再入朝堂,并且联合李亨颁布圣旨之后,这铺天盖地宛若大山一般的声势瞬间便停了下来。

  又哪有什么值得誓死追随的非议?

  李隆基放弃洛阳就是他走的最错的一步棋,就如同原本历史之中他抛弃了长安一般,等待他的也唯有失去权力后的反噬。

  顾易自是不会浪费任何时间。

  就在平定了洛阳民心的当日,他便派出了一批批的人马,从洛阳而出朝着四面八方而去。

  其中有前往河北的、亦有前往潼关的,包括边疆。

  虽然这其中很多人顾易都尚未有所联系。

  但顾易现在要做的——

  就是要将这一面大旗给举起来。

  既然李隆基已经倒了下去,那他便不能再让安禄山如同原本历史之中那般,夺下整个洛阳了。

  同样的,也包括后续杀入长安的吐蕃。

  这些人对整个九州所造成的杀孽,是旁人难以想象的。

  顾易可以接受动荡出现。

  因为这是秩序的重塑,也是文明的进步。

  但他不能让这一次的烽火再次伤到了整个九州的根本!

  潼关。

  在经过漫长的跋涉之中,已经不堪重负的李隆基终是赶到了潼关。

  其实洛阳距离潼关并不算远。

  但奈何李隆基的年纪已经很大了,而且他的心里压力同样也不小,这一路可谓是受尽了折磨。

  杨国忠早已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就一直等待着李隆基前来。

  他的本意是直接就走。

  不仅仅是害怕安禄山杀过来,同样也生怕惹出其他风波。

  但奈何李隆基的身体扛不住如此远行了。

  无奈之下,杨国忠只能等待。

  其实他想让李隆基前往蜀地同样也有着自己的私心,因为他的不少亲信如今皆是在蜀地。

  可以说,只要李隆基去了蜀地,那便已经在他的掌控之下了。

  这才是最为关键的原因。

  虽然仍是有些担忧节外生枝,但李隆基的身体如此,他亦是无可奈何。

  值得一提的是——

  高仙芝和封常清二人如今也正在潼关之内。

  自因为离开洛阳的关系,他们与杨国忠接触了一二,并且听从顾易的安排故作乖顺,如今杨国忠早已将他们当成了自己人。

  在生死面前,杨国忠似乎还分得清轻重,知道自己的能力不够,早就将这二人调了回来。

  潼关内外,无人知晓洛阳城已然天翻地覆。

  初抵关隘,李隆基尚有一丝惊魂未定。然安稳睡过一宿,多年养成的奢靡积习便如藤蔓般缠绕上来,瞬间驱散了恐惧。

  就在这战云密布的前线雄关之内,他竟重拾旧趣,与杨玉环及一众宫女嬉戏宴饮起来。

  杨国忠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几番欲劝。

  李隆基却只慵懒摆手:“再歇两日。”

  仿佛关下那十万兵马筑成的防线,给了他无尽的安全感。

  然而,就在次日。

  李亨派出的使臣,与顾易遣来密会高、封二将的信使,几乎同时抵达潼关。

  当李隆基接见使者,听闻李亨已在洛阳“顺应天命”、接受百官劝进、登基为帝的消息时,整个人如泥塑木雕般僵立当场。

  一旁的杨国忠,亦是面无人色。

  ——这消息,不啻一道撕裂天幕的晴天霹雳!

  他们二人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放肆!”李隆基脸色煞白如纸,惊怒之下,竟是不假思索地将手中玉杯狠狠掼在地上,摔得粉碎!

  “这逆子竟敢行此大逆不道之事?!”

  使者口中那些洛阳城内的流言——关于他并非讨逆而是仓皇出逃的传闻——此刻如毒针般刺入脑海。

  最后一层用以遮掩他无能与仓皇的薄薄“遮羞布”,被无情地当众撕开。

  这位昔日的“开元圣主”,此刻理智彻底崩塌,如同被当众掀开伪装的雄狮,徒剩暴怒与疯狂,却已失了所有威仪与章法。

  “拿下!!!”

  “杀了他!!!”

  “杀了这个佞臣!!”

  他颤抖着指向使者,脸色煞白的宣泄着自己的愤怒。

  闻言,杨国忠也是立刻反应了过来,先是看了一眼李隆基随后又看向了那愣住的使者,终是摆了摆手。

  在一声声呼声之下。

  那使者直接被左右的侍卫拉走。

  待堂内再次安静下来,杨国忠才连忙上前拱手说道:“陛下,当今之际该立刻前往蜀地!”

  “前往蜀地?”李隆基满脸诧然,愤怒的看向了杨国忠,“逆子造反,朕身为皇帝,又岂能在此时前往蜀地?”

  “速速整顿兵马!”

  “随朕一同杀回洛阳!”

  也不知是因为畏惧,还是因为过于生气,李隆基的身体一直都在不断发抖。

  “陛下!”杨国忠还想进言。

  可此刻的李隆基已彻底被狂怒吞噬,对杨国忠的话语置若罔闻,只是歇斯底里地发出一道道命令。

  杨国忠纵有万般不愿,也不得不从。

  他唯一的依仗便是眼前这位摇摇欲坠的帝王,若是失去了李隆基这个依靠,以他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是绝对不可能有什么好下场的。

  他不得不去召见众人,下令返回洛阳。

  但迎来的并不是众将士的听从。

  ——就是以封常清与高仙芝为首,一众潼关守将皆是控制住了自己麾下的兵马,当着杨国忠与李隆基的面,将他们最后的希望给压了下去。

  “奉新皇陛下及顾太傅钧旨!安贼作乱,社稷危殆。我等当恪尽职守,固守潼关!”

  高仙芝的目光扫过面无人色的李隆基与杨国忠,继续道:“即日起,护送太上皇与右相,即刻返回洛阳。”

  最后一句,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也隐含着冰冷的警告:

  “——以免为乱军所趁,徒增不测之祸!”

  看着眼前纷纷着甲的众将士,李隆基与杨国忠脸上再也没有了半分的血色。

  且不说已经瘫软下去了的李隆基。

  甚至就连杨国忠都开始不由自主的发起了抖来。

  这一刻,他们只剩下了绝望。

  他们不明白为何这些人竟然会串联起来,但到了此刻他们又还能做些什么呢?

  去串联他们麾下的人马?

  且不说他们根本就不可能有这个机会。

  就算是有,无论是李隆基也好亦或是杨国忠也罢,同样也十分明白自己如今在将士们心中的形象了。

  华夏子民骨子之中的家乡之情,是任何民族都不可能比肩的。

  没有人愿意离开洛阳。

  更别说,如今顾氏还站了出来。

  一个失去了声望、失去了手中权力与地位的太上皇,在如今这种时候又岂能比得过顾氏呢?

  高仙芝丝毫都不顾两人的表情,但也并未越权。

  他直接看向了服侍李隆基的宦官。

  整个人的眼神在这一刻陡然一变,带起了明显的杀意,“立刻替太上皇收拾行囊,今日我便派人送太上皇返回洛阳!”

  说罢,他带领着众将朝着李隆基拱了拱手。

  随后也不顾其他。

  就这样直接朝着堂外走了出去。

  他们没有多少时间耽搁了,安禄山已经要杀过来了,他们必须要珍惜好一切的时间。

  这是顾易交给他们的任务。

  他不会去干涉一切军事,但他们必须要将安禄山挡在潼关之外。

  这是一切计划的核心。

  安禄山此次谋事,所依靠的核心便是快准狠,若想在不引起大规模动荡的情况下,关键所在便是断了他们的锐气。

  而只要当拉锯战展开之时。

  以大唐这些年来的盛世再加上顾氏的影响力,以及安禄山超长的战线,便足矣彻底灭了安禄山。

  顾易真正需要考虑的仍是战后的恢复,包括处理此次如今的外族。

  这才是需要顾易需要上心的。

  就在当日,高仙芝直接便派了一支禁军护送着李隆基等人朝着洛阳赶了回去。

  道路依旧风景不变。

  走的同样也是李隆基逃遁来潼关时的路线。

  甚至前后还不超过五天时间。

  但其中的心境却仿佛是隔了几十年,让本就已经苍老的李隆基竟然再次苍老了几分,包括杨国忠同样亦是面色灰败,形如枯槁。

  顾易自是提前收到了消息。

  两日之后,操控着顾轩跟随着李亨等人等候在了城门之前,身后站着洛阳城内的千万百姓。

  独属于皇室的马车悠悠而来。

  李隆基隔着老远便已经隐隐感受到了那一道道目光,若是以往的他或许还会羞愧芸芸,但如今早已颓废到了极点的他竟然已经麻木了。

  他只想问问顾氏,为何要帮助李亨。

  为何要舍弃掉顾氏数百年来的英明。

  这在他看来就是造反。